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有理数》解答题苏州历年试题汇编
一.正数和负数
1.(2019秋?太仓市期中)某自行车厂一周计划生产1400辆自行车,平均每天生产200辆,由于各种原因实际每天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有出入.下表是某周的生产情况(超产为正、减产为负):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增减
+5
﹣2
﹣4
+13
﹣10
+16
﹣9
(1)根据记录可知前三天共生产
辆;
(2)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
辆;
(3)该厂实行每周计件工资制,每生产一辆车可得60元,若超额完成任务,则超过部分每辆另奖15元;少生产一辆扣15元,那么该厂工人这一周的工资总额是多少?
2.(2018秋?常熟市期中)有30箱苹果,以每箱20千克为标准,超过或不足的千克数分别用正、负数来表示,记录如下:
与标准质质量的差(单位:千克)
﹣1.5
﹣1
﹣0.5
1
2
箱数
2
6
10
8
4
(1)这30箱苹果中,最重的一箱比最轻的一箱重多少千克?
(2)与标准质量比较,这30箱苹果总计超过或不足多少千克?
(3)若苹果每千克售价6元,则出售这30箱苹果可卖多少元?
3.(2017秋?张家港市校级期中)某自行车厂计划每天平均生产200辆,由于各种原因实际每天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有出入.下表是该厂某周的生产情况(超产为正、减产为负):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增减
+5
﹣2
﹣4
+13
﹣10
+16
﹣9
(1)根据记录可知前三天共生产
辆;
(2)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
辆;
(3)该厂实行“每周计件工资制”,每生产一辆车可得60元.若超额完
成任务,在原来的基础上,若超额完成任务,则超过部分每辆额外奖励15元,若完不成任务,则少生产一辆扣10元.那么该厂工人这七天的工资总额是多少元?
4.(2017秋?太仓市期中)某电路检修小组在东西方向的已到庐山检修用电线路,检修车辆从该道路P处出发,如果规定检修车辆向东行驶为正,向西行驶为负,某一天施工过程中七次车辆行驶记录如下:(单位:千米)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3
﹢8
﹣9
﹢12
﹢4
﹣4
﹣3
(1)问检修小组收工时在P的哪个方位?距P处多远?
(2)在第
次记录时距P地最远.
(3)若检测车辆每千米耗油0.2升,每升汽油需6.2元,问这一天检测车辆所需汽油费多少元?
5.(2018秋?常熟市校级月考)2018年10月,团委号召各校组织开展捐赠衣物的“暖冬行动”.某校七年级6个班参加了这次捐赠活动,若每班捐赠衣物以100件为基准,超过的件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件数用负数表示,记录如下:
班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五班
六班
人数
40
42
45
44
40
39
件数
+18
﹣3
+21
+14
+9
﹣9
(1)捐赠衣物最多的班比最少的班多多少件?
(2)该校七年级学生共捐赠多少件衣物?该校七年级学生平均每人捐赠多少件衣物?
6.(2018秋?吴中区月考)第66路公交车沿东西方向行驶,如果把车站的起点记为0,向东行驶记为正,向西行驶记为负,其中一辆车出发以后行驶的路程如下表(单位:km):
序号
1
2
3
4
5
6
7
路程
+5
﹣3
+10
﹣8
﹣6
+12
﹣10
(1)该车最后是否回到了车站?为什么?
(2)该车离开出发点最远是多少千米?
(3)这辆车在上述过程中一共行驶了多少路程?
7.(2017秋?常熟市校级月考)少儿图书馆上周借书记录(超过100册的部分记为正,少于100册的部分记为负)如表: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18
﹣6
+15
﹣12
0
+27
(1)上星期五借出多少册书?
(2)上个星期借书最多的一天比借书最少的一天多多少?
(3)上星期平均每天借出多少册书?
8.(2017秋?吴中区月考)某服装厂计划一周生产1400套服装,平均每天生产200套,由于各种原因实际每天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有出入.下表是某周的生产情况(超产为正、减产为负):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增减
+6
﹣2
﹣4
+12
﹣10
+16
﹣8
(1)写出该厂星期一生产服装
套.
(2)请求出该服装厂在本周实际生产服装的数量.
