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分子热运动提升练习
一、选择题
1.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其中“酒香”说明分子
A.有引力
B.有斥力
C.有间隙
D.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
B.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C.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D.在太空中,扩散现象将消失
3.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水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
C.“一人吸烟,众人受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
4.夏日,荷花盛开,漫步在荷塘边,闻到淡淡的花香,这是因为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5.东亚文化之都——泉州,风景秀丽。如图所示的情景,能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
6.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可以看到一段时间后,两个瓶中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现象是扩散现象
B.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C.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D.颜色变得均匀后,两瓶中气体分子都停止运动
7.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渗入约1
mm深.这个现象说明( )
A.固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温度越高,固体分子运动越剧烈
C.固体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D.固体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8.
下列有关的现象与对应的解释合理的是?( )
A.“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面包轻轻一捏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C.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之间只有斥力
D.两个表面磨平、干净的铅块压紧后能挂较重的物体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9.
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B.温度越低,分子的热运动越缓慢,当温度低到一定程度,分子的热运动会停止
C.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小,比固体的大
D.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10.
物体内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在0?°C时物体的分子的运动状态是( )
A.
仍然是运动的?
?B.
处于静止状态?????????????
C.
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D.
大部分分子处于静止状态?
11把萝卜腌成咸菜通常需要几天,而把萝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A.萝卜分子间存在空隙,易扩散
B.盐分子与萝卜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C.炒菜时萝卜是运动的,盐分子更容易进入萝卜中
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更激烈
12.
下列小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沙粒放入水中,水变浑浊了,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将红墨水滴在不同温度的等量水中,通过现象能证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两玻璃使劲挤压无法合并成一块玻璃,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D.用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13.
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
A.
不变,因为玻璃板重力不变?????????????
B.
变大,因为玻璃板沾水变重了?????????????
C.
变小,因为玻璃板受到了浮力作用?????????????
D.
变大,因为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分子引力?
14.
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C.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D.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二、填空题
15.10mL的水和10mL的酒精混合,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20mL。这种现象用微观的分子理论分析,该现象说明了 和 。小朋友们喜欢“吹泡泡”游戏,五光十色的肥皂泡弹性好,不易破,这是分子间的 起了作用。
16.
饺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之一,在包、煮、吃的过程中包含许多物理知识:
(1)包饺子时,将面团擀成面皮,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2)煮饺子时,沉入水底的饺子看起来比实际的位置浅,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
(3)吃饺子时,周围的人也能闻到香味,这是________现象。
17.
如图所示,在硅板表面覆盖陶瓷薄层,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硅板中的硅分子居然能穿透陶瓷薄层从而形成单层硅分子薄层。加热使得硅分子穿透陶瓷薄层,这说明: ????; ????。
18.
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变干或相互“窜味”,从物理学角度分析,食物“窜味”属于 现象.铁棒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力;同时铁棒也很难被拉伸,这是因为分子间同时也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力.
19.
“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了?? ????,把酒精和水在长玻璃管中混合后,发现总体积减小,该实验说明了分子间存在 ????。
20.
PM2.5是粒径小于2.5?μm的空气中的悬浮物。微小的可溶性固体、可溶性气体是形成PM2.5的首要因素,如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等物质形成的水的微小液滴和微小颗粒,这些颗粒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停留时间过长,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影响很大,那么北京在春节前后持续的雾霾天气 (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
三、解答题
21.
小明和同学在研究分子动理论的相关实验。
(1)如图1,小明把一块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测得示数为2.5N,手持弹簧测力计的上端,把玻璃板往下全部放入水中一定深度处,再慢慢提起弹簧测力计,当玻璃板即将离开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2.5N(大于/小于/等于),其中的原因是
。
(2)小华和小琴两个探究小组在进行酒精和水混合实验中,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设备,小华小组用的是甲图2所示的一端开口的直玻璃管,小琴小组用的是乙图所示的下大上小的容器。两组同学在进行实验时,都应先注入一半体积的水,然后将另外一种液体注满设备。最后用食指堵住容器口并上下颠倒几次,发现容器中的液面降低,这说明了
。通过比较你觉得
小组的实验效果更好。
22.
小雪同学在探究分子间的作用力时,在注射器筒内先吸入适量的水,推动活塞将筒内空气排除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嘴,再用力推活塞,结果她发现筒内水的体积几乎未改变,这一实验表明了什么?她又将一匙白糖慢慢加入满满的一杯水里,糖溶化,整杯水变甜了,可是水却没有溢出来,这是为什么?
23.
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之后,小王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有没有关系?
①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没有关系;
②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系,并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王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所示,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小王他们发现温度高的那杯水中的颜色变化得快一些。小王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1)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
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3)实验过程中, ????(填“能”或“不能”)用玻璃棒搅动杯中的水,究其原因是??
??。
答案
1.
D
2.
D
3.
C
4.
D
5.
B
6.
A
7.
A
8.
D
9.
B
10.
A
11.
D
12.
B
13.
D
14.
C
15.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有间隙
引力
16.
扩散
17.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18.
扩散;斥;引
19.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间隙
20.
不属于
21.
(1)大于
分子间有引力
(2)分子间有间隙
甲
22.
(1)在注射器筒内先吸入适量的水,推动活塞将筒内空气排除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嘴,再用力推活塞,发现筒内水的体积几乎未改变,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2)糖放入水中变没了,是因为发生了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糖放入后水没有溢出,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糖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糖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
23.
(1)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2)控制变量法 (3)不能 如果搅动,水的颜色变化就主要是外力造成的,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