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素养卷(第五章)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到冬季,北方的很多行道树都被刷上白漆,就像穿了“白裙”,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黄等)将树干涂成白色,一般涂刷至距地面1~1.3米的高度。据此完成1~2题。
1.绿化部门给城区行道树穿“白裙”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营养,提高抵抗力
B.杀菌、杀虫,提高抗病能力
C.防止牲畜啃食
D.防止冬春火灾
2.树木涂白后( )
A.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流失
B.使树木萌芽、开花提前,躲过早春低温冻害
C.使树干昼夜温差变小,减轻树皮开裂
D.增加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冻害发生概率
读我国西双版纳森林景观图,回答3~4题。
3.实地考察发现,该地的植被成层现象明显,最高的望天树可达80多米,而在其下面还分布着多层高低错落的乔木。这种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①该地区气温较高,降水较多,故植被高度大、种类多
②人类影响较小
③不同的植物需要的养分多少不同
④不同的植物需要的光照条件不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下列地区中也能看到这种森林景观的是( )
A.东非高原 B.地中海沿岸
C.中南半岛 D.墨西哥高原
读我国部分相对高度在1 000 m以上的山地森林植被垂直带谱图,回答5~7题。
5.图示山地都有的植被类型是(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针阔混交林 D.针叶林
6.与图中28°N以南山地有无针叶林存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海拔
7.下列山地中针叶林分布下限海拔最低的是( )
A.莽山 B.武夷山
C.神农架 D.宝天曼
下图为南京市某人工隧道景观图,隧道穿过覆盖茂密植被的低缓小山丘。据此完成8~9题。
8.推测该低缓小山丘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温带针阔混交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9.南京地区的土壤是( )
A.黑土 B.红壤
C.棕壤 D.褐土
生长于流石滩的水母雪兔子(如下图)是毛绒矮化版的花卉,色彩亮丽。读图,完成10~11题。
10.水母雪兔子生长的流石滩分布在( )
A.山麓冲积扇 B.滨海潮间带
C.高山山坡地 D.荒漠戈壁处
11.水母雪兔子对当地土壤的影响主要包括( )
①为表层土壤提供有机质 ②不断富集各种养分元素
③促进水分、热量的交换 ④进行着化学、生物风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为某山脉山坡的垂直植被分布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上图中山坡原有的一类自然植被现已完全缺失,该类自然植被可能是( )
A.热带草原 B.常绿硬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高山草甸
13.导致上题自然植被类型缺失的因素最可能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蔬菜大棚是一种具有出色的保温性能的框架覆膜结构,它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吃到反季节蔬菜,下图为我国某地的蔬菜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该农业面向国内外市场,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读图完成14~16题。
14.连作八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 )
A.土壤酸化 B.土壤盐碱化
C.土壤沙化 D.土壤有机质减少
15.为减缓大棚内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
A.采用滴灌技术 B.及时深耕土壤
C.增施化肥 D.淡水洗盐
16.该蔬菜大棚最可能位于( )
A.江南丘陵 B.黄淮海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长江三角洲
敦煌气象站位于敦煌绿洲西侧约7 km处,所处地为平坦的沙石戈壁滩,以东风为主。下图表示某年8月22~23日(两个典型晴天)敦煌戈壁气象站测得的不同深度(10 cm、20 cm、40 cm、80 cm)土壤湿度的日变化。读图,完成17~19题。
17.图中表示10 cm深处土壤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8.④代表的土壤湿度最大值出现在( )
A.日出前后 B.午夜时分
C.正午前后 D.日落前后
19.与③④相比,①②处土壤湿度大且日变化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埋藏深 B.土壤保水性好
