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7.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同步练习(带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7.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同步练习(带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9-27 11:3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面粉不仅可以燃烧,一定条件下还会发生爆炸
B.
燃烧是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
C.
天然气是可再生的能源
D.
搬运取用易燃易爆物品要轻拿轻放不能砸摔和撞击
下列对煤、石油、天然气和乙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煤的主要成分为碳元素
B.
石油属于化石燃料
C.
天然气属于纯净物
D.
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
石油
B.
天然气
C.

D.
氢气
推理是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CO和的分子构成不同,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
B.
C、CO、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故均具有碳的还原性
C.
化学反应通常有能量变化,所以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
D.
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物质中一定有碳、氢和氧三种元素
下列化学反应中,吸收热量的是
A.
氧化钙与水反应
B.
镁与稀硫酸反应
C.
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D.
氢气与氧气反应
“可燃冰“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外观像冰。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可燃冰“储藏的可燃成分是甲烷
B.
“可燃冰”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
C.
“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例证
D.
“可燃冰”中的可燃气体若大量泄漏于大气中,能加剧温室效应
燃煤会影响环境。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
酸雨
B.
温室效应
C.
臭氧层破坏
D.
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为了减少大气污染,北京市积极推广使用清洁燃料--压缩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A.
甲烷
B.
氧气
C.
氮气
D.
二氧化碳
2019年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露天焚烧落叶
B.
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C.
减少燃煤发电
D.
推广新能源汽车
乙醇俗名叫酒精,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乙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
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5
C.
乙醇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D.
乙醇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工业制氧气
B.
粉碎矿石
C.
煤的综合利用
D.
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柴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它们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
甲烷是纯净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所以天然气是纯净物
C.
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和对石油进行分馏都是化学变化
D.
燃料充分燃烧后,能提高化石燃料的利用率,同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有关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有如下说法:
金刚石和石墨、的元素组成相同,性质也相同;
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富硒茶中的“硒”指的是硒这种单质;
同种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显不同化合价,在同种物质中只能显相同化合价。
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取少量液体
B.
倾倒二氧化碳
C.
检验氢气纯度
D.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2018年8月31日,苏州有轨电车2号线正式开通试运营,成为高新区另一条景观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有轨电车有效推动沿线区域城市化发展,方便百姓出行
B.
有轨电车以电力驱动,行驶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
有轨电车的速度一般较地下铁慢,只适合于景区内交通
D.
有轨电车不会排放废气,是一种无污染的环保交通工具
二、填空题
石油的综合利用。
石油的分馏
原理:利用石油中各成分______不同,用蒸溜的方法,将它们一一分离出来。此过程属于______变化。
产物:按沸点由低到高依次是石油气、汽油、航空煤油、柴油、润滑油、重油、沥青。
石油的分裂
石油中的大分子断裂为小分子,小分子重新组合成大分子,从而把石油转化成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示意图。
实验时,取下橡皮塞,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待反应结束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偏低,可能的原因______填序号。
A.使用的红磷量不足
装置气密性不好
实验中弹簧夹没有夹紧
目前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是三大化石燃料:______、______、______。
燃烧化石燃料会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造成的环境问题是______不仅如此,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既要节约使用化石燃料,又要开发利用新能源。
我国已经开发和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其中含乙醇,使用这种乙醇汽油的好处是______写出一点。
能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非常重要。
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其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煤燃烧时排放的______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减少酸雨危害的措施之一是______。
汽油是______加工的产品,在汽油中可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请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这样做的优点之一是______。
水和空气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我们饮用的自来水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在自来水净化过程中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
水沸腾时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_____填序号。
A.分子间的间隔
B.分子的大小
C.分子的种类
电解水的过程中电源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体积比是______。
未经脱硫处理的煤燃烧会排放出形成酸雨的______填名称气体。
乙醇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被广泛关注,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下表是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周报,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
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城市
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北京
92
TSP

