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
李秀英
教学内容:冀教版二年级下册62页、6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尝试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过程。
2.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在自主尝试计算、交流笔算的方法中,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培养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退位减法)师板书。
你掌握得怎么样呢?请同学们完成导学提纲的【主动复习】里的练习。
小组三人互相检查一下再交流说一说的内容。学生活动。
汇报交流: 指名到前面讲解做题的过程。547-392= 100-45=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你们小组得到的结论是什么?(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二、自主探究
谈话:上节课我们用笔算的方法计算了张丽家6、7月份的用电量,这节课我们继续帮助张丽解决他家用电量的问题。(视频出示例题)
1.从电表中你了解到什么?
通过电表上显示的数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
学生交流。
板书 7月份 8月份
514-335= 703-514=
小结:8月1日的用电量减7月1日的用电量,9月1日的用电量减8月1日的用电量。
师:我们先计算张丽家7月份的用电量。看导学提纲【自主学习】的小1,用列竖式的方法算一算张丽家7月份的用电量,动笔试一试。
师:都算完了吗?小组交流一下自己计算时出现了什么问题,找到原因了吗?和组内同学说一说,请同学们分享你的进步,再通过交流,完成导学提纲上【知识归纳】里的填空。
学生活动。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的计算过程?指名到黑板上板演,边板演边讲解。
谁再来说一说你的算法,大家有疑问吗?
如果学生提不出,教师问:十位上为什么是10-3=7?(1个十被个位借走了)个位、十位都不够减怎么办?
师揭示课题,这是连续退位减,把板书课题补充完整。
师:怎样笔算三位数连续退位减?谁来读一读导学提纲上你的知识归纳?指名读,再指名读。
2.怎样计算张丽家8月份的用电量?请同学们先独立完成在导学提纲上。
师:写完的小组,组内交流一下算法,说一说提纲上的小组谈论和知识归纳。
学生活动。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指名板演讲解。
7 0 3 十位上是0怎么办?(从百位借1,在十位加10再减。)
- 5 1 4 十位上为什么是9-1=8?(个位借走了1,借走了1个十)
谁来说一说你们组总结的知识归纳?
巩固练习
师:今天学习了连续退位减,你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吗?好,我们做一些练习。
打开书63页,完成练一练1题。小组内交流订正。
指名回答,说过程。
题啄木鸟医生。
第一棵树病在哪儿?第二棵……希望这些错误不要出现在你的做题过程中。
下面请大家把这些错题改正过来,组长负责检查一下组内成员,看看都做对了没有。
3.打开书63页看第4题。
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1000元钱买这两件电器,还剩多少元钱?你想怎样算?把解答过程写在导学提纲上。
被减数1000元比较大,你要算仔细了。
汇报交流不同的算法。
4.看来同学们对新知识掌握得很好了,那能不能接受挑战,完成2道难度大的题目?看63页数学冲浪,先小组讨论一下,再填一填。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教学反思
李秀英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结合本节课教学,我体会如下:
一、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在课一开始,我就安排了二个练习导入新课。第一个练习是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第二个练习是退位减法的笔算,通过这些练习,既为本节课的新授内容做了铺垫,又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二、创设自主探索空间,让学生感受探索的快乐。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自己去发现”,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探究”是一笔宝贵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自觉地将教学过程处理成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操作、实践的过程,让他们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并从中获取新知,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有了前面掌握三位数减位数不连续退位减的笔算方法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的笔算方法,实践证明,效果是很棒的。
三、注重扎实训练。
新课程实施后,我们普遍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越来越差,追究原因是新课程的教学设置中,练习巩固题数大量减少。课堂中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多让学生“说”,挤占了大量的时间,在课堂中缺少了练习巩固的时间。因此,我尽可能的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增加练习量,以便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不足之处:
1、让学生说计算过程有些少。
2、激励性语言过于少。
3、没有设计拓展思维训练,是学有余力的学生没有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