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物种起源》绪论
达
尔
文
第一课时
《物种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是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
1809
–
1882)论述生物进化的重要著作,出版于1859年
。在该书中,达尔文首次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它以全新的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提出震惊世界的论断:生命只有一个祖先,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而来的。它发表传播后,生物普遍进化的思想以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已为学术界、思想界公认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20世纪40年代初,英国人霍尔丹和美籍苏联生物学家杜布赞斯在达尔文思想的影响下,创立了“现代进化论”。可以说,这本书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是最伟大、最辉煌的划时代的里程碑,对人类历史有着极大的影响。
解题
绪论: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的文体。一般放在书的前面,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全书的要旨,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全书的内容。
一般在学术著作开篇,概括作品内容、研学要点及方法的部分。任何文章总要有一个开头,学位论文的开头通常要求有一篇绪章(叫序、序言、前言、绪论、绪章等等均可),这篇绪章的任务是交代自己的选题、论文的主攻方向、文献检索过程和情况(即前人这方面已经做了些什么)、自己的论文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或所有整理)、使用的研究方法、论文大致的结构,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关于论文的问题。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绪论》,版本比较多,有的又译作“导言”。
“导言”与“绪论”差别并不大,但与“序言”却差别很大。简单地说,序言可以是原作者自己写,也可以请别人来写,但导言或绪论则一定是著作者本人来写。
序言可用于文学作品,也可用于其他类型的著作,而导言或绪论只用于学术类著作。
序言与原著作关系可紧可松,内容宽泛,表达自由,而导言或绪论则是著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原作的内容进行介绍,在表达上以说明、议论为主,较为谨严。
达尔文:(Charles?Robert?Darwin,1809—1882).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创始人。22岁剑桥大学毕业。开始学医,后又去神学系学习。热心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1831年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贝格尔号”军舰为期五年的环球旅行。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一八四零年的达尔文
达尔文在晚年
环游世界的“小猎犬号”
达尔文环游世界时观察到的龟和鸟类
达尔文在伦敦的乡居
进化论:亦称“天演论”、“演化论”,通常指生物的进化理论。它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展规律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该词最初由拉马克提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之一。
掌握下列字的读音:
札记 琐屑 窜入 晤面
精湛 胚胎 着手 狭隘
zhá
xiè
cuàn
wù
zhàn
pēi
zhuó
ài
速读要求:
1、理出文章结构并用简
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2、划出每段的关键句。
关键句的概念
①要明白关键句能突出体现文章主旨。
②从内容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是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特征或点明主要事理的语句。
③从结构看,总提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总提句、过渡句能显示文章内容的推进,总结句能概括文章基本内容。
④从出现频率看,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关键句,它能表示需要强调的内容。
第一段:“我希望读者能够原谅我讲这些私事,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第二段:
1、“因为要完成……,又因为我健康很坏,……发表这个‘摘要’。”
2、“特别诱使我这样做的原因,是……
第三段:
1、“我现在刊印的‘摘要’必然是不完善的。”
2、“没有人比我更感觉到……详细刊印出来的必要。”
第四段:“我极抱歉的是……表示深深的感谢。”
第五段:“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
第六段:“我开始观察的时候,便觉得细心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会给了解这个难解的问题提供最良好的机会。”
第七段:“由于这种理由,我把‘摘要’的第一章用来专门讨论‘在家养状况下的变异’。”
第八段:
1、“‘自然选择’的基本问题,将在第四章里有若干论述。”
2、“以后的五章中将论述在承认此学说时所遇到的最显著和最严重的困难。”
第九段:
1、“我充分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
2、“我相信‘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化最主要的但不是独一无二的手段。”
??????????
整理成书的过程(1)
(1-3)???
内容过简的说明(3)
?????????????????
介绍研究的方法(5)
???????
基本观点?
家养变异的作用(6)
???????
(4-7)??
强调观点的正确(7)
??????????
整理成书的过程(1)
(1-3)???
内容过简的说明(3)
?????????????????
介绍研究的方法(5)
???????
基本观点?
家养变异的作用(6)
???????
(4-7)??
强调观点的正确(7)
写作
经过
(1-4)
基本
观点
(5-9)
整理成书的过程
(1)
提前发表的原因
(2)
内容过简的说明
(3)
物种由演变而来
(5)
介绍研究的方法
(6)
介绍前三章的内容
(7)
概括说明第四章以后
各章的主要内容。(8)
《物种起源》绪论
对帮助过自己的自
然学者表示谢意。
(4)
总结性地介绍了《物种
起源》的几个主要观点(9)
第二课时
1、概括文中关于物种起源的两个主要观点。
2、我相信“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化最主要的但不是独一无二的手段。(9段)
提炼
观点
1、我充分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9段)
2、阅读课文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的“那时候”指
年;
“现在”指
年;
“这个问题”指:
(2)、从本段文字看,达尔文的科学研究经过的几个阶段是(
)。
A.在南美洲阶段、回国以后阶段、现在阶段
B.考察阶段、研究阶段、思考阶段、探讨阶段
C.出洋考察阶段、撰写札记阶段、充实札记阶段、继续探讨阶段
D.作考察阶段、写札记阶段、撰纲要阶段
精读文章
1837
1859
关于生物的地理分布和现存生物与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
B
(3)、作者介绍研究“物种起源”及写作《物种起源》一书的经过怎样、目的何在?分析最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始终没有间断。
B.告诉读者出洋考察给自己很深的印象,才引发出对问题的研究。
C.让读者了解“导言”的写作要求,必须介绍写作经过。
D.使读者知道书中的结论不是自己“轻率”得出的,而是经过严肃认真的研究得出的。
D
精读文章
3、达尔文为什么要提前发表《物种起源》?
