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单元测试(提优)
一、单选题
1.若方程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的值为(??
)
A.?0??????????????????????????????????????????B.?±1??????????????????????????????????????????C.?1??????????????????????????????????????????D.?–1
2.若
是方程
的一个根,设
则M与N的大小关系正确的为(?
)
A.????????????????????????????????B.????????????????????????????????C.????????????????????????????????D.?不确定
3.已知方程x2﹣4x+2=0的两根是x1
,
x2
,
则代数式
的值是(??
)
A.?2011???????????????????????????????????B.?2012???????????????????????????????????C.?2013???????????????????????????????????D.?2014
4.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5)x2+2x+2=0有实根,则m的最大整数解是( )
A.?2???????????????????????????????????????????B.?3???????????????????????????????????????????C.?4???????????????????????????????????????????D.?5
5.已知a、b、c分别为Rt△ABC(∠C=90°)的三边的长,则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c+a)x2+2bx+(c-a)=0根的情况是( ).
A.?方程无实数根????????B.?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D.?无法判断
6.已知
为方程
的两实根,则
的值为(???
)
A.????????????????????????????????????????B.?-28???????????????????????????????????????C.?20???????????????????????????????????????D.?28
7.若a≠b,且
则
的值为(???
)
A.????????????????????????????????????????????B.?1???????????????????????????????????????????C.?.4???????????????????????????????????????????D.?3
8.如图,某小区计划在一块长为32m,宽为20m的矩形空地上修建三条同样宽的道路,剩余的空地上种植草坪,使草坪的面积为570m2
.
若设道路的宽为
,则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B.?
?
C.?????????????????????????????????D.?
9.规定: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两个实数根,且其中一个根是另一个根的2倍,则称这样的方程为“倍根方程”现有下列结论:
①方程x2+2x-8=0是倍根方程;②若关于x的方程x2+ax+2=0是倍根方程,则a=±3;③若(x-3)(mx-n)=0是倍根方程,则n=6m或3n=2m;④若点(m,n)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则关于x的方程mx2-3x+n=0是倍根方程。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有(???
)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10.对于两个不相等的实数
,我们规定符号
表示
中较大的数,如
,按这个规定,方程
的解为?
(????
)
A.????????????????????????????B.????????????????????????????C.????????????????????????????D.?
或-1
二、填空题
11.一元二次方程(1+3x)(x-3)=2x2+1化为一般形式为________.
12.若
是方程
的根,计算:
________.
13.如果
、
是两个不相等的实数,且满足
,
,那么代数式
=________
14.若代数式
的值为0,则x的值为________.
15.若
,其中
,则
________.
16.已知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有实数根,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7.若关于
的方程
有三个根,且这三个根恰好可以作为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8.方程x2-2|x+4|-27=0的所有根的和为________.
三、计算题
19.解下列方程:
(1)(y+2)2-(3y-1)2=0;
(2)5(x-3)2=x2-9;
(3)t2-
t+
=0.
(4)2x2+7x+3=0(配方法).
四、综合题
20.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k的取值范围;
(2)若方程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是a,b,求
﹣
的值.
21.已知△ABC的一条边BC的长为5,另两边AB,AC的长分别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个实数根。
(1)求证:无论k为何值,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当k=2时,请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k为何值时,△ABC是等腰三角形,并求△ABC的周长。
22.阅读下面的材料:
我们可以用配方法求一个二次三项式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例如:求代数式
的最小值.方法如下:
∵
,由
,得
;
∴代数式
的最小值是4.
(1)仿照上述方法求代数式
的最小值.
(2)代数式
有最大值还是最小值?请用配方法求出这个最值.
23.在一元二次方程中,有著名的韦达定理: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如果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1
,
x2
,
那么x1+x2=
,x1+x2=
(说明:定理成立的条件△≥0).比如方程2x2-3x-1=0中,△=17,所以该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解.记方程的两根为x1
,
x2
,
那么x1+x2=
,x1+x2=
.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已知方程x2-3x-2=0的两根为x1、x2
,
求下列各式的值:
①x12+x22;②
;
(2)已知x1
,
x2是一元二次方程4kx2-4kx+k+1=0的两个实数根.
