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课件(1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课件(1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27 11:4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0张PPT)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二、从部落到国家
三、商和西周
1.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说一说:我国远古人类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说一说北京人的生存状况
距今约1万年前的石器
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
距今7000—5000年
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
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
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
距今5000年
北方:红山文化
黄河下游:龙山文化
长江下游:良渚文化
彩绘陶器
种植粟
种植水稻
养蚕缫丝技术
黑陶
精美的玉器
中华文明
“多元一体”发展
距今约70-20万年前的石器
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
距今7000—5000年
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
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
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
距今5000年
北方:红山文化
黄河下游:龙山文化
长江下游:良渚文化
  元谋人
【距今170万年】
北京人
【距今70—20万年】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社会
父系氏族社会
文明是指人类脱离了野蛮状态的社会状况,文明的因素包括:家族制度、生产工具、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法律、国家等。国家尤其重要,也可以说文明是在国家形态下创造出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发明创造的总和。
部落联盟
生产力的进步
社会结构
2.从部落到国家
《左传》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这“禹刑”据《尚书·吕刑》序说又称为赎刑。其具体内容虽然已经无从知道,但是夏朝确乎有了刑法,则还是可信的。《孟子·滕文公》篇说“夏后氏五十而贡”,可见夏朝已经出现了关于贡赋的具体规定。夏启在甘地讨伐有扈氏的誓辞中曾经提到“六事之人”,亦即《尚书·甘誓》所谓的“六卿”,这表明夏朝已经分官设职。
——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上)
内外服制度
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
  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3.商和西周
鲁国,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是原来商代重要的属国奄国所在,奄国是周公东征的主要讨伐对象之一。齐国,是姜太公吕尚的封国,是周公东征的另一个主要讨伐对象的所在。燕国,是姬姓王室召公长子克的封国,它的受封是为了防范北方的少数民族。晋国,是成王之弟唐叔虞的封国,它的受封是为了保证镐京和东都洛邑的通路。宋国,是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的封国。
 ——摘自《中国通史—从中华先祖到春秋战国》

商代的征伐,只不过迫使叛逆者屈服,尚未有把被征服地区的土地人口授予自己的亲戚子弟统治的史实;而周人的各封国却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不同族人混居在一起的现象

——沈长云《上古史探研》
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周代宗法制
《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