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伴我行——网络应用实践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第六课《网络伴我行——网络应用实践》。本课着重介绍了如何让学生在网上搜索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教材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等方面也有所体现。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网络的相关知识,包括注重网络安全教育及网络道德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并综合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利用网络资源,帮助他们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学生要通过具体的实例操作,来提高获得和利用网络信息的技能,进一步理解因特网对现代社会的巨大作用。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兴趣很浓,主要原因在于对计算机的好奇以及计算机的游戏、娱乐功能,这点很重要,只要能充分抓住并利用好这一特点,将游戏、娱乐适当蕴含于课堂,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有目的地搜索信息;学会使用百度地图规划路线;了解即时通信、共享信息的方法;了解手机导航的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生活化的实例,在做中学,培养利用网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网络就是生活;
(2)培养自立的能力;
(3)通过网上购物的体验来形成风险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需要合理地利用网络,规范自己在网络上的行为,逐步形成较高的信息素养。
教学难点:能用学过的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以学生的探究活动和老师的点拨指导为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己去体验、去感悟,从而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应对学生的活动提供情境,并加以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本节课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迁移法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选择
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教室、课件、手机、学生搜集辩论材料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一段《大连老虎滩》视频
引导语:来自四川某大学的小林同学打算独自一人去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游玩,他婉拒了大人们的陪伴,自信地说:“网络伴我,一定不虚此行!”他真的能行吗?我们一起去看看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以饱满的状态进入学习之中。)
出示课题:第六课 网络伴我行——网络应用实践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第一关:景区情况早知道——搜索信息
大屏幕出示小林同学利用搜索引擎查询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的景区介绍图片,学习通过搜索引擎了解信息的方式,自主练习搜索自助游攻略和门票的价格,然后分小组搜索游览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个小组提出的建议最多。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了解搜索引擎的应用,小组竞赛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真正实践“做中学”理念。)
第二关:省时省钱好处多——团购
大屏幕出示小林利用美团订购景区门票的图片,学生观察,然后试着用同样的方式帮助小林品尝到当地的美食。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在探究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大胆实践中获得技能。)
第三关:路线规划——百度地图
小林一向提倡“低碳出行,优选公交”,因此他决定乘坐公交车抵达景区,接下来他使用百度地图开始路线规划。大屏幕出示小林利用百度地图选择公交的图片。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可以有多条路线,但是哪一条路线最省时,省力呢?现在我们分小组帮助小林找到去老虎滩的最合适的路线把!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能力,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观察.探索,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四关:自驾游不问路——手机导航
如果是自驾游,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
第五关:图文报平安——使用微信
抵达景区,小林在景区门口用手机拍了照片,然后用微信发给远在四川的妈妈,让她放心。
除了微信,我们还能用什么方式与别人即时通信?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利用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第六关:收获与感悟——在QQ空间发表日志
回顾一天的行程,除了观赏美景,还利用网络帮自己完成了游览计划,小林觉得收获颇多,晚上回到住处,他在QQ空间写了一篇日志。
除了QQ空间,你还能将心情感悟发表在哪些地方?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利用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三)、总结强化、迁移拓展
我们的课已接近尾声,接下来请大家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及感受
(设计意图:对所学知识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培养学生不断反思自我,养成良好自学习惯,树立学习效率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已走进千家万户。在享受网络带来的巨大便利的同时,上网引发的负面影响在青少年中屡屡出现。以“网络对中学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话题展开辩论。
(设计意图:通过辩论把传统上的教师和学生单方向的交流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和学习,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为提高教学效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四)作业
假如你们一家人打算去古都西安旅游,请你帮助爸爸妈妈完成旅行前的准备。
(五)板书设计
网络伴我行
——网络应用实践
景区情况早知道——搜索信息
省时省钱好处多——团购
路线规划——百度地图
自驾游不问路——手机导航
图文报平安——使用微信
收获与感悟——在QQ空间发表日志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探究学习方式进行组织教学,学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1)课堂的引入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情景。
(2)教学任务明确,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操作能力。
(3)本节课对基础差的学生的辅导不足,未能很好地体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