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7年级上册第一章
解答题
一、走近科学实验室
1.将下列仪器及测量的对象用直线连接起来。
???
刻度尺???
时间
???
秒表?????
质量
???
天平?????
电流
???
电流表???
长度
2.从图中找出同学们的哪些行为不符合实验室安全守则?请试写出两条。
二、科学测量
3.(2019七上·萧山期末)有一卷均匀的没有标注横截面的细铜线,无法将铜线拉直测量长度,请你选择合适的器材,测出这卷铜线的长度。要求写出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和计算公式。
4.(2020七上·海曙期末)鸡蛋是大众喜爱的食品,鲜鸡蛋营养丰富而全面,营养学家称之为“完全蛋白质模式”被人们誉为“理想的营养库”。小明同学在一次吃鸡蛋时突发奇想,这鸡蛋的体积到底有多大呢?于是,他找来下列器材对鸡蛋的体积进行了粗略的测量。
实验仪器:底面积大小为S的烧杯,足量的水,刻度尺,记号用水笔;
实验步骤:
⑴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足够将鸡蛋浸没),用记号用水笔在烧杯壁上标出液面位置,用刻度尺量出烧杯内水的高度记为h1;
⑵________。(填操作步骤)
⑶请用字母表示出鸡蛋体积的大小的计算式V=________。
5.(2019七上·南浔月考)有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50℃时测量值与实际值相同,当实际温度是10℃时,该温度计显示为14℃。
(1)将此温度计分别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温度计的示数各为多少?
(2)现用T表示测量值,用t表示实际温度,请写出T与t数学关系式。
6.(2019七上·天台月考)小明看到一个自来水龙头没有关紧,水一滴一滴地滴落到地上。他想这个水龙头一昼夜要浪费多少水啊!为了预算水龙头一昼夜要浪费的水量,他找来了停表和量筒。将量筒放在水龙头下,当听到水滴滴在量筒里的声音时开启停表计时,并数水滴数“1”到“40”,按下停表停止计时,读出停表的示数为
12
秒,量筒里水的体积是10
毫升。则每一滴水的体积为几毫升?一昼夜要浪费的水量是多少升?
7.(2019七上·绍兴期末)有一支温度计,表面刻有150格均匀的刻度。将该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温度计内液面上升到第30格处;将它放到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液面上升到第80格处。则:
(1)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多少?
(2)第100格处表示的温度是多少?
(3)该温度计的刻度范围是多少?
8.(2018七上·衢州期中)有一支刻度不准确但刻度线均匀的温度计甲,把它与一支标准的温度计乙对比后发现,
当乙的示数为
20℃时,甲的示数为
15℃;当乙的示数为
80℃时,甲的示数为
95℃。问:
当甲的示数为-6℃时,乙的示数为多少?是否存在这样一个温度,使甲与乙的示数正好相同?如果存在,那么该温度是多少?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9.(2018七上·温州月考)如图是老师自制的温度计模型,用一个圆底烧瓶模拟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红色液体。常温下(25℃)把该温度计放在热水中时,细心观察会发现玻璃管内红色液柱会先稍微下降,然后再上升,请解释这一现象。
10.(2018七上·台州月考)一个同学要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他根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测量误差,想出了下面的办法:用一条很长的薄纸条,紧密地叠绕在圆柱体上
10
圈,在重叠处用针扎个孔,然后将纸条展开,用刻度尺测得两端孔之间的长度,然后除以
10,就得到圆柱体的周长,你认为他的做法能减小误差吗?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请提供可行办法。
11.(2018七上·湖州月考)小明同学从玩具电动机中拆下一段细铜丝(漆包线),经测量长度为
h
米。他想进一步测量其体积,家里没有量筒,身边的测量工具仅有毫米刻度尺,怎样用刻度尺测量其体积呢?请你帮助他写出实验步骤,并列出计算方法。(测量所得的结果可以用字母表示)。
12.小明用以下步骤和方法来测量科学课本内每张纸的厚度:
(1)将从封面开始的10页纸叠紧;(2)用刻度尺量出这叠纸的厚度L;(3)算出每张纸的厚度为h=L/10。
小明的做法有几处错误?分别是什么?