(3)已知该厂实行每周计件工资制,每周结算一次,且每生产一套服装可得60元,若超额完成任务,则超额部分每套另奖15元,少生产一套扣25元,试求该服装厂在这周应付的工资总额.
二.数轴
9.(2019秋?常熟市期中)已知数轴上A,B,C三点对应的数分别为﹣1、3、5,点P为数轴上任意一点,其对应的数为x.点A与点P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P,点B与点P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P.
(1)若AP=BP,则x=
;
(2)若AP+BP=8,求x的值;
(3)若点P从点C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点A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左运动,点B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三点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秒,试判断:4BP﹣AP的值是否会随着t的变化而变化?请说明理由.
10.(2018秋?太仓市期中)已知,等边△ABC(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在数轴上的位罝如图所示.
(1)将△ABC从如图所示的位置沿数轴向左滚动一圈(滚动一圈指线段AC再次落在数轴上),则点A表示的数是
.
(2)将△ABC从如图所示的位置沿数轴向右滚动,则数2018表示的点与点
重合;
(3)将△ABC从如图所示的位置沿数轴滚动,向右滚动的圈数记为正数,向左滚动的圈数记为负数,依次运动情况记录如下:2,﹣1,+3,﹣4.﹣2.
①第
次滚动后,点A离原点最远;
②当△ABC结束滚动时,点C表示的数是
.
11.(2017秋?常熟市校级期中)|a﹣b|的几何意义: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表示数b的点之间的距离.根据|a﹣b|的几何意义解答下列问题:
(1)①|m﹣3|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数
的点与
之间的距离.
②方程|m﹣3|=1,根据几何意义可解得m的值为
.
(2)式子|x+1|+|x﹣2|能取得
值(填“最大”或“最小”),其值为
.
(3)已知a,b互为相反数,且|a﹣b|=6,计算|b﹣1|的值.
12.(2017秋?常熟市校级期中)数轴上的点M对应的数是2,一只蚂蚁从点M出发沿着数轴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左或向右爬行,当它到达数轴上的点N后,立即返回到原点,共用6秒.
(1)蚂蚁爬行的路程是多少?
(2)点N对应的数是多少?
(3)点M和点N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13.(2017秋?工业园区期中)阅读:已知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A,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a﹣b|.
理解:(1)数轴上表示2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
(2)数轴上表示x与﹣5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是
;
(3)当代数式|x﹣1|+|x+3|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是多少?最小值是多少?
14.(2019秋?工业园区期末)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10,点B表示11,点C表示18.动点P从点A出发,沿数轴正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沿数轴负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1)当t为何值时,P、Q两点相遇?相遇点M所对应的数是多少?
(2)在点Q出发后到达点B之前,求t为何值时,点P到点O的距离与点Q到点B的距离相等;
(3)在点P向右运动的过程中,N是AP的中点,在点P到达点C之前,求2CN﹣PC的值.
15.(2018秋?常熟市校级月考)阅读材料:我们知道: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A、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在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所以式子|x﹣3|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有理数x的点与表示有理数3的点之间的距离;同理|x﹣4|也可理解为x与4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试探索:
(1)若|x﹣2|=5,则x的值是
.
(2)同理|x﹣5|+|x+3|=8表示数轴上有理数x所对应的点到5和﹣3所对应的两点距离之和为8,则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x是
.
(3)由以上探索猜想,若点P表示的数为x,当点P在数轴上什么位置时,|x﹣3|+|x﹣6|有最小值?如果有,直接写出最小值是多少?
16.(2018秋?吴江区校级月考)已知在纸面上有一数轴(如图),折叠纸面.例如:若数轴上数2表示的点与数﹣2表示的点重合,则数轴上数﹣4表示的点与数4表示的点重合,根据你对例题的理解,解答下列问题:
若数轴上数﹣3表示的点与数1表示的点重合.(根据此情境解决下列问题)
①则数轴上数3表示的点与数
表示的点重合.
②若点A到原点的距离是5个单位长度,并且A、B两点经折叠后重合,则B点表示的数是
.
③若数轴上M、N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18,并且M、N两点经折叠后重合,如果M点表示的数比N点表示的数大,则M点表示的数是
.则N点表示的数是
.
