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粤教版选修3-5自测题 第三章 原子结构之谜 章末复习课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粤教版选修3-5自测题 第三章 原子结构之谜 章末复习课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27 15:4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章末复习课
【知识体系】
[答案填写] ①汤姆生 ②卢瑟福 ③α粒子散射 ④光谱分析 ⑤=R(-),n=3,4,5,… ⑥能量 ⑦轨道 ⑧hν=Em-En
主题1 对α粒子散射实验及核式结构模型的理解
1.实验现象.
(1)α粒子通过金箔时,绝大多数不发生偏转,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2)少数发生较大的偏转,极少数偏转角超过90°.
(3)有的甚至被弹回,偏转角几乎达到180°.
2.核式结构学说.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内,电子绕核运转.
【典例1】 下列选项中,不能由α粒子散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A.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
B.原子中全部正电荷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内有中子
D.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
解析:卢瑟福由α粒子散射实验得到结论有: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内,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的空间运动.
答案:C
针对训练
1.α粒子散射实验首次表明了(  )
A.α粒子带正电
B.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
C.原子是一个正、负电荷均匀分布的球
D.原子中带正电的部分体积很小
解析:卢瑟福根据该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中心有一很小的核,集中着全部正电荷及几乎全部质量,电子绕核旋转,故D正确.
答案:D
主题2 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1.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可概括为三个要点.
(1)能量的量子化En=E1(En为动能、电势能之和).
(2)轨道的量子化rn=n2r1.
(3)能级跃迁量子化hν=Em-En(吸收或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
2.氢原子的能级.
(1)对氢原子而言,核外的一个电子绕核运行时,若半径不同,则对应的原子能量也不同.原子各能级的关系为En= (n=1,2,3…)对于氢原子而言,基态能级:E1=-13.6 eV.
(2)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
【典例2】 (多选) 按照玻尔理论,下列关于氢原子的论述正确的是(  )
A.第m个定态和第n个定态的轨道半径rm和rn之比为:rm∶rn=m2∶n2
B.第m个定态和第n个定态的能量Em和En之比为:Em∶En=n2∶m2
C.电子沿某一轨道绕核运动,若其圆周运动的频率是ν,则其发光频率也是ν
D.若氢原子处于能量为E的定态,则其发光频率为ν=
解析:由氢原子核外电子轨道半径公式:rn=n2r1,轨道半径与量子数的平方成正比,所以rm∶rn=m2∶n2,A选项正确.氢原子的能量公式:En=E1,可见氢原子的能量与量子数的平方成反比,所以Em∶En=n2∶m2,B选项正确.根据玻尔的原子理论,只有核外电子发生能级跃迁时,才能发射某一频率的光,所以C、D选项不正确.
答案:AB
针对训练
2.(多选)以下关于玻尔原子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不是任意的
B.电子在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时,稳定地产生电磁辐射
C.电子从量子数为2的能级跃迁到量子数为3的能级时要辐射光子
D.不同频率的光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时,只有某些频率的光可以被氢原子吸收
解析:根据玻尔理论知,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的半径是一些分立值,故A正确;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时,不发生电磁辐射,故B错误;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需吸收光子,故C错误;当吸收的光子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才能被氢原子吸收,所以不同频率的光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时,只有某些频率的光可以被氢原子吸收,故D正确.
答案:AD
主题3 原子能级的跃迁与电离
1.在正常状态下,原子处于最低能级,这时电子在离核最近的轨道上运动,即基态.原子处于较高能级时,电子在离核较远的轨道上运动,即激发态.原子从基态向激发态跃迁的过程是吸收能量的过程;原子从较高的激发态向较低的激发态或基态跃迁的过程,是辐射能量的过程,这个能量以光子的形式被吸收或辐射出去,吸收或辐射的能量恰等于发生跃迁的两能级的能量之差.
2.直接跃迁与间接跃迁.
原子从一种能量状态跃迁到另一种能量状态时,有时可能是直接跃迁,有时可能是间接跃迁,两种情况辐射(或吸收)光子的频率可能不同.
3.电离与跃迁.
原子跃迁时,不管吸收还是辐射光子,其光子能量都必须等于这两个能级的能量差,若想把某一定态上的原子的电子电离出去,就需要给原子的能量大于等于电离能.
[典例?] (多选)如图给出氢原子最低的4个能级,大量氢原子在这些能级之间跃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辐射光子最小频率为第2能级跃迁到第1能级
B.处于第4能级的原子所辐射的光子的频率最多有6种
C.为使基态氢原子电离应用能量至少为13.6 eV的光照射氢原子
D.11 eV的光子能将基态的氢原子激发到第2能级
解析:由题能级图可知,3、4能级的能级差最小,则辐射光子最小频率为第4能级跃迁到第3能级,故A错误; 处于第4能级的原子所辐射的光子的频率最多有C=6种,故B正确; 为使基态氢原子电离应用能量至少为13.6 eV的光照射氢原子,故C正确;10.2 eV的光子能将基态的氢原子激发到第2能级,而11 eV的光子不能被氢原子吸收,故D错误.
