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能力检测题(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能力检测题(word版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9-27 07:4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能力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毎小题2分,共40分)
近年来,由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驾游悄然兴起。小希一家从上海出发,途经黄土高原,最后到达哈尔滨。据此回答1~3题。
1.上海位于我国哪个地形区(
)
A.云贵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
2.上海、哈尔滨两个城市分别位于(
)
A.温带、寒温带
B.亚热带、寒温带
C.温带、中温带
D.亚热带、中温带
3.小希一家途经黄土高原时,会看到的情景是(
)
A.千沟万壑的黄土地,密洞众多
B.牦牛成群,欣赏到雪域高原的风光
C.地势平坦,湖泊星罗棋布,稻花香里说丰年
D.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牛羊成群,奶茶香
4.关于下图中山脉名称及其地理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一大兴安岭一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B.②一秦岭一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③一天山山脉一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
D.①一巫山一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5.结合下图,关于我国地势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利于东部海上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顺地势深入内陆
B.使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有利于沟通南北的水陆交通
C.西高东低的阶梯地势不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D.当河流从地势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会产生巨大的水能资源
6.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沿106.5°E经线地形剖面图,图中甲地形区是(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渭河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7.下列叙述中与我国地势无关的是(
)
A.许多大河滚滚向东流入太平洋
B.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C.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D.在地势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
读山东右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回答8~9题。
8.该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大致是(
)
A.自东北向西南减少
B自西南向东北减少
C.自西北向东南减少
D.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9.影响该地区降水的主要因素是(
)
①纬度因素
②夏季风
③海陆因素
④人类活动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10.我国古代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述地理规律、地理景观的名词佳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处处蛙”描述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景象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门关”中的“春风”是指冬季风
D.“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11.“黑河是条内流河,从高大的都连山脉北蓬物北去,流经戈壁、盐泽,收纳万川之水,神奇地点化了荒芜的沙漠。”据此分析黑河流域的特征,可信的是(
)
A.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B.水土流失严重
C.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D.位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棉的交界处
读图,回答12~14题
12.黄河①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
A.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B.含沙量大
C.结冰期长
D.流速缓慢
13.黄河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常有凌汛发生,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4.黄河的泥沙主要来源于(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读图,回答15~17题海找/米
15.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
)
A.上游
B.下游
C.中下游
D.中游
16.长江在宜宾以下可以四季通航,被誉为(
)
A.“水能宝库”
B.“黄金水道”
C.“塞外江南”
D.“鱼米之乡”
17.长江中游地区面临最严重的灾害是(
)
A.水土流失
B.凌汛严重
C.洪涝灾害
D.泥石流
台风“莫兰蒂”为2016年全球海域最强台风,于2016年9月15日凌3时左右登陆福建厦门,受其影响,门等地区出现特大暴而,人们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了次生灾害。据此回答18~20题。
18.我国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
)
A.东南沿海地区
B.华北平原地区
C.南方地区
D.中西部山区
19.此次台风诱发了许多次生灾害,其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①滑坡
②崩塌
③泥石流
④房屋倒塌
⑤人员伤亡
A.①②④
B.①⑤
C.①②③
D.④⑤
20.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其中繁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
A.地震
B.火山活动
C.旱涝
D.水土流失
二、综合题(共60分)
21.徐霞客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他为后人留下的《徐霞客游记》是不可多得的地理学巨著。读图,回答同题。(12分)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A________平原,B________高原。
(2)读图分析我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①线代表地势阶梯分界线,请写出该分界线上的山脉名称:大兴安岭_______、
________、雪峰山。
(3)“盖此丛立之峰......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徐霞客这段游记描述的地形区特征是(
)
A.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B.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暗河溶洞,地表崎岖
(4)P地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___,在当地常常能听到高亢、豪放的秦腔,但往往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原因是(
)
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C.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D.山岭众多,山高谷深
(5)我国各地的民居差异很大,甘肃夏河有土墙平顶屋,浙江绍兴有砖墙斜顶屋,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2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图1中A、B所代表的区域,表示季风区的是________,表示非季风区的是