17.(2017秋?常熟市校级月考)同学们都知道,|5﹣(﹣3)|表示5与﹣3的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为5与﹣3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试探索:
(1)|5﹣(﹣3)|=
.
(2)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x
,使|x+2|+|x﹣3|=5成立.
(3)已知有理数x满足|x﹣3|﹣|x﹣6|=3,则x的范围是
.
三.有理数的加法
18.(2017秋?苏州期中)如图,在数轴上,点A向右移动1个单位得到点B,点B向右移动(n+1)个单位得到点C(n为正整数),点A、B、C分别表示有理数a、b、c
(1)若a、b、c这三个数的和与其中最大的数相等,则a=
(2)若a、b、c这三个数中只有一个数为正数,且这三个数的和等于6,则正整数n的最小取值为多少?
四.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9.(2019秋?常熟市期中)定义一种新的运算:对于有理数a,b,c,d,有.
例如:.
(1)计算:=
,=
;(所填结果需化简)
(2)若,求x的值.
20.(2019秋?常熟市期中)计算:
(1)﹣8﹣(﹣14)+(﹣29)﹣(+7);
(2);
(3);
(4).
21.(2019秋?太仓市期中)计算:
(1)(﹣8)+10﹣2+(﹣1);
(2)12﹣7×(﹣4)+8÷(﹣2);
(3)﹣14﹣(1+0.5)×
22.(2019秋?太仓市期中)定义☆运算
观察下列运算:
(+3)☆(+15)=+18
(﹣14)☆(﹣7)=+21
(﹣2)☆(+14)=﹣16
(+15)☆(﹣8)=﹣23
0☆(﹣15)=+15
(+13)☆0=+13
(1)请你认真思考上述运算,归纳☆运算的法则:
两数进行☆运算时,同号
,异号
.
特别地,0和任何数进行☆运算,或任何数和0进行☆运算,
.
(2)计算:(+11)☆[0☆(﹣12)]=
.
(3)若2×(2☆a)﹣1=3a,求a的值.
23.(2018秋?常熟市期中)计算
(1)(﹣5)+(﹣7)﹣(+13)﹣(﹣19);
(2)(﹣28)×(﹣1)÷|﹣1|×
(3)4﹣(﹣2﹣2)×(﹣12)
(4)﹣12018﹣[(﹣5)×(﹣)2+0.8]
24.(2018秋?张家港市期中)计算:
(1)﹣20+(﹣14)﹣(﹣18)﹣13
(2)÷(﹣16)
(3)
(4)(﹣1)4﹣
25.(2018秋?太仓市期中)计算:
(1)﹣2.9﹣(﹣1.1)+(﹣1)﹣(+0.2)
(2)(﹣2)×(﹣5)﹣3×(﹣4)
(3)(+﹣)÷(﹣)
(4)﹣12018﹣×[1﹣(﹣2)3]﹣|π﹣4|
26.(2017秋?苏州期中)计算:
27.(2017秋?苏州期中)计算:[(﹣3)2﹣22﹣(﹣5)2]×
28.(2017秋?工业园区期中)计算下面各题.
(1)1+(﹣2)+|﹣2﹣3|﹣5;
(2)(﹣81)÷;
(3)()×(﹣60);
(4)4×(﹣3)2﹣(﹣2)3÷+(﹣1)2005.
29.(2017秋?张家港市校级期中)计算
(1)(﹣3)+(﹣9)﹣(+10)﹣(﹣18)
(2)22﹣|5﹣8|+12÷(﹣3)×
(3)
(4).
30.(2017秋?相城区期中)计算题:
(1)|﹣3+1|﹣(﹣2)
(2)2××
(3)﹣14﹣×[3﹣(﹣3)2]
(4)(﹣24)×.
31.(2017秋?相城区期中)规定“
”是一种新的运算法则,满足:a
b=a2﹣b2.
示例:4
(﹣3)=42﹣(﹣3)2=7.
(1)求2
6的值;
(2)求3
[(﹣2)
3]的值.
32.(2017秋?常熟市校级期中)计算:
(1)(+35)+(﹣12)+(+5)+(﹣18);
(2)
(3);
(4)
(5)×﹣×﹣×(﹣0.5).
