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中考生物真题汇编人体内物质运输和废物排出(PDF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_2021学年中考生物真题汇编人体内物质运输和废物排出(PDF版含解析)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70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9-26 09:1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 学年中考生物真题汇编及答案:人体内物质运输和废物排出

1. ( 2020年福建省中考题) 下列血液成分中,能吞噬病菌的是( )
A.血浆 B.白细胞 C.红细胞 D.血小板
【答案】 B
【解析】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构成的。其中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白细胞的
功能是吞噬病菌,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凝血。 A.血浆是血液中的液态部分,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A不符合题意。 B.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 “卫士 ”,
当病菌侵入人体内,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 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的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B
符合题意。 C.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又容易与
氧分离,血红蛋白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C不符合题意。 D.血小板会在伤口处凝集,释
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形成凝血块塞住伤口而止血, D不符合题意。故选 B。
2.( 2020年甘肃省定西市中考题) 某人不慎感染新冠肺炎,入院治疗期间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请你推
测他的血液中明显增多的血细胞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干细胞
【答案】 B
【解析】
白细胞的功能是防御疾病,当人体内出现炎症时,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增多,来吞噬一些危害人体健康的病
菌。所以某人不慎感染新冠肺炎,入院治疗期间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他的血液中明显增多的血细胞是
白细胞。可见 B符合题意。故选 B。
3.( 2020年黑龙江省鸡西市中考题) 在人的血液中具有吞噬病菌作用的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蛋白
【答案】 B
【解析】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A.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运输氧气,还可以
运输部分二氧化碳,错误。 B.白细 胞能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具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正确。 C.血小板具有
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错误。 D.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还含有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
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错误。故选 B。


4.( 2020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题) 如图,将等量的新鲜动物血液分别注入 A、 B、 C、 D四支试管中。其中
A、 B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 C、 D试管中加入抗凝剂并轻轻摇动几次,静置一段时间后,其中正确的图示
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新鲜的血液加入抗凝剂后,会出现分层现象 ,分为三层,上面是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中间很薄的一层是
白色的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下面一层是暗红色不透明的红细胞。血液凝固后分为血清和凝块。血液自血管
内抽出,放入试管中,不加抗凝剂,则血液迅速凝固,形成胶冻,凝血块收缩,其周围所析出之淡黄色透
明液体是血清;如图所示:

AB.AB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血液出现凝固现象,分为血清和血块,而不是血浆和血块,血清和血细胞,
错误。 CD.CD试管中加入抗凝剂血液出现分层现象,分为血浆和血细胞,而不是血清和血块, C错误, D
正确。故选 D。
5.( 2020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题) 如图是心脏、血管示意图,其中 “→” 表示血流方向.从手背静脉处给胃炎
病人输入药液,药液到达胃所经过的循环路线,最合理的是( )

A.甲 → 乙 → 丙 → 丁 B.丙 → 乙 → 丁 → 甲 C.丙 → 甲 → 乙 → 丁 D.丁 → 乙 → 甲 → 丙
【答案】 C
【解析】血液循环的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 → 主动脉 → 全身各级动脉 → 全身
各处毛细血管 → 全身各级静脉 → 上、下腔静脉 → 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 → 肺动脉 → 肺部毛细血


管 → 肺静脉 → 左心房,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构成一条完整的血 液循环
路线。从手背静脉处给胃炎病人输入药液,药液到达胃部所经过的循环路线丙手臂静脉,经过上腔静脉回
到心脏的甲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左心房和左心室,再经过乙主动脉,到各级动脉,到丁胃部的毛细
血管。故选 C。
6.( 2020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题) 下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所观察到的物像( abc
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是动脉 B. c是静脉
C. b是毛细血管 D. a、 b、 c中的血流速度都一样
【答案】 C
【解析】
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 → 毛细 血管 → 静脉。由图中的血流方向可以看出: a是静脉, b是毛细血
管, c是动脉。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 → 毛细血管 → 静脉。图中的血流方向是: c→b→a 。由此
可知, a是静脉, b是毛细血管, c是动脉。 c动脉内血流速度最快, a静脉内血流速度较慢, b毛细血管内
血流速度最慢。因此 ABD错误, C正确,故选 C。
7.( 2020年福建省中考题) 下图中 ①③ 表示血管, ② 表示人体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中,正
确的是( )

