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作为生物与无机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不仅具有一定的结构,而且具有一定的功能。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一、能量流动
二、物质循环
备选策略1:先吃鸡,再吃玉米;
备选策略2: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
鸡,吃鸡产下的 蛋,最后吃鸡。
能量输入
个体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储存在体内的能量
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
同化作用:
能量流动的分析
(用于生长和繁殖)
能量输入
个体3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储存在体内的能量
个体1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储存在体内的能量
个体2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储存在体内的能量
…
能量流经一个种群的情况
能量输入
种群
能量储存
能量散失
一、能量流动的过程
包括能量的 、 和 的过程。
输入 传递 散失
无机环境
生物群落
生态系统
热量
热量
热量
散失
输入
生产者
光能
消费者
分解者
传递
1、生态系统的能量从哪里来?如何进入生物界?
太阳能,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4、能量流动的途径(渠道):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哪里开始(起点)
食物链和食物网
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3、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怎么算?
该生态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5、能量的散失:
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6、能量的转化形式:
光能→化学能→热能
小红为了减肥,今天的早餐只吃了一些青菜,请写出一条以小红为终点的食物链。
青菜 小红
1、讨论青菜中能量的来源和去向。 (注意结合新陈代谢的有关内容)
2、讨论当青菜被小红取食以后的去向。(例如:小红取食的蔬菜都被她消化吸收进入她体内了吗?)
青菜中能量的来源和去向
青菜
光合作用
残枝落叶
分解者
小红摄入
热能
呼吸作用
自身生长
发育繁殖
同化量=摄入量-未同化
(粪便量)
小红摄入体内的
同化到小红体内的
用于小红自身生长发育
假设不是小红吃蔬菜,而是兔子吃蔬菜,那又有什么异同点呢?
粪便
分解者
利用
呼吸散失
呼吸散失
兔子摄入体内的
大家能找出能量在每一营养级流动的共同点吗?
我们能不能从这个特例推广到一般,画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全过程图?
同化到兔子体内的
用于生长 发育繁殖
被下一营养级摄入
粪便
呼吸散失
分解者
利用
呼吸散失
遗体
某一营养级
的同化量
呼吸作用散失(热能)
被分解者分解
下一营养级
的同化量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全过程图解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
消费者
呼 吸 作 用
(热能)
分 解 者
呼吸作用
(热能)
…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请分析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含义:
1、什么叫未固定?什么叫未利用?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多少?流入植食动物和肉食动物体内的能量又是多少?
3、如何计算能量的传递效率?即流出该营养级的能量占流入该营养级能量的百分比?
6、能量流动的特点:
(1)单方向的,不可逆的。
从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2)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传递效率一般只有约10%(10%-20%)
鼬类利用部分
1、为什么说“一山难容二虎”
2、为什么肉类食品的价格比小白菜价格高?
3、食物链中的营养级能不能无限多
4、为什么说生态系统必须不断地从外界输入
能量才能维持其正常功能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能量金字塔
若每个营养级获取的能量全部用于增加体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则如果使D鱼体重增加1kg,需浮游植物约 。
1000kg
若每个营养级获取的能量全部用于增加体重,能量传递效率按10%-20%计算,则如果使D鱼体重增加1kg,至少所需浮游植物约 ,最多需 。
1000kg
125kg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能量金字塔
1.在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中,贮存能量最多的成分是( )
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D.分解者
A
2.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消耗量降到最低,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种食物结构 [ ]
A.以淡水养殖的鱼类为主
B.以家畜的肉类为主
C.以谷类和植物蛋白为主
D.以禽类的肉和蛋为主
C
植物 -> 牛 -> 人
植物 -> 人
假设你流落在一个荒凉的孤岛上,只有少量玉米和鸡可以食用。那么,使你自己活得最长的办法是:
A 先吃鸡,然后吃玉米
B 先吃玉米,然后吃鸡
C 用玉米喂鸡,然后吃鸡
D 用玉米喂鸡,先吃鸡蛋,然后再吃鸡
A
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1、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2、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农作物
家禽、家畜
人
饲料
粪肥
食物
粪肥
食物
农作物
家禽、家畜
人
沼气池
(含微生物)
食用菌
粪便
粪便
燃料
饲料
粪便
菌渣等
沼渣 沼液
作肥料
秸秆
试分析哪个生态系统能量利用率高?