①是否存在实数k,使(2x1-x2)(x1-2x2)=
成立?若存在,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②求使
-2的值为整数的实数k的整数值.
24.近期猪肉价格不断走高,引起了民众与政府的高度关注.当市场猪肉的平均价格每千克达到一定的单价时,政府将投入储备猪肉以平抑猪肉价格.????????
(1)从今年年初至5月20日,猪肉价格不断走高,5月20日比年初价格上涨了60%.某市民在今年5月20日购买2.5千克猪肉至少要花100元钱,那么今年年初猪肉的最低价格为每千克多少元?
(2)5月20日,猪肉价格为每千克40元.5月21日,某市决定投入储备猪肉并规定其销售价在每千克40元的基础上下调a%出售.某超市按规定价出售一批储备猪肉,该超市在非储备猪肉的价格仍为每千克40元的情况下,该天的两种猪肉总销量比5月20日增加了a%,且储备猪肉的销量占总销量的
,两种猪肉销售的总金额比5月20日提高了
a%,求a的值.
25.阅读材料:各类方程的解法.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把方程转化为x=a的形式,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把它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类似的,求解三元一次方程组,把它转化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把它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求解分式方程,把它转化为整式方程来解,由于“去分母”可能产生增根,所以解分式方程必须检验·各类方程附解法不尽相同,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基本数学思想:转化,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我们还可以解一些新的方程.例如,一元三次方程x3+x2-2x=0,可以通过因式分解把它转化为x(x2+x-2)=0,解方程x=0和x2+x-2=0,可得方程x3+x2-2x=0的解.
(1)问题:方程x3+x2-2x=0的解是x1=0,x2=________,x3=________;
(2)拓展:用“转化”思想求方程
的解;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相关的量
解:因为方程
是一元二次方程,
所以
,
,
解得
且
所以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指数是2的整式方程,且二次项系数不等于0,即可进行求解,
2.【答案】
B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解:∵x0是方程ax2+2x+c=0(a≠0)的一个根,
∴ax02+2x0+c=0,即ax02+2x0=-c,
则N-M=(ax0+1)2-(1-ac)
=a2x02+2ax0+1-1+ac
=a(ax02+2x0)+ac
=-ac+ac
=0,
∴M=N,
故答案为:B.
【分析】把x0代入方程ax2+2x+c=0得ax02+2x0=-c,作差法比较可得.
3.【答案】
D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解:∵方程x2-4x+2=0的两根是x1
,
x2
,
∴x12+2=4x1
,
x22-4x2=-2,
∴
=
=4-1+2011
=2014.
故答案为:D.
【分析】由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意义可将x1、x2分别代入原方程得:x12+2=4x1
,
x22-4x2=-2,再整体代换即可求解.
4.【答案】
C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
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5)x2+2x+2=0有实根,
∴△=22-4(m-5)×2≥0且m-5≠0,
解得:m≤5.5且m≠5,
m的最大整数解为4,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方程有实数根得出△≥0且m-5≠0,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即可.
5.【答案】
C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勾股定理
解:∵a、b、c分别为Rt△ABC(∠C=90°)的三边的长,
∴a2+b2=c2
,
∵△=4b2-4(c+a)(c-a)=4(b2-c2+a2),
∴△=0,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两个实数根.
选C
.
【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2+b2=c2
,
再计算出△=4b2-4(c+a)(c-a)=4(b2-c2+a2)=0,于是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判断方程根的情况
6.【答案】
D
【考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解:∵
为方程
的两实根,∴
,∴对所求式子进行变形有:
.
【分析】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代数式的值时关键在于对所求代数式的变形.
7.【答案】
B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解:由
得:
∴
又由
可以将a,b看做是方程
的两个根∴a+b=4,ab=1∴
故答案为B.
