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1、如何辨别两瓶失去标签的醋和酱油?
2、怎么知道两条链子哪一条是金项链?
3、我们检验物质的依据是什么?
以物质的某些特征来判断
4、有哪些方法可以检验CuSO4、FeCl3溶液中的
Cu2+、Fe3+?
我们检验物质的依据是什么
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逸出和气味、颜
色的变化等都可以作为物质检验的依据
a、根据溶液的颜色
b、加入NaOH,观察沉淀颜色的不同
1、如何检验某物质中是否含有碳酸盐?
取少量的碳酸钠溶液,往其中加入盐酸溶液,反应放出无色无臭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存在CO32-。
CO32-的检验方法:
活动与实践
2、氯化铵、硫酸铵、氯化钾、硫酸钾均可用作化肥,请写出上述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的电离方程式。
NH4 Cl==NH4++Cl-
(NH4)2 SO4== 2NH4++ SO42-
KCl==K++ Cl-
K2SO4 ==2K++SO42-
实验1:
现象: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分析: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产生了碱性气体NH3,是其中的NH4+与NaOH发生反应
NH4+的检验,用铵盐与NaOH溶液加热,
产生的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蓝
结论:
实验2:
现象:
加入AgNO3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分析:
NH4 Cl和KCl溶液中的Cl-与AgNO3发生反应生成AgCl白色沉淀
结论:
Cl-的检验,溶液中的离子遇AgNO3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含Cl-
实验3:
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
现象:
分析:
结论:
(NH4 )2SO4和K2SO4溶液中的SO42-与BaCl2发生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加入盐酸为了排除CO32-等离子的干扰
发现问题:
取少量AgNO3溶液和K2SO4溶液,分别往其中滴加BaCl2溶液,振荡,再滴加盐酸,观察现象.
BaCl2溶液中的Cl-与AgNO3反应生成AgCl白色沉淀,不溶于酸
解决问题:
分析问题:
SO42-的检验,取少量AgNO3溶液和K2SO4溶液先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在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的,证明有SO42-
也出现白色沉淀
检验NH4+ Cl- SO42-过程中利用了什么方法 所发生反应有什么特点
检验NH4+、 Cl-、SO42-的过程中都是利用离子发生特征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进行检验,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能否用同样的方法检验K+
【知识归纳】
一些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
待检验的物质 检验方法 实验现象和结论
碳酸盐
铵盐
盐酸盐
硫酸盐
加NaOH溶液,并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管口
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存在铵盐
加入几滴AgNO3溶液和稀硝酸
如出现白色不溶沉淀,说明存在盐酸盐
加入几滴BaCl2和稀盐酸
如出现白色不溶沉淀,说明存在硫酸盐
加稀盐酸、硝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加酸出现气泡,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能使之产生白色浑浊,说明有碳酸盐
1.如何检验一瓶试剂是NaOH溶液?
2.某白色晶体可能是硫酸铵,怎样证明?
3.如何鉴别氯化钠、碳酸钠和碳酸钙?
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
观察
→
预测物质的性质
→
实验
→
观察现象
→
分析并解释现象
→
得出结论
物质检验的一般程序:
对试样的外观进行观察
→
确定颜色、状态、气味等
→
试样是固体取少量配成溶液
→
观察其溶解性
→
→
若可溶观察溶液的颜色及有无气体产生
取少量溶液进行离子检验(共22张PPT)
请同学们: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1、注意本桌、邻桌的易打玻璃仪器
2、不要用手接触药品,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
3、酒精灯只能用火柴点燃,用灯帽盖灭,不能拿、移燃着的酒精灯
4、对液体加热时,先均匀加热,且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第二单元 第二课时
警察在检查司机是否酒后开车
酒中的乙醇分子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k2Cr2O7)变为绿色的硫酸铬[Cr2(SO4)3]
常用的离子检验方法:
生成沉淀
生成气体
显现特殊颜色
常见试纸:
PH试纸:
红石蕊试纸:
即广范试纸。
检验液体时不能先湿润(定量时)
石蕊试纸
遇碱性物质变蓝色
蓝石蕊试纸:
遇酸性物质变红
淀粉试纸
(检验气体需先湿润)
碘
淀粉
蓝
实验现象:
实验药品:
实验结论: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石蕊试纸变蓝
原理(NH4)2SO4+2NaOH==Na2SO4+H2O+NH3
NH4Cl和(NH4)2SO4中含有NH4+
实验1.
