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测量平均速度 授课课件(共23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4 测量平均速度 授课课件(共23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28 12:47:39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测量平均速度
2020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4节
想想议议
还记得小时候从滑梯上滑下来,快慢有什么变化了吗?
骑自行车从坡上冲下来,为什么要车闸控制速度呢?
从斜坡上滑下的人和车,运动有什么特点?
提出问题
导入新课
设计实验
车越往下运动越快,速度一直增大。
用小车代替下滑的人和自行车,搭起的长木板(斜面)代替斜坡或滑梯,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测量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来的速度,探究运动变化的特点。
猜想假设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
一.实验目的:
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二.实验原理:
v
=
s
t
三.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路程s和时间t。
四.实验装置图:
课堂活动
五.实验器材:
1.长木板、木块、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
课堂活动
2.停表的使用:
(1)使用方法:
第一次按动——启动,长短指针开始转动;
第二次按动——暂停,长短指针暂时停止转动;
第三次按动——回零,长短指针迅速回到零点。
(2)读数方法:
使用前应观察分度值、量程和零刻线。
通常有30刻度和60刻度型.
读数为小盘的分钟数+大盘的秒读数.先读小盘的读数,它的单位是分钟,
接着读大盘的读数。
课堂活动
六.注意事项:
1.搭建斜面时,将长木板一端垫高,使小车能运动起来,但又不太快.斜面的坡度太小,小车达不到底部;斜面的坡度太大,记录时间不准确,导致实验误差大.
2.小车从斜面滑下时,一定要做直线运动,否则测量的路程比实际路程要小,影响实验结果
3.实验过程中,斜面的倾斜程度不能变。
4.测量小车下滑路程时,起点从车头(或车尾)算起,终点也应该是车头(或车尾)。
课堂活动
七.实验步骤:
1.使斜面保持一定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底端,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程S1

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3.根据测得的S1

t1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课堂活动
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
5.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6.计算下半段路程S3=
S1-S2,和下半段所用时间t3=t1-t2,记入表格,计算出v3。
八.实验数据:
路段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全程
s1=90
cm
t1=5
s
v1=0.18
m/s
上半段
s2=45
cm
t2=3
s
v2=0.15
m/s
下半段
s3=45
cm
t3=2
s
v3=0.23
m/s
九.实验结论:
1.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小车沿斜面下滑做加速运动。
2.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并不相等,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小,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大,全程的平均速度处在两者之间:v下>v全>v上.
课堂活动
扩展性实验
利用位置传感器测距离
1.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位置传感器
2.实验原理
A为可在斜面上自由移动的小车,B为固定在斜面一端的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B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不同时刻小车A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时的速度.计算机把测出的运动物体的速度显示在屏幕上(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就可以直观地看出物体的速度是增大的、减小的不是不变的.
(1)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
(2)测量人行走的速度变化。将位置传感器B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实验者面对传感器B,前后行走,在计算机屏幕上观察行走速度的变化情况。
3.尝试实验
(1)位移传感器可自动测出各时刻的距离。
(2)计算机由距离和对应时间信息,算出速度。
(3)计算机可以直接显示出速度—时间图象。
4.传感器测距离的优点
课堂活动
超声波测距
超声波测距的原理
1.原理
(2)如果障碍物是运动的物体,超声波测量仪根据算出的障碍物移动的距离,再根据两次发射超声波的时间.算出物体移动的速度。
(1)超声波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传播时碰到障碍物会被反射.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停止计时,根据计时器记录的时间,仪器自动算出发射点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
科学实验
2.超声波的测距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超声波指向性强,因而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汽车倒车防撞智能机器人等领域。
超声波测速仪
倒车雷达
超声波传感器用于移动的机器人
本堂重点:用刻度尺和停表测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本堂难点:准确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课堂小结
考点一:斜面上滑下的物体的速度特点
【典型例题1】
<
(2020
黔西南州).如图甲所示,小明参加高山速降滑雪运动,滑雪板板尾从A点开始加速下滑并越过C点。
小明通过AB段与通过AC段的平均速度的关系为vAB
______vAC(选填“<”“>”或“=”);
典例分析
【迁移训练1】
(2019
西湖区模拟)如图所示,一个钢球从光滑固定斜面的A点静止释放,相继经过B、C两点,AB=BC,(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钢球下滑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钢球在AB、BC两段内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
C.小钢球所受重力在A、B、C不相等
D.小钢球在AB段运动的时间比在BC段运动的时间长
D
迁移训练
考点二:测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
【典型例题2】
(2019
铜仁)小王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他已经从实验室借到的实验器材有:小车一辆、秒表一块、长木板一块、小木块一块。
(1)他为了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2)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斜面的坡度
(选填“较大”或“较小”)。
刻度尺
较小
典例分析
(3)经测量,S1=0.9m,S2=0.4m,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过程中,秒表记录如图所示,则小车在S3上的平均速度是
m/s。
0.5
(2020
枣庄)某实验小组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照片如图所示,
(2)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0.2s拍摄一次,并测得sAB=5cm,sBC=15
cm,则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1)依据照片可判断,小球在做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加速
0.75
0.50
【迁移训练2】
迁移训练
(4)小球在AD段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tAD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路程sAD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______v2(选填“>”、“<”或“=
”)。
(3)如图所示,能说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像是______;
<
C
谢谢
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