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020年_9月_15日星期
课题
认识计算机
章节第一章第一节
本节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的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的是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以及输」
设备的辨别,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学生可以直观了解,但内部的一些硬件设
施不好掌握。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机器让学生亲自观察了解,
教材分析学生更能理解掌握计算机硬件组成部分。本节课是学生全面系统学习计算
机组成相关知识的综合课,学生有着浓厚的兴趣,也有一定计算机的学习
基础,同时又对它充满“神秘”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
计算杋内外部的构造组成,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本节
课的理论知识对于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初二学生初步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所
学情分析以教师要采取鼓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
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快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内
(1)了解计算机的软硬件知
知识与能
解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
力目标(③)了解内外存储器的特点
教
(4)了解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
学
过程与方通过教师的讲授、互动的游戏、激烈的比赛反复强化知
法目标助学生理解讠
标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产生浓厚的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目标解了计算机的强大功能都是人研究和开发出来的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
教学难点容量单
的换算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游戏、讨论法
探究、启发
第
共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师: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我们大家一起来猜猜。没
有脑袋会思考;缤纷世界全知晓;万事一点便明了;少了电源就睡觉
生:大声回答。(谜底:计算机)
师ε由于计算机只有在通电的情况下才能工作,所以人们也叫它电脑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认识计算机》。(出示课
设计意图:通过迷语导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
教学
二)共同讨论,讲授新知
外形各异的计算机(师课件:出示三类计算机的图片)生:看
过答: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
程
师ε台式计算机有多个部件组成;笔记本计算机也叫手提式计算机
俗称笔记本,它的体积比台式杋计算杋小很多;掌上计算机顾名思义就是
以拿在手掌上进行操作。目前,台式计算机的使用率还是很高的,我
杋房用的就是台式计算机,下面我们就以台式计算机为例,来研究
算机都是由哪些部件组成
设计意图:为了不生硬的把知识灌输给学生,通过学生回答,教师补
充,归纳总结岀计算机从外形上分为台式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和掌
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教师引入: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计算机的系统组成,进一步认识计算
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位计算机的小行家
模拟学习:观看介绍计算机系统的录像,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自主学习:学生结合所看录像,学习教材中计算机的系统知
教师板书:计算机系统结构图: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
成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教师:使用课件出示完整的台式计算机图片,教师指认相应的部件,
的名字
第4页共8认识计算机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的是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以及输入输出设备的辨别,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学生可以直观了解,但内部的一些硬件设施不好掌握。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机器让学生亲自观察了解,学生更能理解掌握计算机硬件组成部分。本节课是学生全面系统学习计算机组成相关知识的综合课,学生有着浓厚的兴趣,也有一定计算机的学习基础,同时又对它充满“神秘”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计算机内外部的构造组成,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本节课的理论知识对于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初步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所以教师要采取鼓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热情。而且学生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快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
(2)了解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了解内外存储器的特点。
(4)了解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教师的讲授、互动的游戏、激烈的比赛反复强化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产生浓厚的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了解了计算机的强大功能都是人研究和开发出来的。
教学重点
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教学难点
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互动游戏、讨论法、自主探究、启发引导。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师: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我们大家一起来猜猜。没有脑袋会思考;缤纷世界全知晓;万事一点便明了;少了电源就睡觉。
生:大声回答。(谜底:计算机)
师:由于计算机只有在通电的情况下才能工作,所以人们也叫它电脑。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认识计算机》。(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导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
(二)共同讨论,讲授新知
1、外形各异的计算机(师课件:出示三类计算机的图片)
生:看、回
答: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
师:台式计算机有多个部件组成;笔记本计算机也叫手提式计算机,俗称笔记本,它的体积比台式机计算机小很多;掌上计算机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拿在手掌上进行操作。目前,台式计算机的使用率还是很高的,我们机房用的就是台式计算机,下面我们就以台式计算机为例,来研究一下计算机都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
设计意图:为了不生硬的把知识灌输给学生,通过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归纳总结出计算机从外形上分为台式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和掌上计算机。
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教师引入: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计算机的系统组成,进一步认识计算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位计算机的小行家。
模拟学习:观看介绍计算机系统的录像,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自主学习:学生结合所看录像,学习教材中计算机的系统知识。
教师板书:计算机系统结构图: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3、台式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教师:使用课件出示完整的台式计算机图片,教师指认相应的部件,学生回答它的名字。
模拟学习:观看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录像,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自主学习:学生结合所看录像,学习教材中计算机的硬件知识。合作竞争学习:教师打开机箱,展现计算机实物部件,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知识抢答,师生互评。
体验学习:学生接触实物部件,增强感性认识,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
练习与提高:教师设计有关计算机硬件的问题,采用学生抢答或小组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
4、输入设备——把信息传入计算机
师:人是通过手摸、耳朵听、眼睛看这种方式来输入信息的,那什么设备可以充当计算机的手、耳朵和眼睛呢?
