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中考热点主题写作二:认识自我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
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
述的过程。”近两年,许多地市的中考作文命题也都涉及“认
识自我”的内容,倡导考生关注自我。“认识自我”,就是要
有选择地说说自己身边、自己内心世界那些有鲜明个性的东西,
说说自己与他人感知“世界”的不同角度、观察人情世故的不
同起点、情感世界与他人不一样的“涟漪”,等等,说得越具
体越吸引人。
要写好这类作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精选素材
精选素材,首先要打开思路。我们可以细心回忆生活中的
点点滴滴,分析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我们可以写自己的绰
号,也可以写自己的爱好;可以写自己对学习的态度,也可以
写自己处世的风格;可以写自己的欢乐、苦恼,也可以写自己
的追求、秘密;可以写“我”的成长经历,也可以剖析“我”
的优缺点;可以写家中的“我”,也可以写老师眼中的“我”;
可以写现实中的“我”,也可以写理想中的“我”……有了素
材,还需要精心筛选。筛选时,要反复比较各种材料的优缺点,
要选那些内容详实、新鲜感人、生动有趣且能突出“我”的个
性特点的素材。经过认真思考、细心比较,我们就会找到最优
秀的写作素材。
2.创新构思
我们可以从“切入的角度、行文的思路、写作的方法”等
方面来创新构思。(1)从角度而言,可以从单一角度出发,抓住
自己某一主要特征来展示自己的形象,也可以从整体角度入手,
画一幅“肖像图”;可以从正面的角度展现自己的个性,也可
以从侧面的角度展示自己的优点;可以静态地描述自己的方方
面面,也可以动态地写出自己的发展变化……(2)从思路而言,
我们可以用分镜头展示“我”在不同场合的形象,也可以用
“一线串珠”串起“我”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散点铺排”,
将自己的特点一一形象地罗列出来,也可以纵向展示,叙写
“我”不同时期的故事;可以用日记体记录“我”的言行;也
可以借自白书、档案等形式表现“我”的本质……(3)从写作方
法而言,我们可以用一词经纬法来展示“我”;也可用第二人
称或第三人称来介绍“我”;可以借梦境来表白“我”;也可
以借他人、他物来展现“我”;可以用寓褒于贬的方法赞扬
“我”,也可以用寓庄于谐的方法调侃“我”……我们只有根
据自我的特点和特长,选取最佳的角度、思路和写作方法,才
能最恰当地展现自我。
3.传神描写
(1)抓住自己的特征,如:可以抓住“我”的外貌、语言、
动作、心理、生活习惯等特征来刻画“我”的形象。(2)根据文
章表达的中心确定描写的重点。如:写“我的爱好”要详写
“我”的动作,写“我的愿望”则要详写“我”的心理。(3)灵
活地运用各种描写方式来突出“我”的形象。如:写“我的自
传”,可以正面描写自己的言行来展示自己的个性特点,可以
借他人对“我”的评价等侧面描写来完善自我形象;可以对自
己的丑陋处作简笔勾勒,可以对自己的“靓丽点”进行细腻刻
画……
4.个性表达
在展现自我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选用
合适的表达方式、语言来表现自我。擅长叙事的,可以讲讲自
己的趣事;擅长描写的,可以描摹自己精彩的生活片段;擅长
抒怀的,可以诉说自己的愿望;擅长想象的,可以在对自己未
来的畅想中展示自己的才华;性格幽默的,可以用风趣的语言
调侃自己;生性憨厚朴实的,则可以真诚坦率地介绍自己……
找到了富有个性的表达方式,也就能成功地刻画自我了。
1.名言警句
①每个人都应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你应当意识到对你来
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你自己。
——马克斯韦尔·莫尔滋
②人们常说这人或那人还没有找到自我。但自我不会被谁
找到,它应该被创造。
——托马斯·萨斯
③每个人都有一个与众相同的自我和一个与众不同的自
我,只是所占比例不同。
——劳伦斯
2.美文共赏
①人是要在拥有一定的智慧之后才会真正地把“超越自
我”奉为格言和准则的。事实上,所有那些跑在前面的人仅仅
是你短暂的假想敌。惰性、散漫、得过且过、目光短浅……这
些始终对我们不离不弃的家伙,才构成最大的威胁。(选自沙爽
《给自己一个最大值》)
[一句话点评]凝练的语言,深刻的思想。
②口袋里的五十元钱像是在吞噬着我的心,我的心似乎开
始滴血,滴啊滴啊,滴出的血是父母赐予我的血,它们好像挣
脱我的身体,宁愿在空气中灰飞烟灭,也不愿在我污浊的心灵
中苟活。我好像已经看见血泡在阳光下欢快地死亡。
