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大气热力环流
必备知识基础练 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一 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
''下图所示地点位于北半球,图中的甲地气温低于乙地。读图,完成1~3题。
1.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
B.②地气压低于③地
C.①地气压低于④地
D.②地气压高于④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处风向为东南风
B.b为上升气流
C.c处风向为西北风
D.d为上升气流
3.若图示为海陆交界地带的白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陆地,乙是海洋
B.甲、乙都是陆地
C.甲是海洋,乙是陆地
D.甲、乙都是海洋
知识点二 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
下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气流的名称是( )
A.海陆风 B.焚风
C.山谷风 D.季风
5.图中气流发生的时间是( )
A.图1发生在白天,图2发生在夜晚
B.图1发生在夜晚,图2发生在白天
C.图1发生在冬季,图2发生在夏季
D.图1发生在夏季,图2发生在冬季
6.下图为北半球某地不同高度等压面分布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气温:甲>乙>丁>丙 ②此时近地面水平气流由甲流向乙 ③此时高空水平气流由丁流向丙 ④气压:甲>乙>丙>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关键能力综合练 进阶训练第二层
(易错题)为了更好理解等压面发生弯曲后,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某校同学绘制了素描图。读图,回答1~3题。
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A、B两点气压值(用P表示)是( )
A.PA>PB B.PA
C.PA=PB D.无法确定
2.如果图中水平面位于高空,则A、B对应的近地面A′、B′点气温值(用T表示)是( )
A.TA′>TB′ B.TA′C.TA′=TB′ D.无法确定
3.该图可以用来解释( )
A.大气垂直分层 B.大气受热过程
C.热力环流 D.风的形成
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 )
A.①处为陆风 B.②处盛行上升气流
C.③处风力小于①处 D.④处更易形成降水
5.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
B.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
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
D.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
热岛效应强度是指城区与郊区的气温差,下图是我国北方某特大城市某年12月热岛效应强度分布图(单位:℃)。读图,回答6~7题。
6.公园可能位于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7.由于热岛效应导致的城郊间的热力环流是( )
8.下图中abcd四点间(a与b海拔相同、c与d海拔相同)存在热力环流,根据四点气压数值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a处气压低于c处,所以a处气温比c处高
B.由于c处气压高于a处,所以气流由c处流向a处
C.由于b处为高压,d处为低压,所以气流由b处流向d处
D.由于c处为高压,d处为低压,所以c处为晴朗天气,d处为阴雨天气
9.读北半球某地区等压面状况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个等压面中数值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D两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
(3)仅考虑热力因素,在图中A、B、C、D间画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学科素养升级练 进阶训练第三层
(真实情境—生活情境)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描述的“巴山夜雨涨秋池”可能就在重庆市渝中区佛图关。佛图关地势高险,两侧环水,三面绝崖,明代建有夜雨寺,相传佛图关上曾有块状如石笋的“夜雨石”,白天干燥,入夜后就湿润流水。“佛图夜雨”曾是巴渝十二景之一。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描述中,与“巴山夜雨涨秋池”现象产生原因相关的有( )
①秋季昼夜温差大 ②佛图关水汽充足 ③佛图关有夜雨石 ④夜间盛行上升气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是( )
