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如何鉴赏美术作品
欣赏以下美术作品
说说你的感受
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
气势磅礴的
静谧的
悲伤的
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
帅气的
可爱的
搞笑的
不同的美术作品会给人不同的感受,有些作品雄浑磅礴振奋人心,有些作品肃杀寂寥引人忧伤,有些作品和温情脉脉,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产生了不同的感受呢?
01
美术作品由哪些元素组成?
02
我们如何进行鉴赏活动?
一、形式
在一幅美术作品面前,我们首先会感受到线条,色彩、材质、空间等形式要素,它们构造出的视觉秩序让我们产生了第一层审美体验,然后我们会看到形式要素塑造的形象和场景,比如人物、花鸟、山川、河流等等。
二羊图
纸本水墨
25.2
48.7cm
元代
赵孟頫
市担婴戏图
绢本设色
25.8
27.7cm
南宋
李蒿
形式——线条
形式——线条
一、线条在美术表现中有什么作用?
若没有线条,我们无法表现视觉世界
(1)线条可以勾勒形状、暗示材质
(2)线条能起到引导视线,组织人物关系的作用
八十七神仙卷
绢本水墨
30
292cm
北宋
形式——线条
戴草帽的自画像
布面油画
40.6
31.8cm
梵高
荷兰
形式——线条
形式——线条
二、线条的变化会给人哪些不同的感受?
在表现内容的诸多作用之外,线条还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用笔的力度、速度、角度、疏密不同,线条就具备了不同的品质。如长线给人连贯,通达舒畅的感受,短线交错的线条给人紧张,热情的感受等。
形式——色彩(高纯度)
生活的欢乐
布面油画
174
238cm
马蒂斯
形式——色彩(低纯度)
静物
布面油画
莫兰迪
形式——色彩(低纯度)
形式——色彩(对比色)
搗练图
绢本设色
37
145.3cm
唐代
张萱
形式——色彩(邻近色)
枇杷山鸟图
绢本设色
26.9
27.2cm
南宋
林椿
形式——色彩
色彩搭配的特点有哪些,与画面内容的关系?
色彩来源于自然光的分解,在美术作品中,色彩善于吸引注意,唤起情感,是最生动、最具感染力的元素。
(1)纯度。高纯度、低纯度搭配出不同的画面感受。
(2)对比度。利用对比色和邻近色的搭配产生不同的画面风格。
形式——材质
形式——材质
材质对于美术作品产生怎样的作用?
绘画如何表现材质?
美术是基于材料的创造,绘画利用水墨,油彩,雕塑需利用夯土、木架,正是材料的物质形态确保了作品的存在,而材料具有不同的质地,金属坚硬有光泽,棉布柔软而轻薄。。。
在二维艺术中,材质与体块、空间一样是制造出来的错觉,通过逼真的效果引发人们的触觉想象。
形式——空间
郭熙三远法:
自山而下仰山颠——高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深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平远
形式——空间
通过对以上线条,色彩、材质、空间等形式元素进行分析的鉴赏方法,有助于理解作品的审美特征、时代风貌和地域差异。
小结
二、内容
如果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我们能读懂作品中讲述的故事,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信息。根据作品的题材、主题、情境,进一步深入了解艺术家的创作经历、社会背景,还能够对作品的来龙去脉,立意宗旨、历史地位做出判断,至此,我们对美术作品才进行了较完整的鉴赏。
内容——题材
题材是美术创作的取材范围,我们常以此来划分作品的种类。每个题材都存有共性,反映了特定的审美价值与社会意义。识别题材有助于理解作品的主题,同类题材作品之间的比较是美术鉴赏重要的一环。
(1)题材
人物题材
历史与神话题材
山水题材
风俗题材
内容——主题
该画作主题是表现土地革命时期的对敌斗争。当时正值全国土地改革进入热火朝天时期,作者亲自参加并目睹了无数的批斗会、控诉会。面面一切人物都直接、间接地和这个中心思想联结在一起。作者把受压迫最深重的控诉者或即将进行控诉的农民集中在一起,置于画面中心,以求揭露封建恶羁地主过去的种种罪恶活动事实,表现受难者的愤恨。
内容——主题
内容——主题
主题是美术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作品的一切元素与细节均为主题服务。
(2)主题
内容——情境
内容——情境
艺术家的创作都有特定目的:或是传播思想、教化世人,或是营造意境、调剂精神,或是开拓新的视觉经验。因为文化背景,知识结构的差异,我们对一些作品的内容与宗旨并不能全然了解。所以我们鉴赏作品时要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情境与人生经历。
(3)情境
画中的人与景刻画精微且富有温情,一条明澈清浅的溪水在村旁流过,一辆运草的空车正涉水而行,车轮把溪水荡起几道涟漪。红砖农舍坐落在长着几棵大树的小溪旁,码头蹲着一个妇女在洗涤,水波与天空相映,河岸上的树丛,小狗都沐浴在光影里。原野辽阔而深远,尤其是天空上滚动的云彩,使得整个画面有着蓬勃的生气。作者一生蛰居故乡,怀着对祖国和乡土的热爱来画风景画,他摆脱了学院派褐色调子,真实地描绘自然风景中丰富的光色变化,他大部分作品都是对萨伏克一带风光的描绘。
鉴赏
干草车
布面油画
130
185cm
康斯太布尔
鉴赏
春到西藏
布面油画
150
232cm
董希文
这幅《春到西藏》是董希文1954年2月参加慰问修筑康藏公路子弟兵的活动回到北京后创作的。画家着重表现了美丽西藏的春天,也表现了春天一样美丽的藏族人民的心情。着重描写了几个正在耕地的妇女,描写她们关注着突然来临的汽车时那种喜悦的心情,是新中国建设的成就在艺术上获得了新的表现形式。
《春到西藏》使公路、汽车、美丽的西藏景色和喜悦的人民的精神状态相结合,产生了具体地歌颂祖国伟大建设的作用。画家巧妙地通过各种美好的形象把自然的春天和西藏社会发展的春天,以及西藏人民心上的春天融为一体,从而歌颂了越过世界屋脊的康藏公路胜利通车的伟大奇迹。画家构思这样一幅风景画,来表达他对祖国山河的新的思想感情,是极其巧妙的创造。
本课着重探讨美术作品的要素组成,体会不同的作品给人以不同的感受,认识美术作品是形式与内容的同一。
除了要对形式要素的敏感外,鉴赏者还需具备扎实的人文知识与广阔的文化视野,如此才能看得深、看得准、不狭隘。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