NH4Cl、 (NH4)2SO4 、NaOH
取样(少量放在试管中)与碱混合加热,若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且该气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该试样中含有NH4+。
NH4+的检验(铵盐)
实验原理:
NH4Cl+NaOH==Na Cl +H2O +NH3
NH3 使湿润的红石蕊试纸变_____
蓝
实验2
实验药品:
NH4Cl、KCl、稀HNO3和Ag NO 3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问题
稀硝酸的作用是什么?
排除CO32-的干扰
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NH4Cl和KCl中含有Cl-
取样并向内加稀HNO3和AgNO3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证明该试样中含有Cl- 。
Cl-的检验(盐酸盐或称氯化物)
实验原理?
方法
实验3
实验药品:
(NH4)2SO4、K2SO4、稀HCl 和BaCl2
实验现象:
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硫酸铵、硫酸钾中含有SO42-
问题
稀盐酸的作用是什么?
排除CO32-和SO32-的干扰
SO32- 硝酸 SO42-
除杂不用稀硝酸
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 + BaCl2==BaSO4 + 2NH4Cl
取样并向内加稀HCl、BaCl2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证明该试样中含有SO42- 。
SO42-的检验(硫酸盐)
● 不能用稀硝酸,也不能用Ba(NO3)2
思考:
某白色晶体可能是硫酸铵,怎样证明?
4.焰色反应
实验方法:
根据焰色反应所呈现的特征焰色,可检验金属或金属离子的存在
取一根铂丝,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若火焰有颜色,可将铂丝在稀盐酸中蘸一下,再灼烧至无色。用灼烧后的铂丝蘸取少许待测物,放入火焰中灼烧,就会观察到不同颜色的火焰
记
Na 为黄色 K为紫色
除杂
P20表1-5 一些物质的检验
待检物质 检验方法 现象
碳酸盐
(CO32-) 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有气体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酸
(H+) 用紫色石蕊试液;用PH试纸 紫色石蕊变红;PH试纸变色PH<7
碱
(OH-) 用紫色石蕊试液;用PH试纸 紫色石蕊变蓝;PH试纸变色PH>7
淀粉 与碘水反应 变蓝
丝绸制品 灼烧 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用红外光谱仪来确定:物质中是否含有某些有机基团
用元素分析仪测定:物质中是否含C、H、O、N、S等元素
5. 仪器分析法:课本P21
用原子吸收光谱确定:物质中是否含有哪些金属元素
1、能用来区别BaCl2、NaCl、Na2CO3三种物质的
试剂是( )
A. AgNO3 B. 稀硫酸 C. 稀盐酸 D. 稀硝酸
2、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硫酸铵、氯化钾、氯化镁和硫酸铁溶液,这种试剂是( )
A.NaOH B.Na2CO3
C.AgNO3 D.BaCl2
练习
B
A
3、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l-、SO42-、OH-三种离子,
如果只取一次就能够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
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 滴加Mg(NO3)2溶液 ② 过滤
③ 滴加Ba(NO3)2 ④滴加AgNO3
①②③②④
或 ③②①②④
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B. 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一定含有SO42-
C.某无色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硝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含Cl-
4、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
作业:
课本 P25 2 、3
以下是对某水溶液进行离子检验的方法和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先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足量的HNO3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SO
B、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 的CO
C、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产生了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NH
D、先加适量的盐酸将溶液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Cl-
+
4
2-
3
2-
4
C
课堂训练(共34张PPT)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初步学会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技能,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分离、提纯操作;
2、初步学会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离;
3、通过合作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化学,激发学学习兴趣 。
学习目标
怎样从沙子中淘金
金矿中含有少量的纯金
“沙里淘金”
问题讨论
金是一种很不活泼的金属;
密度很大(19.3g/cm3)。
如果有铁屑和铜屑的混合物,你能用哪些方法将铁屑分离除去?
1、用磁铁将混合物中的铁屑分离出来
2、加盐酸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方法2中如何分离出铜屑?
通过怎样的操作可以从溶液中得到固体?
讨论
问题讨论
过滤——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之一
(1)适用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
(2)主要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滤纸等。
(3)装置图:
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知识回顾
蒸发——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之二
(1)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适用于分离溶于溶剂中的溶质。
(2)主要仪器:
蒸发皿、铁架台、
酒精灯、玻璃棒。
(3)装置图:
知识回顾
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
结晶-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之三
知识回顾
海 水 晒 盐
海盐
岩盐
湖盐
井盐
粗 盐
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CaCl2 、MgCl2 以及一些硫酸盐等。
海水的化学组成示意图
粗盐中含有哪些杂质?
