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经历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连加、连减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并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清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连加、连减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你们知道这幅图上出现的人物是哪个动画片里的吗?(出示: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图片)
羊村里最聪明的小羊是谁?(答:喜羊羊)
喜羊羊说,今年羊村的农场大丰收,它想邀请小朋友们去果园帮帮忙,愿意吗?但只有回答对问题的小朋友才能进入羊村,小朋友们敢接受喜羊羊的挑战吗?
5-2= 3+3= 6+4=
10-6= 4+3= 7-2= 5-5=
二 、教授新课,探究新知
1、教学连加
师:恭喜小朋友们能够顺利进入农场。瞧,农场里什么熟了?小朋友们干活可积极了,一下子就搬来了两筐南瓜(出示课件)
你能用几句话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吗?
谁能观察这幅图,提一个数学问题呢?(指名回答)
怎样列算式呢?(指名回答)
4+2
师:又一个小朋友又运来了一车南瓜,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指名回答)
师:要求一共有几个南瓜,用什么方法计算,如何列式。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4+2+1=
(也有可能列出)4+2=6 6+1=7
师:谁会读这个算式?
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见到的不一样,你能看出有什么不一样吗?(指名回答)
师:谁来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
说明:对了!象这样连续加几个加数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连加”。(板书课题)
理解:这个连加算式中的4表示什么?2呢?1呢?
想一想,这样的连加算式该如何计算呢,把你的方法给同桌说一说。(教师巡视,并询问学生)
指名学生汇报交流结果,并小结。
师总结:一般情况下我们先算前两个数,师板书如下
4+2+1=7
谁能用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你的计算方法说一遍?(指名说、齐说)
2、巩固连加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幅图,谁能描述一下,左边、中间、右边分别有几根?问题又是什么呢?
师:你能列出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说算式并说明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
3、教学连减
师:有个小朋友叫明明,瞧瞧,他来到了丝瓜架下准备摘丝瓜呢!先数一数,架上一共几根丝瓜?
师:不一会的功夫明明就摘了这么多,看看他第一次摘了多少,第二次又摘了多少,架子上还剩下多少?应该怎么列式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并引导学生说出连减算式)
师: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你看出来了吗?
师:连续加几个加数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连加”,那象这种连续减几个减数的算式,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连减。(板书课题)
像这样的算式,我们又该怎样计算呢?和你的同桌商量一下。(学生汇报)
师总结:一般情况下我们先算前两个数(板书计算过程)
8-3-1=4
4、巩固连减
师: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方块。第一次去掉了4个,第2次去掉了2个,还剩下几个呢?(指名学生说图意,并列出算式,再次说说计算过程,和每个数字的意义)
三 、巩固新知
1、小朋友开心地在农场劳动,把小鸟也吸引来了。(出示图片)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义。(学生说图意,列算式并说每个数的意义)
2、小鸟欢快地在枝头飞来飞去,小鸭子也快乐地在水里游泳。(学生说图意,列算式,并说每个数的意义)
3(1)小鸭子们开心地游完泳要回家了,你能把它们送回家吗?第三座蘑菇房的门牌号有一个看不清,你知道是几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最后一座蘑菇房什么门牌数字都没有,是谁的家?门牌号可能是几?
4、还记得口算号列车吗?又开来了!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
我们可以把它们合并成一个连加算式,是4+1+3=8,其它算式老师已经把它变魔术变成今天学的新算式了,你能看出我是拿哪两个算式合并成的吗?
5、(1)小朋友真聪明!口算号列车载着我们去大润发超市买东西喽!选择你喜欢的三种好吃的,算一算需要多少钱?
(2)假如妈妈只给你10元钱,让你去买香肠和蛋糕,还剩多少钱?
(3)老师正好花完10元钱,你猜一猜老师买了什么?
四 、小结
1、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连加连减。
2、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