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4课时
图形与几何
9
总复习
义务教育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旧知回顾
空间与图形
线段、直线、射线
角
角的定义
角的画法
角的分类
角的度量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平行四边形
梯形
平行与垂直
名称
形状
端点
延伸
图示
线段
射线
直线
直的
直的
直的
2
1
0
不能
一端
两端
A
B
A
B
线段、直线、射线
旧知回顾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
)
(
)
(
)
顶点
边
边
角的定义
旧知回顾
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
1.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
2.
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3.角的另一条边所对应的量角器上
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角的度量
旧知回顾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
<
<
<
平角
周角
1平角=180°
1周角=360°
1周角=2平角=4直角
角的分类
旧知回顾
钝角
锐角
直角
(
)
(
)
1.下面的角各是哪一种角?
(
)
旧知回顾
110°
角的画法
旧知回顾
角的画法
画角的步骤:
①
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
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②
在量角器相应度数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③
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
点,再画一条射线。
旧知回顾
平行与垂直
平行: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a
b
O
a
b
平行与垂直
旧知回顾
画垂线
画垂线
边线重合
平移到点
画线标号
旧知回顾
A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垂直线段最短。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与两平行线相互垂直的线段的长度都相等。
距离
a
b
画垂线
旧知回顾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高
底
高
底
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平行四边形
旧知回顾
高
上底
下底
腰
腰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等腰梯形
直角梯形
梯形
旧知回顾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梯形
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旧知回顾
二、练习指导
1.把下面各角的度数分别填在适当的圈里。
15°
38°
91°
89°
178°
63°
115°
138°
19°
179°
128°
75°
锐角
钝角
2.已知∠1=75°,求∠
2、∠3和∠4的度数。
15°
38°
63°
89°19°
75°
91°
178°
115°
138°
179°
128°
∠2=105°
∠3=75°
∠4=105°
练习指导
教材第110页第3题。
练习指导
四边形
四边相等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有四个直角
正方形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梯形
√
√
√
√
√
√
√
√
√
√
练习二十一第9题。
实践应用
1.画出下面的角,并说一说分别是哪一种角?
40°
90°
145°
180°
360°
2.利用下面的平行线画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
实践应用
练习二十一第10题。
3.把符合要求的图形序号填在括号里。
A.正方形
B.长方形
C.平行四边形
D.梯形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有四个直角。(
)
(2)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
)
(3)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
)
A
B
D
A
B
C
实践应用
练习二十一第11题。
课堂小结
空间与图形
线段、直线、射线
角
角的定义
角的画法
角的分类
角的度量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平行四边形
梯形
平行与垂直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作业
谢谢!(共22张PPT)
第3课时
乘法和除法
9
总复习
义务教育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乘法
笔算方法
因数中间或者末尾有0的乘法
积的变化规律
常见的数量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
速度、时间、路程
旧知回顾
除法
口算除法
笔算除法
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
商不变的性质
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两位数
两位数除两位数
两位数除三位数
旧知回顾
常见的
数量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
速度、时间、路程
单价×数量=总价
速度×时间=路程
旧知回顾
乘
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乘得的积的末位和个位对齐。
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乘得的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旧知回顾
乘
法
乘法中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旧知回顾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是:
1.
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
2.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
3.
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旧知回顾
除
法
旧知回顾
除
法
我们在计算乘法时,要注意用第二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而且别忘了加进位数。在做除法时,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数比除数小,要试除前三位数,除到最后时别忘了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旧知回顾
60×8=
130×6=
82-48=
360÷6=
450÷5=
350+90=
8×15=
11×80=
9×60=
720÷90=
480÷4=
560÷40=
24×4=
72÷3=
7×60=
90÷30=
16×3=
260÷20=
480
780
34
60
90
440
120
880
540
8
120
14
96
24
420
3
48
13
口算乘法和除法
旧知回顾
1
0
4
884÷13=
8
8
4
13
6
7
8
1
0
4
0
68
2
3
2
116×12=
1
1
6
1
2
×
1
1
6
1
3
9
2
1392
8
笔算乘法和除法
旧知回顾
130×3=390
13×3=
130×30=
120÷5=24
240÷5=
120÷20=
40÷5=8
80÷20=
240÷20=
(1)
(2)
(3)
39
3900
48
6
4
12
积、商的变化规律
旧知回顾
96元
102元
①都买96元的水果篮,可以买3个。
96×3=288(元)
②买一个96元的水果篮,买两个102元的水果篮。
96+102×2=300(元),正好等于妈妈带的钱数。
解决问题
妈妈带了300元,要买3个水果篮,有几种买法?