C.有河流流经 D.受东侧绿洲影响大
土壤是自然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是植物扎根立足的场所,我国东北地区是黑土地,华北地区是黄土地,成都平原是紫色土,江南丘陵分布着红壤。据此回答20~21题。
20.下列土壤颜色与其形成因素的关系,正确的是( )
A.黑土——草类植物的大量生长
B.黄土——湿热的气候条件
C.紫色土——风蚀作用
D.红壤——岩石性质和特征
21.成都平原的紫色土含有丰富的磷、钾等养分,说明( )
A.植物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B.矿物质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C.生物对土壤的形成影响巨大
D.空气的氧化作用是土壤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入渗率指水分自地表渗入土壤中的强度,以每小时若干毫米表示。在某种情况下,降雨渗入土壤时的最大入渗率,叫“入渗容量”。读图回答22~23题。
22.若图中曲线表示干湿状况不同的沙壤土和粘壤土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的入渗率变化情况,则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①—湿粘壤土 B.②—湿沙壤土
C.③—干沙壤土 D.④—干粘壤土
23.关于入渗率和入渗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其他条件相同,降水时间越长,土壤的入渗率越大
B.若其他条件相同,降水量越大,土壤的入渗率越大
C.在降雨量满足时,入渗容量出现在入渗初期
D.在降雨量满足时,入渗容量出现在降雨后期
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的多少。读图回答24~25题。
24.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气候条件 B.土壤条件
C.生物条件 D.地质条件
25.图中所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低向高排列的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山顶苔藓矮曲林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等在山顶或山脊,受山地特殊环境影响(山顶效应)演化形成的植被类型,也被称为“雾林”。其树木弯曲变形、低矮且粗壮(图b);枝干或叶片上密被有附生的苔藓植物。鉴于其生存环境的独特性和分布的特殊性,近年来备受关注,有关专家呼吁应加强保护。图a示意中国南方山顶苔藓矮曲林分布。
(1)山顶苔藓矮曲林又被称为“雾林”,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4分)
(2)分析山顶苔藓矮曲林生长缓慢、“矮曲”的原因。(4分)
(3)说明加强山顶苔藓矮曲林保护的原因。(4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
草地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干扰的响应是近年来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将变得稳定。在生物多样性的表示方法中,“重要值”是一项重要指标,它表示了某种植物在该区域生态环境中所占的地位,数值越大,数量越多,区域主导性越强。通常认为,施肥能导致植物重要值的改变,进而引起草场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我国一环境研究小组在温带某水分条件较好的天然草场,连续两年进行人工施肥实验。下图示意施肥后引起的草类变化情况。该草场主要由A、B、C、D四类牧草组成。
(1)请指出施肥前该天然草场原有的优势物种,并说明判断理由。(2分)
(2)分析在高浓度施肥条件下,该天然草场生态环境的变化。(5分)
(3)实验结果对我国此类草场的天然牧草生产有何启示?(5分)
28.阅读图文信息,完成下列各题。(18分)
野生黑枸杞,主要产自青海柴达木盆地海拔2 800~3 000米的沙漠地带。因含有丰富的天然花青素而成为延缓衰老、预防癌症的天然食品,其价格昂贵,被称为“软黄金”。然而其高昂的价格也一度令很多人对其进行了破坏性的疯狂采摘。
(1)根据野生黑枸杞核心产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推测野生黑枸杞的生长习性,并说明依据。(6分)
(2)指出青海省野生黑枸杞品质优良的原因。(6分)
(3)阐释对当地野生黑枸杞进行疯狂采摘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6分)
2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其中的碳元素即为土壤有机碳。土壤有机碳含量既与进入土壤中的生物残体等有机物质多少有关,也与以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为主的有机物质的损失有关。当土壤水位较低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比较明显,因此也导致了土壤有机物的损失。