________。
(2)读图2分析,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________(填“海洋”或“陆地”),盛行的是偏________(填“南”或“北”)风,其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夏季风难以到达B区域的原因是B区域距离海洋较________(填“远”或“近”),且受到高大山脉的阻挡。
(4)你的学校位于________(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降水特点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北京属于________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________,冬季________________。
23.“母亲河”一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黄河上游“脱发”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河中游“腹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河下游“脚肿”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医生给“母亲河”开的”药方”为:
上游”药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游“药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游“药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治理,黄河忧患有一定的改善,同时各河段发挥自身优势,其中黄河水能资源开发主要集中在河流___________(填“上”“中”或“下”)游。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A为___________,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为___________。中游最大水和工程B为___________,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读长江流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9分)
(1)长江发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注入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江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之称。据图说出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__(填“上游”“中游”或“下游”)河段。
(3)支流: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上、中、下游分界点: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湖泊: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城市:E___________。水利工程:F___________。
(4)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洪涝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下面列举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洪灾频发的一些重要原因,请提出相应的防洪对策。
原因
防洪对策
水土流失是导致中下游地带洪涝灾害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①___________
围湖造田使天然湖泊面积减小,蓄洪能力降低
②___________
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
③___________
河道弯曲,泥沙淤积严重,泄洪不畅
④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A解析:第1题,考查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范国。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到滨海,沿长江分布,为狭长区域。上海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第2题,考查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我国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及青藏高原区。中温带的范国包括东北地区和内蒙古的大部、新北部,哈尔滨位于此温度带。上海位于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属于亚热带。第3题,考查四大高原中黄土高原的主要特征。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分布区。高原表面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
4.D解析:大兴安岭是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线,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是太行山脉;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一阴山山脉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脉一冈底斯山脉一线;天山山脉是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巫山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之一。
5.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地势特征带来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
利于东部海上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顺地势深入内陆;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使许多大江大河浪滚东流,有利于沟通东西交通:西高东低的阶梯地势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河流落差影响水能资源。
6.B解析:本题考查运用地形剖面图来判断地形区的读图能力及各地形区的大体位置、范固。华北平原位于我国华北地区,位于106.5E以东,排除A项。渭河平原位于秦岭以北,排除C项。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云贵高原以东,排除D项。四川盆地处在秦岭以南的大巴山脉和云贵高原之间,故选B项
7.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地势产生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该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找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河流在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时,由于落差很大水能资源丰富。
8.D
9.D
解析:第8题,由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特点并结合山东省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可推知该地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大致是自东南向西北成少。第9题山东省夏季皇行从海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受海陆因素影响,其东南部距海近,受海洋湿气流影响明显,降水多,越向西北距海越远,受海洋湿气流影响越不明显,降水越少
10.C解析:“黄梅时节家家而,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梅而季节景象。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并且向海洋倾,这种地势,使许多大河滚东流,形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以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景象。“羌苗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夏季风。“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11.C解析:内流河多分布在降水较少的内流区,水源补给多是冰雪融水补给。