(真实情境—生活情境)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左图),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右图)。据此完成3~4题。
3.“风塔”顶部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A.辐合上升 B.辐合下沉
C.辐散上升 D.辐散下沉
4.与“风塔”原理相同的是( )
A.温室大棚气温较高 B.锋面暖气团的上升运动
C.秘鲁沿岸的上升流 D.库区比周边降水少
暑期,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城市热岛现象。读图,回答5~6题。
5.上图为该兴趣小组绘制的城市热岛效应强度示意图,若纵坐标代表城区与郊区的温度差,则横坐标不可能代表( )
A.人口数量 B.建筑物面积
C.工业化程度 D.绿地面积
6.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城市热岛现象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下图表示某些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读图,完成7~8题。
7.若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则上升气流②表示的可能是( )
①白天的谷地 ②白天的山坡 ③夜晚的谷地 ④夜晚的山坡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8.若该图示意郊区与城市之间的热力环流,则( )
A.在a地建设绿化带比在③地更合理
B.市区气压高于郊区
C.a代表郊区
D.在③地布局水泥厂比a地更合理
读北半球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完成9~10题。
9.若①②③④处的气压分别为P1、P2、P3、P4,则( )
A.P1C.P2=P4 D.P4>P3
10.下列对图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M处温度较N处高 B.环流方向为顺时针
C.气流a自东向西运动 D.d处盛行下沉气流
在沙漠和绿洲之间的过渡带,由于沙漠和绿洲地表热力性质差异,形成了沙漠和绿洲之间的局地环流,出现了近地面的气流运动“绿洲风”。如图示意“绿洲风”的运动。据此完成11~12题。
11.关于图中风向出现的时间及近地面气压说法正确的是( )
A.白天绿洲近地面为高压 B.白天绿洲近地面为低压
C.晚上绿洲近地面为高压 D.晚上绿洲近地面为低压
12.“绿洲风”的主要生态意义是( )
A.抑制地表风沙输移变化 B.增加绿洲地区水汽含量
C.增加沙漠地区物种数量 D.减小沙漠地区昼夜温差
13.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高空C比D的气压________(高或低),地面A比B的气压________(高或低)。
(2)A比B的温度________(高或低)。
(3)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____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4)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______(白天或夜晚),此时A地与B地间吹______风。
(5)此时高空C与D之间吹________风。
14.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1米、60厘米、50厘米的透明玻璃柜,在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盆热水 (A盆)和一盆冰块(B盆),然后用塑料薄膜把柜的顶部密封,在塑料薄膜的一侧开一个小孔,点燃一束香,放进小孔内(如下图所示)。一段时间之后,你能看到烟雾在玻璃柜内A、B、C、D之间形成一个环流。
(1)这个小孔应当开在装有________(填“冰块”或“热水”)的盆子上方。
(2)这个实验要验证的是________环流,这个环流形成过程各个环节发生的顺序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地面冷热不均 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 ③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空气垂直运动,引起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差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④③②
(3)下图的甲乙丙三张图中,能正确反映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环流(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及其等压面弯曲形态的是________图。
(4)上图中B、D两点,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点;A、B两点的气压相比,气压更低的是________点。若A、B分别表示陆地和海洋,则图示季节应当是北半球的________(填“1”或“7”)月。
第三节 大气热力环流
必备知识基础练
