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中考生物真题汇编及答案: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1. ( 2020年黑龙江省鸡西市中考题) 某同学在健身房运动时做举哑铃的动作,此运动过程如下: ① 骨骼肌
牵动骨 ② 骨绕关节活动 ③ 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 ④ 骨骼肌收缩。正确的排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④③①② D. ③④①②
【答案】 D
【解析】
运动系统都是由骨、骨连结、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
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
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 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因此当你
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③ 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 ④ 骨
骼肌收缩、 ① 骨骼肌牵动骨、 ② 骨绕关节转动。故选 D。
2.( 2020年江苏连云港市中考题) 动物和人能通过运动与行为适应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
B.人体的运动系统能独立完成各种复杂运动
C.刚出生的小猫能吮吸母猫的乳汁属于先天性行为
D.后天性行为不受遗传因素的限制,能使动物更好地适应环境
【答案】 C
【解析 】
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连接有三种:不能活动的骨连接、半活动的骨连
接和活动的骨连接,能够活动的骨连接是关节,骨与骨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 A错误。 B.完成运动
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运动系统来完成,除此之外,还需要能量,也要用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
系统等。人体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多组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 B 错误。 C.刚出生
的小猫能吮吸母猫的乳汁,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C正确。 D.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
物适应基本环境,得以生存和繁衍 。学习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 “学习 ”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受遗传因
素的限制,有利于动物适应更复杂的环境, D错误。
3.( 2020年安徽省中考题) 动物行为是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能提高动物生存和繁殖的机
会。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繁殖行为的是( )
A.大熊猫吃冷箭竹 B.中华攀雀在筑巢
C.乌贼喷出 “墨汁 ” D.狗撒尿做标记
【答案】 B
【解析】
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叫做动物的繁殖行为,主要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
配、筑巢、孵卵以及对后代的抚育等。 A.大熊猫吃冷箭竹 ,属于取食行为。 B.中华攀雀在筑巢,属于繁殖行
为。 C.乌贼喷出 “墨汁 ”,属于防御行为。 D.狗撒尿做标记,属于领域行为。
4.( 2020年甘肃省定西市中考题) 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一项是( )
A.孔雀开屏 B.老马识途 C.蜜蜂筑巢 D.大雁南飞
【答案】 B
【解析】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后天
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孔雀开屏、
蜜蜂筑巢、大雁南飞都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 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老马识途是动物出生后,
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B正确。故选 B。
5.( 2020年黑龙江省鸡西市中考题) 学习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
一组是( )
A.飞蛾扑火 小狗做算术题 B.孔雀开屏 蜘蛛结网捕食
C.小鼠走迷宫 行人等绿灯过街 D.母鸡孵卵 猴子骑车表演
【答案】 C
【解析】
A.飞蛾扑火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小狗做算术题是动物出
生后,通过生活经 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A不符合题意。 B.孔雀开屏、蜘蛛结网捕食都
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B不符合题意。 C.鼠走迷宫、行人等
绿灯过街都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C符合题意。 D.母鸡孵卵
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猴子骑车表演是动物出生后,通过
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D不符合题意。
6.( 2020年黑龙江省鸡西市中考题) 户外攀岩活动中往往很容易发生脱臼造成关节结构损伤, 这是由于( )
A.关节囊分泌了过多的滑液 B.关节软骨磨损受伤
C.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 D.关节韧带发生损伤
【答案】 C
【解析】
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
节既具有牢固性又有灵活性。关节腔内有滑液,关节囊里面和外面都有坚韧的韧带,所以,关节既牢固又
灵活。脱臼即指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出,此时关节无法正常活动。所以户外攀岩活动中往往很容易发生脱
臼这是由于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故选 C。
7.( 2020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题) 下图是人的屈肘 动作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运动过程中, 2起支点的作用
B. 1是肱三头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
C.关节囊及里面和外面的韧带使 3具有牢固性
D.该动作是由骨骼、骨连结和骨骼肌三者协调配合完成的
【答案】 C
【解析】
观图可知,图中 1是肱二头肌, 2是骨, 3是关节。人或动物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都不是一块骨骼肌收缩、
舒张完成的,而是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完成的。 A.在人的屈肘动作
示意图中, 2属于骨,骨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A错误。 B.1是肱二
头肌,属于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 B错误。 C.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
邻的两骨牢固地连接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 3关节