“妈!”我的泪水冲垮了所有的谎言、所有的理由。我用
泪水冲洗我的灵魂。母亲不知所措地看着情感一发不可收拾的
我,轻轻把我抱在怀里。当我把所有的话说完后,母亲拍着我
的背说:“我以为什么大事,知错能改就还是好孩子。”(选自
申丹《走过心灵的河》)
[一句话点评]细致的描写活画出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角色”指生
活中某种类型的人物),例如,有的同学的妈妈在单位是一位敬
业的好员工,在家里是一位慈祥的好母亲。同样,你在家里是
父母的“掌上明珠”,有时也是父母的“小老师”、“小帮
手”……只有每个人扮演好不同的角色,我们的生活才会多姿
多彩。
请你以“我不只是一个角色”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文章不少于 500 字;③文中不要出
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思路导引】
这是一个单纯的命题作文。从语法结构上看,这是一个主
谓关系的短语。文题中的“只”虽然只是一个虚词——副词,
相当于“仅仅”,没有实在的意义,但在这个命题中,起到了
实词所不能起的作用。文题中的“我”既可以指学生自己,也
可以指别人;既可以写同一地点的不同角色,也可以写不同时
间、不同地点的角色。“我”不仅是儿女、学生,更是一个大
写的“社会人”。从文题特定意义看,它提示考生,一个人(学
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对丰富多彩的世界不能熟视无
睹、充耳不闻,应当把自己与家庭和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从我
做起,从现在做起,进一步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主体的
多元解读,决定了本命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佳作展示】
我不只是一个角色
终日逼仄于琐屑的繁文缛节中,我狭隘的思维无法洞察生
活中暗藏的“角色”。一直以来,我无知地以为自己只是一个
单纯的小角色,虽然上演着悲欢离合,却永远无法走进大社会,
饰演惊天动地的迥异角色。但事实远非如此。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当我奋笔
疾书在学海中无形摸索时,时常忽略自己身为“子女”这一角
色。我时常将父母给予我的爱视而不见,却每日心安理得地享
受他们作为“父母”为我付出的佳酿。每日清晨,我忘记了母
亲摸黑起床为我准备丰盛的早餐;暮色四合,我忽视了父亲日
复一日在校门等我放学;夜色阑珊,我遗忘了父母为我沏上的
一杯香茗……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有
能养。不敬,何以别乎?”是啊,作为子女,我就理应饰演好
“子女”这一角色,在感受爱的同时也要感恩父母。古人有云:
“凡人之不能尽孝道者,请观人之抚育婴孺,其情爱如何,终
当自悟。”我浸润在如此博大的爱之中,有什么理由不扮演好
自己的角色呢?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回想三年
来老师呕心沥血,默默奉献,我不禁为自己身为一名“学子”
而备感荣幸。“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老师渊博的知识让我
领悟了太多。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之以礼,欲罢
不能。往事历历在目,老师的音容笑貌、谆谆教诲,让我深切
明白自己的身上,还扮演一个名曰“学子”的角色。在这一角
色上,老师付出了多少辛劳,我自当涌泉以报。
玉树地震突如其来,举国摇撼。天哭泣,地动容,全国上
下众志成城,齐心抗灾。千里之外,我闻讯后愕然生悲。电视
机画面上,昔日整洁宽敞的房屋成为断垣残壁,满目疮痍,令
人心痛!泪眼朦胧,我毫不犹豫捐出平时积攒下的零花钱,以
尽绵薄之力,以奉炽热爱心。当寄出这份承载着我的期盼与祝
愿的爱时,我猛然意识到自己还是社会的一分子,我又多了一
个角色。“青海永青,玉树不倒”,我相信是爱让我们团结一
心,并肩携手,共渡难关。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却不曾想过角色也可以这样
划分。我的角色也因不同的爱而有了多种选择。醍醐灌顶之后,
我的内心涌动着一股股暖流……
【点评】这篇文章开篇点题,方式不落俗套,富有新意;
运用转折复句“但事实远非如此”来引起下文。正文中紧扣
“角色”这一命题,点明“我”不只是一个“子女”的角色,
而且扮演了“学子”角色和富有爱心的社会一员角色。全文词
汇丰富,可见作者的语言文字功底十分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