2.如果一个人食物有1/2来自绿色食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的,约消耗植物( )
A.10千克 B.28千克
C.100千克 D.280千克
D
为什么维持生态系统所需的大量物质,没有被生命活动所耗尽?
物质循环
1、概念
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2、范围
生物圈
3、特点
往复循环、重复利用、全球性
4、类型
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
水循环
海洋降水
陆地降水
蒸腾作用
地下水
地表流水
地下流水
水蒸气
1、循环路线
水循环
2、特点:
1)生物圈:蒸发量=降水量
陆地: 蒸发量<降水量
海洋: 蒸发量>降水量
2)沼泽地、大陆架: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系统之一
3)生物在全球水循环中所起的作用很小
碳在大气圈和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
碳以什么形式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
在生物群落中碳如何沿着食物链传给下一个营养级?
生物群落中的碳以什么途径回归大气圈?
大气中CO2的含量为什么持续增加?
碳循环
碳是如何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
碳循环
1、循环路线
CO2、有机物
CO2 形式
通过捕食关系
主要是呼吸作用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碳在大气圈和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
碳以什么形式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
在生物群落中碳如何沿着食物链传给下一个营养级?
生物群落中的碳以什么途径回归大气圈?
大气中CO2的含量为什么持续增加?
碳是如何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植被的大量破坏
根据温室效应的成因,请思考减少温室效应的措施:
减排角度:
节约能源,使用清洁能源,减少CO2的排放量;
增加吸收量角度:
保护植被,植树造林,增强光合作用固定CO2量。
碳循环
2、循环形式:
1)CO2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2)有机物:(生物群落内部)
3、主要生理作用: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4、海洋的作用
A
B
C
D
E
图中所示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 ”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则:
A、B、C、D、E分别代表 。
1、2、3分别代表 。
1
2
3
生产者、分解者、CO2、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捕食
关于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所指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化学元素
B 所说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的最大生态系统-----生物圈
C 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D 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
D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1、能量的固定、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2、物质是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能量是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第三节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1) 能量流动
一、教材分析
本小节内容包括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和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三部分。
关于能量流动的过程,教材以“光合作用”知识为基础,指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概念,清楚地讲述了生态系统中用于能量流动的“能量”来源。接着以图示的形式说明各营养级中能量的来源和去路;关于能量流动的特点,教材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例举了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定量分析图例,引导学生用数据来分析能量的流动情况,并归纳总结出能量流动的两个特点。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人类研究能量流动的目的,从而引出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并结合“桑基鱼塘”等实例加以阐述。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已具有一定的运算能力,思维迁移能力,观察能力和识图能力,但在本小节内容学习中,往往把分析和计算结合在一起,如关于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中,关于“最多”“最少”“至多”“至少”的理解,教师要安排相应例题帮助学生掌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②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2.能量流动
①通过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和散失,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营养级之间的能量变化关系,发展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
②学会分析,推算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并学会应用“传递效率”解决相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培养学生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分析事物。
②站在生态道德角度,理解一些生态学观点,使学生懂得对资源的利用应遵循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做准备。
四、重点与难点
1.重点: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落实方案:①引导学生复习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为学习“能量流动”做好准备。②运用能量流动的多媒体课件,形象地演示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变化关系,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一个营养级的能量的来源和去路,进而掌握能量流动的特点。③联系实际,实例分析能量流动的传递效率,以验证和巩固能量流动的特点。
2.难点: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突破策略:①引导学生围绕思考题进行讨论,并对具体实例进行详细分析。②对能量流动的特点和能量守恒进行横向联系,比较说明。③运用“能量金字塔”形象地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五、课前准备
1.能量流动的多媒体课件。
2.题例,图解的投影片。
六、教学过程
导课:相信很多同学都看过世界名著《鲁滨逊漂流记》,假设你和小说中的鲁滨逊一样,也流落到一个孤岛上,那里除了有能饮用的水之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你随身携带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和15Kg的玉米。你认为以下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
A.先吃鸡,再吃玉米。
B.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
学生讨论,各表己见。
教师评价:到底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呢?这里涉及到一个能量流动的问题,同学们学习了今天的内容后,答案自然分晓。(出标题)
教学目标达成
(一)能量流动的概念:
学生阅读:P109。
学生回答: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不断沿着太阳→植物→植食动物→肉食动物→顶位肉食动物的方向流动,这就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教师强调:能量流动包括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
(二)能量流动的过程:
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设疑:生态系统的能量从哪来,如何来?