A.若 ② 是肺,则 ① 中是动脉血 B.若 ② 是肺,则 ③ 中血液流向右心室
C.若 ② 是脑,则 ① 可以表示 主动脉 D.若 ② 是脑,则 ③ 中氧含量大于 ①
【答案】 C


【解析】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循环途径如图所示:

A.若 ② 代表肺,则 ① 为肺动脉流静脉血, ③ 为肺静脉流动脉血,错误。 B.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
→ 肺动脉 → 肺部毛细血管 → 肺静脉 → 左心房,若 ② 是肺,则 ③ 肺静脉中血液流向左心房,错误。 C.若 ② 是
脑,则 ① 可以表示主动脉,正确。 D.从血液循环图中可知,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
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经过体循环后,血液中的含氧量变化是减少,
因此若 ② 是脑 ,则 ③ 中氧含量小于 ① ,错误。故选 C。
8.( 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题) 如图表示人体内部分血管及血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血管一定是动脉
B. A血管内一定流动脉血, C血管内一定流静脉血
C.若 B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则 A、 C都是小动脉
D. B血管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 B
【解析】
动脉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从主干流向分支;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故静脉内的血液流
动方向是从分支流向主干;连接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是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管腔小,红细 胞只能
成单行通过。所以 A是动脉、 B是毛细血管、 C是静脉。 A.动脉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从主干流向分支,如


图 A血管一定是动脉, A正确。 B.由分析可知 A血管为动脉血管,动脉血管内不一定流动脉血,如肺动
脉内流静脉血,肺静脉内流动脉血, B错误。 C.若 B是肾小球处的毛细血管,则 A、 C就为入球小动脉和
出球小动脉, C正确。 D. B毛细血管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进行物质交换, D正确。故选 B。
9.( 2020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题) 图是心脏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心脏上方是心室,下方是心房
B.右心室的壁最厚
C. A、 B内流的均是静脉血
D.从 ④ 向心脏内注水,水从 ③ 流出
【答案】 C
【解析】
图中 A是右心房、 B是右心室、 C是左心房、 D是左心室; ① 是上、下腔静脉, ② 是主动脉, ③ 是肺动脉,
④ 是肺静脉。 A.心脏包括 A右心房、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左心室四个空腔,上面两个是心房,下面两
个是心室, A错误。 B.图中的 D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只有肌肉发达才能收缩有力,推动着血液长距离
循环,因此 D左心室的壁最厚, B错误。 C. 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所示:



