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 1--4节测试题目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 1--4节测试题目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1-09-15 23:0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科学(上)单元测试一
第一章 科学入门 (1-4节)
中学 班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把你认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内,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本次考试的试卷长度大约为 ( )
A.40毫米 B.40厘米 C.40分米 D.0.04米
2.科学以各种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下列四种现象中,与其它三种明显不同类的一种是( )
A.种子长成幼苗 B.秋天,大雁南飞
C.“嫦娥一号”绕月飞行 D.流星划破夜空
3.测量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通过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为384401千米。在这个测量过程中,“公认的标准量”指的是 ( )
A.1米 B.100米 C.1000米 D.测量工具
4.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用显微镜可扩大观察范围
B.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C.人的感觉有很大的局限性,哪怕眼睛看到的也未必是真的
D.使用工具后的观察结果肯定正确
5.右图是用刻度尺测量一支铅笔长度时的示意图。在读取数值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眼睛沿a方向读数时,测得的数值将比实际值小
B.眼睛沿b方向读数时,测得的数值将比实际值大
C.眼睛沿c方向读数时,测得的数值将比实际值小
D.无论从哪个方向看,得到的读数都是相同的
6.下列数据中,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的是:( )
A.科学课本的长度为260毫米 B.乒乓球台的宽度大约是2000厘米
C.长跑运动员长跑后体温可达到46℃   D.我们教室的高度约是1.5米
7.如图所示的A、B两线其实是相互平行的两根直线,但单凭我们的眼睛进行观察时,感觉并非是两根相互平行的直线,这说明 ( )
A.单凭感官进行观察,有时不能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
B.在观察时一定要借助于仪器和工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C.在所有观察中,借助于感官的观察总是不正确的
D.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不能避免这种感觉的产生
8.下图是四位同学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
9.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我市冬季最低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
10.下图所示的四个图中,能正确测出圆柱体截面直径的方法是( )
11.测量一张课桌的长度,选用下面的哪个尺子更合适( )
A.量程是5米,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刻度尺 B.量程是2米,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
C.量程是30厘米,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 D.量程是12厘米,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
12.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10.5厘米=10.5厘米×10毫米=105毫米; B.10.5厘米=10.5厘米×10=105毫米;
C.10.5厘米=10.5×(1/100)米=0.105米; D.10.5厘米=10.5÷100厘米=0.105米。
13.某同学用刻度尺量出一本书的厚度为1.60厘米,这本书共有320页,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 )
A. 0.05毫米 B. 0.005厘米 C. 0.1厘米 D. 0.1毫米
14.关于体温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读数时,体温计不能离开身体,否则就不准确了 B.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C.体温计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的容积大得多 D.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15.下列观察属于定量观察的是( )
A.鸡蛋是椭圆形的 B.100米赛跑中小华比小兴跑得快
C.科学课本长度为26.10厘米 D.夏天热,冬天冷
16.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
B.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形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C.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
D.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它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
17.量程相同且最小刻度都是1℃的甲、乙、丙三只寒暑表,甲的玻璃泡容积稍大一些,乙和丙的相同;丙玻璃管内径稍粗些,甲和乙相同。由此可判断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
A.甲最长 B.乙最长 C.丙最长 D.一样长
18.一位同学想测量自己教室里黑板的长度,他利用一受潮膨胀的木尺测出长度是3.9米。你认为黑板的实际长度是( )
A.大于3.9米 B.小于3.9米 C.等于3.9米 D.不能确定
19.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2.42厘米、 2.43厘米、 2.42厘米、 2.44厘米 、2.64厘米,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 )
A.2.242厘米 B.2.428厘米 C.2.43厘米 D.2.47厘米
20.右图为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细管中有液体),若气温降低时 ,则下面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 ( )
A.液体收缩,液面上升 B.液体收缩,液面下降
C.气体收缩,液面上升 D.气体收缩,液面下降
二.填空题:(21题—29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39分)
21.(1)用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图A测得的长度是 cm,图B测得的长度
是 cm(如图甲),其中A、B结果有差异的原因是两把刻度尺的 不同。
(2)如图乙所示是某汽车油量表,它表示的是汽车油箱内所剩汽油体积是 。
(3)如图丙所示量筒内液体的读数是 。
(4)小辉家有一支家用温度计,如图丁所示,它的测量范为 。
温度计显示台州某天下午的气温,读数为 ,这天正处于 (填季节名)。该温度计不适合在下列哪个城市使用? (填序号)(①温州 ②哈尔滨 ③杭州 ④台州)
22.如右图所示,在下列数值后填上适当的单位:
(1)小科同学的最大指距为18 。
(2)标准集装箱的体积为了32.69 。
2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520千米= 米; (2) 1.8分米= 厘米;
(3)0.054米3= 分米3 (4)128毫升= 厘米3
24.科学研究的是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 .请写出你最感兴趣的自然现象 .