13.(2019七上·天台月考)?????????????????
(1)小亮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测一纸带的厚度,
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所示,纸带环绕了
n
圈,
则纸带厚度是________。
(2)某同学测一本书的厚度,五次测量的长度分别为:2.12厘米、2.14厘米、2.13厘米、2.15厘米、2.23厘米,则测量结果应取________。
A.2.1
厘米?
B.2.13
厘米
C.2.135
厘米?
D.2.14
厘米
(3)小明想测量大米的体积,但由于大米容易吸水,导致体积明显变化,因此用排水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是不合理的。于是小明进行了如图实验,由于米粒间存在较大间隙,按图中的方式用量简直接测量大米体积,则会导致测得的体积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14.(2019七上·衢州月考)??????????????????????
(1)测量不规则物体面积的方法有割补法、方格法等。其中方格法的具体操作如下:①测出每一方格的长和宽,并利用长和宽求出每一方格的
面积
S1;②数出不规则物体所占的方格数
n(占半格以上的算
1
格,不到半格的舍去);③计算物体面积
S
=________。
(2)如图所示是小芳同学在方格纸上站立时描下的左脚鞋底贴地部分的轮廓,其中每个方格的面积为
6.0
平方厘米,则小芳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时,鞋底贴地部分的面积是多少?(请写出简要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只写出结果不给分)________。
15.(2018七上·杭州月考)有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测量时温度计的示数(T)与实际准确温度(t)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
(1)将此温度计分别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温度计示数各为多少?
(2)若用这支温度计测出教室里的温度为
23℃,则实际温度是多少?
(3)分析图象信息,写出
T
与
t
数学关系式。
16.(2019七上·南浔期中)某中学有一个“温度计探究”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开展了有关温度计的专题探究。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17世纪时,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曾设计过一种温度计,其结构为:一根与麦秆粗细相当的玻璃管,一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槽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内水柱的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相应的环境温度。为了探究“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过程,课题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个小塑料瓶,B为饮料吸管,通过一个软木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吸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经过讨论,课题组精心设计了一份实验方案,并认真地进行实验探究:
温度(℃)
17
19
21
23
25
27
高度h(cm)
30.0
24.9
19.7
14.6
9.4
4.2
相邻高度的高度差△h(cm)
5.1
5.2
5.1
5.2
5.2
(1)在不同温度下,课题组分别测出了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水柱高度h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②若在不同的高度,吸管上刻有对应的温度值,则吸管上温度的数值从上往下看,上面的数值要________。(选填“大”“小”或“无法确定”)
③若对应的水柱高为
40.3厘米,则此时所对应的温度大约是________。
(2)若要提高此温度计的精确度,对该装置有何要求?(写出一点即可)________。
(3)现有一支刻度不准确但刻度线均匀的温度计甲,把它与一支标准的温度计乙对比后发现,
当乙的示数为20℃时,甲的示数为15℃;当乙的示数为80℃时,甲的示数为95℃。问:是否存在这样一个温度,使甲与乙的示数正好相同?如果存在,那么该温度是多少?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________。
三、科学观察与探究
17.(2020·上城模拟)《“超人”揭密》
背景:一些表演者具有“超人”的力量,能在燃烧的炭、碎玻璃或钉子上行走而毫发无损。据说,这一切皆来自于生命的力量,即意念高度集中而达到的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可以对身体产生影响,身体因此变得能够承受最剧列的疼痛,因为意念完全可以超脱肉体。
然而,美国人身安全专家罗伯特·西西里亚诺,正在向世人表明,不具备超自然能力的人也可以在燃烧的木炭上行走;英国魔术师汤姆·布里顿,正在练习把头垫在一个玻璃“枕头”上;苦行僧站立在钉子上的传统姿势。
分析与思考: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所谓的这种超自然能力是不存在的。那么,你怎样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上述现象?