【分析】构造一元二次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即可。
8.【答案】D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解:由题意得,(
32
?
2
x
)
(
20
?
x
)
=
570
【分析】将六块草坪拼为一块可得一个矩形,该矩形面积为六块草坪的面积和570m2。由图易得新矩形的长为(32?2x)m,宽为(20-x)m,所以可得方程(
32
?
2
x
)
(
20
?
x
)
=
570
9.【答案】
D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解:(1)解:??①
x2+2x-8=0
,(x+4)(x-2)=0,∴x1=-4,x2=2,
x1=-2x2,
不是倍根方程,不符合题意;
②若关于x的方程x2+ax+2=0是倍根方程,x1×2x1=2,解得x12=1则x1=±1;则x1+2x1=-a,
a=-3x1=±3,
符合题意;
③若(x-3)(mx-n)=0是倍根方程,则x1=3,
x2==2x1=6,
得n=6m或x2==x1=,得3m=2n,不符合题意;
④?∵点(m,n)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n=,
则mx2-3x+=0,
解得x1=,x2=.
∴是倍根方程,符合题意.
综上,?②④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
①?先解方程,把两根作比较即可验证是否是倍根方程;②根据倍根方程的性质,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a的值验证即可;③先解方程,结合倍根方程的性质,求出m与n的关系即可验证;④?由反比例函数得出n=,再求出方程的两根,两者结合得出两根的关系即可判断是否是倍根方程.
10.【答案】
D
【考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当
,即
时,所求方程变形为
,
去分母得:
,即
,
解得:
经检验
是分式方程的解;
当
,即
时,所求方程变形为
,
去分母得:
代入公式得:
,
解得:
(舍去),
经检验
是分式方程的解,
综上,所求方程的解为
或-1.
故答案为:D.
【分析】分
和
两种情况将所求方程变形,求出解即可.
二、填空题
11.【答案】
x2-8x-4=0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相关的量
解:去括号得:x-3-3x2-9x=2x2+1
整理得:x2-8x-4=0
故答案为:x2-8x-4=0
【分析】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先去括号,再移项合并,即可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12.【答案】
0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解:
是方程
的根,
,
则
,
,
所以原式
,
故答案为:0.
【分析】根据方程根的意义可得,a2-3a=-1,a2+1=3a,再整体代入计算即可。
13.【答案】2026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解:如果
m
、
n
是两个不相等的实数,且满足
m
2
?
m
=
3
,
n
2
?
n
=
3
,则
、
是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根,
∴
,
,
=
=
=2×1-(-3)+2021
=2026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出
m
、
n
是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
2
?
x
=
3
的两根,再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m+n和mn的值及n
2
=n+
3,分别代入可解答。
14.【答案】
【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由题意可得:
,
即
,解得
或
,
∵
,即
,
∴
【分析】根据分式的意义,如果分式为0,则分子为0,分母不能为0得出
,且
,进而求解即可.
15.【答案】
或
【考点】分式的值,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
,
∴(x-3y)(x-2y)=0,
∴x-3y=0或x-2y=0,
即x=3y或x=2y,
∴
或
.
故答案为:2或3.
【分析】把y作为常数,将方程的左边利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根据两个因式的乘积为0,则这两个因式中至少有一个为0,从而将方程降次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得出原方程的解,然后分两种情况代入分式约分得出答案.
16.【答案】
且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相关的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
解:∵(1-2k)x2-
x-1=0有实数根,
∴△≥0且1-2k≠0,即k+4×1×(1-2k)≥0,解得k≤
,
∴字母k的取值范围是0≤k≤
且k≠
.
故答案为0≤k≤
且k≠
.
【分析】由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和定义可得关于k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求解.
17.【答案】3<m≤4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解:∵关于x的方程(x-2)(x2-4x+m)=0有三个根,
∴①x-2=0,解得x1=2;
②x2-4x+m=0,
∴△=16-4m≥0,即m≤4,
∴x2=2+
x3=2-
又∵这三个根恰好可以作为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
且最长边为x2
,
∴x1+x3>x2;
解得3<m≤4,
∴m的取值范围是3<m≤4.
