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秋天的怀念
史 铁 生
秋天是多么美好:硕果累累,大地丰收。然而在作家史铁生的心里,秋天却弥漫着无限的伤感,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家史铁生走进秋天的故事——《秋天的怀念》。
导入新课
走近作者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出生于北京,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21岁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文本链接
20岁时不幸因病瘫痪,风华正茂的他不得不终生以轮椅为伴,永远离开了正常人的生活。这是一份多么沉重的苦难呀!瘫痪的双腿,残缺的天空,不完美的人生,曾一度使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他终日沉浸在自己的苦难中难以自拔。以至于忽视了慈爱的母亲对他的无微不至的照顾,尤其是母亲身患重病,他竟全然不知。当他发现母亲病情严重时,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他。
瘫 痪 侍 弄 整 宿 憔 悴
仿 膳 豌 豆 诀 别 烂 漫
翻来覆去 絮絮叨叨
fù
我会读!
tān huàn
shì
xiǔ
qiáo cuì
shàn
wān
jué
màn
xù dāo
侍弄:
憔悴:
诀别:
絮絮叨叨:
喜出望外:
我理解!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经营照管
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
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遇到出乎意料的事情而特别高兴。
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课文记叙了一位身患绝症的母亲忍受着病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精心呵护双腿瘫痪的儿子,歌颂了至真至纯的伟大母爱。
感知文本
研读课文
1、课文记叙了母亲的那几件事?你认为作者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明确:
①“我” 发脾气时,母亲抚慰“我” ②母亲为了“我” 隐瞒病情③母亲央求“我” 去看花④母亲的临终嘱托
母亲: 坚强 、热爱生活、疼爱儿子… …
2、作者在文中写了几次北海菊花?母亲为什么带我看菊花?课文最后一段写各种颜色的菊花有何用意?
明确: (1) 三次
(2)母亲带我看花,是想唤起“我” 对生存的欲望。
(3)菊花淡雅高洁是母亲品质的写照,
菊花热烈深沉是母爱的写照。
“我” 看菊花是对母亲的缅怀。
菊花在“我” 眼里五彩缤纷、泼泼洒洒,也是告诉读者,我的人生态度发生了转变。 这象征着母亲的期望:无论遭遇怎样的厄运,
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之路,都要活得坚韧,
出尊严,活出自我生命的个性与美丽。
研读课文
3、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秋天有什么值得作者去怀念的?
母亲是秋天去世的,“我”深切怀念母亲对“我”的爱。
秋天里去看菊花,是母亲对“我”的希望,“我”用行动向母亲表示,不仅自己好好活,还要带着妹妹好好活,让母亲在九泉之下放心。
秋天是菊花盛开的时节,“菊花”是母亲坚韧、乐观精神的象征,看到菊花绽放得那样鲜艳、灿烂,让“我”明白了要好好儿活,活出精彩,做生活的强者。
探究学习
4、细读本文,你能体会到作者在写作此文时是怎样的心情?
悔恨
悲痛
怀念
思想感情
5、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有更多更深的感受,此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是啊!母爱多么伟大! 妈妈每天忙这忙那,还不都是为了我们!有时候,我们不耐烦地嫌她唠叨。现在我们明白了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 小时候,妈妈把好的都留给我们,长大后,我们应该体谅、关心妈妈,帮助妈妈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妈妈,在明年春暖花开、五彩缤纷、绿草如茵的五月,我一定送您一束最美丽、最鲜艳的花!
世界本来就是不完美的。不是有这样的缺憾就有那样的痛苦。世界上有看得见的痛苦打击,也有看不见的痛苦和打击。身体的局限,生活的挫折,命运的安排,我们这辈子可能改变不了,但可以改变的是我们的心理局限——我们都要好好活。
课堂小结
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
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
我们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
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
我们不能企望控制他人,
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
我们不能全然预知明天,
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
我们不能要求事事顺利,
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
拓展延伸:
作业:
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回忆你的妈妈为你做的点点滴滴的小事,此时此刻,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呢?我想对妈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