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联系加、减运算的意义以及自身的生活经验,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加、减运算正确进行解答和从解答结果反过来进行验算。
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计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比较、分析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实际问题的过程
领悟解决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 教学手段 教学挂图、圆片 教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复习旧知 请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出8个 和5个 ,先把 画成一行,再在这一行下面与 一个对着一个地画出5个 。
学生画好后出示在黑板上
提问: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口头提出问题 (圆比三角形多多少?),并指名列式解答。
谈话: 和 一个对着一个地画成一行,当 画完了,还有3个 ,就说
比 ,(多3个),还可以说( 比 少3个)。
小结:其实这里的8个 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和 同样多的5个),另一部分是(比 多的3个)。
探究新知
出示场景图,说说图意。
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
小英:做了11朵花;
小华:比小英多做3朵;
小平:比小英少做3朵。
引导:根据这些条件,可以求出哪些问题?
谁做的花最多?谁做的最少?
……
指导学生解答:“小华做了多少朵?”
问:你能根据已知条件,把小华的花朵摆出来吗?
用圆片摆一摆。
第一排摆多少个圆片?
想一想,第二排怎样摆圆片,才能清楚地看出小华要比小英多做3朵花?根据操作情况提示:当第一排圆片摆好后,在第一排圆片下面先一个对着一个摆第二排的圆片。当第二排圆片摆得和第一排同样多后,还有再摆3个圆片。
启发:对照刚才摆圆片的过程,想一想,可以怎么列式计算小华要摆多少朵花?
11+3=14(朵)
学生列式解答后追问:“算出的得数与摆出的结果一样吗?”
指导验算:根据解答的结果算一算,小华是不是比小英多做了3朵?
尝试解答:“小平做了多少朵?”
先用圆片摆一摆。
小组合作,摆一摆,再计算。
讨论:第一排摆了多少?第二排怎么摆,才能清楚地看出小平要比小英少摆3个?
明确:第一排花片下面一个对着一个摆,最后空3个位置不摆圆片。
引导思考:算出的第二排圆片是多少个?是怎样列式的?
11-3=8(朵)
练习巩固
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动手做一做,再解答。
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
绿色的长方形表示杨树的棵树是19棵。
紫色的长方形表示松树的棵树,知道松树比杨树多8棵。
问题:松树有多少棵?
学生独立解答。
做“想想做做”第3题。
看清条件、问题。有困难的,可用学具摆一摆。
说一说怎么摆。强调:第二排和第一排对齐。
思考:算出的数会不会比32格少?为什么?
做“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图后指名说这道题目是什么意思?
求小灰兔拔了多少个,怎么求?独立完成。
汇报:你是怎么求的? (25+7=32(个))
要求小灰兔拔了多少个其实就是(把和小灰兔同样多的25个和比它多的7个合起来)。
做“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求小玉浇了多少盆花,怎么求?(36-12=24(盆))
也就是(从冬冬同样多的36盆里去掉比她少浇的12盆)。
全课小结
这节课解答了哪些问题?通过解答这些问题,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