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随堂练)

文档属性

名称 1.1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随堂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26 14:1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试题1:
用一把刻度尺三次测量同一个学生的身高,记录值分别为168.29 cm,168.32 cm,168.30cm,则该学生身高的测量结果应为(??? )
? A.168.3 cm?????????????? B.168.30 cm???
C.168.31 cm????????????? D.1683.03mm
试题2:
下表是国家标准鞋码与脚长对照表,表中“光脚长度”的单位是 (??? )
A.m??? B.cm??? C.nm???? D. mm
鞋的尺

36
37
38
39
40
光脚长度
230
235
240
245
250
试题3:
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
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cm
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0.008mm
D.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试题4:
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教室的地面到天花板的距离约为10m?? B.一支新的2B铅笔的长度约为15 cm
C.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40cm??????????? D.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试题5: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
试题6: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
试题7: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试题8:
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测量10个1分硬币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1分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试题9:
工人师傅用游标卡尺测得某工件长0.07530m,如果你用手中的三角板去测量,其结果应是(?? ??)
? A.0.07m?????? B.0.075m??????????? C.0.0753m?????????? D.0.07540m
试题10:
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因测量工具不精确而产生的误差
B.学生用钢尺的最大测量长度为15cm,因此无法用它来测量长度约为50cm的课桌的宽度
C.测量时选用的工具越精密越好
D.测量长度时,也可以使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子
试题11:
关于误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有关?
B、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始终存在
C、误差是不能避免的,但是可以尽量减小??
D、误差和错误一样,只不过说法不同
试题12:
某同学学习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后,总结出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不能用零刻度被磨损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测量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要使刻度尺的刻度线紧贴被测物
D.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垂直并正对刻度线
试题13:
亲爱的同学,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的是用两把不同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A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所测得的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B刻度尺测得的物体的长度值为__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停表外圈示数的单位为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_,外圈的读数为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小丽同学测量平时学习中使用的水笔横截面的直径,水笔横截面的直径是________cm。
试题14:
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1)__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__.
试题15:
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5.1㎜,25.2㎜,25.1㎜,27.2㎜,25.3㎜,其中一次明显错误的是????? ,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mm.如图所示,被测木块的长度是????? cm.
试题16:
如图甲、乙、丙三个图中,木块的长度分别为:甲????? cm;乙 ??????cm;丙 ??????cm.
试题17:
在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      cm.
试题18:
填合适的单位或单位换算。
(1)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 ??   ; (2)常用签字笔的直径是0.7    ;
(3)一张纸的厚度70μm=  ?????  cm。
试题19:
如图11是某同学对一些常用仪器的操作情况,请判断他的操作是否正确(在横线上选填“正确”或“错误”)。
?
??? 甲:?????? ????????乙?????? ??????丙???????? ?????丁??????????
试题20:
问:用哪些特殊的方法可用来测量某些物体的长度?
答案
试题1答案: B
试题2答案: D
试题3答案: B?
试题4答案: B
试题5答案: D
试题6答案: D
试题7答案: D
试题8答案: C
试题9答案: C
试题10答案: D
试题11答案: D
试题12答案: ? A
试题13答案: (1)1cm;2.7;2.75;(2)s;0.1s;39.8s;(3)1.55。
【解析】(1)刻度尺A的分度值即相邻两刻线间的距离是1cm,测量时是从4.0cm(最后的那个零是估计值)开始测起的,末端刻度值为6.7cm,物体的长度为6.7cm﹣4.0cm=2.7cm;刻度尺B的分度值是0.1cm,即1mm,测量是从4.00cm开始测起的,末端刻度值为6.75cm,物体的长度为6.75cm﹣4.00cm=2.75cm;(2)由图可知,秒表外圈示数的单位是s;在1s之间平均分成10等份,所以一份是0.1s,也就是秒表的分度值是0.1s;秒表的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1min和2min之间,偏过中线,所以大盘指针的读数为39.8s;(3)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水笔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与2.55cm对齐,所以水笔的直径为L=2.55cm﹣1.00cm=1.55cm。
试题14答案:
考点:刻度尺的使用.
专题:信息给予题;错解分析题.
分析:考查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三看:①首先看刻度尺的零刻度是否磨损;
②其次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即量程);
③最后应看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
(2)使用时应注意正确放置和正确观察:
①正确放置的关键是做到: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度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
②正确观察的关键是视线在终端刻度线的正前方,视线与刻面垂直,看清大格及小格数;
解答:??? 解:结合图认真分析错误之处有:
(1)物体的边缘未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的位置对齐;
(2)刻度尺的刻度没有紧贴被测对象;
(3)视线未与刻面垂直.
点评:对于这类题目解决的关键还是要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纠正错误做法.
试题15答案:
27.2mm;25.2;2.00
【解析】
试题分析:(1)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数据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但只准确到分度值所对应的那一位,如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则准确到毫米级,毫米级以下为估计值;为了减小误差通常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在数据处理时通常是先将错误数据删除,然后求平均值并保留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刻度尺读数时要注意分度值、估读值,还有物体与刻度尺的对齐刻线.
解:(1)由题意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所记录的测量数据应该准确到毫米级,所以27.2mm这个记录数据
是错误的;
(2)排除错误数据27.2mm之后,将数据25.1mm,25.2mm,25.1mm,25.3mm相加后求平均值得25.2mm;
(3)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物体的长度是:7.00cm﹣5.00cm=2.00cm;
故答案为:27.2mm;25.2;2.0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分度值的意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理解与运用以及刻度尺的读数,关键是知道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对应于记录数据的倒数第二位所对应的单位.
试题16答案:
1.2,1.40,1.70
【解析】
试题分析:刻度尺读数时要注意分度值和估计值;“零”刻线的位置.
解:(1)甲图中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读数是:1.2cm;
(2)乙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读数是:1.40cm;
(3)丙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读数是:9.70cm﹣8.00cm=1.70cm;
故答案是:1.2,1.40,1.70.
【点评】本题考查了长度测量的记录结果:包括数字和单位;注意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试题17答案:
解:
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和刻度面垂直;所以选B;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所以在记录测量结果时若以cm作为单位就要保留两位小数,读作2.45cm.
故选:B;2.45.
试题18答案:
(1)cm?? (2)cm??? (3)?
试题19答案:
甲:错误? 乙:正确? 丙:错误? 丁:正确??? (每空1分,共4分)
试题20答案:
1.累积法:? ?把数个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就得到一个微小量的长度.
2.化曲为直法:用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做好两端的记号,然后轻轻地把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长度,就是曲线的长度.
3.滚轮法:可用轮子沿曲线或直线滚动,记下轮子的滚动的圈数,测出轮子的周长,用轮子周长乘以圈数就得到被测曲线或直线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