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人体内环境是一个液体环境,但不包括( )
A. 细胞液 B. 血浆 C. 组织液 D.淋巴
2、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 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 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D. 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
3.稳态的生理意义是( )
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
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 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下列有关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
B.突触小泡可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
C.递质可使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D.兴奋可以在神经元之间双向传递
5. 下列现象中属于反射的是( )
A.用电流刺激蛙的带腓肠肌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收缩 B.葵花向着太阳转
C.衣藻由光线弱的地方游向光强的地方 D.鱼儿游向食物
6.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遭到损伤,而其它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 )
A. 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B. 无感觉也无收缩反应
C. 有感觉但无收缩反应
D. 无感觉但能运动
7. 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右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8.关于兴奋的传导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化“外正内负”
B.兴奋部位的电流是兴奋部位流向末兴奋部位
C.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结构的树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
D.突触小泡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
9.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膜电位变化的位置是( )
A.a和b处 B.a、b和c处 C.b、c、d和e处 D.a、b、c、d和e处
10.右图是反射弧示意简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的原因是( )
A.在②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
B.在③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
C.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
D.以上说法都对
11.下列关于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B.代表区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
C.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中部引起下肢的运动
D.头面部代表区的位置在中央前回的下部
12.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控制激素的分泌,另一方面激素控制神经系统的调节
B.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部分活动的基本方式
C.单细胞动物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是不依靠神经系统来完成的
D.反射弧是动物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的神经传导途径
13.右图是突触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括号内写标号):
(1)用箭头在图下方的长框中标出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
(2)⑤的名称是 ,它的形成与细胞器
有关,⑤所含的化学物质被称为 。
(3)维持Na+、K+浓度在细胞内外的差异,与[ ] 的
代谢活动密切相关。
(4)若⑦内的氧分压为A,二氧化碳分压为B,⑦外的氧分压为A',二氧化碳分压为B',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A 于A',B 于B'。
(5)④的结构名称是 突。在神经纤维末梢受到刺激时,该处细胞膜的膜 (填内或外)为负电位。
14、根据右图所示的反射弧的结构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所示的反射弧是由 个神经元组成的。
(2)刺激B处,兴奋在②上的传导方向是 __________ 。而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方向是___________ 。其原因是由[ C ]_____________的结构所决定的。
w.w.w.k.s.5.u.c.o.m
www.第2节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人体内环境是一个液体环境,但不包括( )
A. 细胞液 B. 血浆 C. 组织液 D.淋巴
2、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 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 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D. 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
3.稳态的生理意义是( )
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
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 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下列有关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
B.突触小泡可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
C.递质可使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D.兴奋可以在神经元之间双向传递
5. 下列现象中属于反射的是( )
A.用电流刺激蛙的带腓肠肌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收缩 B.葵花向着太阳转
C.衣藻由光线弱的地方游向光强的地方 D.鱼儿游向食物
6.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遭到损伤,而其它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 )
A. 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B. 无感觉也无收缩反应
C. 有感觉但无收缩反应
D. 无感觉但能运动
7. 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右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8.关于兴奋的传导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化“外正内负”
B.兴奋部位的电流是兴奋部位流向末兴奋部位
C.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结构的树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
D.突触小泡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
9.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膜电位变化的位置是( )
A.a和b处 B.a、b和c处 C.b、c、d和e处 D.a、b、c、d和e处
10.右图是反射弧示意简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的原因是( )
A.在②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
B.在③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
C.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
D.以上说法都对
11.下列关于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B.代表区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
C.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中部引起下肢的运动
D.头面部代表区的位置在中央前回的下部
12.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控制激素的分泌,另一方面激素控制神经系统的调节
B.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部分活动的基本方式
C.单细胞动物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是不依靠神经系统来完成的
D.反射弧是动物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的神经传导途径
13.右图是突触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括号内写标号):
(1)用箭头在图下方的长框中标出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
(2)⑤的名称是 ,它的形成与细胞器
有关,⑤所含的化学物质被称为 。
(3)维持Na+、K+浓度在细胞内外的差异,与[ ] 的
代谢活动密切相关。
(4)若⑦内的氧分压为A,二氧化碳分压为B,⑦外的氧分压为A',二氧化碳分压为B',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A 于A',B 于B'。
(5)④的结构名称是 突。在神经纤维末梢受到刺激时,该处细胞膜的膜 (填内或外)为负电位。
14、根据右图所示的反射弧的结构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所示的反射弧是由 个神经元组成的。
(2)刺激B处,兴奋在②上的传导方向是 __________ 。而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方向是___________ 。其原因是由[ C ]_____________的结构所决定的。
w.w.w.k.s.5.u.c.o.m
www.(共33张PPT)
人脑不断释放出电信号,称为脑电波,表征着神经活动,当我们醒着或做梦时,这些信号较强,熟睡时,则信号较弱.