分析血液循环图可知,即左心房、左心室里流的是动脉血,右 心房、右心室里流的是静脉血;肺动脉、上
下腔静脉里流的是静脉血,主动脉、肺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 C正确。
D.在 C左心房和 D左心室之间具有开向 D左心室的房室瓣,保证血液从 C左心房流向 D左心室,而不能
倒流;在 D左心室与 ② 主动脉之间具有开向 ② 主动脉的动脉瓣,保证血液从 D左心室流向 ② 主动脉,而不
能倒流。因此,从 ④ 肺静脉注水,水首先进入 C左心房,再进入 D左心室,再从 ② 主动脉流出, D错误。
故选 C。
10.( 2020年黑龙江省鸡西市中考题) 人体尿液形成的过程中,肾小球的作用是( )
A.收集作用 B.吸收作用 C.呼 吸作用 D.过滤作用
【答案】 D
【解析】
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
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
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
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剩下的物质形
成尿液排出体外。故选 D。
11.( 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题) 尿液形成过程中,正常人原尿中不含有的 成分有( )
A.葡萄糖和大分子蛋白质 B.血细胞和葡萄糖
C.葡萄糖和大分子蛋白质 D.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答案】 D
【解析】
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
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
个连续的过程。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
了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
内形 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回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因此,尿液形成过程中,正常人原尿中不含有的成
分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故选 D。
12.( 2020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题) 肾是主要的排泄器官,每个肾由 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下列叙述不正
确的是( )
A.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B.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C.肾单位中有两处毛细血管网 D.肾静脉血液中尿素含量高于肾动脉
【答案】 D
【解析】
每个肾由大约一百万个肾 单位组成,肾单位是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 A.肾
单位是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两个结构,
A正确。 B.每个肾脏大约由 120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B正确。 C.肾单位中
有两处毛细血管网,即肾小球和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 C正确。 D.肾动脉中的尿素经过肾小球的过滤和
肾小管的重吸收后,以尿的形式排出,所以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的尿素含量低, D错误。故选 D。
13.( 2020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题)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下列 对人体皮肤的有关叙述中, 错误 . . 的是( )
A.头皮屑是脱落的角质层细胞
B.皮肤是保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C.皮肤的表皮中有大量毛细血管
D.人在剧烈运动后,会大量出汗。说明皮肤有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答案】 C
【解析】
皮肤由表皮和真皮两部分组成;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是已经角质化的细胞,生发层细胞具有
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真皮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以及丰富的血管和感
觉神经末梢。
AC.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细菌不易侵入,还能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 生发层细
胞可以分裂产生新细胞,对皮肤有再生功能。真皮内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具有一定的
弹性和韧性,头皮上的头皮屑是脱离的最外层,即角质层的一层上皮细胞,表皮没有血管和神经, A正确,
C错误。 B.皮肤和黏膜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正确。 D. 人剧烈运动时,体内产热量增多,需要通
过扩张血管和增加汗液分泌来调节体温,同时随汗液排出体内产生的一部分废物。因此这体现了皮肤的排
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正确。故选 C。
14.( 2020年陕西省中考题) 一个红细胞打算去 “搬运氧气 ”,它从心脏的右心房出发,然后回到 心脏的左心
房,它的 “运行路线 ”为( )



A. ① → ② →A→B→C→ ④
B. ② →A→B→C→ ④ → ③
C. ③ →D→E→F→ ① → ②
D. ④ → ③ →D→E→F→ ①
【答案】 D
【解析】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
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
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图中 ① 左心房, ② 左心室, ③ 右心室, ④ 右心房。 A主动脉, B组
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 C上下腔静脉, D肺动脉, E肺 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F肺静脉。
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所示:

所以一个红细胞从右心房出发,到达左心房的途径: ④ 右心房 → ③ 右心室 →D 肺动脉 →E 肺泡周围的毛细血
管 →F 肺静脉 → ① 左心房。故选 D。
15.( 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题) 关于人体生理活动的知识归纳,错误的是( )
A.吸气时:外界气体 → 鼻腔 → 咽 → 喉 → 气管 → 支气管 → 肺


B.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 → 肺动脉 → 肺部毛细血管 → 肺静脉 → 左心房
C.排尿途径:肾脏 → 输尿管 → 膀胱 → 尿道
D.听觉的形成:声波 → 外耳道 → 鼓膜 → 耳蜗 → 听小骨 → 听神经 → 听觉中枢
【答案 】 D
【解析】
A.外界氧气沿呼吸道进入人体,在肺泡处扩散到血液,即:鼻腔 → 咽 → 喉 → 气管 → 支气管 → 肺泡 → 肺泡周
围的毛细血管, A正确。 B.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
回左心房的循环;即:右心室 → 肺动脉 → 肺部毛细血管网 → 肺静脉 → 左心房, B正确。 C.泌尿系统的结构
图如下:

如图,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
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液排出的顺序是:肾脏
→ 输尿管 → 膀胱 → 尿道, C正确。 D.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声波 → 外耳道 → 鼓膜 → 听小骨 → 耳蜗 → 听神
经 → 听觉中枢, D错误。故选 D。
16.( 2020年江苏连云港市中考题) 人体需要摄取食物补充物质和能量的消耗。如图为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
动的相关物质和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1)淀粉消化终产物 a葡萄糖和吸进的 b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 _______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 2)葡萄糖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组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血液
流经上述各组织细胞后变为 _______血。