故答案为:3<m≤4
【分析】利用积为0的因数特点,可得出x-2=0或x2-4x+m=0,进而求出三个根,利用三角形构成条件,利用两根之和关系式,求出m的范围.
18.【答案】6-2
【考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①当x>-4时;原方程可化为x2-2x-35=0,解得x=-5或7,舍去-5;②当x<-4时;原方程可化为x2+2x-19=0,解得x=-1±2
,舍去正号;
∴两根为7和-1-2
,
∴7+(-1-2
)=6-2
.
故答案为:6-2
【分析】由绝对值的性质可知,分x>-4和x<-4两种情况求解。
①当x>-4时;原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再根据公式即可求解;
②当x<-4时;原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再根据公式即可求解。
三、计算题
19.【答案】
(1)解:(y+2)2-(3y-1)2=0
∴(y+2+3y-1)(y+2-3y+1)=0,
(∴4y+1)(-2y+3)=0.
∴4y+1=0或-2y+3=0.
∴y1=-
,y2=
(2)解:5(x-3)2=x2-9;
∴5(x-3)2=(x+3)(x-3),
移项,得5(x-3)2-(x+3)(x-3)=0.
∴(x-3)[5(x-3)-(x+3)]=0,
∴(x-3)(4x-18)=0.
∴x-3=0或4x-18=0.
∴x1=3,x2=
(3)解:t2-
t+
=0.
方程两边都乘8,得8t2-4
t+1=0.
∵a=8,b=-4
,c=1,
∴b2-4ac=(-4
)2-4×8×1=0.
∴t=
=
.
∴t1=t2=
.
(4)解:2x2+7x+3=0(配方法)
移项,得2x2+7x=-3.
方程两边同除以2,得x2+
x=-
.
配方,得x2+
x+(
)2=-
+(
)2
,
即(x+
)2=
.
直接开平方,得x+
=±
.
∴x1=-
,x2=-3.
【考点】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1)直接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后即可解方程;(2)先变形得到5(x-3)2-(x+3)(x-3)=0,然后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3)利用公式法解方程即可;(4)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后,再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即可配方,再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即可.
四、综合题
20.【答案】
(1)解:∵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2﹣4ac=4+4k>0,
解得k>﹣1.
∴k的取值范围为k>﹣1
(2)解:由根与系数关系得a+b=﹣2,a?b=-k,
﹣
=
=
=1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1)根据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可得△=4+4k>0,解不等式求出k的取值范围;(2)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a+b=﹣2,a?b=-k,代入整理后的代数式,计算即可.
21.【答案】
(1)证明:△=(2k+3)2-4(k2+3k+2)=1>0,
∴无论k为何值,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解:当k=2时,
∴原方程化为:x2-7x+12=0,
解得:x=3或x=4,
∴32+42=52
,
∴△ABC是直角三角形
(3)解:当BC是等腰三角形的腰时,
∴x=5是方程的x2-(2k+3)x+k2+3k+2=0解,
∴25-5(2k+3)+k2+3k+2=0,
解得:k2-7k+12=0,
∴k=3或k=4,
若k=3时,
则方程为:x2-9x+20=0,
∴x=4或x=5,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
此时周长为14;
若k=4时,
则方程:x2-11x+30=0,
∴x=5或x=6,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
此时周长为16;
当BC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时,
此时方程的x2-(2k+3)x+k2+3k+2=0有两个相等的解,不满足题意,
综上所述,△ABC的周长为14或16.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1)根据整式的混合运算法则算出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值为1,由该值大于0得出无论k为何值,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将k=2代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
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得出方程的两个根,得出三角形的三边长,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
△ABC是直角三角形
;
(3)分类讨论:
当BC是等腰三角形的腰时,
x=5是方程的x2-(2k+3)x+k2+3k+2=0解,
将x=5代入即可求出k的值,将k的值再代入方程求出方程的两根,从而得出三条线段的长度,进而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对能围成三角形的利用三角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即可算出答案;
当BC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时,
此时方程的x2-(2k+3)x+k2+3k+2=0有两个相等的解,不满足题意,
综上所述即可得出答案。
22.【答案】
(1)解:∵
,由
,
得
;
∴代数式
的最小值是
(2)解:
,
∵
,
∴
,
∴代数式
有最大值,最大值为32
【考点】偶次幂的非负性,配方法的应用
【解析】(1)仿照阅读材料、利用配方法把原式化为完全平方式与一个数的和的形式,根据偶次方的非负性解答;(2)利用配方法把原式进行变形,根据偶次方的非负性解答即可.