18.爬行动物是卵生动物,许多种爬行动物的卵发育成的个体是雄性还是雌性,与孵化时的环境温度有关。表中数据为不同发育温度下,部分爬行动物雄性个体出现的百分率。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种类
及雄
性比
(%)
密西西比鳄
0
0
0
10
20
50
100
100
红海龟
100
100
100
90
50
20
0
0
龟
0
10
60
100
6
30
0
0
绿草蜥
51
50
50
49
51
50
49
48
(1)性别发育不受温度影响的是________。
(2)以温度为横坐标、雌性比例为纵坐标绘出密西西比鳄的曲线图。
答案解析部分
一、走近科学实验室
1.【答案】
2.【答案】
不应在实验室里打闹;不能在实验室里吃喝食物。
二、科学测量
3.【答案】
实验器材:测量小段铜丝的长度用刻度尺,测量它的质量用天平;
实验步骤:(1)剪取一小段铜丝,用刻度尺得其长度1;
(2)
用天平测量小段铜丝的质量测m;
(3)用天平测量这卷铜丝的总质量M。计算公式:根据公式得到,这卷铜丝的长度:。
4.【答案】
取出鸡蛋浸没,用记号用水笔在烧杯壁上标出液面位置,用刻度尺量出烧杯内水的高度记为h2;S(h1-h2)
5.【答案】
(1)冰水混合物中沸水中温度计的示数为5℃;
示数为95℃(2)T
=
0.9
t
+
5
℃
6.【答案】
(1)一滴水的体积:10毫升÷40=0.25毫升;
(2)每秒浪费水的体积:10毫升÷12秒=;
一昼夜的时间为:3600s×24=86400秒。
那么一昼夜浪费水的体积:。
7.【答案】
(1)解: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这两个刻度之间格数为:80-30=50,那么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00℃÷50=2℃;
(2)解:
第100格处表示的温度为:100℃+2℃×(100-80)=140℃;
(3)解:
温度计的最低温度:0℃-2℃×30=-60℃;
温度计的最高温度:100℃+2℃×70=240℃。
8.【答案】
解:设:当甲的温度为
X
时,乙的温度为
Y
由题意可知温度计的刻度均匀,所以
X、Y
之间满足线性关系
,即
Y=aX+b
现将
X=15,Y=20;X=95,Y=80
代入上式可得,a=0.75,b=8.75
甲乙温度计的关系为
Y=0.75X+8.75,当甲的示数为-6℃时,代入可得:Y=4.25℃
设甲上示数为
X
的值表示的真实温度为
t=(x-15)×(80-20)/(95-15)+20
如果存在这样的一个温度,则有:t=X
(x-15)×(80-20)/(95-15)+20=X
解得:X=35
度
因此,存在这样的一个温度,此时甲乙的示数相同。该温度为
35
摄氏度。
9.【答案】
把该温度计放在热水中时,由于玻璃和红色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玻璃先受热膨胀,使得内部空间增大,所以红色液柱先下降随后热传导到红色液体,液体热胀冷缩比固体明显,所以红色液柱上升,因此把该温度计放在热水中时,红色液柱会先下降再上升。逻辑严密
10.【答案】
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有很多种,①用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
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②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处之间的
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正确。
③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可,这三种办法都能用,只是有误差,