旧知回顾
1.不计算,直接写出下面两题的积或商。
45÷9=5
28×14=392
840÷24=35
90÷18=
280×14=
840÷12=
180÷36=
28×140=
1680÷24=
5
5
3920
3920
70
70
复习应用
教材第113页“练习二十一”第7题
2.王阿姨的花店上月卖出几种花的情况如下表,请在空格中填上适当的数。
花名
单价/元
数量/盆
总价/元
茉莉
37
259
水仙
14
224
蝴蝶兰
18
98
16
1764
7
复习应用
教材第113页“练习二十一”第6题
3.欣欣家今年前4个月的电话费是300元,平均每个月电话费是多少元?照这样计算,一年的电话费是多少元?
300÷4=75(元)
复习应用
教材第113页“练习二十一”第8题
答:平均每个月电话费是75元,一年的电话
费是900元。
75×12=900(元)
4.
汽车上山时的速度为每小时36千米,4小时到达。下山时沿原路返回,只用了3小时,汽车下山时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6×4=144(千米)
144÷3=48(千米)
答:汽车下山时每小时行48千米。
复习应用
乘法
笔算方法
因数中间或者末尾有0的乘法
积的变化规律
常见的数量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
速度、时间、路程
课堂小结
除法
口算除法
笔算除法
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
商不变的性质
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两位数
两位数除两位数
两位数除三位数
课堂小结
某垃圾处理中心每天从垃圾中可以回收24吨废塑料,1吨废塑料可以炼汽油25升。如果一辆出租车平均每天用汽油20升,这个垃圾处理中心每天回收的废塑料炼出的汽油可供2辆出租车行驶多少天?
拓展提升
24×25=600(升)
20×2=40(升)
600÷40=15(天)
答:这个垃圾处理中心每天回收的废塑料炼出的
汽油可供2辆出租车行驶15天。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共13张PPT)
第4课时
统计
9
总复习
义务教育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认识条形统计图
绘制条形统计图
分析数据
条形统计图
旧知回顾
认识条形统计图
1.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
量的多少画长短不一的直条。
2.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数据的多少,便于比较
数据的差异、研究数量差异的问题。
旧知回顾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数据的多少,便于比较数据的差异、研究数量差异的问题。
旧知回顾
画纵轴和横轴。
确定每一格代表几个单位。
画图例和直线,标明数据。
旧知回顾
绘制条形统计图
分析条形统计图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的多少来确定每格表示几个数据合适。
根据条形统计图提供的相关信息,可以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旧知回顾
二、实践应用
1.育民小学各年级男、女生戴近视镜的同学人数如下表。
实践应用
教材第111页第4题。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年级
人数
女生戴近视镜的人数统计图
0
(
)
(
)
(
)
(
)
(
)
(
)
(
)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条形图。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年级
人数
男生戴近视镜的人数统计图
0
(
)
(
)
(
)
(
)
(
)
(
)
(
)
3
5
10
19
25
32
2
4
11
22
25
30
35
30
25
20
15
10
5
35
30
25
20
15
10
5
(1)四年级戴近视镜的有多少人?
19+22=41(人)
答:四年级戴近视镜的有41人。
实践应用
教材第111页第4题。
(2)哪几个年级戴近视镜的人数比较多?哪几个年级
戴近视镜的男生比女生多?
你还能提出什么
数学问题?
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对比看两个统计图,感觉方便吗?
答:四、五、六年级戴近视镜的人数比较多。一、二、
六年级戴近视镜的男生比女生多。
不方便,不如合并在一起更方便一些。
实践应用
教材第111页第4题。
我国2006年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如下表。
类
别
国家级
省
级
市
级
县
级
数量/个
265
793
422
915
请根据以上数据完成下面的条形图。
265
793
422
915
实践应用
练习二十一第12题。
(1)我国哪类自然保护区最多?
(2)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总数量是多少?