( 3)血液流过肾 脏时,将废物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滤过和 ________等过程。
【答案】红 静脉 重吸收
【解析】
( 1)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
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
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 2)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
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 血液中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血液
就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 3)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尿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肾小球和肾小
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7.( 2020年黑龙江省鸡西市中考题) 图所示是血液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

( 1)图展示的是 ______和 ______两条血液循环途径。
( 2)血液流经图中 E处以后,血液变成了 ______(填 “静脉血 ”或 “动脉血 ”)
( 3)心脏四个腔中流动脉血的结构是 ______和 ______。(填标号)
【答案】体循环 肺循环 静脉血 b d
【解析】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组成。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
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 → 主动脉 → 各级动脉 → 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
网 → 各级静脉 → 上、下腔静脉 → 右心房,经过体循环,鲜红的动脉血变成暗红的静脉血。肺循环的路线是:


右心室 → 肺动脉 → 肺部毛细血管网 → 肺静脉 → 左心房,经过肺循环,暗红的静脉血又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
( 1)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路线,起于心脏,汇 集于心脏,并且是
同时进行的。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 → 主动脉 → 各级动脉 → 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 → 各级静脉 → 上、
下腔静脉 → 右心房,经过体循环后动脉血变成暗红的静脉血。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 → 肺动脉 → 肺部毛
细血管网 → 肺静脉 → 左心房,经过肺循环后由静脉血又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
( 2)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 → 主动脉 → 各级动脉 → 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 → 各级静脉 → 上、下腔静脉
→ 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
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 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
含氧少的静脉血。因此,血液流经图中 E组织细胞处以后,血液变成了静脉血。
( 3)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组成,左心
房连接肺静脉,内流动脉血,左心室连接主动脉血,内流动脉血,右心房连接上下腔静脉,内流静脉血,
右心室连接肺动脉,内流静脉血。因此,心脏四个腔中流动脉血的结构是 b左心房和 d左心室。
18.( 2020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题) 表为小芳爷爷的体检报告单,图 2为人体肾小管及相关结构模式图。请
回答下列问题:
检查项目 检查报 告 参考值(正常值)
红细胞( ) . 12个 升 . . 12个 升
血常规 白细胞( ) . 9个 升 . 9个 升
血小板( ) . 11个 升 11个 升
胸部 肺部感染、双肺肺气肿
( 1)根据表血常规,推测爷爷可能患 ___________,医生建议他多补充目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
( 2)肺气肿影响了 ___________的气体交换,导致组织细胞缺氧,影响呼吸作用。通过口服药物可治疗肺
气肿,药物主 要在消化道的 ___________吸收,最先到达心脏的 ____________.
( 3)由图可知,肾小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肾小管壁细胞朝向管腔的细胞膜具有毛刷状突起,这种结
构的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当血液流经肾小管时发生气体交换,则 A代表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 B代表的气体是在肾小管细胞
的 ___________(部位)中产生的。
( 5)人工肾脏是根据肾脏的工作原理制成的机器,其内有专门起过滤作用的半透膜,这些半透膜相当于肾
单位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贫血 肺与外界 小肠 右心房 增大重吸收的面积 氧气 线粒体 肾单位中
的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
【解析】
( 1)贫血是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数目减少,或者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数目减少而造成的,红细胞的正常值
是( 4.0-5.5) ×1012个 /L,而此人测定值为 3.8×1012/L,此人红细胞的数量较正常值少,故此人可能患有贫血,
应多吃一些含铁或是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 2)肺气肿影响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致组织细 胞缺氧。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小肠,通过口服药物可治疗肺部感染和肺气肿,药物主要在消化道的小肠被吸收。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再经过肺循环输送到肺部细胞。
( 3)由图可知,肾小管管壁和毛细血管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肾小管壁细胞朝向管腔的细胞膜具有
毛刷状突起,这种结构的意义是增大重吸收的表面积。
( 4)血液经过入球小动脉流入,再经过出球小动脉分出第二次毛细血管,围绕在肾小管周围的细胞处,血
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内,交换的结果是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二氧化碳是在 细胞内的线粒体内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因此,当血液流经肾小管管壁细胞附近时发生气体
交换、则 A代表的物质是氧气, B代表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是在肾小管细胞的线粒体中产生的。
( 5)人工肾脏是根据肾脏的工作原理制成的一种机器,其内有专门起过滤作用的半透膜,这些半透膜相当
于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
19.( 2020年安徽省中考题) 下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 ______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
血红蛋白结合;小肠中的葡萄糖、 氨基酸以及大量的水和无机盐等物质,被构成小肠绒毛壁的一层 ______
所吸收,然后转运到小肠绒毛腔内的毛细血管中;内分泌腺分泌的 ______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中。
这些物质随血液运往全身各处。
( 2)人体内的废物由血液运输到肾脏,在 ______(填 “肾单位 ”或 “肾小球 ”或 “肾小管 ”)中形成尿液。人体
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也有重要作用。
( 3)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 ___________。
【答案】氧气 上皮细胞 激素 肾单位 心脏
【解析】
( 1)在肺循环过程中,血液与肺泡内的气体进行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
液,并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运往全身。
小肠绒毛壁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便于吸收葡萄糖、氨基酸、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营养物质。
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中,随血液循环运往全身。
( 2)人体内的废物由血液运输至肾脏,并在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肾单位中形成尿液。人体排
尿,不仅起到了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有利于调节体内的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从而有利于维持细胞的正常
生命活动。


