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课件(2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27 13:3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课学习目标:
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分析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实质并领会变化的启示。
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
美国在广岛投下原子弹
苏军进攻柏林
战后废墟
纽伦堡宣判
英国
法国
德国
日本
二战后人们在绝望中的期盼能实现吗?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涉及范围最广的全球性战争。它波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死亡军民约5000万人。军费开支1.3万亿,占交战国国民总收入的60℅ --70℅;财产总损失达4万亿美元。
第19课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概括战后出现的新变化。
1、国家的宏观调控
2、第三次科技革命
3、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4、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自主学习:
结合所学并阅读教材,总结概括国家宏观调控发展的三个时期
(1)罗斯福新政时期(开始)—— 20世纪30年代
(2)黄金时期—— 二战结束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
(3)滞胀时期——20世纪70年代
一、变化一: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只看得见的手(国家宏观调控和国际协调)
美 国
英 国
日 本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
70年代初期,资本主义国家出
现经济发展的 时期
黄金
合作探究
【思考1】为什么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能迅速崛起?
(1)调整政策
(2)发展科技
【思考2】为什么要调整政策?怎么调整的?
原因:
经济危机
二战
自由放任
1、
2、
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调整的方式:
国家调控和国际协调
【思考3】调整手段是一层不变吗?为什么?
有时强化,又适时减少。
国际货币体系双挂钩汇率:由固定到浮动;国际贸易体系:由临时性到制度化
国家调控
国际协调
不是
黄金
滞胀
复苏
繁荣
危机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自由资本主义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929-1933年经济危机自由放任
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
开始
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加强宏观调控
盛行
20世纪70年代以后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混合经济完善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背景?
(1)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2)两次世界大战促进
2、兴起的时间:
20世纪40年代中期
3、主要内容?
原子能 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 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 新材料 生物工程技术
4、科技革命在你的生活中的应用?
5、意义?
使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
二、变化二:生产力的调整——科技革命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阅读“学习聚焦”,如何理解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背景、兴起时间、主要内容、生活中的应用及意义?
大亚湾核电站
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在美国研制成功。它当时由1.8万个电子管组成,是一台又大又笨重的机器,体重达30多吨,占地有两三间教室般大。它当时的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加法运算
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多利(克隆羊)
三、变化三:阶级关系的新变化——米老鼠的华丽转身
年份
美国
联邦德国
日本
1950
12.2
23.2
50.7
1990
2.8
5.1
7.2
1950
34.7
42.2
22.2
1990
25.8
40.5
33.6①
1950
48.9
32.4
26.6
1990
71.4
54.4
59.2
自主学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
人口分布的变化(%)
经济部门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分析1950年和1990年第一二三产业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问题1:二战后发达国家出现了阶级结构多层次现象的原因和表现?
在第三产业、科技革命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作用下,二战后发达国家出现了阶级结构多层次现象——白领和蓝领之分,中间阶层增加。
问题2:阅读教材中“二战后美、德、日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表格和“学习聚焦”,分析阶级关系的新变化的实质?
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在生产关系上的反映。
问题3阅读教材中的“思考点”。有人认为“白领工人”和中间阶层人数的增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因素。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合作学习
什么老鼠用两只脚走路?
谜底:米老鼠
米老鼠电影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
一种身份:失业者。
两种命运:大危机时贫困饥饿与战后潇洒惬意。
四、变化四:福利国家”——一种身份、两种命运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学习拓展”和“学习聚焦”,回答 福利国家的概念、目的、发展历程?
概念:所谓“福利国家”,是指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 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 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目的: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 社会稳定。
发展历程: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日渐完备
70年代
受挫、继续发展
80年代后
缩小规模
材料:瑞典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将人的一生全包下来,新生婴儿的父亲有权9个月不上班,母亲可以领全薪在家看管孩子。…… 瑞典没有贫民区,外国移民与瑞典人享受同等社会福利待遇。
“英国政府为残疾者提供家庭服务”
合作学习探究
请结合以下材料,谈谈你对社会福利制度的认识。
西方的福利制度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造成财政赤字,而且覆盖社会多方面的福利项目也助长了“惰性”,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五、社会运动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中社会运动 图片和“史料阅读”、“历史纵横”史料。思考:社会运动的缘由?
黑人民权运动 妇女运动 学生运动 反越战运动
合作探究:如何认识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认识:二战后资本主义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所触及的主要是统治的手段和方法,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二.变化中的坚守
合作探究
依据教材中“问题探究”何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坚守?
资本主义新变化中没有改变私有制为基础。而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坚守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三.变化的启示
合作探究
同学们总结,各抒己见。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角度、不同制度之间政策的相互借鉴、国家干预经济的时机等三方面去探讨,并明确启示并不仅限于此 。)
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改革要不断深化(坚定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
加强国际协调
国家干预要和市场相结合
重视科技、教育
扶贫攻坚,共同富裕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
小结:
1、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表现哪些方面
2、材料:“形势需要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工作。研究生物学过程的原理及其很多问题,需要大量的经费,而且要冒风险,因此,这种经费是私人企业所不愿意承担的。——金斯伯格教授” 《科学革命是挑战和希望》
思考: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最重要的变化是什么?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发展
思考:战后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是否能够说明资本主义已经从根本上解决了其固有的矛盾?
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