湿地系统因为处于常年积水或者季节性积水状态,积累了更多的土壤易分解有机碳,使湿地土壤碳库对气候变化更加敏感。调查研究表明,位于黑河中游(河西走廊中段)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为2.28~29.55克/千克,较洞庭湖湿地(19.63~50.20克/千克)和三江平原湿地(96~184克/千克)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低。下图为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与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
下表为黑河中游湿地植被类型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关系表。
土层深度/厘米 土壤有机碳含量/(克·千克-1)
高草植被 低草植被
0~10 14.80 10.35
11~20 11.93 8.23
21~40 8.25 6.44
(1)描述黑河中游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3分)
(2)试从气候角度分别指出洞庭湖湿地和三江平原湿地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黑河中游湿地的原因。(2分)
(3)根据土壤有机碳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分析湿地退化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的原理和趋势。(3分)
单元检测(第五章)
1.解析:欧洲大部分位于温带和亚寒带,缺乏红树林海岸,①错误;红树林分布于潮间带淤泥质滩涂上,受周期性潮水浸淹,多为常绿灌木和小乔木,以喜盐植物为主,具备呼吸根,因此③④正确,②错误,故选C。
答案:C
2.解析: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良好的海岸防护林带,也是海洋生物繁衍栖息的理想场所,可以保护海岸,保护生物多样性,故选A。
答案:A
3.解析: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反映了雨林生态的脆弱性,其脆弱性主要是因为雨林系统的生物循环旺盛,植物在快速成长的同时形成枯枝落叶,这些生物残体在地表很快就被分解者分解,所释放的养分又直接被根系再吸收以维持植物的快速生长。由于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再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中的土壤一般很贫瘠,①②正确。故选A。
答案:A
4.解析:本题考查河流的相关知识。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少,河水的含沙量减少,故B正确。植被覆盖率与降水变率和降水量关系不大,故A、C错误。植被覆盖率提高,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汇入河流的径流减少,故D错误。
答案:B
5.解析:对比五次降水,降水历时最长的为第三次降水,①错误。第五次降水的单日平均降水量为45.35 mm,降水强度较大,易产生洪峰,②正确。由材料可知,该地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植被截流量大,但前四次降水使得土壤含水量趋于饱和,因此第五次下渗量较少,导致汇入河流的水量变大,③正确,④错误。故选B。
答案:B
6.解析:贺兰山东麓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气温高,降水多,植被覆盖度最大,①线表示夏季。冬季寒冷干燥,草木凋落,植被覆盖度最低,④线表示冬季。与春季相比,秋季水分条件相对较好,植被覆盖度更高,故②表示秋季,③表示春季。故选B。
答案:B
7.解析:根据上题分析可知,①季节为夏季,受夏季风影响,该地降水较多,加上气温高,植被生长好,植被覆盖度高,C项正确,A项错误。贺兰山东部夏季无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B项和D项错误。故选C。
答案:C
8.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会消耗氧气,使大气中氧气的比例减小,A错误;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对大气中的氮气影响不大,B错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比例减少,C错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使大气中氧气的比例增加,D正确。
答案:D
9.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客家人南迁路线北起华北平原,南至雷州半岛,由暖温带到热带,气候类型依次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故选C。
答案:C
10.解析:从图中客家人的土楼结构看,进出只有一条通道,四周高墙林立,并且房顶有宽檐,围墙上部有瞭望、射击口,其目的就是安全防御,故选A。
答案:A