( 3)组成心脏的心肌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形成心脏的搏动。心肌收缩时,推动血液进入动脉,流向全身;
心肌舒张时,血液由静脉流回心脏。所以,心脏的搏动推动着血液的流动,是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
20.( 2020年福建省中考题) 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能导致多器官损害。据图回答:

( 1)葡萄糖主要由消化器官 ——______吸收进入血液。血液流入肾单位,部分葡萄糖依次经过 ① → ②
→[____]→[____]→ 回到血液。
( 2)健康人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分泌的 ______能调节其回到正常水平。
( 3)某降血糖药物的作用原 理如图所示。该药物主要抑制肾小管的 ______作用,使更多的葡萄糖沿着 ① →
② →[____]→[____] 排出体外,从而达到降低血糖浓度的目的。
【答案】小肠 ③ ④ 胰岛素 重吸收 ③ ⑤
【解析】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图中 ① 是肾小球, ② 是肾小囊, ③ 是肾小管, ④ 是肾静脉, ⑤ 是收集管。
( 1)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后才能吸收进入血液。血液流经 ① 肾小球和 ② 肾小囊壁
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 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
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原尿流经 ③ 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
萄糖以及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 ④ 肾静脉的血液中。
( 2)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作用是调节糖类的代谢,促进血糖的利用和转化。因此健康人血糖浓度上升
时,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调节其回到正常水平。
( 3)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能把原尿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由图可
知,某降糖药物的作用原理主要是抑制 ③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使更多的葡萄 糖沿着 ① 肾小球 → ② 肾小囊
→ ③ 肾小管 → ⑤ 收集管排出体外,从而达到降低血糖浓度的目的。