你知道吗?
脑电波的频率
太快,就是β波,容易焦虑,紧张,失眠。
脑电波的频率太慢,就是δ波,容易瞌睡,脑疲劳。
脑电波的频率适中,就是α波,是学习的最佳状态。
脑电波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有多快?
据测定,传导速度最快的坐骨神经每秒钟“行走”速度是120m,细而无髓鞘的神经传导的速度每秒钟只有0.5~2cm,尽管传导速度相差悬殊,但在“滴答”一声中,人体的任何部分的刺激和感觉,都能立即传到“司令部”。
你知道吗?
2009.3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想一想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1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什么?
2
反射是怎么发生的
3
4
构成反射弧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神经元
神经元
细胞体(内含细胞核)
突起
树突(多个、短而呈树状分枝)
轴突(一个,长而分枝少)
神经元之间有何共同之处?
神经元
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后能迅速的发生反应。
电刺激
产生收缩
神经冲动的传播
神经冲动以何种形式传播?
坐骨神经
腓肠肌
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
电刺激
请在右图灵敏电流计两极间的电位。
电位的变化与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有关吗?
极化
反极化
去极化
复极化
1、静息状态时,神经纤维膜处于极化状态,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
2、接受刺激,去极化,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
成为反极化状态。
3、神经纤维膜恢复极化状态,即复极化的过程。
神经冲动
为什么在神经纤维膜上会出现极化状态呢?动作电位是怎样产生的呢?
神经冲动的产生
极化状态
1、膜外钠离子浓度高,膜内钾离子浓度高。
2、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较高,钾离子可扩散到膜外。.
反极化状态
感受刺激,钠通道先开放,大量钠离子内流,使膜成为反极化状态。
去极化
极化状态
钠通道关闭,钾通道打开,大量钾离子外流,使膜恢复极化状态。
复极化
归纳
动作电位的产生
动作电位的传导
动作电位传导的方式?
膜内电流的方向?
膜外电流的方向?
动作电位传导的方向?
神经冲动的方向与电流
的方向一致吗?
动作电位的传导有什么特点?传导的方式?
若刺激部位在A点,兴奋的传导方向?
神经冲动传导特点:
1、无衰减:信号强度不变
2、绝缘性:两条神经纤维之间的信号不会互相干扰
3、双向性:神经冲动从产生处在向两个方向传导
当兴奋传导到神经纤维的末梢时,是怎样到达下一个神经元的呢?
突触
这种传导的方式?和特点?
神经冲动传导与突触传递的比较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细胞间的传递
信号形式 生物电 神经递质
传导速度 快 慢
实质 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 突触小泡释放递质
特点 双向性 单向性、突触延搁
三个相连的神经元,若A点受到刺激,B、C、D、E四点,哪些点会兴奋?
下列关于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传递途径,
不正确的是:
A、轴突→突触→神经元胞体→轴突
B、轴突→突触→树突→神经元胞体
C、树突→神经元胞体→轴突→突触
D、树突→突触→轴突→神经元胞体
思考:当你的手触摸到尖利的物体时,你的手会立即移开,并感觉疼痛。请写出与上述过程相关的兴奋传导途径。
图中由几个神经元细胞构成?写出图中①~⑤结构名称,说说它的作用.
讨论:
1)、如果将②处传入神经剪断分别刺激断口处的外周段和向中段,能否引起⑤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
2)、如果用解剖针破坏③脊髓灰质,分别用有效刺激刺激①和④处,能否引起⑤发生 相应的活动?
肌肉
敲击M
图示一膝跳反射的神经传递途径。如果对某人的M处敲打,虽有知觉但无反应,则图示中受损的部位是
A.W B.X C.Y D.Z
人体的神经系统
小资料
1.大脑的平均重量为1400g,一般为人体体重(60kg)的1/43.
2.大脑中神经细胞的个数为140亿个.
3.大脑的表面积为2 200cm2。
大脑的功能区
1861年,法国外科医生、神经解剖学家保罗·白洛嘉在巴黎召开的人类学会议上,公布了一个令人感兴趣的病例:
检查结果一无所获:病人与讲话有关的肌肉和发音器官完全正常。
直到病人死后解剖检查才真相大白,他大脑左半球的额下回后部有病变,有鸡蛋那么大。这就表明不能说话的原因不在发音器官,而是在脑子。这个病变部位正好在大脑皮层控制口咽肌运动的区域(皮层中央前回底部,S区)之前,显然与口咽肌完成发音和说话有关。
病人能听懂别人的话,能用面部的表情和手势同别人交流思想,可是说话非常困难,只能说一个“Tan”字,后人将之称为“运动性失语症”。原因何在?