更加牢固和灵活, C正确。 D.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
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D错误。故选 C。
8.( 2020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题) 用哑铃锻炼身体,是一种增强上臂肌肉力量的方法(如下图)。下列关于
运动系统各结构特点及运动产生的叙述中, 错误 . . 的是( )
A. [① ]肱二头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构成
B.屈肘时, [① ]处于舒张状态, [② ]处于收缩状态
C.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牵引骨围绕着关节运动
D. [③ ]关节是运动系统中的重要结构,具有既牢固、又灵活的特点
【答案】 B
【解析】
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
动而完成的。由肌肉的协作关系示意图可知: ① 肱二头肌, ② 肱三头肌, ③ 肘关节。据此解答。 A.① 是肱
二头肌,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 块骨上,中间较粗
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细胞构成,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正确。 B.屈肘时, ① 肱二头
肌收缩, ② 肱三头肌舒张,错误。 C.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
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正确。 D. ③ 是肘关节,关节由关节面、
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关节面上
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
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 动时的震动。可见关节具有既牢固、又灵活的特点,正确。故选 B。
9.( 2020年黑龙江省鸡西市中考题) 下列关于社会行为的特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往往是年长者为 “首领 ”
B.因为羊是具有社会行为的生物,所以牧羊人放牧时往往重点管理头羊
C.所有社会行为生物必须形成严格的等级
D.社会行为生物必须有语言文字的交流
【答案】 B
【解析】
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
行为,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 A.具有社会行为的动 物群体中,在等级社会中,根据个体的大小、力量
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级次序。即攻击行为中的优胜者为首领,故 A错误。 B.羊群中
的其他羊都会跟着头羊走是由于羊群是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等级,有首领,负责指挥、
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因此,牧羊人只需要管好头羊就可以,依据是羊具有
社群行为,故 B正确。 C.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
还形成等级,并不是所有社群行为的动物都有严格的等级,故 C错误。 D.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
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
为,同种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故 D错误。故选 B。
10.( 2020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题) 宠物作为伴侣动物,是我们人类获得幸福和健康生活的一个来源。小明
的宠物狗 “乐乐 ”(如下图)经过 4? 5天的训练,就学会了到指定的地方大小便。关于 “乐乐 ”定点大小便的
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B.这种行为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反射活动
C.所有动物,都能在 4? 5天的时间里学 会
D.这种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
【答案】 D
【解析】
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
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
验和 “学习 ”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是一
种学习行为。
ABD.小明的宠物狗 “乐乐 ”经过 4? 5天的训练,就学会了到指定的地方大小便,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
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 习行为。是复杂的反射活动, AB错误, D正确。 C.动
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越能适应复杂环境。题目中动物的行为,不是所有动物
都能在 4? 5天的时间里学会, C错误。故选 D。
11.( 2020年陕西省中考题) 下图所示,某同学投篮手臂伸直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A.收缩舒张 B.舒张收缩 C.收缩收缩 D.舒张舒张
【答案】 B
【解析】
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如图:
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 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
如做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在做伸肘动作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投篮
动作中,篮球投出时属于伸肘动作,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故选 B。
12.( 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题) “少年骑马人咸阳,鹘似身轻蝶似狂。 ”下列有关运动和行为的分析,错
误的是( )
A.人的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
B.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能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C.少年骑马属于后天性行为
D.马比蝴蝶的学习能力强,且学习行为更加复杂
【答案】 A
【解析】
(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骨起支持作用,骨连接(骨连结包括关节、半
活动连接和不活动连接,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起保护作用。
( 2)肌肉包括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 于结缔组织),分
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
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
( 3)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
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 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A.