1~3.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由“甲地气温低于乙地”可知,近地面①地气压高于②地,高空气压③地高于④地,垂直方向上①②两地气压高于③④两地,因此四地气压从大到小依次为①②③④,故选D。第2题,本题考查热力环流。该区域位于北半球,a处气流自西向东运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北风,A错误;甲地气温低,b为下沉气流,B错误;c处位于高空,风向为南风,C错误;d为上升气流,D正确。第3题,本题考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若图示为海陆交界地带的白天,则海洋气温低于陆地,甲为海洋,乙为陆地,故选C。
答案:1.D 2.D 3.C
4~5.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图1中气流沿坡面从山谷流向山顶,表示谷风;图2中气流运动方向与图1相反,表示山风。第5题,山谷风的形成是因为白天和夜晚山顶的气温与谷底的气温存在差异。白天,山顶受热快,温度较高,气流上升,谷底温度较低,气流下沉,气流从山谷向山顶运动,形成谷风;夜晚恰好相反。分析该组题时要注意与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季风相区别。
答案:4.C 5.A
6.解析:依据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可判断近地面甲为高压区,乙为低压区,且甲处气温低于乙处,丙处气压高于丁处,则①错误、④正确;此时近地面水平气流由甲流向乙,高空水平气流由丙流向丁,则②正确,③错误。
答案:D
关键能力综合练
1~3.解析:第1题,A处等压面向上凸起,说明A处气压高,B处等压面向下弯曲,说明B处气压低。第2题,A处近地面A′气压比B′处气压低,A′处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第3题,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形成风。
答案:1.A 2.A 3.D
4~5.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①处风向是从湖水面吹向陆地,是湖风,据同一水平面大气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得出,湖面气压高于陆地,因此②处盛行下沉气流,④处盛行上升气流,大气上升容易成云致雨,③处风受到的摩擦力较近地面小,因此比①处风力大。此处还可以根据风向标来识别大小。第5题,城市地面硬化,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使得湖陆风加强,湖陆风会将湿润的大气带入城市,使城市的湿度加大,缩小城市的昼夜温差,围湖造陆减小了湖面和陆地之间的温差,从而使得湖陆风减弱。
答案:4.D 5.C
6~7.解析:第6题,公园绿地水域面积广,热岛效应最弱,中心气温最低。根据我国北方某特大城市某年12月热岛效应强度分布图,公园可能位于图中的丙地。第7题,由于热岛效应导致的城郊间的热力环流,城市区域气温高,是上升气流。郊区气温低,是下沉气流。结合图示箭头方向,图D箭头方向符合城市区域气温高,是上升气流,符合城郊间的热力环流。
答案:6.C 7.D
8.解析:在热力环流中,近地面气压大于对应的高空气压。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吹向低压,在近地面气压高、气温低,气压低、气温高。读图,结合表格数据分析,a处气压低于c处,是因为a处比c处海拔高,A、B错误;c处气压高于d,说明d处气温高,空气受热上升,气流由d流向b,C错误;由于c处为高压,d处为低压,所以c处是下沉气流,为晴朗天气,d处是上升气流,为阴雨天气,D正确。
答案:D
9.解析:(1)本题考查等压面的分布规律。气压与空气密度有关。近地面空气密度大,气压高。高空空气密度小,气压低。(2)本题考查等压面的判读。海拔越低,气压越高。C处比等压面b海拔低,气压值大于b,D处位于等压面b上,气压值等于b,所以C处气压较D处高。(3)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图的判读。根据上题判断,近地面C处的气压高于D处。可知C处在垂直方向上空气下沉,D处在垂直方向上空气上升,近地面空气从C处流向D处,高空从A处流向B处,形成顺时针方向的环流。
答案:(1)b 海拔越低,空气密度越大,气压越高
(2)C
(3)画图略,方向为顺时针。
学科素养升级练
1~2.解析:第1题,“巴山夜雨涨秋池”主要与水汽含量、大气运动等有关。佛图关夜晚气温较周边山地的山上气温高,地面温度高,地面辐射强,周边山地的气流沿山地下滑,致使佛图关底部气流上升并冷却成云致雨。①②④正确,③错误。B选项正确。第2题,“巴山夜雨涨秋池”主要是夜晚形成山风,谷底气流被沿坡面下沉的气流推挤上升形成的对流雨,B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1.B 2.B
3~4.解析:第3题,伊朗古城“风塔”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塔中央建有一个水池,中央气温低,气压相对高,气体从中间向四周流,垂直方向下沉。D项正确。第4题,库区比周边降水少是因为水库气温比周围地区低,库区为高压,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D项正确。
答案:3.D 4.D
