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测量平均速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随堂练)

文档属性

名称 1.4 测量平均速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随堂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26 14:2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测量平均速度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试题1:
2013年4月20清晨,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距灾区105km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救援。出发50min后中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2h抢通道路,继续前进40min到达指定地点。救援部队全程平均速度应为(??? )
A.126km/h???????? B.70km/h?????? C.52.5km/h??????? D.30km/h
试题2:
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据图像可以判断(??? )
A.2s—5s内,小车做匀速运动
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C.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D.5s—7s内,小车运动了6m
试题3:
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两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 ?????? ?????? ?????? D.两人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试题4:
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当小车自斜面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
 ?? A.?10cm/s ? ? ? ?B. 9cm/s ? ? ? ?C.8cm/s???? D. 7cm/s
试题5:
设计一个实验来测定一盘普通蚊香的燃烧速度。
试题6:
2013年4月20清晨,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距灾区105km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救援。出发50min后中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2h抢通道路,继续前进40min到达指定地点。救援部队全程平均速度应为(??? )
A.126km/h ????????B.70km/h?????? C.52.5km/h?????? D.30km/h
试题7:
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如图所示。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
A.10cm/s???? B.9cm/s???? C.8cm/s ????D.7cm/s
试题8:
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两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两人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试题9:
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是20m/s的是???????????????????????????? (???? )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
试题10:
关于平均速度,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平均速度就是物体在各处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 B.在相同路程内,物体运动的时间越少则平均速度越大
C.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平均速度一般不相同
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路程内,平均速度有可能相同
试题11:
甲乙两个长度相同的光滑弧形槽,一个为A1B1C1为凸形,一个为A2B2C2为凹形,两个小球分别以相同的速度v分别进入两个弧形槽,如图12所示,运动到槽的末端速度也为v,小球通过凸形槽用的时间为t1,通过凹形槽用的时间为t2,则(?? )
A.t1=t2???? B.t1>t2????? C.t1试题12:
每种金属导体中单位体积的自由电子数有确定的值。两段长度之比为2:1、横截面积之比1:3的镍铬合金丝并联在某电路中,则两根电阻丝内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A)?1:2????????????????? (B)?3:1????????????????? (C)?2:3????????????????? (D)?1:1?
试题13:
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是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__________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m/s。
   