21.( 2020年甘肃省定西市中考题) 下图为人体消化、血液循环、呼吸和泌尿系统示意图,字母分别代表器
官或物质。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1)食物中的淀粉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成葡萄糖,在 [A]_____处被吸收。
( 2)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流入心脏,由左心室进入 ______,再运输至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
( 3)肺泡中的 [B]______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中的 ______结合,再运输至全身各处。
( 4)当原尿流经肾单位中的 _____时,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可被重新吸收,最终形成尿液。
【答案】小肠 主动脉 氧气 血红蛋白 肾小管
【解析】
图示表示的是人体新陈代谢部分过程的示意图,包括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呼吸、尿的形成和排出等
生理过程,其中的 A、 B、 C分别代表小肠、氧气、二氧化碳。
( 1)淀粉进入消化道后,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
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小
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然 后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
( 2)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经下腔静脉流入心脏的右心房、右心室,再通过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
左心房、左心室进入主动脉,然后运输至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
( 3)当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肺泡中 B氧气浓度比血液中的氧气浓度高,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
肺泡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
红蛋白结合,静脉血就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再运输至全身各处。
( 4)当原尿流经肾单位中的肾小管时,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部分无机 盐和大部分水可被重
新吸收,最终形成尿液。
22.( 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题)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心脏主要由 ______________组织构成,分为四个腔,其中心肌壁最厚的是图 1中的 ___________(请
填写图中的数字序号和结构名称)。
( 2)图 2中, ① 代表的气体是 ________________。
( 3)请根据图 2写出体循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文字和箭头表示)
( 4)图 1中流动着动脉血的是 _____________
A. ①③⑥ B. ⑤⑦⑨ C. ②③⑤ D. ①⑦⑨
【答案】肌肉 ⑨ 左心室 二氧化碳 D→ 主动脉 → 组织周围毛细血管 → 上下腔静脉 →A B
【解析】
观图可知,图一中的 ① 上腔静脉, ② 右心房, ③ 右心室, ④ 下腔静脉, ⑤ 主动脉, ⑥ 肺动脉, ⑦ 肺静脉,
⑧ 左心房, ⑨ 左心室。图 2中的 A右心房, B左心房, C右心室, D左心室, ① 表示二氧化碳的扩散过程,
② 表示氧气的扩散过程。
( 1)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心脏有四个腔,即 ② 右心房、 ③ 右 心室、 ⑧ 左心
房、 ⑨ 左心室,其中 ⑨ 左心室的壁最厚,收缩最有力。
( 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有两处,即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细胞里的气体交换,图 2中组织细胞与血液之
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中 ① 代表组织细胞高浓度的二氧化碳, ② 代表血液中高浓度的氧气,交换的结果由动脉
血变成了静脉血。
( 3)体循环的途径是从左心室 → 主动脉 → 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网 → 上下腔静脉 → 右心房。故图 2 体循途
径为: D→ 主动脉 → 组织周围毛细血管 → 上下腔静脉 →A 。
( 4)图 1心脏及与之相连的血管中流动脉血的有: ⑤ 主动脉, ⑦ 肺静脉, ⑧ 左心房, ⑨ 左心室,可见选项
B正确
23.( 2020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题)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贯穿着整个人体。通过血液的运输,为人体各处的组
织细胞输送氧气和养料,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图甲)。如果患者的肺部功能受损后不能及时恢复,
血液中的氧气不足,就会有生命危险。体外膜肺氧合(也叫人工肺)就是一个可以抢救呼吸哀竭患者的新
技术,在新冠肺炎治疗中,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图乙)。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血液循环的动力来源于 ______。
( 2)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中的 ______吸收来的。
( 3)肺循环的起点是甲图中 [ ]______,当血液流经肺部的肺泡时,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
加,变成颜色鲜红的 ______血。
( 4)组织细胞产生的尿素、尿酸、无机盐等代谢废物,大部分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 ______后,以 ______的
形式排出体外。
( 5)乙图中 “人工肺 ”包括两部分:一是氧合器部分,可以实现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使血液获得氧气,
相当于人体的 ______;二是人工泵部分,可以推进血液的流动,实现血液循环,相当于人体的 ______。
【答案】心脏 小肠 ② 右心室 动脉 肾脏 尿液 肺(肺泡) 心脏
【解析】
( 1)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 2)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
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过滤
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
吸收,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
( 3)甲图中 ① 是右心房, ② 是右心室, ③ 是左心房, ④ 是左心室。
( 1)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能够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是血液
循环的动力器官。
( 2)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
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人体中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 3)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 → 肺动脉 → 肺部毛细血管 → 肺静脉 → 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
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
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肺循环的起点是甲图中的 ② 右心室。


( 4)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图中的肾小管时,全部
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剩下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组
织细胞产生的尿素、尿酸、无机盐等代谢废物,大部分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肾脏后,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
外。
( 5)由图可知, “人工泵 ”能够推动血液流动,相当于人体的心脏;血液流经 “氧合器 ”后发生气体交换,所
以 “氧合器 ”相当于人的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