师生讨论:1.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太阳能,即生态系统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
2.太阳能并非都参与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照在植物上被叶绿素吸收的那部分太阳辐
射能量中大部分转变为热能而散失,更何况有约一半的太阳辐射能不能被吸收,因此,真正
进入生态系统中参与流动的太阳辐射能是很少的。
3.参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能量”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即:植物作为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就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教师再设疑: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如何流动的呢?
教师演示:能量流动过程的多媒体课件。并与学生共同讨论如下问题:
1.能量流动的渠道是什么?
2.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有那些去处?
3.每个营养级获得和传递能量的方式相同吗?
师生归纳:
1.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流动的。即: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的主渠道。
2. ↗呼吸消耗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一营养级同化
↘分解者分解
3.每个营养级均以同化的方式获得能量,传递方式基本相同,但最高营养级有别。
(三)能量流动的特点:
实例分析: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10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图解,推算如下相关问题:
1.第二营养级获得第一营养级所同化能量的百分比是多少?
2.第三营养级获得第二营养级所同化能量的百分比是多少?
3.能量在相邻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在多大范围内?
学生推算。
师生归纳:1.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
教师强调:(1)对于单向流动,大家可以这样理解:肉食动物以植食动物为食,而植食动物则不能以肉食动物为食,植物和植食动物的能量关系也是如此。(2)对于逐级递减是指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在向下一个营养级流动的过程中。一部分被自身呼吸消耗,一部分被分解者分解,还有一部分未被下一个营养级利用。
师生一起复习“能量金字塔”的相关内容。
回到导课中提出的问题,学生通过分析,答案自然揭晓。
(四)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教师简单介绍“桑基鱼塘”,在此基础上设疑:请利用水稻、小麦等农作物,鸡、猪等禽畜,食用菌,沼气池等,设计一个能量高效利用的农业生态系统。用线段、方框、箭头、关键词表示讨论的结果。
学生分组讨论。
教学目标巩固:相关例题。(略)
七、知识结构:
概念: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不断沿着太阳→植物→植食动物→肉食动物→顶位肉食动物的方向流动,这就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能量的源头是太阳
过程 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食物链(网)是能量流动的主渠道。
能量流动
特点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研究意义
八、作业:(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选择题
1.在生态系统中,全部初级消费者所消耗的能量与全部次级消费者所消
耗的能量相比 ( )
A.前者较多 B.后者较多 C.两者相等 D.多少无法确定
2.在生态系统中能量逐级递减,下述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 )
A.各营养级生物的呼吸消耗部分能量
B.各营养级生物的发育利用部分能量
C.各营养级部分生物未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利用
D.落入土壤或水域中的植物尸体、残枝败叶和粪便被分解者利用
3.一个天然湖泊生态系统中,肉食性鱼总比草食性鱼的数量少得多。这
是由于 ( )
A.湖泊中鱼的密度太大 B.湖泊中氧气不足
C.水鸟叼食肉食性鱼苗过多 D.能量在食物链中逐级递减
4.用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的能量值可以绘制成一个能量金字塔,这是因为能量从上一个营养级输入到下一个营养级的传递率大约是 ( )
A.5%~10% B.10%~20% C.50%~60% D.80%~90%
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
B.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消费的能量越多
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
6.一片树林中,树、昆虫和食虫鸟的个数比例关系如左下图所示。右下图
中选项能正确表示树、昆虫和食虫鸟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的是(方框面积表示能量数) ( )