试题14:
下表记录的是小刚同学40?m跑的有关数据,请做有关计算:
路程/m
10
20
30
40
时间/s
2.5
4.5
6.2
7.7
(1)前6.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
(2)后20?m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
(3)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
试题15:
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                  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                  m/s.
?
试题16:
小李同学在百米赛跑时,在前8s内加速跑完了36m,接着保持8m/s的速度跑完全程,则他百米赛跑的成绩是        s.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        m/s.
试题17:
“频闪照相”常用来研究物体的运动.下图是某小球运动时每隔0. 1s的频闪照片,A,B,C是小球运动过程中连续的三个位置.由图可知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C位置通过的路程是?????? cm,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cm/s.
试题18:
随着中国铁路的发展。高铁时代已经来临。下表为G7145次高铁列车从南京到上海的运行时刻表。
站名
南京
镇江
丹阳
无锡
苏州
昆山
上海
到站时间
17:12
17:33
18:00
18:17
18:31
18:52
发车时间
16:52
17:20
17:35
18:02
18:19
18:33
路程/km
64
91
175
217
251
301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在17:33至17:40间,火车做? ????运动。(匀速/变速)
(2)列车由南京驶往上海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试题19:
某校同学在水平直道上进行1000米跑步比赛。甲、乙两位同学同时出发,甲同学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作匀速运动。乙同学出发后,经过100秒通过的路程400米,此时他发现比甲同学落后100米;接着乙同学以6米/秒的速度追赶,经过50秒没有赶上;然后乙同学发起冲刺,最后比甲同学提前10秒到达终点。则甲同学比赛中的速度为_______米/秒。乙同学出发后,前100秒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米/秒;乙同学最后冲刺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米/秒。
试题20:
小华同学每天步行上学,他很想知道从自家到学校的距离,进行了如下探究。
⑴小华在学校跑道上以上学步行速度步行100m,测得用时80s,则他步行速度为____? m/s。
(2)小华步行上学需20min,则他家到学校的距离是?????? m。为了保证测量结果比较准确,除计时准确外,还必须控制步行???????? 不变。
答案
试题1答案:
D
解析: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应该利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本题中的总路程为105km,总时间应由三部分组成,前面50min,抢修道路的2h,最后的40min,总共为3.5h。
试题2答案:
C
解析:图像能比较直观的反映出物理量间的关系,运动中的路程与时间关系是物理学习接触的第一个图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它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由于路程与时间不一定成正比,所以图像匀速直线运动图像不同。本题中的运动分为三段,0-2s段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2-5s段内物体静止,5-7s物体又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不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计算要利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如在0-7s内,时间为7s,路程为6m,平均速度为0.86m/s,中间2-5s内物体虽然静止,但仍在运动的时间段内,不能把这3s去掉。
试题3答案:
C? 解析:两人跑的总路程相等,所用时间相等,根据公式=可知,两人平均速度相等。选项C正确。
试题4答案:
??????????? 解:滑块的平均速度:v===0.09m/s=9cm/s,故A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试题5答案:
?????? 解:(1)用棉线以曲代直法量出整盘蚊香的长度;
(2)用秒表记录烧掉部分蚊香的时间;
(3)再用棉线以曲代直法量出剩下蚊香的长度;
(4)则。
试题6答案:
B
试题7答案:
B
试题8答案:
C? 解析:两人跑的总路程相等,所用时间相等,根据公式=可知,两人平均速度相等。选项C正确。
试题9答案:
A?
试题10答案:
A
试题11答案:
B
试题12答案:
A
试题13答案:
12.50? 0.125
解析:这是测速度的一种方法,频闪照相机每次拍照时间的间隔是相等的,即每相邻两点间的时间相等。路程考查了刻度尺的读数,注意要估计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在速度计算中要注意单位统一,刻度尺读出来的长度单位是cm,而速度的单位是m/s,要把长度单位换算成标准单位。
试题14答案:
(1)4.84? (2)6.25? (3)5.19? 解析:(1)前6.2?s内通过的路程是30?m,所以平均速度是:=≈4.84?m/s;(2)后20?m内用的时间为t=7.7?s-4.5?s=3.2?s,所以平均速度为:==6.25?m/s;(3)全程的平均速度为:=≈5.19?m/s。
试题15答案:
?解:
(1)由照片可以看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小球在A点的位置坐标为0cm,在F点的位置坐标是12.50cm,
则小球由A到F的路程为S1=12.50cm.
(2)小球由B运动到F所用时间t=0.2s×4=0.8s,通过的路程为S2=12.50cm﹣0.50cm=12.00cm
则它的平均速度为V===15cm/s=0.15m/s.
故答案为:12.50;0.15.
试题16答案:
小李跑完(100﹣36)m=64m所用的时间:t1===8s,
则他跑完全程所用时间为:t=t1+t2=8s+8s=16s;
他全程的平均速度:v===6.25m/s.
故答案为 16;6.25.
试题17答案:
3.84(士0.02)??? 19. 2(士0. 1)
试题18答案:
(1)变速????? (2)150.5? (表达式、数据代入、计算结果各1分)
试题19答案:
5???? 4?? 7.5
解析:甲乙的路程都是1000m,它们的时间相差10s。乙同学分为了三段,第一段路程是400m,时间为100s;第二段路程为s=vt=6m/s×50s=300m,时间为50s;第三段的路程为300m。在第一段结束时,甲在乙的前方100m,即甲已经跑了500m,刚好是全程的一半,甲乙同时出发,他们此时跑的时间均为100s,因为甲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的速度为。甲全程所用时间为200s,乙比甲提前10S到,乙所用的时间为190s,最后冲刺的时间为190s-100s-50s=40s,乙冲刺的路程为300m,可以求出速度为7.5m/s。
试题20答案:
1.25? 1500? 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