33.(2019秋?高新区期末)计算:
(1)(﹣+﹣)×(﹣24)
(2)﹣23﹣|﹣3|+4﹣(﹣)×(﹣3)
34.(2019秋?常熟市期末)计算:
(1);
(2).
35.(2019秋?高新区校级期末)计算:
(1)6﹣(﹣)+(﹣5)﹣
(2)(﹣1)2020+(﹣2)3÷4﹣|﹣32+1|
36.(2018秋?高新区期末)定义一种新运算“?”:a?b=2a﹣ab,比如1?(﹣3)=2×1﹣1×(﹣3)=5.
(1)求(﹣2)?3的值;
(2)若(﹣3)?x=(x+1)?5,求x的值.
37.(2018秋?常熟市期末)计算:
(1)5﹣(﹣0.25)﹣|﹣8|﹣;
(2)(﹣2)3÷[﹣10﹣(﹣)2×(﹣16)].
38.(2018秋?吴中区月考)根据某地实验测得的数据表明,高度每增加1km,气温大约下降6℃,已知该地地面温度为21℃.
(1)高空某处高度是8km,求此处的温度是多少;
(2)高空某处温度为﹣27℃,求此处的高度.
39.(2018秋?吴中区月考)计算:
(1)(﹣2)+(﹣3)+5
(2)×5÷×5
(3)12﹣7×(﹣4)+8÷(﹣2)
(4)﹣14+(2﹣5)2﹣2
(5)2÷(﹣2)+0÷7﹣(﹣8)×(﹣2)
(6)(﹣1)5×(﹣5)÷[(﹣3)2+2×(﹣5)].
40.(2018秋?常熟市校级月考)计算:
(1)7﹣(﹣2)+(﹣3).
(2)1+(﹣6.5)+3+(﹣1.75)﹣(﹣2)
(3)﹣81÷2×÷(﹣15)
(4)﹣14﹣(﹣2)2+(0.125)100×(﹣8)101
(5)﹣9×81
(6)1×﹣(﹣)×2+(﹣)÷1
(7)9×5﹣12×(+﹣)
(8)++…++
故答案为:599;
(2)由表格可得,
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16﹣(﹣10)=26(辆),
故答案为:26;
(3)由题意可得,
5+(﹣2)+(﹣4)+13+(﹣10)+16+(﹣9)=9>0,
∴这周超额完成任务,
∴该厂工人这七天的工资总额是:200×7×60+9×(60+15)=84675(元),
答:该厂工人这七天的工资总额是84675元.
4.【分析】(1)七次行驶的和即收工时检修小组距离P地的距离;
(2)计算每一次记录检修小组离开P的距离,比较后得出检修小组距P地最远的次数;
(3)每次记录的绝对值的和,是检修小组一天的行程,根据单位行程的耗油量计算出该检修小组一天的耗油量.
【解答】解:(1)﹣3+8﹣9+12+4﹣4﹣3=5(km),
所以收工时在P的东边,距P处5km
(2)第一次后,检修小组距P地3km;
第二次后,检修小组距P地﹣3+8=5(km);
第三次后,检修小组距P地﹣3+8﹣9=﹣4(km)
第四次后,检修小组距P地﹣3+8﹣9+12=8(km)
第五次后,检修小组距P地﹣3+8﹣9+12+4=12(km)
第六次后,检修小组距P地﹣3+8﹣9+12+4﹣4=8(km)
第七次后,检修小组距P地﹣3+8﹣9+12+4﹣4﹣3=5(km)
(3)(3+8+9+12+4+4+3)×0.2×6.2
=43×0.2×6.2
=53.32(元).
答:这一天检测车辆所需汽油费53.32元.
故答案为:五.
5.【分析】(1)求出捐赠衣物最多的班额,捐赠衣物最少的班额,然后相减即可;
(2)用标准捐赠衣物数加上记录的各班捐赠衣物数的和,计算即可得解.然后可求出没人平均捐赠的件数.
(3)求出超出或少于的平均数即可.
【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100+0=100(册),
则星期五借出100册;
(2)27﹣(﹣12)=39(册),
则上星期借书最多的一天比借书最少的一天多39册;
(3)根据题意得:100+(18﹣6+15﹣12+0+27)÷6
=100+7
=107(册).
