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凝固的音乐
——漫步中外建筑艺术
18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建筑是文化的纪念碑,
……
世界上最优秀的建筑遗存,往往会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它们被看作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爱护和欣赏。这些建筑为什么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珍贵的价值呢?
一、壮丽以重威---宏伟的宫殿建筑
玛雅文化中的雨神恰克面具雕像
公元10世纪
墨西哥
凡尔赛宫镜厅(17世纪)阿尔杜特·芒萨尔(法国)
独特的凡尔赛宫建筑群从1682年至1787年是法国政府的所在地,它使法兰西王国在世人眼中,在政治与文化上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起初,这里是国王路易十三打猎用的行宫,路易十四因嫉妒尼古拉·福凯的沃·勒·维贡的华丽城堡而决定扩建这座行宫。这个野心勃勃的计划分三个阶段完成。从1661年至1665年,
画家勒布伦和建筑师勒沃满足于进行一些装饰性的工作。从1668年开始,随着路易十四对王室作用的思考,工程也更加宏伟了。1690年,阿尔杜特·芒萨尔成为权力极大的工程总管。除了屋顶的式样是阿尔杜特·芒萨尔设计的之外,他还规划了镜厅。
凡尔赛宫镜厅(17世纪)阿尔杜特·芒萨尔(法国)
圣约翰尼斯·尼波姆克教堂
故宫太和广场(明、清)
二、宗教艺术的杰作---神圣的庙堂建筑
山西浑源悬空寺(北魏)
悬空寺坐落于山西省浑源县城南5公里恒山下金龙口西崖的峭壁上。
恒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名山之一,号称“北岳”。悬空寺就建在恒山脚下的金龙峡上,
距大同市约80公里。根据《恒山志》的记载,
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晚期(约公元6世纪),据说是北魏时一位叫了然的和尚所建,
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后经历代多次重修,
具有了相当的规模,
是中国现存极为罕见的一座高空建筑,被誉为“建在绝壁上的危楼”。
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
雅典古卫城呈大平台状,比现今雅典城高出100米,是抵御外来侵略的理想场所。从公元前起,几千年来的城民们就在此躲避战乱、抵抗侵略。
从6世纪起,古卫城成了专门的祭祀场所。雅典娜女神节时,人们为雅典城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公元前480年古卫城惨遭波斯人洗劫。其后,贝里克利完全重建了卫城。主要建筑有卫城山门、神殿门廊、雅典神庙、女神柱及帕特农神庙。
卫城最宏伟的建筑是为雅典娜女神所造的帕特农神庙。该庙是在贝里克利的指示下,由建筑师伊可狄诺斯承建的。建筑是白色大理石的,
充满了陶立克柱风格,
面积适中(70米×30米)。
它的雕刻装饰出自菲第亚斯之手。
外门廊由
46
根柱子支撑着一条陶立克式中楣框架和许多三角楣支撑的两面山墙。在这条中楣框架上人们可以看到雕刻着希腊神话中众神栩栩如生的形象。
阿兰布拉国王行宫
1238年
西班牙
阿兰布拉宫象征着在西班牙的中世纪末叶的伊斯兰文明的强大与雍容华贵。墙壁上精雕细刻的抽象文字和图案充分表现了摩尔人的艺术。从1238年起,这座9世纪的小型要塞逐步变成了富丽堂皇的宫殿,直至该城于1492年重新被西班
牙
人
占领。宫殿由围绕米尔特人的院子的两个互相连接的部分组成,院子中间是一个巨大的长形水池,水池中是造型优美的狮子喷泉。阿兰布拉宫同样以周围花园的绝妙组合而闻名于世。
沙特尔大教堂(1194---1269年)法国
沙特尔大教堂位于法国沙特尔城,是法国著名的天主教堂,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大教堂坐落在一个土山丘上。教堂的三重皇家大门和其壮观宏伟的罗马尼斯凯像、早期的珠宝光彩的玻璃装饰的窗户,无一不是12世纪法国建筑史上的经典杰作。
沙特尔大教堂部分始建于1145年,1194年遭遇火灾,26年后重建,是标准的法国哥特式建筑。它高大的中殿呈纯哥特式尖拱型,四周的门廊展现了12世纪中叶精美的雕刻,12、13世纪的彩色玻璃闪闪发光。所有的这一切都是那么非凡卓越,堪称经典杰作。16世纪,北面的教堂遭雷击后被杰汗德·博斯修复。
巴伐利亚维斯教堂
维斯教堂(全称
Wallfahrtskirche
zum
Gegei?elten
Heiland
auf
der
Wies,意为“维斯受鞭打的救世主朝圣教堂”),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施泰因加登镇维斯区,于1745年至1754年由约翰
·
巴普蒂斯特
·
齐默尔曼(1680年—1758年)和多米尼库斯
·
齐默尔曼(1685年—1766年)兄弟设计建造,他们都是德国洛可可风格的画家和建筑师。维斯教堂采用了当时流行的洛可可设计,因相传教堂内的救世主像曾落泪而成为圣地,是一座雄伟的朝圣教堂,其室内装潢相当出色,1983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巴伐利亚维斯教堂