答案:BC
针对训练
3.(多选)如图所示是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的一部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波长为600 nm的X射线照射,可以使稳定的氢原子电离
B.用能量是10.2 eV的光子可以激发处于基态的氢原子
C.用能量是2.5 eV的光子入射,可以使基态的氢原子激发
D.用能量是11.0 eV的外来电子,可以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激发
解析:“稳定的氢原子”指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要使其电离,光子的能量必须大于或等于13.6 eV,而波长为600 nm的X射线的能量为E=h=6.63×10-34× eV≈2.07 eV<13.6 eV,A错误;因为ΔE=E2-E1=(-3.4 eV)-(-13.6 eV)=10.2 eV,故10.2 eV的光子可以使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n=2的激发态,B正确;2.5 eV的光子能量不等于任何其他能级与基态的能级差,因此不能使氢原子发生跃迁,C错误;外来电子可以将10.2 eV的能量传递给氢原子,使它激发,外来电子还剩余11.0 eV-10.2 eV=0.8 eV的能量,D正确.
答案:BD
统揽考情
核式结构、玻尔理论、能级公式、原子跃迁条件在选做题部分出现的几率将会增加,可能单独命题,也可能与其他知识结合出题,主要以选择题为主.
真题例析
(2015·安徽卷)图示是α粒子(氦原子核)被重金属原子核散射的运动轨迹,M、N、P、Q是轨迹上的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不动.图中所标出的α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  )
A.M点   B.N点   C.P点   D.Q点
解析:由库仑定律,可得两点电荷间的库仑力的方向在两者的连线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由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的方向就是合外力的方向,故C正确,A、B、D错误.
答案:C
针对训练
(2016·北京卷)处于n=3能级的大量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的频率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解析: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当这些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子的频率为n=C=3种.选项C正确,A、B、D错误.
答案:C
1.(多选)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绝大多数α粒子沿原方向运动,说明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是α粒子受力平衡的结果
B.绝大多数α粒子沿原方向运动,说明这些α粒子未受到明显的力的作用,说明原子是“中空”的
C.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说明原子内质量和电荷量比α粒子大得多的粒子在原子内分布空间很小
D.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说明原子内的电子对α粒子的吸引力很大
解析: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绝大多数α粒子沿原方向运动,说明α粒子未受到原子核明显的力的作用,也说明原子核相对原子来讲很小,原子内大部分空间是空的,故A错,B对;极少数发生大角度偏转,说明受到金原子核明显的力的作用的空间在原子内很小,α粒子偏转,而金原子核未动,说明金原子核的质量和电荷量远大于α粒子的质量和电荷量,电子的质量远小于α粒子,α粒子打在电子上,α粒子不会有明显偏转,故C对,D错.
答案:BC
2.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直接跃迁到n=2的能态时,发出蓝色光,则氢原子从n=5的激发态直接跃迁到n=2的能态时,不可能发出的是(  )
A.红外线      B.红光
C.紫光 D.γ射线
解析:氢原子从n=5的激发态直接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的光子能量大于从n=4的激发态直接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的光子能量,所以光子能量大于蓝光的光子能量,γ射线是原子核在发生α衰变和β衰变时产生的能量以γ光子的形式释放,是高频电磁波,而氢原子从n=5的激发态直接跃迁到n=2的能态时,所辐射的光子能量小于γ射线的光子能量.故C正确,A、B、D错误.
答案:C
3.(多选)如图所示,用光子能量为E的单色光照射容器中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发现该容器内的氢能够释放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它们的频率由低到高依次为ν1、ν2、ν3,由此可知,开始用来照射容器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可以表示为(  )
A.hν1 B.hν3
C.hν1+hν2 D.hν1+hν2+hν3
解析:氢原子吸收光子能向外辐射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可知氢原子被单色光照射后跃迁到第3能级,吸收的光子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量差,即单色光的能量E=hν3,又hν3=hν1+hν2,故B、C正确,A、D错误.
答案:BC
4.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激发态能量En=,其中n=2,3,….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 能使氢原子从第1激发态电离的光子的最大波长为(  )
A.- B.-
C.- D.-
解析:第1激发态即第2能级,是能量最低的激发态,则有E2=,电离是氢原子从第1激发态跃迁到最高能级0的过程,需要吸收的光子能量最小为0-E2=-,所以有-=,解得λ=-,故C正确.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