11.解析:读图可知由低纬度地带到高纬度地带,热量条件是逐渐变差的,其衣着变化是由背心到厚羽绒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即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故选B。
答案:B
12.解析:读图可知此时西藏的穿着为西服,而川渝的穿着为衬衣,川渝的海拔比较低,气温较高,其穿着比较单薄,西藏的海拔比较高,气温比较低,西藏的穿着比较厚,可知西藏和川渝着装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度不同,故选C。
答案:C
13.解析:穿衣指数受天气状况、气温、湿度等多种要素共同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故选A。
答案:A
14.解析:结合材料信息“黑土区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商品粮基地”可知,随着农业的发展,东北地区黑土厚度变薄、肥力下降,故引起东北平原黑土厚度变薄、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度垦殖,流水冲刷严重,C正确;全球气候变暖,对黑土厚度变薄、肥力下降影响较小,A错误;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主要造成土壤污染,不是黑土厚度变薄、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B错误;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大量被侵占导致耕地减少,与黑土肥力下降无关,D错误。
答案:C
15.解析:秸秆还田,免耕、少耕和休耕有利于保护土壤,恢复黑土肥力,A正确;农业发展要做到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在黑土地上发展畜牧业,不利于保护与恢复黑土肥力,B错误;大力植树造林,抵御寒潮危害对恢复黑土肥力作用不大,C错误;黑土肥力下降主要与人类过度垦殖有关,完善水利设施,减少水土流失对恢复黑土肥力作用不大,D错误。
答案:A
16.解析:读图可知,M地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光、水、热较充足,生物循环旺盛,而且M地区以山地为主,地表起伏大,水土容易流失,所以M地及其附近地区土地贫瘠,C正确;夏季炎热干燥,昼夜温差大,冬季降水较多,岩石风化强烈,A错误;河流冲刷对土地肥力影响不大,B错误;夏季降水少,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D错误。
答案:C
17.解析:读图可知,细颗粒黏土层的上层为有机肥土壤层,细颗粒黏土层土壤黏度高,透水性差,可以阻挡水肥往下渗透,减少水肥流失,D正确;细颗粒黏土层不能增大昼夜温差,A错误;细颗粒黏土层不能提高土壤温度,B错误;细颗粒黏土层土壤黏度高不利于根系伸展,不利于根系发育,C错误。
答案:D
18.解析:在高寒沼泽草甸,深度60~100 cm之间,随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密度增大,A错误;相同土壤深度,高寒沼泽草甸的有机碳密度最大,B错误;高寒沼泽草甸的有机碳密度随着深度增加先减小后增大,而且随着深度的增加,有机碳密度变化不大,所以,土壤有机碳密度并没有呈现显著的表层聚集性,C错误;直接读图可以看出,表层高寒沼泽草甸土壤有机碳密度最高,D正确。
答案:D
19.解析:从“黑河上游三种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变化”图可以看出,植被类型不同,土壤有机碳密度差别很大,所以,影响黑河上游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植被类型,C正确;材料没有成土母质和地形地势的相关信息,同是祁连山黑河上游地区,气候差别不大,ABD错误。
答案:C
20.解析:由材料“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至9月上旬,降水量在600~700 mm之间”可知,该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山东半岛位于秦岭—淮河以北,C正确;四川盆地、南岭、两广丘陵位于秦岭—淮河以南,A、B、D错误。
答案:C
21.解析:由图B可知,该地土壤厚度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A错误;由图C可知,土壤厚度与坡度呈负相关,B正确;由图A可知,阴坡土壤厚度普遍大于阳坡,说明土壤厚度与光照呈负相关,C错误;阴坡热量小于阳坡,说明土壤厚度与热量呈负相关,D错误。
答案:B
22.解析:由图A可知,阴坡土壤厚度较阳坡大。阴坡的光照条件较阳坡差,气温较低,热量较差,水分蒸发量较小,土壤水分状况较好,植被覆盖状况较好。由图B可知,土壤厚度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故阴坡土壤厚度较阳坡大,D正确;由图C可知,坡度越大,土壤厚度越薄,与图A反映的阴坡土壤厚度较阳坡大矛盾,A错误;阳坡光照条件好,气温高,水分蒸发量较大,土壤水分状况差,植被生长状况差,B、C错误。
答案:D
23.解析:喇叭泉林场位于甘肃永昌县,植被依靠地下水生存,而大河上游人口、经济规模扩大,用水量增多,林场来水量减少地下水水位下降,致使树木死亡,C正确。
答案:C
