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平移现象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平移现象 冀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9-26 14:0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移现象的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图形的运动 平移现象(冀教版)
学段 第三学段 学科 小学数学 年级 三年级
册别 上册 单元(章节) 第三单元 课时 第1课时
设计者
所属单位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初步感知了平移现象,本册主要是对平移的认识,要求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会运用平移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帮助学生积累图形运动经验,描述或画出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促使学生在探索和理解“运动”的过程中,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方格图是学生学习平移图形变换的重要工具,每幅方格图都承载着提升学生空间观念的点滴作用,方格图上一条条水平或竖直的线,为学生建立方位感,感受距离提供有力的参照,同时,方格图有大小相同,整齐排列的方格对衬,“距离”自然而然地被学生接受和认可,教材的设计,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基础,顺应了学生的认知需求,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方位感和距离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与组成部分。
教学目标要求
1、会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经历观察、操作等过程,感受图形的美,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 目 内 容 教学策略的选择
教学重点 1、体会平移的本质特征。?
2、物体沿着直线运动,把这样的直线运动叫做平移现象。 观察――思考――分析――解决
教学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比较――概括――应用
教学环境设计
教学资源和教学设施。 教室内设置了辅助教学的讲台、黑板、电脑、电子投影仪。为有效完
成本节课教学任务,使课堂容量能够适中,并让学生觉得不枯燥,所以根据练习内容设计了多媒体课件。
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
在课堂上多鼓励,多肯定,充分体现“让每个学生都取得学习成功的理念;注重引导,使学生的主体作用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及时反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愿望及兴趣的情境,提出适当的疑问;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色彩,努力创设与学生情感交流的氛围。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知识点 编 号 媒体
类型 媒体使用方式 教学目的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1 文本 播放-观察-概括 提供事实,建立经验 2分钟 课件
2 文本 观察-操作-交流 探究新知,自主检测 15分钟 课件
3 文本 讨论-归纳-小结 小结方法,总结提升 2分钟 课件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板书设计
平移 方向 距离 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变了
向( )平移( )格 选点 移点 连点成形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设计意图
?导 入


二、



知,




三、?小结方法,总结提升 视频出示几个生活中出现平移现象:?
1、仔细观察,以上出现的几个生活场景,有一个共同现象是什么??
2、师:(小结)物体从一个位置沿着直线运动到另一个位置,这种现象叫做平移。?
3、板书课题:平移
1、师:就让我们从方格纸上一起来探究平移现象吧。
2、出示例3,观察,思考:你打算把小亭子怎么移动?
(1)一名学生说平移的方向和距离,一名学生演示。
板书学生的问题:向( )平移( )格
思考:怎样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
?小结:平移的关键:根据箭头观察平移的方向,采用找对应点的方法确定平移的格数。
(2)指名学生用“点”在方格图上进行演示讲解。
(3)练习:完成优化作业设计上的1—3题。
(4)小结:确定平移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板书:方向 距离
3、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1)画出平行四边形分别向上平移5格,向右平移7格后得到的图形
(2)思考:你是怎么画的?在画的时候,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不出错?
(3)指名学生白板前演示。
4、小结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的方法步骤?
(1)找出原图形的关键点(板书:选点)???
(2)按要求分别描出各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板书:移点)??
(3)按原图将各对应点顺次链接。(板书:连点成形)
5、观察思考:通过画,我们发现平移后,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发生变化?
板书:?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变了。
6、练习:完成优化作业纸上的4—5题。
7、拓展练习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学生观察后交流发言
学生之间交流方法。
学生上黑板进行演示。
展示学生的作品
学生尝试着画。
学生交流
学生交流后汇报。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知识点1)
(知识点2)
多媒体展示习题内容
(知识点3)
多媒体展示习题内容
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播放视频,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复习平移的知识。
通过学生的观察、讨论、交流、演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平移的方法。
练习设计尽可能体现实践性,使学生在体验中掌握知识,通过实践使学生再提高。
反思自己的方法存在哪些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
分层次教学
  对学有困难的学生:1、在复习中更要多关注“学困生”,严格要求,对于其存在的知识缺陷,反复训练,直到正确掌握,磨炼其意志,抓反复,反复抓。2、帮助学困生补缺补漏,夯实学习的基础,提高学习成绩,消除不良学习心态。我相信经过努力还是能把那些差生补上来的。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着重培养用准确的语言完整表述,提高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教学反思、总结
本课时设计了看一看、画一画、找一找、数一数、填一填、移一移等操作活动,而且注意设计需要学生进行分析、猜测、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方格图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使学生有了“做”数学,体验数学,经历数学的机会,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仅收获了知识,也积累了测量的意识和方法,发展了空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