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物质的分离 2课时(课件 16+27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节 物质的分离 2课时(课件 16+27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9-26 22:40:05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6节
物质的分离
第1课时
物质的结晶
(一)引入新课
自然界的水都是溶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如何将其他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呢?
物质分离的方法很多,这节课我们学习物质的结晶。
(二)新课
(二)新课
一、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有固定的熔点
食盐、海波、石膏、云母、硝酸钾等
2、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没有固定的熔点
松香、玻璃、橡胶等
(二)新课
二、结晶
溶液中无法再溶解的固体溶质以晶体的形式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称为结晶。
析出的固体称为晶体。
(二)新课
三、结晶的方法
1、蒸发溶剂
海水晒盐
(二)新课
三、结晶的方法
2、冷却热饱和溶液
(二)新课
四、结晶方法的选择
1、蒸发结晶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比如将食盐从食盐溶液中分离出来,一般就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2、冷却热饱和溶液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的物质。比如将硝酸钾从其溶液中分离出来,一般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二)新课
四、结晶方法的选择
3、综合使用
先蒸发浓缩,再冷却结晶。
(二)新课
思考:
1、氯化钠中混入少量的硝酸钾,怎样除去杂质硝酸钾?
蒸发结晶
2、硝酸钾中混入少量的氯化钠,怎样除去杂质氯化钠?
冷却结晶
(二)新课
五、制备硫酸铜晶体
1、制备小晶体
2、小晶体“长”成大晶体
(二)新课
六、结晶水和结晶水合物
1、结晶水:有些物质从溶液中析出时,会结合一定数目的水分子,这样的水分子叫结晶水。
2、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叫结晶水合物。比如硫酸铜晶体、碳酸钠晶体等。
3、结晶水合物是纯净物。
(二)新课
六、结晶水和结晶水合物
4、风化:结晶水合物失去结晶水的过程。
风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为什么?
5、潮解:有些晶体放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变潮湿的现象。
潮解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三)巩固练习
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显著减小,当冬天温度降低时,纯碱的溶解度显著减小,就从湖水中析出来了,所以冬天捞碱。
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宜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使食盐从湖水中析出,夏天温度高,有利于水分的蒸发,所以夏天晒盐。
(三)巩固练习
2、已知60℃和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分别为110克和31.6克,现有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105克,将该饱和溶液冷却到20℃,可析出晶体多少克?
39.2克(共27张PPT)
第6节
物质的分离
第2课时
其他几种常用的分离方法
(一)复习提问
1、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和固定的熔点,非晶体则没有。
2、什么叫结晶?
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结晶。
(一)复习提问
3、结晶的方法有哪几种?各适用于哪些物质?
结晶的方法有蒸发溶剂和冷却热饱和溶液两种。
蒸发溶剂: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比如氯化钠。
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的物质,比如硫酸铜、硝酸钾等。
(二)引入新课
物质分离的方法除了结晶外,还有沉淀法、过滤法和蒸馏法。
(三)新课
一、沉淀法
1、把水静置,使水中的杂质沉淀到水底的方法叫沉淀法。
(三)新课
一、沉淀法
2、活动:
(1)泥浆水静置5分钟,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有固体颗粒沉在杯底。
(三)新课
一、沉淀法
2、活动:
(2)在泥浆水中加一点明矾或活性炭,静置5分钟,观察泥浆水有什么变化,以及沉入杯底的固体颗粒大小的变化。
泥浆水变得更清澈,沉入杯底的固体颗粒变大。
(三)新课
一、沉淀法
3、凝聚剂(明矾或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使其凝聚成一些较大的固体颗粒而沉到水底的物质。
沉在水底的固体颗粒,我们可以用过滤法将其除去。
(三)新课
二、过滤
1、什么是过滤?
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如果两种固体混合物,一种溶于水,另一种不溶于水,则可以先把它们溶于水,再进行过滤分离。
你能说说过滤和结晶的区别吗?
(三)新课
二、过滤
2、过滤器的制作
用水湿润的原因:使滤纸紧贴漏斗。
3、仪器: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
(三)新课
二、过滤
4、注意事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可以加快过滤。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新课
二、过滤
4、注意事项:
“三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尖端紧靠烧杯内壁。
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三)新课
二、过滤
4、注意事项:
分析: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a、滤纸破损;b、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c、仪器不干净;等等。
(三)新课
二、过滤
5、沙石过滤器的制作
用下列材料:容量1.5升的塑料瓶1只、带导管的橡皮塞、活性炭、纱布、细沙、沙砾、碎石、棉花,制作一个沙石过滤器。
因为加了活性炭,所以沙石过滤器还能吸附一些溶于水的杂质,除去异味。
(三)新课
二、过滤
经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浑浊的水变澄清了,但仍然不是纯水。
通过蒸馏的方法,就可以得到纯水了。
(三)新课
三、蒸馏
1、蒸馏:把水加热至沸腾,产生的水蒸气经冷却形成液态水的方法称为蒸馏法。这样得到的水就是蒸馏水。
2、原理: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3、装置
(三)新课
三、蒸馏
3、注意:
(1)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2)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相平。
(3)冷凝管中水流动的方向:自下向上。
(三)新课
四、纯净物和混合物
1、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叫混合物。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就是混合物。
2、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叫纯净物。
蒸馏水就是纯净物。
(三)新课
五、粗盐的提纯
1、仪器及用品:铁架台(带铁圈)、烧杯、玻璃棒、漏斗、酒精灯、蒸发皿、坩埚钳、药匙、滤纸、火柴。
2、步骤:
(1)溶解:
玻璃棒:搅拌,加快食盐溶解。
(三)新课
五、粗盐的提纯
2、步骤:
(2)过滤:一贴、二低、三靠。
玻璃棒:引流。
(3)蒸发: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
(三)新课
五、粗盐的提纯
2、步骤:
(4)洗涤并称量、装瓶
玻璃棒:转移氯化钠。
(四)巩固练习
1、除去水中的悬浮物质,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酒精和水的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分离原理是水和酒精的_______不同。
过滤法
蒸馏法
沸点
(四)巩固练习
2、根据粗盐提纯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称取a克粗盐样品(含少量不溶性杂质),称量前先
_____________,然后将粗盐放在______盘,砝码放在_____盘。
调节天平平衡


(四)巩固练习
根据粗盐提纯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2)将称取的a克粗盐放人烧杯,再加适量的水,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搅拌,加快食盐溶解
(四)巩固练习
2、根据粗盐提纯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3)过滤时要做到“三靠、二低、一贴”,其中“三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低”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贴”是__________________。
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
漏斗下端尖端紧靠烧杯内壁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四)巩固练习
2、根据粗盐提纯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4)加热蒸发滤液时,要用到的仪器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称得纯净的NaCl固体为b克,则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
蒸发皿
酒精灯
铁架台(带铁圈)
搅拌,防止溶液局部温度过高而飞溅
b/a
(四)巩固练习
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该温度下,
某氯化钠溶液的组成模型如右图,请你回答:
(1)该溶液的溶质是
_________

(2)保持温度不变蒸发10克水后,氯化钠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氯化钠
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