5~6.解析:第5题,在兴趣小组绘制的城市热岛效应强度示意图中,若纵坐标代表城区与郊区的温度差,可以看出随横坐标数值的增大,城区与郊区的温差越来越大,其变化方向应该是由郊区向市中心,人口数量越来越多、建筑面积越来越大、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绿地面积则应是越来越少,所以绿地面积的变化不符合图示的变化规律,横坐标不可能代表绿地面积。故选D。第6题,热岛效应表现为城区温度高于郊区,从等温面来看②正确;城区温度高,为上升气流,气压低,从等压面来看③正确。
答案:5.D 6.B
7~8.解析:第7题,据题干要求,若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则出现以下两种情况:若为白天,山坡受热增温快,形成上升气流,山谷相对较冷,形成下沉气流,风由山谷吹向山坡,形成谷风,此时②表示的是白天的山坡;若为夜晚,山坡冷却降温快,形成下沉气流,山谷相对较热,形成上升气流,风由山坡吹向山谷,形成山风,此时②表示的是夜晚的谷底;因此正确的项目为②③,故选D。第8题,据题干要求,若此图表示的是郊区与城市之间的热力环流,则可以判定,b为城市,a为郊区。那么绿化带作用为防风挡沙,降低热岛效应,因此在③地建设绿化带比在a地更合理,A错误;近地面大气市区气压低于郊区,B错误;若此图表示的是郊区与城市之间的热力环流,则可以判定,b为城市,a为郊区,C正确;易造成污染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且在热岛效应环流之外,因此③地布局水泥厂比a地不合理,D错误。
答案:7.D 8.C
9~10.解析:第9题,由图中的等压面的弯曲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P1>P2,P4<P3,读图可知P3和P4的海拔是高于P1和P2的,因此可知P3和P4的气压是低于P1和P2的任意一处气压的,由以上分析可知P3答案:9.B 10.D
11~12.解析:第11题,由于绿洲比沙漠的热容量较大,白天绿洲升温慢,沙漠升温快,绿洲气温比沙漠低,绿洲空气冷却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沙漠空气受热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近地面的风从绿洲吹向沙漠,与图中风向相同,A正确、B错误;夜晚绿洲降温慢,沙漠降温快,绿洲气温比沙漠高,绿洲空气受热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沙漠则形成高气压,风从沙漠吹向绿洲,与图中风向不符合,C、D错误。第12题,“绿洲风”从绿洲吹向沙漠,气流比较湿润,能够增加绿洲周围地区空气湿度,则能抑制地表风沙输移变化,A正确;“绿洲风”是把绿洲地区的水汽输送到绿洲周围地区,不会增加绿洲地区水汽含量,B错误;“绿洲风”带来的水汽可能利于沙漠植被的生长,但不一定会增加沙漠地区物种数量,C错误;“绿洲风”影响的范围有限,对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影响不大,D错误。
答案:11.A 12.A
13.解析:第(1)题,C点位于高空等压面下方,其气压高于该等压面上的气压,D点位于高空等压面上方,其气压低于该等压面上的气压,因此C点气压比D点气压高;地面气压变化规律和高空相反,因此A点气压低于B点。第(2)题,A点气压低于B点,说明A点受热多,温度高。第(3)题,A点受热多,气流膨胀上升,B点受热少,气流压缩下沉,高空气流由C到D,近地面气流由B到A,因此,热力环流方向为顺时针。第(4)题,夜晚,陆地散热速度快,气流下沉,海洋散热慢,气流上升。此时A处气压低于B处,风从B吹向A,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风向向右偏,形成西北风。第(5)题,高空中C点气压高于D点气压,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为自东向西,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风向向右偏转,并最终和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形成南风。
答案:(1)高 低 (2)高 (3)顺 (4)夜晚 西北 (5)南
14.解析:第(1)题,冰块处气温低,空气下沉,所以,应该把孔开在冰块上空,使香放出的烟雾下沉进入热力环流圈。第(2)题,这个实验验证的是由于冷热不均产生的热力环流。热力环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由于空气垂直运动,引起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是空气发生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第(3)题,热力环流中,热的地区气流上升,近地面为低压,等压面向地面方向凸起,对应高空为高压,等压面向高空方向凸起;冷的地区气流下沉,近地面为高压,等压面向高空方向凸起,对应高空为低压,等压面向地面方向凸起。所以甲图正确。第(4)题,同一地点的近地面气压比高空气压高,所以,B地气压高于D地气压。同一水平高度的A、B两点,A点气温高,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即A点气压低于B地。夏季陆地海洋气温高于海洋,北半球的7月为夏季。
答案:(1)冰块 (2)热力 D (3)甲 (4)B A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