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版(2015)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7.新书推荐(一)--建立工作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大连版(2015)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7.新书推荐(一)--建立工作表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连理工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09-27 09:2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课新书推荐(一)——建立工作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 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本节课是学生接触excel的第一课,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excel软件的学习兴趣,较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认识Excel的工作界面及其组成;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认识行、列和单元格;并能准确录入数据,能简单的编辑工作表,调整行高、列宽并能够修饰文字,设置边框和底纹。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前几章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电子报刊制作的基本技巧,这些知识与技能为本章Excel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接触新的软件,首次接触有关数据处理的知识,对Excel的学习有着有一定的兴趣,但是个别学生受到知识水平与抽象思维的影响,因此在Excel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启动、退出Excel的方法。
2.了解Excel界面的组成。
3.掌握单元格、工作表、工作簿等概念。
4.掌握如何建立一张简单的工作表。
5.掌握保存工作簿的方法。
6.了解建立数据处理的概念。
7.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8.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教师讲授并演示操作后让学生自己实践操作,以小组为单位接受任务、完成任务,体验合作的乐趣。
2、通过在Excel数据表格中录入数据,初步掌握制作数据工作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习Excel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2、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现代信息管理意识,懂得使用电子表格对信息进行管理可以做到有条理,规范化和高效率,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运用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1.Excel窗口的组成,录入和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单元格、工作表、工作簿的概念。
2.熟练编辑工作表,工作表、工作簿的建立和保存。
课前准备
准备一篇excel表格
教学环境
计算机教室、安装excel软件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导入主题
向学生展示准备好的excel表格,引入:如果要制作这样的数据表可以通过学习本章节后制作出来。 学生听教师叙述并观看数据图表,了解Excel软件的基本功能。 设计引入,并通过身边的例子来让学生对Excel软件的功能有初步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新授阶段:启动excel的方法 教师讲授启动excel的方法并演示操作并提出问题:
1.Excel软件的窗口由那些部分组成?
2.与以往学习过的软件不同处是什么? 观看教师操作,并结合教材,找出答案。 让学生直观地掌握Excel软件的窗口组成
三、 启动excel并了解界面组成 教师让学生自己试着启动excel,观察界面组成。 实践操作, 小组形式交流协作。 让学生熟练掌握excel的启动方法,了解excel的界面组成。
四、 单元格名称、选中单元格 讲解单元格的组成(行、列)及单元格的选中,提问:请同学们找出单元格D5的位置并选中这个单元格。 听教师讲授并完成问题 让学生了解单元格及单元格的选中
五、 输入与编辑数据 布置任务一:
输入课本中的范例工作表“冬令营日程表”,教师巡视,并提出可能遇到的问题:
1.单元格的数据输入出错该如何修改? 学生上机实践操作,并回答问题。 掌握编辑数据的方法
六、 美化表格 向学生讲授如何调整列宽和行高、修饰文字、添加框线、设置底纹。
设置任务:
请同学们把表格行高设置成20,列宽设置成12,添加双细线框线,底纹设置成蓝色。 思考、实践后找出解决的方法,并演示操作。
学生间互助
展示成果 通过自主学习实践操作,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修饰表格的办法。
七、 保存工作簿 提问:如果文件已经录入完毕,需要退出,那么必需先做什么工作?该如何操作? 思考、回答问题,并上机操作。 根据以往学习的知识迁移到Excel文件的保存和退出
八、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①单元格是工作表的基本组成单位,在单元格中可以输入各种数据。②输入数据时可能遇到的问题③编辑工作表时可能遇到的问题 学生与教师一起完成小结 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内容
九、板书 第十课 冬令营日程表—建立工作表
认识excell2003
选中单元格
输入与编辑数据
美化表格
保存工作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