交流讨论
实验设计(一)
如何除去食盐中混有的杂质?
粗 盐
(泥沙,可溶性的CaCl2 、MgCl2 以及一些硫酸盐等)
过 滤
除 杂
过 滤
溶 解
蒸 发
问题解决
第一步 溶解
这里约有4 g粗盐,你准备用大约多少克水溶解?如何操作?
4 g粗盐加到盛有约14.2 mL 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查溶解度
思考:
“一贴” “二低” “三靠”
若滤液浑浊,再过滤一次
第二步 过滤
1、过滤操作应注意哪些问题?
2、若滤液仍浑浊怎么办?
思考:
一些物质的溶解性
资料:
OH- Cl- SO4 2- CO3 2-
H+ 溶、挥 溶 溶、挥
Na+ 溶 溶 溶 溶
Ca2+ 微 溶 微 不
Ba2+ 溶 溶 不 不
Mg2+ 不 溶 溶 微
1、你准备用哪些试剂分别除哪些离子?
第三步 滤液除杂
思考:
由此除去粗盐中的杂质离子的正确操作的分析过程如下:
OH- CO32- Ba2+
CO32-
Mg2+ Ca2+ SO42-
特征
除杂试剂
OH-
Ba2+
CO32-
Na+
Na+
Cl-
过量的
除杂试剂
CO32-
Na+
H+
Cl-
H+
Cl-
控制pH
Na+、Cl-
2、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试剂的加入顺序共有几种?依据是什么?
(1)BaCl2——Na2CO3——NaOH——HCl
(2)BaCl2——NaOH——Na2CO3——HCl
(3)NaOH——BaCl2——Na2CO3——HCl
依据: Na2CO3在BaCl2之后加入,
Na2CO3除CaCl2 和BaCl2 。
稀盐酸最后加入。
思考:
将烧杯中混合物静置,先将上层清液转移到过滤器中,然后再将烧杯中的白色沉淀和剩余溶液沿玻璃棒一齐倒入过滤器中。再向滤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
实验现象:滤纸上留有白色沉淀,滤液澄清透明。滤液中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
第四步 过滤
将除杂后的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实验现象:水份蒸发,逐渐析出白色固体
第五步 蒸发
为何选择蒸发溶剂而不用降温析出晶体?
思考:
经过除杂后得到的食盐水可直接用于 氯碱工业,氯碱厂用电解饱和实验水制取NaOH,可有趣的是电解后的溶液中一般含有10%NaOH 、16%NaCl,故需要对电解后的溶液进行脱盐处理,以得到较纯净的NaOH。请你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只要求简单说出操作方法。
电解后的溶液
蒸发
过滤
NaCl固体
NaOH溶液
固体NaCl和NaOH溶液
交流讨论
查溶解度
现有硝酸钾和氯化钾固体混合物50克,其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10%,请设计方案提纯硝酸钾?
实验设计(二)
问题解决
观察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可得出,硝酸钾在温度高时溶解度很大,在温度低时溶解度较小,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幅度不大。可以利用这个特征先配成较高温度(100℃)下的KNO3饱和溶液,利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使KNO3析出,此时KCl不析出。
①溶解:将50克KCl和KNO3的混全物放入烧杯中,加入约 18.3mL 的100 ℃的热水,用玻棒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
②将所得溶液静置、冷却,降低温度到30℃左右,析出晶体;
③过滤得到晶体。
④重结晶,得到更为纯净的 KNO3
实验方案如下:
作业:
1.过滤
(1)分离物质:不溶性固体与液体
(2)装置仪器:
(3)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特殊方法;
(1)利用吸铁石对铁的吸引。
(2)利用密度。
2.蒸发
(1)分离物质:溶于溶剂中的固体溶质
(2)装置仪器:
(3)注意事项:利用余热蒸干
3.结晶
(1)分离物质:两种溶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程度相差很大
(2)实例:KNO3与NaCl的分离
如何除去食盐中混有的杂质(泥沙,可溶性的CaCl2 、MgCl2 以及一些硫酸盐等) ?
