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长度及时间的测量—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课件(共22张PPT) 朴

文档属性

名称 1.1 长度及时间的测量—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课件(共22张PPT) 朴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26 14:2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1.3
运动的快慢
2个基本概念
路程:路径的长短;
时间: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一段时长。
教学目标:
1、经历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粗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赛跑过程的一个瞬间
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远的运动的快
一、运动快慢的比较
预备……
同一位置,同时起跑
经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短的运动快。
裁判记录到达终点的时间
站在终点的裁判
  小聪同学的100m跑成绩为20s,小明同学的50m跑成绩为8s,要知道他们谁跑得快,应该怎么办?
时间、路程都不同时,比较1s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
二、速度(v)
1.定义: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2.公式:
3.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数值上等于物体1s内通过的路程。
4.单位:基本单位:米每秒(m/s或m·s-1)
常用单位:千米每小时(
km/h或km·h-1)
比如:汽车速度是30m/s,表示汽车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为30米。
50cm/s=
km/h
速度计指针显示:
车速为
km/h
=
m/s
1.8
90
25
要求掌握:速度单位换算
练习:
40
16km
例:小明开车到李庄,在A地看到的标志牌如图所示,则按照图上的要求从A地到李庄至少需要几分钟?
已知:路程s=16km,
最高速度v=40km/h
求:至少需要时间t
解:
答:至少需要24min。
圆标含义:从交通标志牌起,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0km/h
且0.4h=24min
[小资料]
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m/s)
3×108
真空中光速
约1000
出膛的子弹
约700
超音速歼击机
约250
喷气式客机
约340
声音在空气中
可达120
磁悬浮列车
约33
高速上的小轿车
约5
自行车
约1.1
步行的人
约1.5×10-3
蜗牛
要求掌握:常见速度估算
三、直线运动
 1、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研究其它复杂运动的基础。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即: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2、如果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即速度改变,
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表示的是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只能粗略描述运动快慢。即平均速度:
0
0
10s
20s
30s
40s
300m
600m
900m
1200m
画出小汽车运动中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0
t/s
s/m
10
300
20
600
30
900
40
1200
速度图像呢?
0
t/s
v/m
10
10
20
20
30
30
40
40
例1:右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

A.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相遇
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BC
课后练习1: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用时7
s,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分析:
50
m
50
m
6
s
7
s
全程
已知:前50
m路程s1=50
m,用时t1=6s,
后50
m路程s2=50
m,用时t2=7s。
求:前后50m平均速度v1、v2以及全程平均速度v3
解:
答:前50m平均速度为8.33m/s,后50m平均速度为7.14m/s,全程平均速度为7.69m/s。
课后练习2:小明去学校时,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v1,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v2,求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分析:
s
s
t1
t2
提示:
思考:前一半时间的速度是v1,后一半时间的速度是v2,求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s
课堂小结
一、运动快慢的描述
二、速度
三、匀速直线运动
四、变速直线运动
五、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