24.解析: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使永昌县北部的生态防护屏障整体防护功能大幅度衰退,林地内原已固定的沙丘再度被激发或活化,D错误;流沙开始南侵,荒漠化范围向南扩大,区域土壤肥力降低,可开垦耕地面积减少,A、B错误,C正确。
答案:C
25.解析:林带建设使防风效能明显提高,风速明显降低,①正确;农田蒸发量减少,树木蒸腾量增加,空气湿度增加,③错误;大行距内耕作低秆农作物,林地间土壤熟化过程加速,提高了林业经济效益,④错误;该林带的建设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提高了生态效益,②正确。故选A。
答案:A
26.解析:第(1)题,结合当地地形和气候等自然条件,结合沙棘林的环境效益进行分析。第(2)题,结合春秋季降水条件差异进行分析。第(3)题,从保鲜技术和储运成本、加工技术、产品质量、市场等方面分析经济效益不好的原因。第(4)题,在表明自己观点的前提下进行论证,只要观点与论证达到统一即可。
答案:(1)该地多沟壑,地形起伏大,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沙棘林带与坡面径流方向垂直,能有效拦水拦沙,利于水土保持。
(2)该地春季降水少,蒸发强,干旱严重;夏秋季多雨,秋季土壤墒情好(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幼株易成活。
(3)当地保鲜技术差,储运成本高;加工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不高;市场开发不足,销售渠道不畅。
(4)赞同:质优高产,经济效益高;提升产业规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不赞同:可能破坏本地生物链的稳定,影响生物多样性;引进品种可能不适应本地环境,不宜盲目扩种;规模扩张过快,可能导致产品销售受阻。
27.答案:(1)草地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下降;农田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现先缓慢上升,再缓慢下降,然后再上升的趋势;草地土壤含水率垂直变化大于农田。
(2)表层土壤接收太阳辐射多,土壤升温快,蒸发量大;农作物根系主要分布于0~20厘米深的地下,根系吸收水量和储水量大;农作物蒸腾作用强烈,叶面失水较多;深层土壤根系基本不能到达,水分蓄积量多,土壤含水率较高。
(3)牧草和农作物处于生长后期(枯黄期),需水量明显减少;降水量较丰富,土壤湿度增大;气温下降较快,且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4)了解不同类型土壤的墒情,指导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制定科学的农田灌溉方案,保障农田增产和农民增收;制定合理的草地管理方式,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单元素养卷(第五章)
1~2.解析:第1题,树木主要从根系吸收营养,A错误;城市地区不会出现大量牲畜,C错误;城市内树木较为稀疏且维护好,出现火灾的可能性小,D错误;结合材料中行道树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黄可以知道给行道树穿“白裙”的主要目的是杀菌、杀虫和防冻害,故B正确。第2题,树木涂白不会影响地面辐射和气温,因此也不会影响树木萌芽和开花时间,A、B排除;树木涂白可以反射阳光,减少对阳光的吸收率,D错误;树木涂白可以反射阳光,减弱树干吸收太阳辐射,使得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减小,减少树皮开裂,起到保护植物的作用,C正确。
答案:1.B 2.C
3~4.解析:第3题,植被有成层结构,说明植被长得高大,植被种类多,有高有矮。水热条件好植被才能长得高大且种类多,而不同的植物需要的光照条件不同,故喜光植物长得高大,喜阴植物长得矮小。第4题,图示植被为热带雨林,东非高原和墨西哥高原是热带草原,地中海沿岸多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在海拔较低、降水较多的地方,分布着热带雨林。
答案:3.D 4.C
5~7.解析:第5题,依据图例,可看出图示山地都有常绿阔叶林。第6题,图示28°N以南山地中,有针叶林分布的山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西部没有针叶林分布,而东西部的主要差异是降水量,故C项正确。第7题,依据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异规律类似于当地水平自然带分异规律,可判断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图示宝天曼纬度最高,则针叶林分布下限海拔最低。
答案:5.A 6.C 7.D
8~9.解析:第8题,南京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项正确。第9题,南京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发育红壤。
答案:8.C 9.B