可以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减小误差。
11.【答案】解:①把铜丝线紧密缠绕到铅笔上,一共缠
n
匝。
②用刻度尺测量出
n
匝的长度是
L。
③计算铜丝的半径
r
=L/2n
④计算铜丝的底面积:S=π×r2=π×L2/4n2
⑤计算漆包线的体积:V=Sh
=πhL2/4n2
12.【答案】
(1)解:共有三处错误:(1)封面用纸的厚度不同,不能从封面开始叠紧;(2)10页纸太少,测量结果不够精确;(3)“页”不是张,所求厚度还应乘2,即每张纸的厚度为h=L/5。
13.【答案】
(1)(2)D(3)偏大
14.【答案】
(1)nS1(2)S=
2×28×6cm2=336cm2(或
S=
2×27×6cm2=324cm2
)
15.【答案】
(1)测量温差:32℃-14℃=18℃,实际温差:30℃-10℃=20℃,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分析图象可以发现:14℃-0.9×10℃=5℃,32℃-0.9×30℃=5℃,
由此得出测量的温度值与实际温度值的关系为:T=0.9t+5℃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0℃,该温度计的示数就是:T=0.9×0℃+5℃=5℃;
沸水的温度是
100℃,该温度计的示数就是:T′=0.9×100℃+5℃=95℃
(2)解:将
23℃代入
T=0.9t+5℃,可得:23℃=0.9t+5℃
则
0.9t=23℃-5℃,所以
t=20℃(3)解:T
与
t
的关系式:T=0.9t+5℃
16.【答案】
(1)降低;小;13℃(2)要求玻璃管内径要细
(3)存在这样的一个温度,此时甲乙的示数相同,该温度为35摄氏度
三、科学观察与探究
17.【答案】
解:对于在炭火上行走的“超人”的解释——
第一因素是身体与炭火的接触时间。所有的“超人”在表演过程中都是一刻也不停地行走,因为一旦停下来,身体与炭火的接触时间延长,就意味着烫伤自己。同时,所有的表演者都没有跑动,因为跑起来会迫使脚尖弯曲,接触面积减小,增加了对脚趾的压力,而脚趾与炭火的接触时间相对延长,对大脚趾更危险,因为它的皮肤较细嫩,缺少角质层的保护。
第二个因素是表演者往往是经过训练的,至少表演前的一段时间内常常赤脚走路,由此形成阱眠(即老茧)成为对付灼伤的屏障。
第三个因素是热传导的能力。即传递热量的能力,金属是极好的导热物质,而空气却不是。比如,把一块蛋糕加热到150℃,放置蛋糕的锅、烤箱壁和烤箱中包含的空气都处在同一加热温度下,但是扑面而来的热风却不会灼伤我们。这就是因为空气的导热性较差的缘故。而在我们所研究的情形中,炭火的热传导能力却不是最好的,尽管它的温度可达到500-600℃,但如果用金属块代替木炭加热到同一温度,后果就大不一样了。
第四个因素是炭的导热性虽不好,但脚的比热容却很大,与水的比热接近。水是人体的主要成分,在温度升高之前,即脚被加热及感觉疼痛之前,脚能吸收相当多的热量。
在玻璃上行走的“超人”的解释——
在玻璃上行走的秘密在于只使用相当平整的玻璃,比较理想的是打碎瓶子后得到的碎玻璃。在表演者的行程中必须安置一些没有尖的玻璃碎片。一些呈直角的碎片,比如瓶壁与瓶底相交的部位,与它们朝向“玻璃床”的外侧(高度为8厘米的玻璃床是最佳的)。在这种情况下,玻璃承受不住人体的重力,然而却不会被轧碎。因为脚底微呈凹形,有利于行走,也可顺应弯曲的玻璃。与在木炭上行走相反,在玻璃上行走要特别慢,以便迅速感觉尖刺从而改变行走方向。
在钉子上行走的“超人”的解释—躺在钉子床上的奥秘在于重力的分散。一般每个钉子间的距离为1-2厘米,这样,躺上去时约有1000个钉子支撑身体,因而重力就被平均分配了。美国匹兹堡大学教师戴维·威利制作了一张有2000个钉子的床,以80kg的体重估算,每个钉子承受的重力低于40g(约0.4N)。
因此,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并不存在“不怕扎、不怕烤”的超自然能力。
18.【答案】
(1)绿草蜥
(2)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