洛可可风格的维斯教堂
1745年至1754年,齐默尔曼兄弟在Abt
Marinus
II
·
Mayer的带领下建造了现在这座洛可可风格的维斯教堂,圣坛上的画作是由慕尼黑的宫廷画师巴尔塔萨·奥古斯特
·阿尔布雷希特创作的;四位西方世界伟大神学家希尔尼玛斯安波罗修、圣奥古斯丁和额我略一世的雕像,是蒂罗尔画家安东·施图尔姆的成熟期作品;教堂的管风琴造于1957
年。
中国天坛祈年殿
天坛建于15世纪上半叶,它位于北京城区的东南部,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圣地。祈年殿坐落在皇家园林当中,四周古松环抱,是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其无论在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据着核心位
置
。
同时,这些建筑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坛庙建筑。其设计之精、建筑之巧、风格之奇。在世界古建筑中实属罕见。
水晶教堂(1980年)菲利蒲·约翰逊(美国)
菲利普·约翰逊
水晶教堂
圣加仑修道院
大教堂
公元9世纪
(瑞士)
重建于公元816—837年阿伯特格兹伯特时期的圣加尔女修道院,完美地再现了卡洛林王朝时期修道院的建筑风格。在其巴洛克式的藏品中,保存有珍贵的手稿,部分手稿书写于羊皮上,这就是最初的建筑构想。
祖·桑特·加仑是中世纪的一个地方,它以在这里潜心修炼的修道士的名字命名。
早在666年,他的坟墓就是人们朝圣的地方。因为他的机智、虔诚、博大精深的言论录,种种传奇色彩的经历和民间流传的故事,人们为他这位云游天下的爱尔兰修道士修建了这座庙宇。现在,个别的损毁寺院已经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修道院社区。
莲花教堂(1980年)柯里亚(印度)
印度首都新德里附近一座教堂,造型像一朵盛开的白莲花。整个建筑高33.5米,由
9个白莲花瓣形的壳体覆盖而成,
内设1200个座位。建筑物用白色大理石和白水泥装饰。在东方国家,白莲花象征神圣和纯洁,而9个花瓣隐喻世界上九大宗教。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叶教堂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叶教堂位于爱沙尼亚首都塔林著名的教堂山上,建于19世纪末,是塔林俄国化的标志。当时俄国化的浪潮席卷了由德意志上层管理的波罗的海沿岸省份爱沙尼亚,于是统治者建立起这座建筑。
(19世纪)爱沙尼亚
三、追求生命的永恒---静穆的陵墓建筑
古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巨大的陵墓建筑物,其起源毫无疑问地可追溯到马斯塔巴式坟墓。马斯塔巴是一种低矮的长方形坟丘,它四壁倾斜,设有祭台,在它状似斜井的底部修整出墓室。最早的金字塔就是马斯塔巴逐渐扩大演变而成的,萨卡拉的金字塔足以表现出这一点。这一金字塔是于公元前2800年,
为狄戎赛法老修建的,
也是迄今为止我们发现的最古老的金字塔。这种墓地的工程建筑逐步变化、改进,最终采用金字塔形状,像吉萨金字塔那样,其规模和技术都达到了完美的程度。
卡梁清真寺及神学院(16世纪)乌兹别克斯坦
卡梁清真寺及神学院位于中亚名城、历史上盛极一时的伊斯兰文化中心—布哈拉。布哈拉是中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它的许多建筑古迹都能追溯到中世纪甚至更早。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一系列纪念布哈拉建城2500年的活动,并将一些文物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傣族寺院
河北正定开元寺砖塔
(明)
北京正觉寺金刚宝座塔(明)
明十三陵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
它是人类改变自然
的
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明清时代(1368—1911)是陵寝建设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对陵寝制度作了重大改革。他将地上的封土堆由以前的覆斗式方形改为圆形或长圆形,又取消寝宫,并扩大了祭殿建筑。清代沿袭明代制度,更加注重陵园与周围山川形胜的结合,注重按所葬人辈分排列顺序,还形成了帝、后、妃陵寝的配套序列,在祭祀制度上也更加完善、合理。
四、我爱我家--亲切的民建筑
云南丽江得月楼
河北正定隆兴寺
隆兴寺位于河北正定县城东门里街,是中国现存时代较早、布局较为完整的大型寺院,原来是十六国时期后燕慕容熙的龙腾苑,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年)在苑内改建寺院,初名龙藏寺。宋初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赵匡胤敕命扩建,改名为龙兴寺。
