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原创,转载出版必究
新部编版四语上知识点易考点一线名师梳理
(知识点梳理与本课所编标准化试题内容同步)
语文园地三
学习目标
1.能结合阅读体验,交流连续细致观察的好处,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语文要素】
2.能正确搭配动物和它的“家”,知道动物的“家”有不同的说法。
3.通过比较句子,体会表达的准确性。【语文要素】
4.积累与秋天有关的气象谚语。
一、交流平台
本次交流平台的主题是:交流连续细致观察的好处。
1、只有进行细致的观察,才能写得准确。
2、不但要观察细致,还要连续观察了一段时间。
3、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用心想。
观察的法宝(方法):细致耐心、抓住特点、学会思考、按顺序
二、词句段运用
1.连一连,为下面的动物找到家。
狗 鼠 鸟 猪 马 鱼 牛 虎
窝 洞 巢 圈 塘 厩 穴 棚
答案:狗窝、鼠洞、鸟窝、鸟巢、猪圈、马厩jiù、鱼塘、牛棚、虎穴
2.读下面两组句子,注意画圈的词语,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
①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变成灰色。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本组第二个句子中的“逐渐”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成灰色的,体现了
一种变化过程,表现出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②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本组第二个句子中的“最多”写出了蟋蟀的住宅不都是九寸深,而最大深度是九寸。
表现出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三、日积月累
★农谚(yàn):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
1.立了秋,把扇丢。
2.二八月,乱穿衣。
3.夏雨少,秋霜早。
4.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5.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6.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谚语的含义
(1)立了秋,把扇丢。
立秋之后,天气变凉爽了,可以把扇子丢一旁了。
二八月,乱穿衣。
指农历二月天气由冷转热,农历八月天气由热变冷,忽热忽冷,变化不定,加上各自的体质差异,人们穿衣自然有薄有厚,不尽相同。
(3)夏雨少,秋霜早。
如果夏天雨水少,秋天的霜降就会来得早。
(4)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到了八月,大雁就开始南飞,为过冬做准备。大雁一旦南飞,预示着天气变冷了,要下霜了。
(5)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到了秋天,每下一次雨,天气就会冷一些,人们就要注意保暖,加衣服,直到冬天穿上棉袄。
(6)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农历八、九月份天气温暖,到了十月份冷天里偶尔也会有像春
◎我也积累了一句关于秋天的谚语:秋不凉,籽不黄。
你能在下列句子中,填上合适的谚语吗?
1.“为什么都十月份了还这么热呀?”我很疑惑地问爸爸。爸爸不禁莞尔:“______________。”
2.大雁一旦开始南飞,就要下霜了,真是_______________。
3.俗话说“_______”,意味着气温开始走下坡路了。
4.街上有穿裙子的,有穿毛衣的,还有穿棉袄的,妈妈不禁感叹道:“真是_______啊!”
5.______________, 从秋分开始,天气就一天比一天冷。
6.今年夏天没下什么雨,奶奶说:“_______。”
答案:
1.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2.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3.雁儿脚上带霜来 4.二八月,乱穿衣 5.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6.夏雨少,秋霜早
四、拓展积累
◎其他季节的农谚
春:立春落雨至清明。 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夏:立夏东风到,麦子水里涝。 夏至无雨三伏热,处暑难得十日阴。
秋:立了秋,挂锄钩。 中秋前后是白露,宜收棉花和甘薯。
冬: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 冬看山头,春看海口。
◎保护好视力的建议:
第一,早上起来坚持做眼睛保操。
第二,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要坚持间隔 40 分钟,让眼睛休息 10 分钟。
第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天可以适当的远眺一到两次,每次各十分钟,让眼睛彻底的放松。
第四,养成午休的好习惯。
第五,阅读时间勿太长,特别是不能长时间看电子产品。
第六,注意补充含维生素 A 类丰富的食物。
◎爱护眼睛的宣传语:①爱护眼睛,一生光明。 ②亮丽的眼睛,亮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