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在钟表店里》
教 时
1
日 期
月 日
教材分析:本单元以“时钟滴答”为题,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与时钟、时间有关的音乐作品。《在钟表店里》是由德国作曲家奥尔特创作的管弦乐曲。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琳琅满目的钟表店里的钟表,用活泼跳跃的旋律,表现了钟表工人愉快劳动的情绪和场景。乐曲是经典的回旋曲式,结构简单,生动形象。
学情分析: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对于音乐要素有了基本了解,通过听辨与模仿、身体参与,初步感知声音的丰富。有兴趣用声势动作与认识的打击乐器丰富音乐。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积极,完整地聆听《在钟表店里》。学生能区分乐曲的段落,熟悉音乐段落主题以及情绪、音色的特点。
学生在聆听、律动、演唱过程中熟悉a主题旋律并能准确演奏打击乐器,c主题乐段能够合作表现主奏乐器。
学生能积极发现、勇于模仿和表现音乐中的钟声,并在欣赏音乐的活动中表现出比较稳定的节拍、节奏感。
重点 与 难点
学生在聆听、律动、演唱过程中熟悉a主题旋律并能准确演奏打击乐器,c主题乐段能够合作表现主奏乐器。
学生能区分乐曲的段落,熟悉音乐段落主题以及情绪、音色的特点
教 学 过 程
活动
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
性积
累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歌唱问好
核
心
过
程
创设情境,导入乐曲
1、聆听音效片段(乐曲尾声),猜猜是卖什么东西的主题商店?
2、回忆(再听)声音片段,钟表店里有几种钟表在报时呢?
细致欣赏,感受形象
第一部分,欣赏a乐段
首次聆听a乐段,这是一间怎样的钟表店?
第二次聆听a乐段,听钟表们整齐的脚步声。
第三次聆听a乐段,找出每个乐句结尾处的XX X节奏,知道由几个乐句组成。
加深对a主题乐段旋律的记忆,学唱a乐段旋律,并加上歌词表现
学唱每个乐句中的前半句
听范唱找旋律相同的乐句
添上歌词表现钟表店生动的音乐形象
师生配合表现a乐段
5、为红色部分配一个打击乐,并尝试演奏。
6、聆听乐曲第一部分,分辨a主题乐段是连续出现还是分开出现?
第二部分,欣赏c乐段
1、初次聆听c乐段,将乐曲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连起来听,听听接下来钟表店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用线条表现c乐段,感受旋律情绪的变化
第二次聆听c乐段,辨别两种乐器的音色
你能模仿乐器的演奏姿势吗?
小组合作,边看图谱,边模仿演奏姿势表现音乐
第三板块:完整欣赏
完整欣赏《在钟表店里》,可以听辨出在c主题乐段之后的旋律你熟悉吗?随着音乐表现起来
听辨出乐曲的尾声部分
揭题[德]阿图尔·奥尔特创作的管弦乐作品《在钟表店里》
聆听片段,分享自己听到的音效,猜出商店贩卖的物品
用身体模仿各种钟表报时的动作
感受乐段的情绪
跟着脚步模仿钟表表现音乐
找出节奏,数一数一共有几个
跟老师学唱a段旋律,并加上歌词表现
听范唱,乐句的前半句
学唱其他乐句旋律
表现一、三乐句与教师合作完成a乐段演唱
随音乐表现钟表店里各式钟表形象,并听辨a乐段
在熟悉的旋律中边唱边表现音乐,不熟悉的音乐则专注欣赏
用合适的线条表现c乐段,交流与a乐段相比情绪的变化
听辨出两种乐器分别是小提琴和长笛
模仿乐器的演奏姿势
边看图谱,边模仿演奏姿势表现音乐
听辨出A’段旋律(a)
随音乐表现
使用声音刺激学生的感官,利用联觉让学生对钟表店这一情景更容易、更乐意接受。而听辨有哪些闹钟是激发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年级学生已初具欣赏能力,为了能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所以我找出了乐曲中有特色的XX X节奏,学生边听边找节奏,无形中就提高了学生欣赏音乐的注意力。
a主题乐段的四个乐句旋律音符起伏较大,三度五度音程较多,节奏较为密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把a主题乐段完整的唱下来,难度略大。所以在设计这个环节时,考虑到这几个因素,我将学唱难度缩小,改为师生合作演唱。
连贯的欣赏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尊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见解,培养学生欣赏的连贯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设计听辨乐器音色环节,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稍有难度,希望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听辨乐器并配合音乐以及图谱表现c乐段
通过完整欣赏乐曲,回顾之前的音乐活动,并通过对旋律的记忆听辨出a主题乐段。让乐曲框架简单化,清晰化。让学生搜索大脑中对音乐的记忆,回忆导入阶段的声音片段就是乐曲的尾声,让学生在“这段声音片段我听过、我记得”的小骄傲中主动的表现音乐。
拓展
延伸
总结
提升
三、总结提升
寻找欣赏小助手在黑板上边听边记录,把曲式结构记录下来。
了解回旋曲式。
两位同学合作记录曲式结构,部分同学用乐器伴奏主题,其他同学随音乐表现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总结出乐曲的曲式结构,所以用欣赏小助手的方式来完成这个教学目标让学生根据乐曲的情绪选择合适的乐器以及节奏为a主题乐段伴奏,提升学生的能力,拓展欣赏的方式。
板书
设计
1、乐曲名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