粗 盐
过 滤
除 杂
过 滤
溶 解
蒸 发
问题解决
实验设计(一)
(1)BaCl2——Na2CO3——NaOH——过滤—— HCl
(2)BaCl2——NaOH——Na2CO3——过滤—— HCl
(3)NaOH——BaCl2——Na2CO3——过滤—— HCl
依据: Na2CO3在BaCl2之后加入,
Na2CO3除CaCl2 和BaCl2 。
稀盐酸最后加入。
现有硝酸钾和氯化钾固体混合物50克,其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10%,请设计方案提纯硝酸钾?
实验设计(二)
问题解决
①溶解:将50克KCl和KNO3的混合物放入烧杯
中,加入适量 的100 ℃的热水,用玻
棒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
②结晶:将所得溶液静置、冷却,降低温度到
30℃左右,析出晶体;
③过滤:过滤得到晶体。
④重结晶:重结晶得到更为纯净的 KNO3 。
实验方案如下:
记录实验现象和结论: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实验二
滴加四氯化碳的试管
出现分层,上层无色,下
层出现橙红色
四氯化碳不溶与水,比水重,溴在四氯化碳中溶解性更好
红墨水迹慢慢扩散,外圈为红色,内圈为黄色
溶剂对红墨水中成分的吸附性能不同
4.萃取分液
(1)分离物质:
(2)条件:
(3)仪器:
(4)实例:
在两种溶剂中溶解度相差很大的溶质
①被萃取的物质在两种溶剂中溶解度相差很大。
②两种溶剂互不相溶。
③两种溶剂密度相差较大
分液漏斗
溴水、碘水中溴、碘的提取
5.蒸馏
(1)分离物质:
(2)仪器装置:
(3)实例:制取少量蒸馏水;石油的分馏
6.层析法
(1)条件:
(2)方法:
(3)实例:植物体中各种色素的分离
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
或除去水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物质
蒸馏烧瓶、冷凝管
混合物中各物质被吸附性能不同
纸层析法、薄层层析、柱层析……(共17张PPT)
第二单元
1、溶液浓度:
1.质量分数 ω
2.物质的量浓度 CB
mB
=
m(aq)
×100%
cB =
nB
V(aq)
溶质的物质的量
溶液的体积
单位:
常用 mol/L(mol·L-1)
2:计 算
1.基本量的换算
2.溶液中溶质微粒数目的计算
3.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4.溶液稀释与浓缩
5.两种不同浓度溶液混合
6.化学反应中计算
请大家计算一下下列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0.5
2
0.2
0.5
1
0.05
500mL
溶质
溶液V(aq)
n(mol )
C(mol/L)
20g NaOH
98g 硫酸
1.12LHCl
1L
250mL
(S.P.T)
40
98
1.基本量的换算
例1:将2.86gNa2CO3 .10H2O配成100mL溶液,求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例2、已知Vml Al2(SO4)3溶液中含Al3+ ag,则C(SO42+)?
2.溶液中溶质微粒数目的计算
2L 1mol/L的H2SO4溶液,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为 mol,含H+ 个,SO42-
个。
2
2.408×1024
1.204×1024
3.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溶液的体积(L)
溶质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摩尔质量(g/mol)
密度(g/mL)
例:某浓硝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4%,密度为1.5g/cm3。计算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设有1000ml硝酸溶液,则
m(HNO3) =ρ[HNO3(aq)]·V[HNO3(aq)]·ω(HNO3)
= 1.5g/cm3×1000cm3×94% =1410g
n(HNO3) = m(HNO3)/M(HNO3) =1410g/63g·mol-1
= 22.4mol
答:该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2.4mol/L
思路:C = n / V
例:2mol/LNaOH溶液(ρ=1.08g/cm3) 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解:设有1L NaOH溶液,则
m(NaOH) = 2mol/L×1L×40g/mol = 80g
m[NaOH(aq)]=1.08g/cm3×1000cm3= 1080g
ω[NaOH(aq)] = 80g/1080g×100% = 7.4%
答: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4%
思路: ω = m B /m(aq )
4.有关溶液稀释和浓缩的计算
思路:稀释溶液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结论:浓溶液配制稀溶液前后溶质的量不变
C1V1= C2V2
1。将10毫升2 mol/L的硫酸溶液加水稀释到0.5mol/L,其体积为多少毫升?