7.“一山不存二虎”这一谚语,用生态学观点可解释为 ( )
A.虎所需要的生活空间很大
B.身体强壮的虎以身体弱小的虎为食
C.虎性情孤独,不群居
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能得到的能量越少,个体数量也就越少
8.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是 ( )
A.掌握能量流动中的传递规律
B.了解能量流动的方向
C.熟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D. 设法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9.蛇捕食一只老鼠时,是把整个老鼠吞入体内,那么蛇就获得了这只老鼠的( )
A.全部能量 B.全部物质
C.全部物质和能量 D.部分物质和能量
10.在下列几组食物中,人类选取哪一组食物能较经济地利用生产者所固
定下来的非生物能量 ( )
A.米、面粉和水果蔬菜 B.牛奶和肉类
C.土豆和牛肉 D.蛋类和鱼虾
高考连线
1.(04江苏)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鼠是初级消费者。
(1)在“草→鼠”食物链中,若草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600 mol氧气,则能同时产生
mol葡萄糖。鼠从中获得的能量至多相当于 mol葡萄糖中所储存的能量。
(2)由于该生态系统鼠害日趋严重,故将黄鼬引入该生态系统以控制鼠害。调查表明鼠与黄鼬的数量变化如下表:
时间(年) 鼠种群数量(只) 黄鼬种群数量(只)
1 18 900 100
2 19 500 120
3 14 500 200
4 10 500 250
5 9 500 180
6 9 600 170
7 9 500 180
8 9 600 170
根据上表数据分析鼠和黄鼬种群数量变动关系: 。
答案:(1)100 20 (2)第1~2年黄鼬数量增加鼠的数量仍在增加;第3~4年黄鼬数量的大量增加导致鼠的数量减少,第5年开始黄鼬的数量和鼠的数量保持动态平衡。
创新拓展
某生态学家以“保护和利用草原生态系统”为课题,对某草原进行了几项专题研究,并绘制了甲、乙两图。其中,甲图表示一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曲线,乙图表示生产者的净生产量与单位面积的放牧量的关系,图中的虚线代表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其自动调节能力相对较小,原因是 。
(2)甲图中,最可能表示因种内斗争而限制鼠群数量增长的曲线段是 。
(3)研究者发现,适当放牧可刺激牧草分蘖,促进牧草生长。该草原的最适放牧量应为乙图中 点所对应的放牧量,原因是 。
(4)乙图中的B点所对应的放牧量为该草原的最大控制放牧量。为什么 。
(5)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放牧量长期在C点以上,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
(6) 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 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D 4.B 5.C 6.C 7.D 8.D 9.D 10.A
创新拓展
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 (2)C~D (3)A 生产者的净生产量最高(4)既能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能获得较高的畜牧产量
(5)草原退化,严重时会导致草场的沙漠化(6)草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能量流动的概念: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的能量 的过程
二、能量流动的过程
1、能量流动的起点: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
2、能量流动的渠道: 。
对于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也是这三个去处。并且可以认为,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十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十分解者释放的能量。但对于最高营养级的情况有所不同,它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十分解者分解释放的能量。
5、流动的形式: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6、能量的转化:光能→生物体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
7、能量的散失:热能是能量流动的最终归宿。(热能是不能重复利用的,所以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
三、能量流动的特点1、单向流动
(1)单向流动是指能量只能从前一营养级流向后一营养级,而不能反向流动。
(2)原因
①
②
2、逐级递减
(1)逐级递减是指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不能百分之百地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逐级减少的。
(2)原因:
①
②
(3)能量传递效率:生态系统的为 10% ~ 20% 的含义,是指一个营养级的总能量大约只有 10% ~20% 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