白洛嘉区
(语言运动中枢)
资料:功能定位
1874年,德国神经学家卡尔.韦尼克报告了另一病例:病人能主动说话,听觉也十分正常,然而奇怪的是,他听不懂别人的话,连自己的话也听不懂,后人称之为“听觉性失语症”。原因?
病人死后检查结果,大脑左半球的颞 上回后部(H区)有病变。因而,韦尼克推测,这一区域与理解语言有关,是语言感受中枢。
韦尼克氏区
资料:功能定位
资料:功能定位
20世纪30年代,德国神经外科医生福斯特和加拿大梦特利尔神经研究所的潘菲尔德用电刺激各个部位,从引起的脑电反应来确定大脑皮大脑皮层的功能区。根据实验结果,他们绘制出了皮层上的功能区域图。
经过长期的努力,发现不仅身体的各部分都可以反映到大脑皮层上,而且绘制成图在大脑皮层上出现一个手足倒置的“变形矮人”。
想一想!
1.科学家进行研究的方法是什么?
2.确定的运动区在大脑皮层的位置?在控制躯体运动上有什么特点?
3.为什么大脑代表区的小人出现不成比例是变形?
大脑皮层中央前回
大脑皮层运动区
位置:大脑皮层中央前回
功能:控制躯体运动
特点:
支配对侧躯体运动
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
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皮层代表区的范围大小与
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
有关。
资料:功能定位
负责说话和书写文字
负责理解听到的语言
功能区 位置 功能特点
皮层运动区
皮层体觉区
言语区
白洛嘉区 受损后(症状?)
韦尼克区 受损后(症状?)
各功能区归纳
备用图片第2节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一)
【旧识回顾】
内环境包括哪三部分。三者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新知导学】
一、神经系统的重要作用
举例说明神经系统的调节
二、人的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三、神经元是构成人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阅读P19的1—3段)
1、神经元的结构
神经元一般包含 、 、 三部分。树突是 发出的 , 轴突是胞体发出的 ,又称神经纤维。多数神经元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轴突的外周有 。神经元的树突和胞体的表面膜受到其他神经元 的支配。
2、神经元是一种可兴奋细胞,它的基本特性是受到刺激后产生 出去。
【反馈检测】
下图是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2)神经元与其他种类的细胞相比较,在结构上的显著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
(3)神经元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神经纤维包括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表示)。
(5)在图中标出神经冲动传递的方向。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二)
【旧识回顾】
1、人的神经系统包括 和 ,前者包括 和 ,后者包括 和 。
2、神经元的结构包括 、 和 ,其中 又称神经纤维。
【新知导学】
分析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实验,并分析:
结论:神经受刺激后会产生 (即 ),并能沿着神经传导。
二、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1、冲动传导部位: 2、冲动传导形式:
3、静息时电位: 4、冲动时电位:
5、冲动产生直接原因:
6、冲动产生间接原因:
7、冲动传导特点: 、
三、突触的信号传递
①
②
③
其中含有 (如 )
④
⑤
⑥
传导特点: (为什么 )
【反馈检测】:
1、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
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
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
2、电在生物学研究中用途广泛。右图是突触的亚显微
结构模式图。其中C称为 ,它释放
的 会从D( )通过F( )
传给E( ),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现在E处施加电剌激,使其兴奋。受到剌激后,E处膜内外电位变化及其所产生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 )
A.内负外正,向下 B.内负外正,向上
C.内正外负,向下 D.内正外负,向上
第二章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三)
【旧识回顾】
1、冲动传导部位: 2、冲动传导形式:
3、静息时电位: 4、冲动时电位:
5、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为 ,在突触上的传导方向为 。
【新知导学】
一、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反射
发生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我们称之为 ,包括 、
、 、 、 五部分。
二、人大脑的结构和功能(阅读教材P26~29,总结以下知识点)
1、人的大脑主要包括左、右大脑半球,是 的最高级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是覆盖在大脑半球表面的一层灰质称为 。
2、大脑的功能特点:
【反馈检测】:
1、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是( )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⑤
2、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回答:
(1)对反射弧结构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代表传出神经 B.③代表神经中枢的突触
C.M代表效应器 D.S代表感受器
(2)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原因是
A.冲动在S中单向传导B.冲动在②中单向传导
C.冲动在③中单向传导D.冲动在①中单向传导
(3)在③中与兴奋传导有关的化学递质是______________。
(4)假设M是一块肌肉,现切断a处,分别用阈值以上的电流刺激Ⅱ、Ⅲ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Ⅱ处,肌肉_____;刺激Ⅲ处,肌肉______。
w.w.w.k.s.5.u.c.o.m
www.
神经系统
(1)写出图中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④_______。
神经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