答:我国县级自然保护区最多。
265+793+422+915=2395(个)
答: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总数量是2395个。
实践应用
练习二十一第12题。
认识条形统计图
绘制条形统计图
分析数据
条形统计图
课堂小结
谢谢!(共27张PPT)
第1课时
大数的认识
9
总复习
义务教育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大数的认识
读
数
写
数
改
写
求近似数
比较大小
旧知回顾
计数单位
数
位
数
级
个级
万级
亿级
个
十
百
千
万
十
万
百
万
千
万
亿
……
千
亿
百
亿
十
亿
十万位
万
位
千
位
个
位
十
位
百
位
百万位
千万位
亿
位
十亿位
百亿位
千亿位
……
……
数位顺序表
旧知回顾
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亿”字或“万”字。
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
还要注意哪个位置上的0不读,哪个位置上的0要读,读几个0。
读
数
旧知回顾
读
数
旧知回顾
36
5800
0200
读作:三十六亿五千八百万零二百
写
数
旧知回顾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七千零八十亿六千万
6000
0000
7080
旧知回顾
写作:
写
数
先分级,再找到万位或亿位,去掉万位或亿位后面的“0”,再添上一个“万”字或“亿”字。
改
写
旧知回顾
改
写
旧知回顾
66070000
3900000000
=39亿
=6607万
先分级,再找到万位或亿位,用“四舍五入”法去掉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再添上一个“万”字或“亿”字。
求近似数
旧知回顾
5088000
70534000000
≈705亿
≈509万
旧知回顾
求近似数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就大。
旧知回顾
比较大小
100000
99999
380900
389000
409007100
4090007100
8450000
5840000
<
<
>
>
旧知回顾
比较大小
1.填一填:
(1)10个一千万是(
)。
(2)58006050000里有(
)个亿和
(
)个万。
一亿
580
605
巩固练习
复习应用
教材第110页第1题
数
位
数
级
个级
万级
亿级
十万位
万
位
千
位
个
位
十
位
百
位
百万位
千万位
亿
位
十亿位
百亿位
千亿位
……
……
计数单位
个
十
千
百
万
十万
百万
千万
亿
十亿
百亿
千亿
复习应用
504200
12000900
406098000
教材第112页“练习二十一”第1题。
三万零六百
七百零五万六千二百
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五十万四千二百
一千二百
万零九百
四亿零六百零九万八千
30600
7056200
13820000
1.读出下面各数。
复习应用
2.写出下面横线上的各数。
教材第112页“练习二十一”第2题。
(1)截至2006年6月,我国青少年上网人数
约为三千万人。
(2)截至2011年底,我国小学专任教师约
有五百六十万四千九百人。
3000
0000
560
4900
复习应用
教材第112页“练习二十一”第3题。
400万
(1)到2010年10月,世界上大约诞生了约4000000个
试管婴儿。
3.将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人造卫星每分钟行490000米。
复习应用
教材第112页“练习二十一”第3题。
49万
10亿
(2)
用最大的天文望远镜至少可以看到1000000000颗星。
复习应用
教材第112页“练习二十一”第3题。
450亿
2500万
我国每年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达
45000000000双,需要
(3)
砍伐25000000棵树。
4.
一个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之后是
20万,这个数最大是(
)。
204999
复习应用
5.判断。
(1)
5321>5320万。
(
)
(2)
7□000≈7万,□里最小填0。
(
)
(3)
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
)
(4)
505050读作五十万五千零五十。
(
)
(5)
近似数比准确数都要大。
(
)
×
×
×
√
×
复习应用
6.用2、9、0、4、1这五个数组成一个五位数,其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约等于9万的最小的数是(
),约等于4万的最大的数是(
)。
94210
10249
90124
42910
复习应用
大数的认识
读
数
写
数
改
写
求近似数
比较大小
课堂小结
拓展提升
1.计算下面各题。
12×9-8=
123×9-7=
1234×9-6=
2.按上面的规律请你接着写两道算式。
100
1100
11100
12345×9-5=111100
123456×9-4=1111100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共11张PPT)
第2课时
公顷和平方千米
9
总复习
义务教育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1.公顷的认识。
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土地面积是1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0000平方米=1公顷
新学的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与以前学习过的三个面积之间的进率有什么不同?
以前学过的三个面积单位每相邻两个的进率是100。
旧知回顾
2.平方千米的认识。
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面积单位,它一般用于计量一个城市、省、国家等的面积。
旧知回顾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3.单位关系表示如图:
举例说明1公顷、1平方千米各有多大。
旧知回顾
实践应用
教材第115页“练习二十一”第17题
1.举例说明1公顷、1平方千米有多大。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1公顷
=
10000平方米。
边长为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2.在下面括号里面填上合适的单位。
(1)实验小学的东西长300(
),
南北长
200(
),占地面积大约是6(
)。
(2)教室的面积是48(
)。
(3)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大约是44
(
)。
(4)飞机场的跑道占地20(
)。
米
米
公顷
公顷
公顷
平方米
实践应用
3.填空。
1.边长是(
)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2.边长是(
)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3.边长是(
)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
米,也就是(
)公顷。
4.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都是(
)单位。
5.
1公顷=(
)平方米=(
)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
100
100
1000
面积
10000
1000000
100000000
实践应用
课堂小结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1公顷
=
10000平方米。
边长为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一块长方形菜地,长500米,宽200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如果长不变,宽增加300米,这块菜地的面积增加多少公顷?
拓展应用
500×200=100000(平方米)
100000平方米=10公顷
500×(200+300)=250000(平方米)
250000平方米=25公顷
25-10=15(公顷)
答:这块菜地的面积是10公顷,这块菜地的面积增加
15公顷。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