例1:
A
例2:
(1)A进行光合作用 (2)466(3)13.5% 20.6% 呼吸作用 能量 单向流动
(4)水 微生物 需氧呼吸 厌氧呼吸 将有机物转变成无机物(5)无机环境 生物富集 越大
三、生态金字塔
1、能量金字塔
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因此可以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图,这样就形成一个正金字塔图形,就叫做能量金字塔。在能量金字塔中,营养级别越低,占有的能量越多,反之,越少。能量金字塔绝不会倒置。
从能量金字塔中可以看出: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而之所以呈现金字塔形,是因为通常情况下,能量从上一个营养级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平均传递效率为10%~20%。
能量金字塔每一台阶的含义:代表食物链中每一营养级生物所含能量多少。
能量金字塔形状的象征含义:表明能量流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具有逐级递减的特性。
2、数量金字塔(用生物体数目来表示)
以每个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为依据绘制的金字塔。但会出现有的生物个体数量很少而每个个体的生物量很大的情况,所以也会出现倒置的现象。
〖实例〗生物数量金字塔:人们对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生物成员作了统计:
三级消费者(肉食动物、吃小鸟的鹰) 3只
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吃昆虫的小鸟) 354904只
初级消费者(草原动物、昆虫) 708624只
生产者(野草) 5842424株
3、生物量金字塔(用质量来表示)
以每个营养级的生物量绘制的金字塔。但某些单细胞生物的生命周期短,不积累生物量,而且在测定生物量时是以现存量为依据的,所以在海洋生态系统中会出现倒置现象,即出现浮游动物数量多于浮游植物。
以生物量金字塔为例,从“十分之一定律”这一理论上说,一个人若是靠吃水产品来增长1 kg体重的话,就得吃10 kg鱼,这10 kg鱼要以100 kg浮游动物为食,而这100 kg浮游动物又要消耗1 000 kg浮游植物才能成活。这就是说,要有1 000 kg浮游植物才能养活10 kg鱼,进而才能使人增长1 kg体重。
〖总结〗只有能量金宇塔永远是底宽上尖的正金字塔形(即:能量金字塔绝不会倒置),数量金宇塔及生物量金字塔一般也是正金字塔形,但有时也会出现倒置的特殊形状的金字塔。
四、生物富集作用
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生物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如重金属离子、不易分解的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会在各个营养级的生物体内逐渐得富集起来,在能量流动的渠道中,随着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的这些物质的浓度就越高。
五、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①
②
六、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的有关计算
例3: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若E生物种群总能量为7.1×109 ,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2.3×108 ,从理论上计算,A贮存的总能量最少为 ( )
A.7.1×108 kJ B.4.8×107 kJ C.5.95×107 kJ D.2.3×107 kJ
例4:已知某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为1000kJ,其中95%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则其下一营养级生物获得的能量最多为 ( )
A.200kJ B.40kJ C.50kJ D.10kJ
例5:如果一个人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 ( )
A.10千克 B.28千克 C.100千克 D.280千克
例6:如下图简化的草原食物网中,假如鹰的食物有2/5来自于兔,2/5来自于鼠,1/5来自于蛇。那么,鹰若增重20g,最多消耗多少克植物?最少消耗多少克植物?280 65
例7:在“棉花→棉蚜→食蚜蝇→瓢虫→麻雀→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食蚜蝇要有5 m2 的生活空间才能满足自身的能量需求,则一只鹰的生活空间至少是 ( )
A.5×103 m2 B.5×104 m2 C. 53 m2 D.54 m2
例8:在能量金字塔中,如果生产者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240mol的氧气,其全部用于初级消费者分解血糖,则其释放并贮存在ATP中的能量最多有( )可被三级消费者捕获?
A.1.008×103 kJ B.5.016×103 kJ C.1.858×103 kJ D.2.008×103 kJ
例9:某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分别是W1和W2,当下列哪种情况发生时,最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 )
A.W1>10W2 B.W1>5W2 C.W1<10W2 D.W1<5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