12.A
13.C
14.B解析:第12题,考查黄河上游水文特征。黄河上游河水落差大、多峡谷、水能资源丰富、支流多。第13题,考查黄河凌汛问题。初春或初冬时节,当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时,较高纬度河段形成的冰坝阻塞较低纬度河道来水,使河水涨,形成凌。所以上游刘家峡至包头河段,下游开封至入海口河段容易形成凌汛。第14题,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
15.A
16.B
17.C解析:第15题,考查长江水文特征。长江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落差大,水流急,支流多,水能资源キ富。第16题,长江千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四李通航,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万千来,形成纵横广的水运网,被誉为“黄全水道”。第17题,长江中游河道弯曲,多湖泊,多支流,地势低洼,水流不畅,容易形成洪涝。
18.A
19.C
20.C解析:第18题,我国台风灾害主要集中在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第19题,气象灾害可以引发地质灾害,特别是在特大暴而后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第20题,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一种气象灾害。千早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国最广的一种气象灾害。
综合题
21.(1)东北
青藏
(2)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太行山脉巫山
(3)D
(4)黄土高原C
(5)年降水量不同,东南沿海地区降水多,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解析:本题以(徐霞客游记》为情境,考查读田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特征的能力。第(1)题,考查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A为东北平原,B为青藏高原。第(2)题,读图可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状分布。地势第二级阶梯与地势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一太行山脉一巫山一雪峰山一线。第(3)题,“丛立之峰”“西南奇胜”描述的是云贵高原,其地形特征是“暗河溶泂,地崎岖”。“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描述的是青藏高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描述的是内蒙古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描述的是黄土高原。第(4)题,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的地形,易阻挡視线,或沟谷宽大,难以发现唱秦腔的人。第(5)题,我国各地的降水差异很大,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会影响建筑等许多方面。甘肃夏河降水少,土墙平顶屋不会有雨水过度冲刷、房顶积水现象;浙江绍兴降水多,砖墙顶屋便于及时排水。
22.(1)A
B
(2)海洋

温吸湿润
(3)远
(4)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季风区(非季风区)
冬季降水少,夏季降水多(降水较少,集中于夏季)
(5)温带季风
炎热多雨
寒冷干燥
解析:第(1)题,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为季风区,不受夏季风影响或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为非李风区,以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一线为界,把我国分为季风区和非李风区。所以表示季风区的是A,表示非季风区的是B.第(2)题,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手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也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西南地区。夏季盛行偏南风,温暖湿,而热同期。第(3)题,非季风区受海陆位置影响,距海运,同时受地形等因素的制约,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较少。第(4)题,自己学校处于季风区还是非风区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季风区冬季降水少,夏季降水多:非季风区降水较少,集中于夏手。第(5)题,北京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3.(1)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地上河”问题
合理利用水资源,封沙育草,加强生态建设植树种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清理淤泥、加固堤坝
(2)上
河口
桃花峪
小浪底
调水调沙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黄河上、中、下游存在的隐患及采取的治理措。黄河上游的大量“发”指气候于千早,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治理措施是合理利用水资源,封沙育草,建设防风国沙的草方格沙障工程,加强生态建设。黄河中游“腹泻”主要指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在夏季暴而的冲刷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水的沙量也急刷上升,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中游治理措是植树种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黄河下游“脚肿”是指“地上河”问题,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黄河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水流缓授,泥沙沉积,使河床不断抬高,形成“地上河”。下游治理措是清理淤泥、植树护堤、加堤坝。第(2)题,黄河上游水能源丰富。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A为河口,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为桃花峪。中海最大水利エ程B为小浪底,其主要作用是调水调沙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有了华夏文明,但同时也是祖国的忧患,这也是本部分知识的重点,特別要注意中游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和治理措施,以及下游“地上河”的成因和治理措范。同时,黄土高原的治理措施和黄河的治理措施不同,应加以区分。
24.(1)唐古拉山脉
东海
(2)黄金水道
水能宝库
上游
(3)嘉陵江
汉江
湘江
赣江
宜昌
湖口
洞庭湖
鄱阳湖
上海
三峡
(4)①植树造林
②退耕还湖
③修建水库
④裁弯取直
解析:第(1)题,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第(2)题,长江千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四季通航,千支流通航里程近8万千米,形成纵横广的水送网,被誉为“黄全水道”长江水量大,落大,水能资源堃藏量占全国的1/3,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1/2,被巻为”水能宝库”。第(3)题,根据长江水系支流的位置及形状轮麻可判定支流分别是①嘉陵江,②汉江,③湘江,④赣江。源头至湖北宜昌,峡谷多,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为上游;宜昌至湖口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水面宽,流速缓慢,为中游;湖口至入海口,地势更低平,江面更宽阔,为下游。根据湖泊的位置及轮可确定:C为洞庭湖,D为都阳湖。城市E位于长江入海ロ处,为上海。根据水利工程F的位置可确定其为三峡水利枢纽。第(4)题,针对水土流失问题,其应对措施为植树造林。针对湖造田问题,其应对措施为退耕还湖。针对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问题,其应对措施为修建水库。针对河道弯曲问题,其应对措施为栽弯取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