清康熙、
乾隆年间两次增建,
并改名为隆兴寺,
因寺内供奉着一尊巨大的铜铸菩萨,
因此又俗称大佛寺,河北民间有“沧州狮子定州塔,正定府的大菩萨”
之说。
寺院占地约5万平方米,
平面呈长方形,
布局和建筑保留了宋代的建筑风格,
主体建筑都分布在南北中轴线及其两侧,
依次为天王殿、
大觉六师殿(今存遗址)、摩尼殿、戒坛、慈氏阁、
转轮藏阁、御碑亭、大悲阁、弥陀殿等。
中国安徽黟县古民居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其街道的风格、古建筑和装饰物,以及供水系统完备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
宏村位于黟县城西北角。该村始建于北宋,距今已近千年历史,原为汪姓聚居之地。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
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动静相宜,空灵蕴藉,处处是景,步步入画。从村外自然环境到村内的水系、街道、建筑,甚至室内布置都完整地保存着古村落的原始状态,没有丝毫现代文明的迹象。造型独特并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加尔桥
(公元前19年) 阿格里帕(古罗马)
这是一座最壮观的罗马高架渡槽桥之一。由阿格里帕兴建于公元前19年。它在瑞姆兰斯附近穿过峡谷,把水引进尼姆。罗马人采用了实用的史前希腊建筑术,但希腊的建筑准则对于兴建高架渡槽并不总是那么适用,于是,他们在渡槽上还添加了巨大的桥拱。该桥拱长273米,高49米,分为三层,最大的桥拱跨度为20米。除了最高层外,其他的石料砌筑没有用泥灰浆。整个渡槽架桥长50公里。
中国福建的土楼
福建土楼主要分布在闽西、闽南的永定、南靖一带。早在1900多年前,中原一带历经变乱、举族南迁的客家人,
几经辗转,来到闽西南一带的山区。为避免外来冲击,
他们不得不恃山经营、
聚族而居。
用当地的生土、砂石、木片建成单屋,
继而连成大屋,进而垒起厚重封闭的土楼。楼内凿有水井,备有粮仓,如遇战乱、匪盗,大门一关,自成一体,万一被围也可数月之内粮水不断。加上冬暖夏凉、防震抗风的特点,
土楼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袭、繁衍生息的住宅。
专家评价,它是十分独特的山区民居建筑,
是中国生土建筑技术和艺术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也是中国历史变迁和人口大迁徙、民族大融合的产物。
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作为客家民系、福佬民系文化的象征,
为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变迁提供了特殊的见证,是中国传统的生土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中国河北广惠寺华塔(金)
广惠寺华塔坐落在河北正定县广惠寺内,又称“多宝塔”。寺院始建于唐贞元年间(785—804),但塔的建造要晚至金代,是中国砖塔中造型最为特异、装饰最为富丽的塔。华塔高40.5米,为三层八角形楼阁式塔。塔的第一层平面为八角形,
在
四角附建六角形单层小塔,构成亭榭式的套室;塔身正面及小塔正面均开有圆形拱门,檐下是砖制的斗拱。第二层平面为正八角形,四个正面都开辟有一门,门旁设有格子假窗;另四面设直棂和格子假窗;塔身斗拱承托着塔檐。第三层塔身开始缩小,只在正面辟一方门,其余三面为假门。第三层之上即是圆锥形塔身,其上通饰佛像及各种动物形象,
排列密集、
错落有致,富于变幻。再上为八角形檐顶和塔刹,塔刹已残破不堪。
在明、清两代,广惠寺的香火极为兴盛,乾隆皇帝曾多次到寺拈香礼佛,临塔观景,并钦题额匾曰
“妙光演教”
。今天只有华塔耸立,寺院早已不存。
意大利古城佛罗伦萨
在埃特鲁斯坎的遗址上建立起来的佛罗伦萨,作为文艺复兴的象征,在15世纪和16世纪的美第奇时代开始呈现出它在经济和文化上的优势。首先从它13世纪的大教堂中就可以看到佛罗伦萨那600年来非凡的艺术创造力:
菲奥里的圣玛利亚、圣十字教堂,乌菲齐宫以及皮蒂宫等都是焦托、布鲁内莱斯基、博蒂切利和米凯兰杰诺这样的大师的杰作。
佛罗伦萨位于意大利中部的托斯卡纳亚平宁山脚下,阿尔诺河盆地的山丘之间,建在弗拉米亚大道与阿尔诺河交汇处,该大道是穿过阿尔诺河的罗马大道之一。佛罗伦萨建立于公元200年,历史上一直是贸易和艺术中心。
霍洛克民俗村
?霍洛克民俗村位
于匈牙利东北部,
距离布达佩斯
100公里。
????生活于民俗村
的居民还不到100
人,他们穿着典
型的匈牙利乡下
人的时装:黑色
的裤子或华丽的
色彩鲜艳的裙子,
终日为生计而不
停的忙碌,有的手中持着干草叉,有的人则挎着蔬菜蓝。在群山附近,分布着几个葡萄庄园、蔬菜花园、黄灿灿的玉米地和向日葵地。羊群在草地里自由自在的吃草,牧场被分割成块状。恬淡而优雅的田园生活在无形中为这个小村落增添了几分妩媚。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匈牙利霍洛克乡村教堂及民居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