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高中美术-美术鉴赏-必修-第5课-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走进抽象艺术(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高中美术-美术鉴赏-必修-第5课-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走进抽象艺术(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9-26 16:0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5课
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
——走进抽象艺术
抽象艺术:在20世纪初才开始逐步形成的一种用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进行独立创作的美术类型。
生活中的抽象艺术
生活中的抽象艺术
生活中的抽象艺术
百老汇的爵士乐
即兴之31
两种抽象艺术
冷抽象
用直线分割块面,形成面与面之间的构成关系,给人冷静的感觉。
热抽象
有变化的线条,给人流动和变化的感觉。
蒙德里安
康定斯基
百老汇的爵士乐--蒙德里安
蒙得里安把他对纽约百老汇音乐的感受和认识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现出来,创作出了一种视觉音乐。像铜管乐器一样明亮的黄色线,在霓虹灯光般的红色、蓝色、灰色小点的闪烁下,呈现出一种爵士乐的节奏感。我们还能感受到纽约最繁华的百老汇夜晚的嘈杂。密如蜘蛛网的垂直和水平的线条,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百老汇街都是直角相交的道路。
即兴之
31
康定斯基倡导即兴作画,以表现艺术家的需要。他认为精神因素是艺术中最重要的东西,艺术不是对自然的模仿或精心制作,而是内心的需要。康定斯基的抽象作品带有很强的个人情感,因此有人称他的艺术为“热抽象”艺术。他的抽象作品大都完全脱离了客观对象,为避免标题给观众的引导性联想,他常常像音乐作品的标题那样给自己的画取上“即兴”、“作品X号”等名称。
红树
红树(油画,1908年)
蒙德里安(荷兰)
蒙德里安(1872—1944)荷兰画家,生于荷兰阿姆尔弗特,卒于美国纽约。《红树》创作于1908年,是蒙德里安脱离传统写实画法,开始探索表现性新艺术形式的初始作品,从其笔法和用色来看,显然受到凡·高的影响。
灰树
灰树
(油画,1912年)
蒙德里安(荷兰)
《灰树》创作于1912年,是蒙德里安来到巴黎后受到立体主义影响,按照立体主义的分析方法,舍弃三维空间、追求平面性构成、注重构图的平衡、探索更加抽象化的表现。他将树的枝干形态概括为抽象化了的各种弧线交叉的构成,但仍保留树的形象及树形的完美。画面呈冷灰色调,由于其有力的线条和坚实的笔触,画面给人以张力强烈的艺术感受。
开花的苹果树
开花的苹果树(油画,1912年)
蒙德里安(荷兰)
《开花的苹果树》创作于1912年,是画家继《灰树》之后探索将树更加简化和抽象化处理,从形式上寻求最本质的构成之作。画面上的树则变成了是一些已经失去树枝形态的弧线,成为几近纯抽象的绘画。这只是画家在步入纯抽象绘画创作前的脑中仍存有树的影子的抽象表现的作品。
红窗
红窗(油画,1964年)
瓦萨雷利(匈牙利)
瓦萨雷利创作的“光效应艺术”或“欧普艺术”吸引了许多艺术家,至20世纪60年代造成较大的影响。他通常在平面上配置各种规则的几何图形,经过精心的色彩处理和巧妙的安排,造成一种经过电子仪器或机械作用后的画面效果,显示出技巧的精致和技术美感,具有现代工业文明特点。
26-4-94
26-4-94(油画,1994年)
赵无极
赵无极(1920-
)江苏南通人。赵无极的作品气势开张、意蕴深远,其形色舒卷腾挪、变化自如,极尽抑扬顿挫之韵律感。但这幅作品是他晚年所作,已从他以往的激动、变化、冲突转向了平静、和缓、沉思,真实地反映了他作画时的心境。
谁都能创作抽象艺术吗?
看课本25-26页艺术美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