10~11.解析:第10题,由图文材料可知,该植被生长在流石滩,流石滩的环境比较干旱,所以不可能是山麓冲积扇或者滨海潮间带,A、B两项错误。荒漠戈壁气候极端干旱,多沙丘细沙,土壤松散,而水母雪兔子的生长环境多石块或碎屑岩石,故D项错误,C项正确。第11题,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的作用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植被可以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其通常是以枯枝落叶的形式为土壤提供有机质,①正确。植物也可以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物质来满足自身生命机体的需要,②正确。植被的根系对土壤的结构以及孔隙度都有影响,最典型的是植被的根劈作用,即进行着化学、生物风化,④正确。水分和热量的交换需要太阳辐射以及重力能,③错误。故选B项。
答案:10.C 11.B
12~13.解析:第12题,考查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山脉垂直自然带谱的植被分布类似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布规律,从低纬到高纬的典型植被大致依次是热带雨林、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等(大陆的东岸),与图中山坡自然植被对比可知,存在原生常绿阔叶林、原生针叶林,但其上方没有原生落叶阔叶林,说明原来有的而现在完全缺失的自然植被是落叶阔叶林,故选C。第13题,据材料可知,原来有而现在完全缺失,应当是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滥砍滥伐等,原来的植被遭受破坏,而产生现在的植被;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是自然因素,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不会造成该植被的缺失,故选D。
答案:12.C 13.D
14~16.解析:第14题,由图可知,连作八年时,大棚内表层0-20cm土壤的pH值减小到小于7,土壤呈酸性,即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土壤酸化;表层0-20cm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在增加,没有沙化;pH值大于7是碱化,故选A。第15题,读图可知,连作使大棚内表层土壤呈酸性,而深层土壤pH值变化不大,可采取及时深耕土壤措施中和土壤酸碱度,以减缓大棚内土壤酸化及退化速度;采用滴灌技术主要是改善土壤的盐碱度;增施化肥可能加剧酸化;淡水洗盐是针对盐碱化不适用于酸性土壤,故选B。第16题,由图可知,表层土壤(0-20cm)耕作1年时呈碱性,说明当地土壤呈碱性,且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可能位于北方黄淮海平原;江南丘陵和长江三角洲表层土壤多呈酸性;塔里木盆地多为有机质含量低的荒漠土,故选B。
答案:14.A 15.B 16.B
17~19.解析:第17题,土壤深度越浅,土壤湿度受大气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越大。读图可知,曲线④表示的土壤湿度有较明显的日变化,说明该曲线表示10cm深处土壤,故选D。第18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8月22~23日,该地为夏季,白天晴朗,气温较高,蒸发量较大,土壤湿度较小;日出前后,该地气温达到最低,水汽凝结下渗,10 cm深处土壤的湿度明显升高,故选A。第19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深层土壤受大气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小,受地下水影响较大,故土壤湿度大且日变化小。该地为沙石戈壁滩,土壤保水性能差;结合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沙石戈壁滩,没有河流流经,深层土壤受东侧绿洲影响较小,故选A。
答案:17.D 18.A 19.A
20~21.解析:第20题,黄土与干旱气候有关,紫色土与岩石性质和特征有关,红壤与湿热的气候有关,故选A。第21题,矿物质是土壤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植物是土壤中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故选B。
答案:20.A 21.B
22~23.解析:第22题,四条曲线代表四种土壤,这四种土壤又可以分为干和湿、粘和沙,就入渗率来讲应该是干>湿,沙>粘,所以①为干沙壤土,②为湿沙壤土,③为干粘壤土,④为湿粘壤土,故选B。第23题,刚开始下雨时,土壤相对较干,雨水下渗得更快,入渗率更高,故选C。
答案:22.B 23.C
24~25.解析:第24题,气候决定了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光照、热量和水分,因此也影响生物的生长速度、微生物分解速度,从而是影响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所储存养分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因素,故A对。第25题,高纬度地区,由于气温较低,植物生长较慢,所以生物量较少;微生物分解作用非常缓慢,所以枯枝落叶较多;土壤冻结时间长,所以土壤中储存的养分较少,物质养分的流动也较少。