师:(课件出示键盘、鼠标器、话筒和扫描仪图片)大家认识吗?
生:认识。
师:(一起来认识它们),计算机可以通过它们来获取信息。
师:我们一起来看这个填空,谁来说说?
生:计算机可以用键盘来写,用话筒来听,用扫描仪来看,用鼠标器来选。
师:这些设备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输入设备,人们用它来把信息传入计算机。
设计意图:人是怎么样获取信息的呢?这个是已有知识,学生通过对比很容易记忆计算机获取信息的设备。
4、中央处理器(CPU)——计算机运算控制中心
师:人获取到信息后,交给什么去处理的呢?
生:大脑。
师:眼睛、耳朵等器官将获取到信息交给大脑去思考,计算机也有具备像人的大脑这样功能的设备。老师手里拿的就是这样一种设备(出示
CPU实物),大家想知道它的名字吗?(想。)
师:它叫中央处理器,英文缩写名称是
CPU,它的作用就像人的大脑,它是计算机的运算控制中心。CPU
有不同的型号,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课件出示不同的
CPU
图片)
师:这是早期的
I386CPU,这是后来使用比较多的奔腾
4CPU,这是目前比较流行的酷睿
2CPU,这一块CPU
已经安装在计算机主机箱内的主板上了。
设计意图:计算机中具备人脑这样类似功能的设备只能是中央处理器了,通过对比,加强了记忆。
5、输出设备——把计算机处理过的信息传出来
师:人的大脑把信息处理完以后通过什么来表达的呢?
生:嘴巴说出来的。
师:除了通过嘴说出答案,我们还可以通过手写、脸、肢体来表情达意。那计算机可以通过什么来说、来写、来表情达意呢?
师:大家一起来看这样一组图片(课件出示:显示器、打印机、音箱),都认识吗?我们一起来填一填。
生:计算机通过音箱把信息“说”出来,通过打印机把信息“写”出
来,通过显示器把信息呈现出来。
师:同学们真聪明。一般地,人们就把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叫做计算机的输出设备,通过它来把计算机处理过的信息传出来。
设计意图:人表达信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借助于不同的设备,计算机也同样能表达信息,这就是输出设备了。
6、存储器——计算机的记忆仓库
师:人的大脑除了会计算,还有记忆的功能,但是计算机的“大脑”中央处理器可以没有记忆的功能。它只负责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
,那么需要处理的信息和处理好的结果放在哪呢?
生:疑惑。
师:这就需要用到另外一种设备,我们来看。(出示内存条、硬盘、光盘、U
盘等设备图片)。
生:争先恐后想看。
师:这些设备都是可以用来存储计算机的信息的。它们也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叫存储器。
师:计算机的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种,内存储器简称内存,一般是指内存条,它插在主机箱内的主板上;外存储器简称外存,常见的有软盘、光盘、硬盘、U
盘等。
设计意图:计算机的“大脑”中央处理器缺少了人脑的一个功能那就是存储的功能,所以人们为计算机设计了另外的设备来完成这一工作,这就是存储器。学生在老师的讲解下容易理解概念。
教师引入: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不管是内存储器还是外存储器,它们的容量大小是怎样衡量的呢?
