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购物中的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商店买东西”的情境,灵活运用有关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进一步加强对2——6的乘法口诀计算除法的掌握。
3、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得能力。
4、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在问题处理中,体验成功,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表内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做到学与用的有效结合。
2、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口算题卡、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读乘法口诀,说算式。
四八三十二 六九五十四
2、口算
7÷7= 32÷8= 48÷8=
56÷7= 49÷7= 64÷8=
3、填空。
把24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 )
42里面有( )个7.
二、情景导入
1、创设情境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明明想要给自己买一些新玩具,可是面对那么多好玩的商品,明明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个玩具,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明明吗?现在,就让咱们一起跟着明明去商店看一看吧!(出示教材图片)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汇报。
师: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生:独立完成,并发现、归纳数量关系式:
单价×数量=总价
三、自主探究
1、观察信息图:
A、找到问题,并了解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问56元能买几个地球仪。
B、想一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 说说看!
C、怎样列式?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想:一个地球仪8元,求能买几个就是求56元里面有几个8元!D、如何列式计算呢?
56÷8,想七八五十六,商是7。
56÷8=7(个)
E、你能检验一下结果,判断计算的正确吗?
一个地球仪8元,7个一共8×7=56(元)。算对了!
F、作答:答:可以买7个地球仪。
四、即时练习
1、比一比,哪个小组最棒?
小组合作:根据情景图,添加一个条件,提出一个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
学生汇报,并发现归纳数量关系式:
总价÷单价=数量
五、巩固深化
牛奶
豆浆
牛肉面
包子
蛋糕
4元
1元
8元
5元
2元
小华有10元钱,他全部买包子,可以买几个?
(2)小丽有16元钱,可以买哪几样东西,刚好把钱用完?
六、课堂小结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