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25 21:1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万马齐喑(ān)
灰烬(jìn)
己亥(hài)
倾泻(xiè)
B.抖擞(shǒu)
惊惶(huáng)
宫殿(diàn)
玲珑(líng)
C.鱼鳞(lín)
宏伟(hóng)
奉命(fèng)
轮胎(tāi)
D.剔透(tì)
隐瞒(mán)
喉咙(hóu)
海域(yù)
二、看拼音,写字词。(4分)
在中国传統文化里,清明节nǎi(
)是一个纪念祖先及离世亲人、寄托āi(
)思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bù
lǚ(
)匆匆,来到郊外,jì(
)拜先祖之余,也能bǎo
lǎn(
)明媚的春光。近年来,绿色清明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人们用敬献鲜花、踏青遥祭等方式,免去了往日的烟xūn(
)火燎,使公墓显得更加肃穆清雅。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结合语境选词填空。(10分)
举世(
)(
)
足(
)多(
)
(
)(
)多端
(
)(
)远扬
(
)通(
)和
流(
)(
)所
1.(1)他从来都是有借无还,已经(
)。
(2)桂林山水(
),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
2.(1)请葛亮(
),具有卓越的组织和领导才能。
(2)这家伙心术不正,(
),不可信任。
四、选一选。(6分)
1.下面对“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人死后本来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看不见祖国统一了。
B.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到祖国统一而悲伤。
2.下面对“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中“熏”“醉”二字用得精妙无比,写出了杭州美丽的景色让人陶醉。
B.这两句诗是说权贵们已经被暖洋洋的风吹得昏沉沉、晕乎乎,简直把杭州当作汴州了。
C.诗人进一步发自已的感慨,“暖风”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的之风。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B.毽子越做越讲究,有黑鸡毛、白鸡毛、芦花鸡毛等,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子飞。
C.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五、按要求完成练习。(12分)
1.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这句话中的两个“不可估量”说明

(1分)
(2)这句话在朗读的时候应该读得
(快/慢)一些,语调
(低沉/高昂)一些,以体现出
的心情。(2分)
(3)用加点的词仿写句子:
(2分)
2.他向着太阳,向着那片绿色,也向着无名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3分)
这句话通过对将军的
描写,表现出他对
的热爱以及对
深深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3.英法联军拿走了能拿走的东西。英法联军破坏了拿不走的东西。(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2分)
4.队长说,他是北方人,从大棚种菜得到启示,就搞了这个油布棚。(改为直述句)(2分)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分)
1.《示儿》中写出作者遗愿的诗句是“

”。
2.《己亥杂诗》中,诗人以奇特的想象表达解放人才、振兴国家的愿望的诗句是“

”。
3.《圆明的段灭》第二至四自然段从


三个方面介绍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4.《少年中国说(节选)》中表现中国少年像巨人一样顶天立地的句子是“

”。
七、生活中的语文。(4分)
前段时间,巴黎圣母院大火的消息牵动着全球的目光。许多人在为巴圣母院遭
遇不幸而惋惜的同时,也热切地讨论起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与重建的话题。众所周知,圆明园是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关于它的保存与重建一直饱受争议。圆明园应不应该重建?请简单谈一谈你的看法。
八、阅读课内选段,回答问题。(11分)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大火连烧三天”一方面说明了
,另一方面说明了
。(2分)
2.用“
”画出选文中对圆明园的高度评价。(1分)
3.选文揭露了侵略者的强盗行径,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分)
4.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圆明园的毁灭在中外文化史上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B.这个事件揭露了侵略者野蛮的强盗本性。
C.这个事件说明英法联军英勇善战,坚不可推
5.昔日辉煌的圆明园如今却只剩一片废墟,面对此情此景,你想对侵略者说些什么?(2分)
九、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分)
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祥。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
书、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毎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气势强,语言对称,读来朗朗上口,有节奏感。
B.形象地写出了壁画内容的丰富和精美。
C.采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
D.形象地写出了飞天的不同形态。
2.“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这里破折号的作用是(
)。(2分)
A.表示声音延长
B.表示语意转折
C.表示解释说明
3.本文是按(
)的结构方式来介绍莫高窟的。(1分)
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
D.空间顺序
4.为什么说“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3分)
5.敦煌研究院在国内文博界率先开展文物数字化工作,通过在网络上“数字重建”莫高窟,让宝贵的艺术财富获得了新的生命。关于保护莫高窟,你还有哪些好的建议?(3分)
十、习作。(30分)
未来的学校是怎样的?它与现在的学校有什么不同?请你发挥想象,以“未来的学校”为题,写一篇作文吧!写作前可以先把想象到的场景或事件梳理一下,列一个习作提纲,然后根据提纲,分段叙述,注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要求:①想象合理,语句通顺连贯;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3.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C
二、乃

步履

饱览

三、闻名


诡计
臭名
政人
离失
1.(1)臭名远扬
(2)举世闻名
2.(1)足智多谋
(2)诡计多端
四、1.B
2.A
3.C
五、1.(1)圆明园的毁灭给人类文化史造成的损失巨大。
(2)慢
低沉
沉痛
(3)示例:广州是一座美丽的花城,也是一座世界闻名的大都市。
2.动作
海岛、祖国
土兵们
3.英法联军不仅拿走了能拿走的东西,还破坏了拿不走的东西。
4.队长说:“我是北方人,从大棚种菜得到启示,就搞了这个油布棚。”
六、1.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2.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3.布局
建筑
文物
4.天戴其苍
地履其黄
七、示例1:不应该重建。因为重建圆明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建成之后也只是多了一处人造景点而已,意义不大,现在的遗址是侵略者暴行的历史见证,可以更好地激励我们为祖国振兴而努力。
示例2:应该重建。圆明园是“万园之园”,重建圆明园承载的是我们振兴中华民族的决心。废墟固然给人以震撼,但民族的振兴更需要健全的体魄,昂扬的精神。重建圆明园,无疑是体现中华民族振兴的坚定信心和凭证。
八、1.圆明园面积大、东西多
侵略者罪恶深重
2.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3.①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②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③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④火烧圆明园。
4.C
5.示例:你们这群可恨的侵略者,你们的无耻行径给世界文化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们将永远铭记这段历史,以史为鉴,好好学习,为祖国的富强、民族的振兴而努力!
九、1.C
2.C
3.B
4.①莫高窟彩塑多;②壁画面积大,内容丰富;③藏经洞的珍贵文物多。
5.示例:①加大资金支持力度;②限定参观人数,加强对游客的素质管理;③在全社会进行宣传,增强民众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十、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