教师展示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师生共同探讨教学内容,并由教师进行总结。
(1)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最小单位是比特(bit),最基本的容量单位是字节(Byte,缩写为B,称为拜特);一个英文字符占1
个字节,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常见的容量单位有比特、字节、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
(2)换算关系:1Byte=8bit,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3)查看存储器容量大小的方法:右击“我的电脑”,执行“属性”命令,在“系统属性”对话框中查看内存容量和
CPU
的信息;或双击“我的电脑”,打开“我的电脑”窗口,单击盘符,在左侧“详细信息”窗格中查看硬盘空间的使用情况。
小组合作讨论:完成本节的练习部分,
7、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教师引入:如果计算机只有硬件,那么它就只有一个躯壳,要让计算机完成我们想做的工作,必须给它安装一些无形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软件。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
模拟学习:观看介绍计算机软件知识的录像,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自主学习:学生结合所看录像,学习教材中计算机的软件知识。
教师展示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师生共同探讨教学内容,并由教师进行总结。
计算机软件大体上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1)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处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等。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大管家,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各个部件,使它们协调一致地工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系统软件,也是用户和计算
机之间的桥梁。一台计算机只有
安装了操作系统才能正常工作,常见的操作系统有
Windows、Unix、Linux、Mac
等。目前,微软公司最新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苹果计算机使用
Mac
操作系统。安装了操作系统后,根据使用的需要,还要安装相应的应用软件。
(2)应用软件是为了解决某些具体问题而编写的软件,如办公自动化软件
office、图像处理软件
Photoshop、音频播放软件千千静听、视频播放软件超级解霸、动画制作软件
F1ash
等。
教师引入:我们已经了解了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那么同学们知道计算机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吗?
合作交流:学生交流、讨论,并尝试回答问题。
教师可以将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与人脑处理信息的过程作类比,先列举生活事例,形象描述人脑处理信息的过程,然后再分析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输入文字时,首先通过键盘将字符的编码信息输入主机,并保存在内存储器中,由中央处理器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再把加工处理后的信息通过显示器输出,最后根据用户要求,将信息保存到外存储器中。
模拟学习:演示计算机工作原理的模拟动画,给学生以形象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板书并总结:
①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全过程可以用“输入、存储、处理、输出”来概括。
②这是“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提出的"存储程序"原理,现在绝大多数计算机仍遵循此原理。
练习与提高:教师设计有关计算机工作原理的问题,由学生抢答。
(三)参与游戏,巩固新知
快速抢答
教师屏幕快速出现计算机设备的图片,学生回答它是什么以及它属于硬件中的哪一部分。
设计意图:通过抢答赛,让学生在反复的活动中,加深知识的理解,达到记忆的目的。
(四)拓展思维
师: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我们的计算机也是一样,每天都会有新的计算机产生,旧的计算机遭到淘汰,同学们,你们能想像出未来计算机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吗?
生:想自己心中未来的计算机并回答。
师:你们真了不起,跟我们的科学家想的一样。我们来看看科学家们设计的未来计算机的雏形。(课件:出示几张未来计算机的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参与到计算机的设计中来,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研究计算机的热情。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
计算机
第
1
课
认识计算机
一、计算机的组成
二、计算机硬件系统
三、计算机软件系统
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深入了解了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及各个部分的作用,还简单介绍了软件是由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组成的,以及我们生活中的常用软件。大家只要在生活中大胆操作、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我们一定会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教学反思
我认真准备了课件,还有上课用的电脑主机内部的各个硬件,尽最大所能地把硬件都展示给学生。讲解计算机系统组成时我采用实物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去接触它、认识它。然后再看看主机箱中它们各自的位置及其在电脑中重要的功能。
通过形象的比喻让学生记住硬件的重要功能,在中间环节还设计了好几个小游戏,来对知识进行巩固和反馈,学生在整节课表现的都很好,认真地学习,课堂气氛很融洽。
获得收获:
1.
提出问题要完整、准确,要学会追问
2.
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能够唤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3.
多使用实物展示,让学生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如此一来,学生形成的印象就不只是听觉一种,还有视觉和触觉,不易遗忘。
4.
多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
5.
多使用小组讨论、合作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之间的讲授支持教师的讲授,并形成集体的荣誉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