23.【答案】
(1)解:∵x2-3x-2=0,△=(-3)2-4×(-2)=17>0,∴x1+x2=3,x1?x2=-2
①x12+x22=(x1+x2)2-2x1?x2=32-2×(-2)=9+4=13;
②
=
=-
(2)解:∵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4k)2-4?4k(k+1)>0;
∴k<0,x1+x2=1,x1?x2=
,
①∵(2x1-x2)(x1-2x2)=2x12-5x1x2+2x22=2(x12+2x1x2+x22)-9x1x2=2(x1+x2)2-9x1x2
,
∴2-9?
=?
,
解得:k=
,与k<0矛盾;
∴不存在k的值,使(2x1-x2)(x1-2x2)=-
成立.
②
-2=
=
=
=
=
=
.
∵
-2=
的值为整数,
∴k+1=±1或±2或±4,
又∵k<0,
∴k=-2或-3或-5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1)①利用韦达定理可求出
x1+x2和x1?x2的值,
再利用配方法将x12+x22转化为
(x1+x2)2-2x1?x2
,
然后整体代入即可;②先通分,将代数式转化为含x1+x2和x1?x2的形式,然后整体代入可求值。
(2)①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求出k的取值范围,再求出x1+x2和x1?x2的值,然后将等式的左边转化为含x1+x2和x1?x2
,
然后整体代入建立关于k的方程,解方程求出k的值,再根据k的取值范围可作出判断;②先通分将原代数式转化为含x1+x2和x1?x2
,
然后整体代入可得到关于k的方程,再根据此代数式的值为整数,可得到k+1=±1或±2或±4,
解方程求出符合题意的k的值。
24.【答案】
(1)解:设今年年初猪肉价格为每千克x元;
根据题意得:2.5×(1+60%)x≥100,
解得:x≥25.
答:今年年初猪肉的最低价格为每千克25元
(2)解:设5月20日两种猪肉总销量为1;
根据题意得:40(1﹣a%)×
(1+a%)+40×
(1+a%)=40(1+
a%),
令a%=y,原方程化为:40(1﹣y)×
(1+y)+40×
(1+y)=40(1+
y),
整理得:5y2﹣y=0,
解得:y=0.2,或y=0(舍去),
则a%=0.2,
∴a=20;
答:a的值为20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解析】(1)由题意可得不等关系:今年5月20日购买2.5千克猪肉的价格100,根据这个不等关系列不等式即可求解;
(2)由题意可得相等关系:5月21日出售的储备猪肉的销售总额+5月21日出售的非储备猪肉的销售总额=两种猪肉销售的总金额,根据相等关系列方程即可求解。
25.【答案】
(1)-2;1
(2)解:
∵
,
∴x≥0,
∴x2-2x-3=0,
即(x-3)(x+1)=0,
解得:x1=3,x2=-1(舍去),
经检验x=3是原方程的解,
∴原方程的解为:x=3.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解:(1)∵x3+x2-2x=0,
∴x(x+2)(x-1)=0,
解得:x1=0,x2=-2,x3=1,
故答案为:-2,1.
【分析】(1)先将原方程分解因式,从而得出答案.
(2)根据题意可得x≥0,再将式子两边平方,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