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教版(2011)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1.2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教版(2011)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1.2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09-27 09:4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教学设计
课题 《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
作者及工作单位
教材分析
《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是甘肃教育出版社初中八年级上册模块一第二节 的内容。本课内容为一节综合课,它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综合应用,要求学生能够应用PowerPoint工具软件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为多媒体世界,本课内容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要求学生在学生在学了本章之前关于多媒体的知识后,制作一个利用各种媒体形式展现的多媒体作品。
之所以开设本课内容,是因为本课内容是对之前所学内容的一次综合性应用,是对学生综合制作能力的考察与锻炼,也是考察学生对之前所学知识的掌握与实践应用能力的检验。
学情分析
我校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已基本掌握了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制作技能,也具备了从网上下载文字和图片资料的操作能力,在初中继续学习这一内容是为了实现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利用该技能的一次应用实践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地获取信息、分析和加工信息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良好的信息素养。 ??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己思考,自我探索,积极鼓励_??????_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制作出具有特色的作品。完成本课内容的最大障碍我认为是学生对各种知识的综合性应用能力,要完成好本次活动任务,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好各种知识技能以及对各种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综合运用PowerPoint2003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创作一份多媒体演示文稿。
(2)学会设计多媒体演示文稿。
(3)学会评价多媒体演示文稿。
(4)能利利用资源进行信息获取、加工整理以及呈现交流。
(5)学会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
(6)学会在学习中反思、总结,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更高水平上获得发展。
【过程与方法】
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下,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和教师引导相辅相成,完成技能学习和活动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会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多媒体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 难点:对多媒体演示文稿的评价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引入 ?(3分钟)
? 新课引入:
人类社会是一个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伟大文明社会,在这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如孔子、牛顿、爱迪生、鲁迅、李小龙等等,他们为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也可以把这些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称为历史名人。接下来,找同学们说一说,在你的心目中,你最尊敬的历史名人是谁?为什么尊敬他? 学生回答自己尊敬的历史名人是谁,尊敬的原因。?
?
?
?
? ?引入本课学习制作任务。
?
?
?
二、布置任务,明确任务要求(5分钟) 教师布置任务,明确任务要求
Microsoft PowerPoint是一种很好的多媒体演示文稿制作工具,利用它可以将文字、表格、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各种媒体信息展示出来。在以前的信息技术课中同学们已经学过了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基本技能,这节课同学们的任务就是以PowerPoint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形式把自己最尊敬的历史名人介绍给大家。(打开教学网站,教学生如何访问教学网,查看任务布置)
具体要求
打开“作品评价表”,使同学们了解评价标准。
(1)设计整体结构:根据主题要求,作品内容应包括名人的生平、成就、代表作等内容。在内容顺序方面,应先介绍名人的姓名、国籍、生活年代等,再介绍他的主要成就、代表思想和作品等。
(2)作品内容可以用文字、表格、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媒体形式表现。
(3)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作品的创作。
每个小组可以制作一个或多个作品。首先,小组共同讨论设计幻灯片的版面结构,以便更好地烘托主题,之后,小组长把小组成员分成几部分,每部分完成一个子任务。各部分成员分头上网查找文字及图片等资料并制作幻灯片。
听老师讲解任务要求,在老师制作的教学网站中也可以查看相关要求。 使学生明确制作任务要求及相关事项。
三、学生完成任务 各小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加以引导和指导。将“作品评价表”共享给学生,并在大屏幕展示。
任务分解:
1、打开powerpoint程序,新建一个空白演示文稿。
2、根据老师提供的素材或上网搜索来获取自己需要的素材(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
3、根据自己的创作主题
向幻灯片中添加素材,并对素材和幻灯片板式进行修饰。
4、根据学生的制作情况,对于普遍上出现的技术难题统一解决。
如:对幻灯片的修饰:
插入图片、艺术字、声音、视频等;设置幻灯片的背景(单色、双色、图片、纹理);设置幻灯片的模版;自定义动画的设置;切换方式的设置。
对于以上出现共性的技术难点,可以找会的同学予以演示或者教师演示予以解决。
5、教师在学生制作过程中加以巡视指导。 各组同学通过根据任务要求,根据分解后的任务,分布以小组协作形式完成活动任务。
让学生在小组协作学习的模式下完成学习任务。
四、展示作品,师生评价 展示各组有代表性的作品,师生点评。 学生介绍讲解制作的作品。 展示学生的制作成果。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制作“名人”多媒体演示文稿 活动任务
制作要求
?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
小组
评价标准
及分值
1
2
3
4
5
6
有图片(1分)
有模板(1分)
图文并茂(1分)
有动画效果(1分)
有幻灯片切换(1分)
声音解说清晰,流畅,恰到好处(1分)
有超级链接(1分)
有特色、有创新(2分)
合作组内同学积极参与制作(1分)
小组总分
作品评价表: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网络教学中有效地控制整个课堂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起引导作用,学生在这里起着主体作用。当我们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时,我们难以保证学生寻找相关知识的效率,甚至有一些学生在网络中迷路,还有一些_??????_登陆因特网之后,会把大量时间用在与学习无关的活动上。从而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1)为此,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并提供更多的指导,以保证学生探索与交流的有效性;教师也可以在自己的网站上提供导航,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2)分工协作与策略
完成此教学任务特别强调分工合作,组内各成员之间难免会出现意见分歧,产生摩擦,教师要让组长负起责任来,组织讨论与协商,必要时采取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统一意见,历经磨合,共同达到目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