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第二课
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殖民扩张与争夺)
2018年教育整改报告3篇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我严格按照学习计划和个人整改方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大局出发,突出发展第一要务,紧密结合个人工作实际,紧扣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切实转变观念、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从自身的薄弱环节抓起,落实整改措施,讲求整改实效,从而增强自身的党性修养,提高业务管理水平,促进工作全面发展,无论是在理论水平还是工作能力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现将个人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注重加强理论学习
以解决思想和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为着力点,以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为落脚点,积极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头脑,特别是在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三个代表”精神实质上花大力气,在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上下真功夫,学习理论的自觉性有了名下逆光的提高。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在学习的系统性上下功夫,对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补足自身欠缺的政治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在第三阶段的教育活动,不但完成党组织
一、“海上马车夫”——荷兰的崛起
(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
1、西属尼德兰的发展
(有利的地形)
2、尼德兰革命,建荷兰共和国
1、西属尼德兰的发展
3、造船、金融、外贸发达
(有利的地形)
商业资本发达
“海上马车夫”
1599年阿姆斯特丹港口的繁荣
(有利的地形)
2、尼德兰革命,建荷兰共和国
1、西属尼德兰的发展
3、造船、金融、外贸发达
4、殖民扩张
纽
约
新阿姆斯特丹(纽约)
台湾
二、英国的崛起
1、地处大西洋航路中心
2、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也称作“商业本位”,16至18世纪)。
是18C在欧洲受欢迎的政治经济体制。
它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上:即一国的国力基于通过贸易的顺差——即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奖出限入),所能获得的财富。
是16~17世纪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
二、英国的崛起
1、地处大西洋航路中心
2、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手工工场时期的经济政策
重贸易顺差(奖出限入)
政府干预力度大
有利于资本原始积累
二、英国的崛起
1、地处大西洋航路中心
2、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3、英西战争(1588)和东印度公司的推动
西班牙:130多艘战舰,3万多人,1124门火炮的“无敌舰队”
英国:大小约197艘各类船只
1545~1560年间,西班牙海军从海外运回的黄金达5500公斤,白银达24.6万公斤。
到16C末,世界贵重金属开采的83%为西班牙所得。
1600年成立的英国东印度公司
《泰晤士报》评论说:在人类历史上它完成了任何一个公司从未肩负过,和在今后的历史中可能也不会肩负的任务。
东印度公司的纹章
东印度公司(The
Honourable
East
India
Company,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或“英国东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简称BEIC,
HEIC),有时也被称为约翰公司(John
Company),是一个股份公司。1600年12月31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该公司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而组成。实际上这个特许状给予东印度贸易的垄断权21年。随时间的变迁东印度公司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印度的实际主宰者。在1858年被解除行政权力为止,它还获得了协助统治和军事职能。
二、英国的崛起
1、地处大西洋航路中心
2、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3、英西战争和东印度公司的推动
政府垄断殖民贸易公司
资义手工工场时期(重商主义政策)的产物,有利资本原始积累
随工业革命(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开展走向解体
二、英国的崛起
1、地处大西洋航路中心
2、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3、英西战争和东印度公司的推动
5、圈地运动推动农业资本主义发展
4、手工工场的发展
“羊吃人”
当时的作家托马斯·莫尔在《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简称《乌托邦》)的书中写道:“绵羊本来是很驯服的,所欲无多,现在它们却变得很贪婪和凶狠,甚至要把人吃掉,它们要踏平我们的田野、住宅和城市”。
“圈地运动”
二、英国的崛起
1、地处大西洋航路中心
2、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3、英西战争和东印度公司的推动
5、圈地运动推动农业资本主义发展
4、手工工场的发展
6、殖民扩张
(北美、印度…)
(工业革命前)
三、殖民霸权的角逐
1、葡、西殖民时代(16C)
为什么葡西殖民霸权昙花一现?
未转化为资本
西、葡殖民地分布及特点:
西:美洲为主、菲律宾
呈大片分布
葡:非、亚(印度、澳门)及巴西
主要是据点、商站
三、殖民霸权的角逐
1、葡、西殖民时代(16C)
2、英西战争后,荷兰取得海上霸权(16C末)
3、英:海上霸权、最大殖民帝国(18C中后期)
①《航海条例》和三次英荷战争
“凡从欧洲运往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凡从亚洲、非洲、美洲运往英国或爱尔兰以及英国各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英属殖民地的船只运送。英国各港口的渔业进出口货物以及英国国境沿海贸易的货物,完全由英国船只运送。
”
1651年航海条例(Navigation
Acts)
目的:打击荷兰海外贸易
有利英资义发展
思考:英荷战争,英国为什么取得胜利?
工业资本战胜商业资本
三、殖民霸权的角逐
1、葡、西殖民时代(16C)
2、英西战争后,荷兰取得海上霸权(16C末)
3、英:海上霸权、最大殖民帝国(18C中后期)
①《航海条例》和三次英荷战争
②
英法七年战争
为什么葡西殖民霸权昙花一现?
未转化为资本
夺荷属北美殖民地(纽约);打击荷兰海上霸权
夺法属北美殖民地、印度
?七年战争(Seven
Years‘War)1756~1763年间,由欧洲主要国家组成的两大交战集团在欧洲、美洲、印度等广大地域和海域进行的争夺殖民地和领土的战争。英国首相丘吉尔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七年战争中,英国是最大的赢家,法国被迫将整个加拿大割让给英国,几乎从整个印度撤出,英国成为海外殖民霸主,迈向日不落帝国。
思考:英国为什么能在英法七年战争中取得胜利?
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
“日不落帝国”
四、强盗的贸易
1、殖民罪恶
①掠夺财富
②屠杀印地安人和黑奴贸易
新英格兰的清教徒,1703年在他们的立法会议上决定,每剥一张印第安人的头盖皮和每获一个红种人都给赏金40镑;1720年,每张头盖皮的赏金提高到100镑……英国议会曾宣布,杀戮和剥头盖皮是“上帝和自然赋予它的手段”。
——马克思
《资本论》
戈雷岛,大西洋塞内加尔海域的一个岛屿。15—19世纪,西非最大的奴隶转运站。至少有2000万黑人奴隶从戈雷岛被转卖出去,有500万黑人死于途中。
戈雷岛上的炮台
昔日殖民者使用的巨炮
昔日关押奴隶的牢房
一名游客在戈雷岛上观看昔日押解奴隶的镣铐
四、强盗的贸易
1、殖民罪恶
①掠夺财富
②屠杀印地安人和奴隶贸易
③垄断贸易……
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流着鲜血和肮脏的东西。”
2、殖民扩张的影响
欧洲:
亚非拉:
加速资本原始积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灾难,破坏旧的秩序
客观带来先进生产方式、思想观念,促其近代化
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
材料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6分)
新航路开辟;
西班牙对美洲殖民扩张和掠夺;
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阅读材料,思考:
练
习
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
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
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
C.资本主义的萌芽
D.商业经济的发展
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D
A
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了
A.旧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C.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D.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