则上星期平均每天借出107册书.
8.【分析】(1)根据记录可知,星期一生产服装200+6=206套;
(2)根据有理数的加法,可得答案;
(3)根据基本工资加奖金,可得答案.
【解答】解:(1)星期一生产服装200+6=206套;
故答案为:206;
(2)1400+(+6﹣2﹣4+12﹣10+16﹣8)
=1400+10
=1410(套).
答:该服装厂在本周实际生产服装的数量是1406套;
(3)超额生产:6+12+16=34(套),
少生产:2+4+10+8=24(套),
1406×60+34×15﹣24×25=84270(元).
答:这一周该厂支给工人的工资总额是84270元.
9.【分析】(1)观察数轴,可得答案;
(2)根据点P在点A左侧或点P在点A右侧,分别列式求解即可;
(3)分别用含t的式子表示出BP和AP,再计算4BP﹣AP,即可得答案.
【解答】解:(1)由数轴可得:若AP=BP,则x=1;
故答案为:1;
(2)∵AP+BP=8
∴若点P在点A左侧,则﹣1﹣x+3﹣x=8
∴x=﹣3
可得答案;
(2)根据线段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和最小,可得答案;
(3)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可化简方程,根据解方程,可得答案.
【解答】解:(1)①|m﹣3|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数
m的点与
3之间的距离.
故答案为:m,3;
②由题意,得
m﹣3=1或m﹣3=﹣1,
解得m=4或m=2,
故答案为:4或2;
(2)当x在﹣1与2之间时,|x+1|+|x﹣2|能取得
最小值其值为
3.
故答案为:最小,3;
(3)若a>0>b则2a=6得a=3.此时b=﹣3.
|b﹣1|=4
若b>0>a则2b=6得b=3.
此时|b﹣1|=2,
综上所述:|b﹣1|=2或|b﹣1|=4.
12.【分析】(1)根据公式:路程=速度×时间,直接得出答案;
(2)先设点N对应的数为a,分两种情况:点M在点N左侧或右侧,求出从M点到N点单位长度的个数,再由M点表示的数是2,从点N返回到原点即可得出N点表示的数.
(3)根据点N表示的数即可得出点M和点N之间的距离.
【解答】解:(1)2×6=12(个单位长度).
故蚂蚁爬行的路程是12个单位长度;
(2)①当点M在点N左侧时:
a﹣2+a=12,
a=7;
②当点M在点N右侧时:
﹣a+2﹣a=12,
a=﹣5;
(3)若向左爬MN=2﹣(﹣5)=7
若向右爬MN=7﹣2=5.
【解答】解:(1)∵|x﹣2|=5,
∴x﹣2=5或x﹣2=﹣5,
解得:x=7或x=﹣3;
(2)∵|x﹣5|+|x+3|表示数轴上有理数x所对应的点到5和﹣3所对应的两点距离之和,|x﹣5|+|x+3|=8,
∴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x是﹣3、﹣2、﹣1、0、1、2、3、4、5;
(3)若点P表示的数为x,当点P在数轴上3≤x≤6位置时,|x﹣3|+|x﹣6|有最小值,最小值是3.
故答案为:7或﹣3;﹣3、﹣2、﹣1、0、1、2、3、4、5.
16.【分析】①数轴上数﹣3表示的点与数1表示的点关于点﹣1对称,1﹣(﹣3)=4,而﹣1﹣4=﹣5,可得数轴上数3表示的点与数﹣5表示的点重合;
②点A到原点的距离是5个单位长度,则点A表示的数为5或﹣5,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可得到B点表示的数是﹣7或3;
③依据M、N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18,并且M、N两点经折叠后重合,M点表示的数比N点表示的数大,即可得到M点表示的数是1008,N点表示的数是﹣1010.
