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粤教版选修3-5自测题 第三章第三四节原子的能级结构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粤教版选修3-5自测题 第三章第三四节原子的能级结构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27 14:3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原子结构之谜
第三节 氢原子光谱
第四节 原子的能级结构
A级 抓基础
1.下列对于巴耳末公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氢原子光谱的波长都与巴耳末公式相对应
B.巴耳末公式只确定了氢原子发光中可见光部分的光的波长
C.巴耳末公式确定了氢原子发光中一个线系的波长,其中既有可见光,又有紫外光
D.巴耳末公式确定了各种原子发光中的光的波长
解析:巴耳末公式只确定了氢原子发光中一个线系的波长,不能描述氢原子发出的各种光的波长,也不能描述其他原子的发光,A、D错误;巴耳末公式是由当时已知的可见光中的部分谱线总结出来的,但它适用于整个巴耳末线系,该线系包括可见光和紫外光,B错误,C正确.
答案:C
2.关于玻尔建立的氢原子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电子的轨道半径最大
B.氢原子在不同能量态之间跃迁时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光子
C.氢原子从基态向较高能量态跃迁时,电子的动能减小
D.氢原子从基态向较高能量态跃迁时,系统的电势能减小
解析:根据电子轨道半径公式rn=n2r1,可知,处于基态时电子的轨道半径最小,故A错误;根据跃迁时吸收光子的能量差公式ΔE=Em-En可知,跃迁时可以吸收特定频率的光子,故B错误;氢原子吸收能量后从低能级向较高能级跃迁,能级增大,总能量增大,根据=m知,核外电子的动能减小,则电势能增大,电子绕核旋转的半径增大,故C正确,D错误.
答案:C
3.太阳光谱中有许多暗线,它们对应着某些元素的特征谱线,产生这些暗线的原因是 (  )
A.太阳表面大气层中缺少相应的元素
B.太阳内部缺少相应元素
C.太阳表面大气层中存在着相应的元素
D.太阳内部存在着相应的元素
解析:太阳光谱是太阳内部发出的光在经过太阳大气层时,被太阳大气层中的某些元素吸收而产生的,是一种吸收光谱,所以太阳光谱中有许多暗线,它们对应着太阳大气层中某些元素的特征谱线,故C正确,A、B、D错误.
答案:C
4.欲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激发或电离,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用10.2 eV的光子照射 ②用11 eV的光子照射 ③用14 eV的光子照射 ④用11 eV动能的电子碰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①用10.2 eV的光子照射,即(-13.6+10.2)eV=-3.4 eV,跃迁到第二能级,故①正确;
②因为(-13.6+11)eV=-2.6 eV,不能被吸收,故②错误;
③用14 eV的光子照射,即(-13.6+14)eV>0,氢原子被电离,故③正确;
④用11 eV的动能的电子碰撞,可能吸收10.2 eV能量,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故B正确,A、C、D错误.
答案:B
5.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2.49 eV的金属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3跃迁到n=2所发出的光波长最短
B.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两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3跃迁到n=1所发出的光频率最高
C.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11.11 eV
D.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9.60 eV
解析: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3跃迁到n=2所发出的光波长最长,选项A、B错误;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1.51+13.60-2.49)eV=9.60 eV,选项D正确,选项C错误.
答案:D
6.若氢原子吸收光子,则(  )
A.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原子的能量增大
B.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原子的能量也减小
C.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减小,原子的能量增大
D.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原子的能量增大
解析:根据玻尔理论,若氢原子吸收光子,其能量增大,电子从低轨道(量子数n值较小)向高轨道(量子数n值较大)跃迁,氢原子核外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其向心力由原子核对电子的库仑引力提供,即=,电子运动的动能Ek=mv2=,由此可知电子离核越远,r越大时,则电子的动能就越小.由于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异性电荷远离过程中需克服库仑引力做功,即库仑力对电子做负功,则原子的电势能将增大,原子的能量增大,故D项正确.
