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二)
——修饰工作表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八课的内容。这是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的前期活动,是在学生学会建立工作簿后,学习怎样对工作表进行编辑修改、美化,是学生继续学习数据统计及图表的基础,关系到学生对数据的统计、处理,分析工作,是学好数据处理的关键内容之一,也是本章的重点。
教材以活动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灵活使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我认为教学中教师不应一个不漏地演示每个知识点的操作,而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及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相互探讨,协作学习,最终构建新的知识体系。而且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把wps表格与前面所学的wps文字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学习,这样有助于知识融会贯通,让学生学会迁移学习。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在已经掌握wps文字的基本操作,学会制作工作表的基础上学习修饰和美化工作表,本节课学习修饰工作表的方法,熟识表格中单元格内文字的修饰和表格边框的设置。由于部分学生接触信息技术比较晚,学生之间存在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个体差异,虽然已经学了wps文字的一些基本操作,但本节课涉及到表格修饰的具体操作,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学生学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需耐心细致的对问题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快乐,鼓励相互合作,让有困难的学生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学会简单编辑工作表
2.会使用表格自动套用格式修饰和美化工作表
3.能根据需要进行页面设置并打印工作表
过程与方法:以实践操作为主线,通过作品展示激发学习兴趣,调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学习中实际问题的解决,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性,特别是实用性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使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学会在表格单元格中文字的修饰方法。
2、掌握在表格中底纹颜色的填充、表格边框中线型及边框设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综合应用设计美化工作表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以学生的探究活动和老师的点拨指导为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己去体验、去感悟,从而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应对学生的活动提供情境,并加以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本节课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迁移法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选择
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教室、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请同学们观察两张八年六班课程表的图片,对比一下两张课程表,有哪些不同点。说出你喜欢哪一个课程表,并说出理由。
学生:观察回答
教师:表格显得漂亮,好看、清晰、美观
【设计意图:用学生息息相关的课程表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调整行高和列宽、修饰文字
【呈现任务】
任务一:灵活运用手动调整法和精确调整法调整新书推荐表的行高和列宽
任务二:对新书推荐表中的标题、表头及表格内的文字进行修饰
学生自主学习教材58-59页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并积极实践。学生在学习时如遇到问题可以积极在小组内讨论学习。
【设计意图: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2、单元格边框与底纹
【呈现任务】
任务一:给整个表格添加边框,为B5单元格添加斜线边框
任务二:为新书推荐表添加底纹。
教师先讲解演示任务一,并将操作过程演示给全体学生,然后引导
学生完成。
学生观察演示过程,领会操作技巧。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任务一,学生自行探索完成任务二。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的内容将教师讲解演示与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表格自动套用格式
【呈现任务】
任务一:学生自主阅读教材62页内容,练习使用自动套用表格样式
任务二:检查新书推荐表中的内容,对不协调之处进行调整,使工作表美观大方。
教师巡视,适当指导,实践中发现掌握较好的同学可要求其当做小老师去指导其他掌握不太好的同学。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信息综合处理的能力。】
4、打印新书推荐表
【呈现任务】
对新书推荐表进行纸张大小、方向、页边距等设置。引导学生联系结合WPS文字中的知识、操作原则。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三)、作品反馈、师生总结
教师展示部分学生作品,自我评价.
【设计意图: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肯定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引导学生客观评价自己。】
学生总结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
【设计意图:全面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对自己掌握的与没有掌握的有一个及时的认识。】
(四)作业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边框和底纹设计出不同的图案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采用任务驱动、自主探究的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中,通过实例对比引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尝试学习、教师适当总结补充、学生进行组内讨论、组间评论等丰富的教学形式,使复杂问题一步步解决,逐步提示学习内容,逐步调高学生对美化工作表在有效表达数据信息意图的意义上的理解,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中主要作为引导者和辅导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学目标上力求明确,任务细化,从而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和能力。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我还注意努力培养学生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本节课的最后,设计了一个“我学会了什么”环节,学生在进行交流时略显匆忙,时间有限,学生也意犹未尽,自己以后要进一步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能力的学习与探究。在教学过程中,一些细节问题上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比如对学生的鼓励性语言欠缺,练习贴近生活的作业设置的比较少等,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