答案:24.A 25.D
26.解析:第(1)题,从水汽、降温角度分析即可。第(2)题,树木生长慢一般可从气候(光热)、土壤角度分析;“矮曲”又体现在“长不高”“弯曲”上,一般矮与气温、曲与风力有关。第(3)题,可从该林存在的意义、破坏后不易恢复,以及破坏严重角度分析。
答案:(1)植被茂密,蒸腾作用和保湿作用大,空气湿度大;地面辐射强,散热快,空气中的水汽易凝结成雾;山地复杂的地形有利于水汽上升,冷凝成雾。
(2)由于潮湿多雾,日照少;气温低,热量少;土层浅薄,贫瘠,植物生长缓慢。在强烈山风的持续作用下,树木弯曲变形甚至匍匐地面;冷湿使得植物向上生长受阻。
(3)山顶苔藓矮曲林生长环境恶劣,生态脆弱;人类活动不当(转为农业用地、采药等)的威胁日益严重;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环保功效;生存环境独特,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
27.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重要值的数值越大,数量越多,区域主导性越强。所以施肥前该天然草场原有的优势物种为A。理由是施肥前A的重要值最高,说明其在草场中占主要地位。第(2)题,由物种差异引起的生态环境的变化,主要从物种生存空间竞争角度分析。高浓度施肥条件下,A类牧草的重要值急剧增大,说明其数量迅速增加,可能挤占其他牧草的生存空间。其他牧草数值呈下降趋势,说明生长受到抑制。该草场整体生物多样性呈减少趋势,最终导致草场生态环境恶化。第(3)题,我国此类草场的天然牧草生产应控制畜牧业的规模,减少对牧草的需求量;防止为提高产草量而过度施肥;中低浓度施肥,或合理施肥。加强草场生态监测,防止出现草类多样性减少现象。
答案:(1)优势物种为A,施肥前A的重要值最高,说明其在草场中占主要地位。
(2)高浓度施肥条件下,A类牧草的重要值急剧增大,说明其数量迅速增加,可能挤占其他牧草的生存空间;其他牧草数值呈下降趋势,说明生长受到抑制。该草场整体生物多样性呈减少趋势;最终导致草场生态环境恶化。
(3)控制畜牧业的规模,减少对牧草的需求量;防止为提高产草量而过度施肥;中低浓度施肥,或合理施肥;加强草场生态监测,防止出现草类多样性减少现象。
28.解析:第(1)题,野生黑枸杞核心产区自然环境独特,推测野生黑枸杞的生长习性时应立足于当地自然环境的独特之处。首先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高山高原气候(气候独特),光照强,降水少;其次是海拔高(地势独特),日温差大,气温较低;再次是邻近盐湖,土壤中盐分含量高(土壤独特),土壤贫瘠。第(2)题,青藏高原地区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原因,一般从自然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分析,自然方面主要是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等;社会方面主要是人口少、污染小等。第(3)题,疯狂采摘会造成植被破坏,直接导致来年黑枸杞产量降低;同时植被的破坏也造成了当地森林覆盖率降低,使当地生态失调,进而影响局地气候、动植物资源的丰歉程度等。
答案:(1)生长习性:耐旱、喜光、耐寒、耐盐碱。推测依据:野生黑枸杞核心产区为高山高原气候,干旱少雨;地势高,光照充足,气温较低;当地有较多盐湖分布,土壤中盐分含量较高。
(2)地势较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春夏季节冰雪融水量大,低温型地下水源充足,利于果肉积汁;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病虫害少,果肉果汁菌类含量极少;距离工业发达地区较远,基本无污染,黑枸杞品质优良。
(3)破坏植株,影响来年产量;破坏植被,降低当地森林覆盖率;使局地气候更加干燥;动植物资源减少等。
29.答案:(1)分布特征:高草植被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低草植被;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递减。原因:高草植被生物残体输入多于低草植被;土层越浅,获得的生物残体量就越多,土壤有机碳在土壤中的含量就越多。
(2)与黑河中游湿地相比,洞庭湖湿地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纬度更低,降水更多,气候更为温暖湿润,植物可以终年生长,通过输入更多生物残体来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含量;三江平原湿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纬度更高,气候温凉湿润,冬季漫长严寒,低温的条件使微生物分解有机碳速率减慢,大量积累有机碳。
(3)原理:碳汇聚的过程可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微生物分解有机碳,则会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趋势:湿地退化会导致积累的有机碳被分解并以二氧化碳形式释放到大气中,从而使气候变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