【解答】解:①∵数轴上数﹣3表示的点与数1表示的点关于点﹣1对称,1﹣(﹣3)=4,而﹣1﹣4=﹣5,
所以数轴上数3表示的点与数﹣5表示的点重合;
故答案为:﹣5;
②点A到原点的距离是5个单位长度,则点A表示的数为5或﹣5,
∵A、B两点经折叠后重合,
∴当点A表示﹣5时,﹣1﹣(﹣5)=4,﹣1+4=3,
当点A表示5时,5﹣(﹣1)=6,﹣1﹣6=﹣7,
∴B点表示的数是﹣7或3;
故答案为:﹣7或3;
③M、N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18,并且M、N两点经折叠后重合,
∴﹣1+×2018=1008,﹣1﹣×2018=﹣1010,
又∵M点表示的数比N点表示的数大,
∴M点表示的数是1008,N点表示的数是﹣1010,
故答案为:1008,﹣1010.
17.【分析】(1)直接去括号,再按照去绝对值的方法去绝对值就可以了.
(2)要x的整数值可以进行分段计算,令x+5=0或x﹣2=0时,分为3段进行计算,最后确定x的值.
(3)根据所提供的绝对值意义,即可解答.
【解答】解:(1)原式=|5+3|
=8,
故答案为8
(2)令x+2=0或x﹣3=0时,则x=﹣2或x=3
当x<﹣2时,
∴﹣(x+2)﹣(x﹣3)=5,
﹣x﹣2﹣x+3=5,
x=﹣2(范围内不成立)
当﹣2<x<3时,
∴(x+2)﹣(x﹣3)=5,
x+2﹣x+3=5,
5=5,
∴x=﹣1,0,1,2,
当x>3时,
∴(x+2)+(x﹣3)=5,
x+2+x﹣3=5,
2x=4,
x=2,
x=2(范围内不成立)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整数x有:﹣1,0,1,2;
(3)∴|x﹣3|表示有理数x的点到表示有理数3的点的距离,|x﹣6|表示有理数x的点到表示有理数6的点的距离,
∴x≥6,
故答案为:(1)8;(2)﹣1,0,1,2;(3)x≥6.
18.【分析】(1)根据a、b、c这三个数的和与其中最大的数相等,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算即可;
(3)首先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乘法运算,再算加减即可;
(4)首先乘方,再算括号里面的乘法和加法,然后再括号外的乘法,最后计算加减即可.
【解答】解:(1)原式=﹣8+14﹣29﹣7,
=﹣8﹣29﹣7+14,
=﹣44+14,
=﹣30;
(2)原式=×(﹣)××20,
=﹣;
(3)原式=3+24×(﹣),
=3+8﹣4﹣18,
=11﹣4﹣18,
=﹣11;
(4)原式=﹣9﹣×(﹣×8+),
=﹣9﹣×(﹣),
=﹣9+,
=﹣8.
21.【分析】(1)原式结合后,相加即可求出值;
(2)原式先计算乘除运算,再计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出值;
(3)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计算乘除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出值.
【解答】解:(1)原式=﹣8﹣2﹣1+10=﹣1;
(2)原式=12+28﹣4=36;
(3)原式=﹣1﹣××=﹣1.
22.【分析】(1)根据题目中的例子可以将题目中的空填写完整;
(2)根据(1)中的结论可以解答本题;
(3)根据(1)中的结论,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1)两数进行☆运算时,同号两数运算取正号,再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2)÷(﹣16)
=﹣81×
=1;
(3)
=﹣6﹣9+30
=15;
(4)(﹣1)4﹣
=1﹣×[(﹣8)﹣9]
=1﹣
=1+
=.
25.【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法可以解答本题;
(2)根据有理数的乘法和减法可以解答本题;
(3)根据有理数的除法可以解答本题;
(4)根据有理数的乘法和减法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1)﹣2.9﹣(﹣1.1)+(﹣1)﹣(+0.2)
=﹣2.9+1.1+(﹣1)+(﹣0.2)
=﹣3;
(2)(﹣2)×(﹣5)﹣3×(﹣4)
=10+12
=22;
(3)(+﹣)÷(﹣)
=(+﹣)×(﹣24)
=(﹣9)+(﹣16)+12
=﹣13;
(4)﹣12018﹣×[1﹣(﹣2)3]﹣|π﹣4|
【解答】解:(1)原式=﹣3﹣9﹣10+18=﹣4;
(2)原式=4﹣3+(﹣4)×
=1﹣
=﹣;
(3)原式=12﹣6+12﹣8=10;
(4)原式=﹣1﹣××(﹣7)
=﹣1+
=.
