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1、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5、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6、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朱自清
预习课文
相关介绍
走近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也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主要作品有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绿》等。
读准字音:
嗡嗡
朗润
酝酿
卖弄
喉咙
应和
嘹亮
烘托
静默
风筝
抖擞
健壮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窠巢
黄晕
蓑衣
宛转
rùn
yùn
niàng
wǎn
suō
sǒu
wēng
hóu
lóng
hè
liáo
hōng
kē
yùn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
1、课文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
2、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一
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讲授新课
精读课文
细节探究
盼
春
思考:第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反复表达一种急切而欣喜的盼春心情。同时又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春天感情和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们喜悦的心情,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篇。
迎春
春
雨
春
风
春
花
春
草
绘春
春草图
作者使用了哪些词语描绘春草?描绘了春草的什么特点?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或描写方法?
偷偷、钻
旺盛的生命力
嫩嫩的、绿绿的
嫩、绿
一大片满是的
多
软绵绵的
软,多
春草的生机勃勃
拟人
叠词
侧面描写
春花图
作者如何全方位的描写春花?体现了春花的哪些特点?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或描写方法?
树上繁花
树中昆虫
树下野花
眼前花儿争春
想象结果实
花的色彩
花的味道
花的种类
由高到低
拟人
比喻
排比
虚实结合
数量多
颜色多
品种多
春花的万紫千红
春风图
思考:作者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春风?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体现了春风的什么特点?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泥土的气息、草味、花香
鸟鸣、流水、短笛
触觉
嗅觉
听觉
温和
芳香
和悦
春风的轻柔温暖
引用
比喻
拟人
春雨图
思考:作者是如何描写春雨的?抓住了春雨的哪些特点?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或描写方法?
一下就是三两天,像牛毛、像花针……
绵长、细密
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绿得发亮……
轻盈、润物
比喻、排比、
动静结合、
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春雨的润物无声
迎春图
思考:描绘了四幅春景图,为何还要写“迎春图”?引用俗语有什么好处?
由景及人,春到人欢,与开头呼应。
“一年之计在于春”启迪人们:
把握时光,奋发向上,辛勤劳作,也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进而要创造美好生活,积极向上的感情。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颂春
新
美
力
娃娃
小姑娘
青年
在第三部分作者分别把春天比作什么?顺序能否打乱?
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颂扬奋发向上的精神,憧憬未来美好的生活。
写作借鉴:文章如何写景?
一、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二、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来描写,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三、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如从高到低、从近到远等;
四、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春本来是自然界的一个季节,本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赋予它以感情和生命。作者抓住春的主要特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从不同角度,用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争荣的景象,抒写出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心情。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曲春的赞歌。
小
结
比喻作用:
(1)把。。。比成。。。,
(2)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3)表达(表现)了。。。。
拟人作用:
(1)使。。。人性化(赋予它人的特点),
(2)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3)表达(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