答案:D
B级 提能力
7.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处于n=5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
B.一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C.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的最长波长的光是由n=4直接跃迁到n=1辐射的
D.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的不同频率的光中最多有3种能使逸出功为2.23 eV的钾发射光电子
解析:大量处于n=5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C=10种不同频率的光,所以选项A正确;一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选项B错误;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的最长波长的光是由n=4直接跃迁到n=3而辐射的光,所以选项C错误;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子能量有12.09 eV、10.20 eV、1.89 eV,只有两种能使逸出功为2.23 eV的钾发射光电子,所以选项D错误.
答案:A
8.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用光子能量为13.06 eV的光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能观测到氢原子发射不同波长的光有(  )
A.15种   B.10种   C.4种   D.1种
解析:吸收13.06 eV能量后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5的激发态,故可产生10种不同波长的光,故B正确.
答案:B
9.关于玻尔的氢原子理论,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的各个可能的能量状态的能量值En=,由此可知,量子数n越大,原子的能量越小
B.当原子由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半径变大
C.当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而发生跃迁后,电子的动能增大
D.不管原子是吸收还是辐射一个光子而发生跃迁,其电势能的变化量的绝对值总是大于电子绕核运动动能变化量大小
解析:原子的各个可能的能量状态的能量值En=,由此可知,量子数n越大,原子的能量越大,故A错误; 当原子由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半径变小,故B错误; 当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而发生跃迁后,电子的运转半径变大,速度减小,动能减小,故C错误;氢原子辐射光子的过程中,能量减小,轨道半径减小,根据k=m知,电子动能增大,则电势能减小,且电势能的减小量大于动能增加量;同理可知,氢原子吸收光子的过程中,能量增加,轨道半径变大,根据k=m知,电子动能减小,则电势能增加,且电势能的增加量大于动能减小量;即不管原子是吸收还是辐射一个光子而发生跃迁,其电势能的变化量的绝对值总是大于电子绕核运动动能变化量大小,故D正确.
答案:D
10.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b能级状态时发射波长为λ1的光子;原子从b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吸收波长为λ2的光子,已知λ1>λ2.那么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将要(  )
A.发出波长为λ1-λ2的光子
B.发出波长为的光子
C.吸收波长为λ1-λ2的光子
D.吸收波长为的光子
解析:根据题意画出能级图如图所示,则Ea-Eb=h ,Ec-Eb=,
得Ec-Ea=h-h,
设由a到c吸收光子的波长为λ
则h-h=h,
可知λ=,A、B、C错,D正确.
答案:D
11.红宝石激光器的工作物质红宝石是含有铬离子的三氧化二铝晶体,利用其中的铬离子产生激光.铬离子的能级如图所示,E1是基态,E2是亚稳态,E3是激发态,若以脉冲氙灯发出波长为λ1的绿光照射晶体,处于基态的铬离子受激发跃迁到E3,然后自发跃迁到E2,释放波长为λ2的光子,处于亚稳态E2的离子跃迁到基态时辐射出的光就是激光,这种激光的波长λ为(  )
A. B.
C. D.
解析:由=+,解得λ=,选项A正确.
答案:A
12.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原子的能量为E1=-13.6 eV,当处于n=3的激发态时,能量为E3=-1.51 eV,则:
(1)当氢原子从n=3的激发态跃迁到n=1的基态时,向外辐射的光子的波长是多少?
(2)若要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用多大频率的电磁波照射原子?
(3)若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则在跃迁过程中可能释放出几种频率的光子?其中波长最长的是多少(普朗克恒量h=6.63×10-34 J·s,真空中光速c=3.0×108 m/s)?
解析:(1)据玻尔理论有E3-E1=h
λ== m=1.03×10-7 m
(2)要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入射光子须满足hν≥0-E1
解得ν≥= Hz=3.28×1015 Hz
(3)当大量氢原子处于n=3能级时,可释放出的光子频率种类为N=C=3(种)
由于E2===-3.4 eV
氢原子由n=3向n=2跃迁时放出的光子波长最长,设为λ′,则
h =E3-E2
所以λ′== m=6.58×10-7 m
答案:(1)1.03×10-7 m (2)3.28×1015 Hz
(3)3种 6.58×10-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