(共37张PPT)
第四节 光和颜色(2)
-----光的色散和物体的颜色
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直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通过一个小实验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迷。下面我们来做一做牛顿在300多年前做过的一个实验,一起来揭开光的颜色之迷。
三棱镜
白纸屏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太阳光
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光的色散
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色散现象。
彩虹的形成:
雨后的天空悬浮着大量的细小水珠,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小水珠上以后发生折射,产生了绚丽的七色光。就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彩虹。
光的色散
把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单色光。
(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复色光。
(如:白光)
自然界中的各种物体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
物体的颜色与光有关系
实验一:让太阳光透过纸板的圆孔,照到白纸上,先后将红、蓝、绿三种透明塑料薄膜蒙在纸板上,你在白纸上依次看到了什么颜色?
红、蓝、绿
透明塑
料薄膜
实验二:让太阳光透过纸板的狭缝上,经三棱镜分解后的彩色光带先后透过红、蓝、绿三种有色玻璃片后,你在白纸上依次看到了什么颜色?
红、蓝、绿
结论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它能透过色光的 颜色。
有缝硬纸板
有色玻璃板
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
实验三、分别使用红、绿、蓝、黑四种颜色的纸屏,直接接受经棱镜色散后的彩色光,观察纸屏上分别出现什么颜色的条纹?
红、绿、蓝、黑
结论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跟它被反射的色光的颜色 ,吸收跟物体颜色 的色光。
相同
不同
纸屏
有缝硬纸板
不透明物的颜色由它所反射的光决定
白色的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
眼睛接收到的是含有各种色光的混合光,因此感到物体是“白色”
黑色的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眼睛接收不到来自它的反射光,因此感到物体是“黑色”
讨论:
为什么电影幕布的颜色都是白色的?
一般的窗玻璃看上去是无色的,为什么?
商场里买来的衣服,回到家一看可能会与你在商场中看到的颜色不一样。为什么?
彩电图像的色彩是怎么形成的?P21
三原色:红、绿、蓝
色光的三原色:
实验表明,自然界中的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的无法用其他颜色的光混合的,因此这三种颜色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
其他的光可以通过这三种颜色的光适当混合而得到。
色光的混合
红光+绿光=黄光
红光+蓝光=紫红色光
蓝光+绿光=青色光
其他的颜色可由这三种颜色混合而成。
颜料的三原色
红、黄、蓝。
黄颜色+蓝颜色,得到的是
红颜色+蓝颜色,得到的是
红颜色+黄颜色,得到的是
光
物体
颜色
绿色
光
物体
颜色
黑色
光
物体
颜色
绿色
白光
颜色
绿色
物体
玻璃
白光
颜色
黑色
物体
玻璃
红光
颜色
黑色
物体
玻璃
白光
颜色
绿色
物体
玻璃
三棱镜
白纸屏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太阳光
红外线
紫外线
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可见光
紫外线
红外线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
特点: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
具有热效应。
地球上太阳的热主要就是以红外线的形式送到的
2.红外线照相机:
同样可以根据物体辐射的红外线,
来识别不同的物体。
夜晚野外各种草木,岩石辐射的红外线都不同,人们根据这种现象利用红外线照相机拍摄各种独特的风景图片。
1.红外探测器:通过记录物体辐射的红外线,
来识别不同温度的物体。
3.红外线夜视仪:
通过识别不同温度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达到侦察目的的一种设备。
原理:
根据各种物体温度的不同,所辐射的红外线强度也不一样。
红外遥测、遥感技术的应用
----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射线
-紫外线辐射具有较大的能量。
-杀菌消毒、检验钞票、诱杀害虫;
-过强的紫外线会灼伤皮肤,甚至诱发皮肤癌;对其他生物也有不同程度的伤害。
-主要是化学作用,并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1、在光的色散的实验中,我们看到彩色光带的颜色依次是:红、____、黄、___、蓝、靛、____。
2、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色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
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2、红外线是一种看不见的光,通过红外线的照射,可以使物体的温度_____,任何物体均可以辐射红外线,温度较高的物体发出的红外线也_______。
七
升高
较强
小结(板书)
进行遥控、遥感
红外线
特性
应用
紫外线
化学作用:
防伪
加热物体.
红外线的热作用强
红外线穿透能力强
特性
应用
生理作用:
荧光作用:
不可见光
消毒
可使认底片感光
光
可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