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说课稿
歧河一中 张咏梅
一、说教材
<<孤独之旅>>是新编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已经学习了《故乡》这篇反应少年生活的小说,学生对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有了初步的认识,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把握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并为下一篇反应认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打下基础。它选自曹文轩写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课文虽是节选,但叙事简练,情节完整 。《孤独之旅》写少年杜小康因家境败落,被迫与父亲离家去遥远的地方过牧鸭生活的故事。小说语言平实,通俗易懂,于平白中饱含真情。课文描绘了柔弱、幼稚、恋家的少年杜小康,历经牧鸭生活最初的孤独和恐惧,终于战胜自我,变得坚强的一段成长历程,揭示挫折能促使人迅速的成熟这一道理。
二、 说教学目标
依据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相统一的原则,根据大纲对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
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品味小说精美传神,意味深长的语言。
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树立奋进信念,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
说重点、难点
重点
梳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
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深层感悟小说意味。
说教法
常言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任何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都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这节课时,本着努力实践新课程理念,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来选择教学方法。整堂课以“在情节与现实写照中得到情感体验”为教学主线,通过整体感知,情节领悟,细节品味等途径,运用快速阅读,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主旨,与文章对话,与自己对话,与同学老师对话,在这种感受、体验、交流的课堂学习过程中,逐步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 说学法
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我着重从以下几点对学生进行指导。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使用圈点勾划法和批注方法来学习。
积累优美的词语和语句。
学会感受生活。
说教具
为了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采用录音机,投影器等媒体。
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语能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只有导得有方,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这一原则,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播放歌曲<<真心英雄>>,以优美的歌声感动学生,用动情的演唱酿造一种氛围,创设一种情景,接着,我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歌词中“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一句意蘊丰富,人生旅途,并非一帆风顺,往往充满辛酸,饱含痛楚和泪水,其实生命也就是在这样的锻造中成熟丰满的。如果说这是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的话,那么“孤独“也应是无法回避的人生题目。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去体验少年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所经历的一段孤独生活。(板书文题,作者)。
明确学习目标(用投影器显示)
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分四步走
<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速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圈点生字词,划出优
美语句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主旨。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麽故事,表达什麽主题?(学生只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3、跳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设计意图】遵循小说的阅读规律,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并能加以概括全文内容,同时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从而完成教学目标1.。
<二>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1、概括杜小康的孤独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怎样理解课文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
2、文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对杜小康的成长过程做了细致的描写,杜小康的心里是如何变化的?
3、如何理解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
对于这些问题,小组研讨后,由各组代表回答,老师适时进行点拨。
<三>品味语句,体会情蘊
找出并点评你认为文中形象生动、富含深意的语句。
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出色,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请找出几处,体会这样的描写对表现杜小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设计这两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积累优美语句,培养欣赏小说的能力,完成教学目标2和3.。
<四>体验反思,提升思想。
学生合作交流下列问题,联系生活实际,扩展语文学习。
困难和挫折,往往是人生成长的催化剂。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
讲述你所体验的孤独的情景和心理感受。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促进学生对话,让思想在碰撞中产生;知识在交流中生成。有智者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之后,各自还是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流之后,则有两个思想。这是我设计这样一个环节的理论基础。
课堂小结
课堂上,同学们一定会被度小康战胜恐惧、孤独的精神所感动,为此,我设计了一段激励鼓舞性的结束语。
同学们,在我们的人生中,成长是永恒的话题。无论孤独是一种苦难还是一种美丽,我们都应当把它当成生活的调味剂。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暴风雨,胆小害怕的杜小康会找到散失的几十只鸭子吗?没有暴风雨,杜小康会看到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羽毛吗?没有孤独之旅,杜小康能变得成熟和坚强吗?同学们,如果你们遇到孤独,遇到磨难时,请你回想杜小康,学习杜小康。即使在孤独中,也要风雨兼程,去收获那温热的鸭蛋!
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突出文章的中心,是文章的灵魂,针对本课,我作如下板书:
孤独之旅
曹文轩
情节:失学离家------孤独行程------风雨寻鸭------少年长大
鸭群
环境: 芦荡 人物成长的广阔背景
风雨
人物:杜小康(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