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汽化和液化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操作和科学实验的教育,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
探究水沸腾的实验,理解液体沸腾的特点
教学难点
利用“温度——时间”图象来处理实验数据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课前准备
铁架台、烧杯、温度计、酒精灯、石绵网、纸盖、热水、塑料袋、水糟
教学过程
实验引入:
1.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热水中。你会看到什么变化?
2.
从热水中取出塑料袋再放入盛冷水的水槽中,
你又看到什么变化?
学生交流:塑料袋中的液态酒精受热后变成了气态酒精,降温后气态酒精又变成了液态酒精。
归纳总结:物质的液态和气态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现象和这个类似。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物体的液化和汽化现象。
讲授新课:
汽化
以烧开水和洒在地上的水变干比较这两种汽化方式的不同,引出汽化的两种方式
汽化的两种方式
蒸发
学生讨论生活中见到的蒸发现象,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蒸发现象。
例: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衣服晾干、、、、、、。
提问:我们刚刚举到晾衣服,那么同学们想想如何让衣服干得快?
学生回答总结:(1)增高温度
(2)增大表面积
(3)增大空气流速
提问:同学们,夏天的时假街上洒水车要洒水,有什么作用啊?
答:水蒸发要吸热
小实验验证蒸发吸热:
酒精擦在手背上有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现象:擦酒精的皮肤有凉的感觉,吹一口气,感觉更凉。
说明:酒精蒸发时要从人的皮肤上吸收热量,使皮肤感到凉;吹气时,酒精蒸发加快,吸收热量更多,皮肤感觉更凉。
取两支温度计,先观察它们的示数。然后在其中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浸了酒精的棉花抹湿,再观察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
现象:用浸了酒精的棉花抹湿过的温度计示数下降,温度降低。
说明:酒精蒸发时要从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吸收热量,使温度计示数下降。
实验表明:液体蒸发时,从周围吸热,温度下降。所以液体蒸发有制冷作用。
沸腾
过渡提问:在家里经常烧开水,那么同学们你们都是怎来判断开水已经烧开了呀?
根据学生情况提出:要进一步研究沸腾现象,还需要通过实验仔细观察,今天我们就在现场来烧一杯开水,同学们重点观察一下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和气泡的生成和变化情况。为了节约时间我们采取两个措施:把水的初始温度提高和给烧杯加一个盖。在实过程中操作、观察、记录等小组同学要分工合作。实验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酒精灯一定要用火柴点,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上。下面各小组同学就开始实验,并完成发给你们的实验单。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绘制“温度——时间”图象
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实验报告单中标出相应的坐标点,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
展示学生绘制的图象让一个小组学生派代表来讲在实验中看到水沸腾的现象,从图像中看到的规律。
教师分析图象引出沸点
沸点的概念: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作沸点。
学生活动:观察“几种液体的沸点”表,练习查表
①洒精的沸点是多少?能否用酒精温度计测量开水的温度?
②同学看表头括号里有一个在标准大气压下是什么含义?
液化
以做沸腾实验时烧杯壁出现的小水珠引出液化
热的水蒸气遇到凉的烧杯壁,就变成了液态的水,这就是液化,再比如从冰箱里拿出的可东瓶子,外面会有一层水,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可乐瓶子液化,这也说明液化需要放热。冷却是液化的一种方式。气体夜化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压缩气体比如液化石油气。
课堂练习:见PPT
作业:
课本p
63
1、2、3
练习册
板书设计
第3节
汽化和夜化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蒸发:液体在任何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作沸点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汽化的逆过程。
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