人的运动系统都是由骨、骨连结、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A错误。 B.骨骼肌具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
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 B正确。 C.少年骑马属于后天性行为,是在成长过
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C正确。 D.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马比蝴蝶的
学习能力强,且学习行为更加复杂, D正确。故选 A。
13.( 2020年陕西省中考题) 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① 鹦鹉学舌 ② 蜘蛛结网 ③ 狗绕道取食 ④ 公鸡报晓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 D
【解析】
① 鹦鹉学舌、 ③ 狗绕道取食是通过后天的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② 蜘
蛛结网、 ④ 公鸡报晓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故选 D。
14.( 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题) 一个蜜蜂群包括一只蜂王,几只雄蜂和众多工蜂。雄蜂专职与蜂王交配,
蜂王专职产卵,工蜂负责采集花粉、喂养幼虫、清理蜂房等工作,蜜蜂群的这种分工合作的行 为属于( )
A.生殖行为 B.觅食行为
C.迁徙行为 D.社会行为
【答案】 D
【解析】
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A.生
殖行为是与繁殖有关的行为,包括求偶,交配,孵化,育雏等一系列过程,故 A不符合题意。 B.觅食行为
是动物获取食物的行为,故 B不符合题意。 C.动物的迁徙是一种节律行为,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
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故 C不符合题意。 D.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
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 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一个蜜蜂群包括一只蜂
王,几只雄蜂和众多工蜂。雄蜂专职与蜂王交配,蜂王专职产卵,工蜂负责采集花粉、喂养幼虫、清理蜂
房等工作,蜜蜂群的这种分工合作的行为属于社会行为,故 D符合题意。故选 D。
15.( 2020年黑龙江省鸡西市中考题) 下列选项属于生物防治的是( )
A.用杀虫剂杀死害虫 B.利用苏云金杆菌防治棉铃虫
C.用电蚊香熏杀蚊子 D.用粘鼠板捉老鼠
【答案】 B
【解析】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包括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等,效果很好,而且不污染环
境。 生物防治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
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成本低,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
害方法所不能比的。 ACD.用杀虫剂杀死害虫、用电蚊香熏杀蚊子、用粘鼠板捉老鼠,都不属于生物防治,
ACD不符合题意。 B.利用利用苏云金杆菌防治棉铃虫,是利用细菌防治害虫,属于生物防治, B符合题
意。故选 B。
16.( 2020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题) 儿童少年的骨成分中有机物超过三分之一,骨的弹性大,易变形,所以
要注意坐立行走姿势。( )
【答案】对
【解析】
试题分析: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
在不同时期,骨的成分不同,如下表:
所以在儿童青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 1/3,骨的弹性大,容易变形,所以青少年要注意坐、立、行的姿势,
故题干的叙述正确。
17.( 2020年黑龙江省鸡西市中考题) 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 _________.
【答案】肌腱
【解析】
试题分析: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 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
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 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
18.( 2020年福建省中考题) 鹰会捕食鹅的幼鸟。刚孵出的鹅幼鸟会对飞过的鹰和亲鸟都做出蜷缩动作(行
为 1),以躲避被捕食;稍大的鹅幼鸟渐渐学会了不再躲避亲鸟(行为 2),而对鹰仍然会做出蜷缩动作。判
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 1)行为 1有利于提高鹅幼鸟的存活率。( ______)
( 2)行为 2能使鹅幼鸟对环境刺激作出更准确的反应。( ______)
( 3)行为 1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______)
( 4)行为 2与遗传因素无关。( ______)
【答案】正确 正确 正确 错误
【解析】
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
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
验和 “学习 ”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行为
1是在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行为 2
是在生活过程中,由生活经验和 “学习 ”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 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
称为后天性行为。
( 1)刚孵出的幼鸟看到任何鸟类的影子时,它们都会马上将身体蜷缩起来,是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
属于防御行为。有利于提高鹅幼鸟的存活率。正确。
( 2)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行为 2是后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能使鹅幼鸟对环境刺激作出更准确的反应。正确。
( 3)适者生存,自然界中的每种生物的都是与环境相适应的,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行为 1是长期自然选
择的结果。正确。
( 4)行为 2是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 响,由生活经验和 “学习 ”逐渐建
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错误。
19.( 2020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题) 生命在于运动。图一、二、三分别是与人体运动相关的概念图和结构示
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一中, B是 _________;从结构层次上来看, A属于 _________。
( 2)图二中,关节很灵活,离不开 [③ ]___________内的滑液和 __________(填数字)。
( 3)当你完成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 ① 相应的骨受到牵引, ② 骨绕关节转动, ③ 骨骼肌接受神
经传 来的兴奋, ④ 骨骼肌收缩。请将以上步骤进行正确排序: ______________(用相关数字排序)。
( 4)图三表示屈肘动作,此时 [① ]______处于 ______状态。请写出图三中的关节名称 _____________(至少
写出 2个)
【答案】肌腱 器官 关节腔 关节软骨 ③④①② 肱二头肌 收缩 肘关节、指关节
【解析】
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
图二中, ① 关节头, ② 关节囊, ③ 关节腔, ④ 关 节窝, ⑤ 关节软骨;图三中 ① 肱二头肌。
( 1) 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 A骨、骨连结、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骼肌遇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包括 B肌腱
和肌腹,图一中 A骨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
( 2)关节面表面覆盖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能够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缓冲运动时的震荡。 ③ 关节腔
内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活动灵活。