解:10mL×2mol/L=V[H2SO4(aq)]×0.5mol/L
2。配制500mL1 mol/L的H2SO4溶液,需要密度为1.8g/mL的浓硫酸(98%硫酸)多少毫升?
解: 0.5×1=V×1.8×98%÷98
3、从1L 1mol/L蔗糖溶液中分别取出100mL、10mL、1mL,取出的溶液中蔗糖的物质的量浓度及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C(mol/L)
n(mol)
100mL
10mL
1mL
1
1
1
0.1
0.01
0.001
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同。
一种溶液,取用体积不同,物质的量浓度是不变
结论:
4、已知Vml Al2(SO4)3溶液中含Al3+ ag,则C(SO42+)?若从其中取出0.1Vml
并稀释至Vml,则此时溶液中则C(SO42+)?
一起来试试!
中和1升0.5 mol/LNaOH溶液,需要多少升 1mol/LH2SO4溶液?
5.有关溶液反应的计算
解: 2NaOH~~~~H2SO4
2mol 1mol
1L×0.5mol/L V[H2SO4(aq)]×1mol/L
6.有关两种不同浓度溶液混合的计算
C3V3 = C1V1+C2V2
(混合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总和不变)
与100 mL0.1 mol/L (NH4)2SO4溶液中NH4+离子浓度相同的是
A.10 mL 1 mol/L (NH4)2SO4溶液
B.50 mL 0.1 mol/L NH4Cl溶液
C.200 mL0.05 mol/L (NH4)2SO4溶液
D.200 mL 0.2 mol/L NH4NO3溶液
思考:
( D )
小结:
一、物质的量浓度
二、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基本量的换算
2.在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溶质微粒数目的计算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4.有关溶液稀释和浓缩的计算
5. 有关溶液反应的计算
6、有关两种不同浓度溶液混合的计算(共19张PPT)
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化学实验是学生化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1、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泥沙。
2、某地区的自来水中混有少量Fe3+,
实验室如何获得少量纯净的水。
3、已知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
如右图所示,KNO3中混有少量的
KCl,如何提纯KNO3。
图1-12 KC 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
KNO3
现需要分离下列物质,请结合初中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物质分离方法:
图1-16 蒸馏
蒸馏烧瓶
冷凝管
牛角管
加水溶解(配成热的浓溶液)
冷却结晶(KNO3结晶析出)
过 滤
图1-12 KC 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
KNO3
1. 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泥沙
2. 某地区的自来水中混有少量Fe3+,
实验室如何获得少量纯净的水。
3. 已知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
如右图所示,KNO3中混有少量的
KCl,如何提纯KNO3。
图1-12 KC 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
KNO3
现需要分离下列物质,请结合初中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物质分离方法:
4. 溴水中溶有少量的溴,如何将溴从水
中分离出来(溴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
现 象
结 论
3.
振荡前:上层是橙色
下层是无色
振荡后:上层是无色
下层是棕红色
溴在CCl4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水和CCl4互不相溶
2. 溴水在上层
CCl4在下层
1. 分 层
CCl4的密度比水大
2. 已知硫酸钡既难溶于水又难溶于酸,
现有含硫酸钠的粗食盐,请设计实验方
案提纯氯化钠。
1. 已知氢氧化镁难溶于水,现有含氯化
镁的粗食盐,请设计实验方案提纯氯化钠
实验方案:
3. 现有含硫酸钠、氯化镁和泥沙等杂质
的粗食盐,请设计实验方案,由粗食盐
提纯氯化钠。
实验3方案
⑴加水溶解
⑵过滤
⑶加入过量BaCl2溶液
⑷加入过量NaOH溶液
⑸加入过量Na2CO3溶液
⑹过滤
⑺加入过量盐酸
⑻加热、蒸发
练习与实践
现需要分离下列物质,请用直线将分离实例、分离方法和选择分离方法的依据连接起来。
实 例 分离方法 选择的依据
除去澄清石灰水中的碳酸钙 蒸馏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异
用CCl4提取溴水中溴单质 过滤 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
分离醋酸(沸点118℃)与乙醇(沸点78.5℃) 分液 沸点的差异较大
分离汽油和水 结晶 两溶剂互不相溶
从含有氯化钠的硝酸钾溶液中提取硝酸钾 萃取 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不同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几种物质分离的方法,懂得了根据混合物中物质的性质差异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除了这些,以后我们还会学到更多的物质分离方法,如:层析、升华、盐析、渗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