30.【分析】(1)原式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计算即可求出值;
(2)原式利用乘除法则计算即可求出值;
(3)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计算乘法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出值;
(4)原式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答】解:(1)原式=2+2=4;
(2)原式=﹣×××=﹣;
(3)原式=﹣1﹣×(﹣6)=﹣1+1=0;
(4)原式=18﹣4+15=29.
31.【分析】(1)套用公式a
b=a2﹣b2,列式计算可得;
(2)两次套用公式a
b=a2﹣b2,列式计算可得.
【解答】解:(1)2
6=22﹣62=4﹣36=﹣32;
(2)原式=3
[(﹣2)
3]
=3
[(﹣2)2﹣32]
=3
(﹣5)
=32﹣(﹣5)2
=9﹣25
=﹣16
32.【分析】(1)先化简,再计算加减法;
(2)将除法变为乘法,再约分计算即可求解;
(3)(5)根据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4)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
【解答】解:(1)原式=35﹣12﹣18
=40﹣30
=10;
(2)原式=
=1;
(3)原式=×24﹣×24+×24
=18﹣14+15
=33﹣14
=19;
(4)原式=﹣1+18﹣20
=18﹣21
=﹣3;
(5)原式=
=
=.
33.【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法则计算即可;
(2)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法则计算即可.
【解答】解:(1)(﹣+﹣)×(﹣24)
=18﹣14+15
=19;
(2)﹣23﹣|﹣3|+4﹣(﹣)×(﹣3)
=﹣8﹣3+4﹣
=﹣8.
34.【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法可以解答本题;
∴﹣6+3x=﹣3x﹣3
解得
x=.
因此x的值为.
37.【分析】(1)先把减法转化为加法,然后根据有理数的加法即可解答本题;
(2)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根据有理数的除法即可解答本题.
【解答】解:(1)5﹣(﹣0.25)﹣|﹣8|﹣
=5+0.25﹣8﹣0.25
=﹣3;
(2)(﹣2)3÷[﹣10﹣(﹣)2×(﹣16)]
=(﹣8)÷[﹣10﹣×(﹣16)]
=(﹣8)÷(﹣10+4)
=(﹣8)÷(﹣6)
=.
38.【分析】(1)根据题意可以求得高空某处高度是8km,此处的温度是多少;
(2)根据题意可以求得高空某处温度为﹣27℃,此处的高度..
【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
高空某处高度是8km,此处的温度是:21+8×(﹣6)=21+(﹣48)=﹣27(℃),
答:高空某处高度是8km,此处的温度是﹣27℃;
(2)由题意可得,
高空某处温度为﹣27℃,此处的高度是:[21﹣(﹣27)]÷6=48÷6=8km,
答:高空某处温度为﹣27℃,此处的高度是8km.
39.【分析】(1)先化简,再计算加法即可求解;
(2)变形为(÷)×(5×5)计算;
(3)(5)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4)(6)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
【解答】解:(1)(﹣2)+(﹣3)+5
=﹣2﹣3+5
=﹣5+5
=0;
(2)×5÷×5
=(÷)×(5×5)
=1×25
=25;
(3)12﹣7×(﹣4)+8÷(﹣2)
=12+28﹣4
=36;
(4)﹣14+(2﹣5)2﹣2
=﹣1+(﹣3)2﹣2
=﹣1+9﹣2
=6;
(5)2÷(﹣2)+0÷7﹣(﹣8)×(﹣2)
=﹣1+0﹣16
=﹣17;
(6)(﹣1)5×(﹣5)÷[(﹣3)2+2×(﹣5)]
=﹣1×(﹣5)÷[9﹣10]
=﹣1×(﹣5)÷(﹣1)
=﹣5.
40.【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法则计算;
(2)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法则计算;
(3)根据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法则计算;
(4)根据有理数的乘方法则计算;
(5)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
(6)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
(7)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乘法分配律计算;
(8)根据题意找出规律,根据规律计算.
=50;
(8)++…++
=×(1﹣)+×(﹣)+…+×(﹣)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