精读文章
从主观方面来说:
从客观方面来说:
《物种起源》作为进化论的绪论部分的研究工作“将近结束”;
进化论的全部研究计划的完成需要更多岁月,并且由于体弱多病,所以要早日出版;
华莱斯写了关于生物进化的论文,促使达尔文尽早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
4、(3段)“
只有对于一个问题的两方面的事实和论点加以充分地叙述和比较,才能得到良好的结果,但这里不可能这样做。”
本句中“事实”与“论点”两个词能否去掉其中一个?
不能。因为事实是指一般的感性材料,而“论点”是指材料中足以反映事物本质的例子,两个词联用,体现了作者的周密。
5.作者认为“物种”是怎样产生的?
物种中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自然选择是物种产生的最重要的条件。
①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②一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作为唯一可能引起变异原因”是不合理的。
③要想了解“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就不能单凭一方面的条件。
6.辨析选择题,第5段中,作者以啄木鸟、槲寄生为例是想证明以下哪一种看法?()
③
精读文章
7、第五段中“又如槲寄生,它生长在某几种树木上以吸取养料,……必然也同样是不合理的。”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
A.以槲寄生为例,说明一切生物(包括植物)的构造和相互之间的关系都是十分复杂而难以解释的。
B.我们想正确解释生物的构造、生物之间的关系,就不能归因于某一方面。槲寄生就是一个例证。
C.若只以外部环境、植物习性的影响以及它本身的倾向来解释植物(如槲寄生)的构造和相互关系,必然是不合理的。
D.在研究槲寄生时,往往同研究其他生物一样,对它的结构以及它与其他生物的关系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精读文章
B
第1句为过渡句,表明第六段与上文构成因果关系,并提示了本段的主要内容.
第2、3句是本段关键句,说明作者是怎样研究物种变异原因的.
第4句是对全段内容的小结,强调这一类研究的重要.
8、第六段四句话各有什么作用?说明了什么问题?
精读文章
这一研究为作者研究物种在自然状态下的变异提供了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
9、第七段的关键句在何处?它阐明了什么观点?
第2句为关键句.它阐述了由家禽变异研究得到的两个结论:一为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二为人类选种的力量是伟大的.
精读文章
这一段共有八句,分为三层。
第1句至第4句为第一层,间接说明研究物种起源和变异有重大意义。
第5句为第二层,说明创造论是错误的
第6、7、8句为第三层,说明物种起源的基本观点: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
10、第九段可以分为几层?各自说明了什么问题?
精读文章
第一段:
“专心思索”
“不间断地专心于同一事物的研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可以看出达尔文对待科学工作严谨审慎的态度和长期刻苦钻研的精神。
第二段:“华莱斯先生得到了差不多与我完全相同的一般结论。”
可以看出达尔文实事求是的态度。
文章怎样体现达尔文的精神和人格魅力?
总结概括
第六段:“此项研究虽然通常为自然学者们所忽略,我却要冒昧地表示我对于它的价值的于确信”
可以看出达尔文注重亲身实践的科学态度。
第七段:“很不幸”“十分简单”
可以看出达尔文不回避缺陷与不足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七段:“毫不怀疑地主张……每一物种都是被独立创造的观点——错误的”“我充分相信”“我相信”
可以看出达尔文毫不动摇的信念和勇于坚持真理的精神。
由此可见达尔文具有崇高的精神和人格魅力。
1
整理成书的过程——刻苦钻研的精神
2
提前发表的原因——实事求是的精神
3
内容过简的说明——谦逊审慎的态度
4
物种由演变而来——严肃认真的态度
5
介绍研究的方法——亲身实践的精神
6
家禽变异的作用——尊重事实的态度
7
强调观点的正确——毫不动摇的决心
学习伟大的科学家达尔文
1
马克思:这本书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的根据。
2
恩格斯:这是一本划时代的著作。
4
进化论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了牢固的自然科学论据。
《物种起源》的深远影响
3
李卜克内西:
达尔文远离大城市的烦嚣,
在
他宁静的庄园里准备一个革命,马克思自己在
世界喧嚷的中心所准备的也是这种革命,差别只在杠杆是应用于另一点而已。”
1
内容有很强的科学性、概括性以及专业知识性。
2
语言准确而严密,尤其擅长运用结构复杂的句式表达周密严谨的意思。
3
充分体现了作者高尚的精神和人格魅力。
说明文《〈物种起源〉绪论》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