济南
76
TSP

天津
82
TSP

武汉
83

哈尔滨
96
TSP

重庆
98

上海
74

贵阳
69
TSP

注:TSP--空气中飘尘;--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最容易出现酸雨的城市是______为减少城市酸雨的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填序号.
少用煤作燃料
采用燃料脱硫技术不必采取措施,无所谓
开发新能源
控制城市汽车尾气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方法是______.
开发氢能源
使用电动车
对汽车加装尾气处理装置
戴呼吸面具.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答】
A、根据点燃可燃性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容易爆炸,面粉具有可燃性,不仅可以燃烧,一定条件下还会发生爆炸,故A说法正确;
B、燃烧是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故B说法正确;
C、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故C说法错误;
D、搬运取用易燃易爆物品要轻拿轻放不能砸摔和撞击,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2.【答案】C
【解答】
A、煤的主要成分为碳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石油属于三大化石燃料之一,故选项说法正确。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乙醇可用粮食制取,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3.【答案】D
【解答】
A、石油属于三大化石燃料之一,故选项错误。
B、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之一,故选项错误。
C、煤属于三大化石燃料之一,故选项错误。
D、氢气可用水来制取,属于可再生能源,不属于化石燃料,故选项正确。
故选:D。
4.【答案】A
【解答】
A、CO和的分子构成不同,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推理正确。
B、C、CO、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C、CO均具有碳的还原性,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故选项推理错误。
C、化学反应通常有能量变化,但人类利用的能量不一定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如风能,故选项推理错误。
D、和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A。
5.【答案】C
【解答】
A.该反应会放出热量,故错误;
B.镁与稀硫酸反应会放出热量,故错误;
C.碳与二氧化碳是在高温的条件下进行的,需要吸收热量,故正确;
D.氢气和氧气反应会放出热量,故错误。
故选:C。
6.【答案】C
【解答】
A、“可燃冰”是甲烷的水合物,“可燃冰”储藏的可燃成分是甲烷,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可燃冰”具有可燃性,燃烧时能放出大量的热,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水中不含碳元素,是不可能变成油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甲烷是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可燃冰”中的可燃气体若大量泄漏于大气中,能加剧温室效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7.【答案】C
【解答】
A.燃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与燃煤有直接关系,故选项错误;
B.燃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与燃煤有直接关系,故选项错误;
C氟利昂的广泛使用会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燃煤使用对臭氧层没有影响,故选项正确;
D.燃煤燃烧产生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故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与燃煤有直接关系,故选项错误。
故选C。
8.【答案】A
【解答】
天然气是一种化石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故选:A。
9.【答案】A
【解答】
A.露天焚烧落叶能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烟尘,不利于保护环境,故A不符合主题;?
B.提倡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利于保护环境,故B符合主题;?
C.减少燃煤发电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利于保护环境,故C符合主题;?
D.推广新能源汽车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利于保护环境,故D符合主题。?
故选A。
10.【答案】D
【解答】
A.乙醇可以通过粮食进行酿造,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错误;?
?
?
??
B.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故错误;
C.乙醇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3:8,故错误;看答案
D.乙醇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故正确。
故选D。
11.【答案】C
【解答】
A、工业制氧气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粉碎矿石只是形状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煤的综合利用有新物质:煤焦油、焦炉气、焦炭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柴油,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C。
12.【答案】A
【解析】解:A、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它们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甲烷是纯净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含有其它成分,天然气是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制得焦炭等,属于化学变化;对石油进行分馏,利用的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D、燃料充分燃烧后,能提高化石燃料的利用率,但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说法错误。
13.【答案】B
【解析】解:金刚石和石墨、的元素组成相同,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性质不同,故说法错误。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说法正确。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等,故说法正确。
富硒茶中的“硒”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硒”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说法错误。
同种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显不同化合价,在同种物质中不是只能显相同化合价,如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显价、价,故说法错误。
故说法正确。
故选:B。
根据碳单质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把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
食品、药品、营养品等物质中的“硒”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根据化合价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14.【答案】D
【解析】解:A、将瓶塞取下倒放在桌面上,使用滴管时先将空气挤出,然后伸入试剂瓶吸入液体,A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将二氧化碳倒入高低不同两支蜡烛的烧杯中,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B操作正确;
C、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拇指堵住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声音很小,说明氢气已纯净,C操作正确;
D、检验二氧化碳应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不能用燃着的木条,D操作错误;
15.【答案】C
【解析】解:A、有轨电车有效推动沿线区域城市化发展,方便百姓出行,故A正确;
B、有轨电车以电力驱动,行驶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正确;
C、有轨电车的速度一般较地铁慢,但不只是适合于景区内交通,也适用城市交通,故C错误;
D、有轨电车不会排放废气,是一种无污染的环保交通工具,故D正确。
16.【答案】沸点?
物理
【解析】解:石油分馏的原理是根据这些燃料的沸点不同而逐一从石油中汽化分离出来,石油分馏的过程中没有新物种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填:沸点;物理。
根17.【答案】烧杯中的水将流入集气瓶内,约到刻度1处?
AB?
煤?
石油?
天然气?
温室效应?
节约石油资源
【解析】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是: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生成的是固体,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进广口瓶,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就是广口瓶内原来氧气的体积,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烧杯中的水将流入集气瓶内约到刻度1处;
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偏低,可能的原因是红磷的量不足或者装置气密性不好,使氧气不能全部消耗或者进入空气,造成结果偏低,故选A、B;
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天然资源;
燃料化石燃料会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造成的温室效应;我们既要节约使用化石燃料,又要开发利用新能源如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
使用乙醇汽油的好处:乙醇汽油是可再生能源,可以节约石油资源。
故答案为:
烧杯中的水将流入集气瓶内,约到刻度1处;;
煤、石油、天然气;温室效应,太阳能或核能、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节省石油资源。
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及对环境的危害和新能源的利用分析判断。
18.【答案】?
?
将煤脱硫处理?
石油?
?
可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有害气体可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有害气体
【解析】解: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煤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减少酸雨危害的措施之一是将煤脱硫处理;故填:;将煤脱硫处理;
石油提炼加工可以得到汽油,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在汽油中可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这样做的优点:可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有害气体可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有害气体。故填:石油;;可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有害气体可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有害气体。
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解答;
根据煤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进行解答;
根据石油提炼加工可以得到汽油以及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解答。
19.【答案】混合物?
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BC?
1:2?
二氧化硫?
【解析】解:自来水中含有水、可溶性杂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填:混合物;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水沸腾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分子种类与大小没有改变,而分子间隔变大;故填:BC;
由“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电解水的过程中电源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体积比是1:2;故填:1:2;
未经脱硫处理的煤燃烧会排放出形成酸雨的二氧化硫气体;故填:二氧化硫;
在点燃的条件下,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活性炭的性质来分析;
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实质来分析;
根据电解水的现象与原理来分析;
根据酸雨的成因来分析;
根据乙醇燃烧的原理来分析。
20.【答案】重庆?
?
【解析】解:酸雨的形成原因是由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过多,随着雨水降落而形成的,因此容易形成酸雨的城市是重庆,预防酸雨的措施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或是采用煤脱硫技术,或开发清洁的能源代替;
控制城市汽车尾气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方法有开发氢能源,使用电动车,对汽车加装尾气处理装置.带呼吸面具只能是防治有害气体进入人体,而不能控制空气污染.
故答案是:重庆,;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