25.(1)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的 制成的,摄氏温度是
把 的温度规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100℃。
(2).人体正常时体温为 ℃左右。
(3)现有两支准确完好相同的体温计使用前示数均为 37.8℃,现用一支体温表测甲同学的体温,用另一支体温计测乙同学的体温,甲的读数为37.8C,乙的读数为38.2℃,则被测同学的体温值一定正确的是 同学,造成另一位同学的测量出的体温可能不正确的原因是 。
26.如右图,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眼睛沿 (填字母)方向读数时,测得的数值是正确的.
27.市场上销售的“飘柔”洗发露有两种包装,瓶装:容量为400mL,单价24元/瓶;袋装: 容 量5mL,单价0.5元/袋。其中“mL”为 的单位,从容量上讲,160袋洗发露
相当于 瓶洗发露,从价值上讲,通过计算得知, (填“袋装”或“瓶装”)的更为经济(便宜)。
28.人们直接运用感觉器官进行的观察,叫做 ;借助仪器和工具进行的观察,叫做 .
29.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 ℃。
30.自行车车轮的周长约为2 m,小强骑车从自己家门口到学校门 口,车轮转了300圈又1 m。则从小强家门口到学校门口的距离约为 m.
31.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是由甲型H1N1病毒引起的, 图中所示为H1N1病毒在30万倍显微镜下成的像与刻 度尺比对情况,该病毒的实际宽度为 m,使用透气孔径为3.0×10-7m的N95型号口罩 (填“能”或“不能”)有效遮挡甲型H1N1病毒。
32.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课本每张纸的厚度(不计封面和封底,共200页),由图可知每张纸的厚 度是 mm。
33.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某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长度为4cm,放在沸水中时,水银柱长度为24cm,把它插入20℃的水中,则水银柱长度为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37题5分,共21分)
34. 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 刻度尺,其分度值是 。
35.七年级一班的李欣同学在实验课上,用一细绵线系住 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如图所示,然后取出小石块,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是20毫升,则小石块的体积
为 厘米3。利用这种方法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与真实值比较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36.在学习科学过程中大家要学会利用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来检验自己的观点,下列仪器中,用来加热的是 ,观察太空时用 。(填序号)
①烧杯 ②滴管 ③酒精灯 ④玻璃棒 ⑤显微镜 ⑥天文望远镜
37. 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测量一块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 (填字母)实验的测量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是 。
38. 现有一铜丝需要测量它的直径,请根据下面所提供的材料设计方案测出铜丝的直径。
答案:
一、1—5 BCADC 6—10 AADDB 11—15 BCDAC 16—20 AABCC
二、21.3.5 3.55 最小刻度 35L 32mL -20℃--55℃ -3℃ 冬季 ② 22 .Cm 立方米 23. 5.2×105 18 54 128 24.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略 25.热胀冷缩性质 冰水混合物 水沸腾 37 . 乙 体温计在使用前未甩 26. b 27.体积 2 袋装 28.直接观察 间接观察 29. 36.6 30. 601 31. 1.2×10-7 不能 32. 0.06 33. 8
三、34. A 0.1cm 35. 10 偏大 36. ③ ⑥ 37.AC 5mL 38. 测量方案:(1)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绕上20 圈, (2)用刻度尺测出20圈铜丝的长度,记作L,(3)铜丝的直 径 d=L/20
甲 图 乙图 丙 图 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