( 3)人体的每个动作都至少要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
③ 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④ 骨骼肌收缩 ① 相应的骨受到牵引 , ② 骨绕关节转动。正确排序: ③④①② 。
( 4)图三表示的动作为屈肘,屈肘时, ①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图三中的关节有肘关节、腕关
节、指关节等。
20.( 2020年福建省中考题) 绿荫场上,校园足球队正在进行紧张的训练。据图回答:
( 1)射门时,球员的骨骼肌牵引骨绕着 ______完成踢球动作;守门员迎着球飞扑过去,这是一种 ______反
射; “耶!球进了! ”队友加油的动作如图所示,此时肱二头肌处于 ______状态。
( 2)血液中的氧通过 ______系统运输到骨骼肌,进入细胞的 ______中参与分解有机物, 并释放出 ______供
给运动的需要。
( 3)踢球是人体在 ______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协调下,依赖多个系统配合完成的。
【答案】关节 条件(复杂的 /后天性) 收缩 循环(血液循环) 线粒体 能量 神经
【解析】
( 1)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
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射门时,球员的骨骼肌牵引骨绕着关节完成踢球动作。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 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
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守门员迎着球飞扑过去,
这是一种条件反射。
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的。例如,屈肘动
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当人处于图中所示状态时,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
( 2)血液中运输氧的血细胞是红细胞。氧气扩散到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然后随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的
各个组织细胞;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氧气参与 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释放出来,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在组织细胞内的线粒体上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
物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因此血液中的氧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骨骼肌,进入细胞的线粒体中
参与分解有机物,并释放出能量供给运动的需要。
( 3)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
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21.( 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题) 请将下列左侧各项与右侧对应项连线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答案】 1-C 2-D 3-A 4-B 5-F 6-E
【解析】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
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 “学习 ”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
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种子植物包括祼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分
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外界。呼吸作用是植物体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
警犬刑侦属于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 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 “学习 ”逐渐建立
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蚂蚁觅食属于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一出生就
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祼子植物产生种子繁殖后代,种子祼
露,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产生种子繁殖后代,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
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外界,降低温度,提高湿度,促进水分的吸收,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参
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具有重要作用。呼吸作用是植物体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 能
量,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故: 1—C; 2—D; 3—A; 4—B; 5—F; 6—E。
22.( 2020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 “训练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 ”的实验。随机选取 A、
B、 C、 D四只经饥饿处理的 1月龄小鼠,在如下图所示迷宫中分别进行寻找食物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请据此回答问题:
( 1)刚出生的小鼠即可吮吸乳汁,该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 ________决定的。
( 2)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小鼠穿越迷宫找到食物所用的时间 ________,说明此类行为可通过训练得以强
化,该行为的 建立,提高了小鼠适应 ________的能力。
( 3)从神经调节的角度看,小鼠穿越迷宫取食属于 _______,该类型的反射是在 ________的参与下形成的,
完成此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_______。
( 4)该实验选用多只小鼠而不是一只,原因是 _______。
【答案】遗传因素 缩短 不断变化的环境 (或复杂环境 ) 条件反射 大脑皮层 反射弧 避
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可靠
【解析】
( 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不是与生 俱来的而
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 “学习 ”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因此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刚出生小鼠即可吸吮乳汁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因素所决定的先天性
行为。
( 2)通过表格可知:四只小白鼠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小鼠穿越迷宫找到食物所用的时间缩短,说明通过
训练可以强化学习行为。该行为的建立,提高了小鼠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或复杂环境 )的能力。
( 3)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
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 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从神经调节的角度看,小鼠穿越迷宫取食属于
条件反射,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完成此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 4)选用多只小鼠而不是一只,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验出现误差。如果采集的
小鼠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偶然
性,使实验结果更可靠,实验中应尽可能多选几只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