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要素
设计内容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明白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知道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准确测量。理解常用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液柱随温度的变化而上升或下降这一原理来测量温度的。学会正确读、写摄氏温度。
经历对物体冷热程度的体验过程,认识到靠触觉来感知物体的冷热不够准确。细心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比较、归纳、总结正确识读温度的方法,发现温度计自“零”往下,数字越大,温度越低。
养成遵守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习惯。乐于提出观察中产生的问题,尝试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尝试与同学合作交流,提高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
《温度和温度计》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属于“物质世界”中能量表现形式之——热现象的教学内容。教材按“比较水的冷热——观察温度计——摄氏温度的读与写——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四个部分编写,教学内容的呈现注重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注重了各部分内在的逻辑联系,即前面的教学内容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摄氏温度的正确读写
教学难点
零下温度的认读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
学情分析
学生在很多的生活情境中都曾得到过温度的认识,例如媒体的天气预报,家用电器空调、冰箱等等。孩子对温度的了解具有充分而且扎实的生活基础,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其知识水平能得到理论上的上升。所以本课时的教学从生活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来搭建知识的结构是教学成功的有利条件。
学法指导
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归纳总结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每两人一支温度计,自制温度计模型三支,热水、温水、凉水各一杯,课件。
教学媒体
黑板、粉笔、模型、多媒体及相应教学软件
课型
新授理论课
课时
1课时
《温度》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动手实验,感知温度,揭示概念。
温度的概念
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冷水和热水,冷水和热水带给我们的感觉一样吗?倘若提供给你们两杯冷热不同的水,你们能用手触摸的方式分辨出哪杯是冷水,哪杯是热水吗?在讲台上出示三杯水:冷水(1号杯)、温水(2号杯)、热水(3号杯)谈话:现在,老师这里有三杯水,我请几名同学上来,用手触摸的方式,感知它们的冷热程度,并从热到冷进行排序,愿意上来的请举手!实验:是冷还是热学生汇报实验排序结果谈话:这三杯水带给我们的冷热感受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冷热程度不同,也就是它们的温度不同。(板书:温度)讲述:我们通常用温度来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这就是我们这堂课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表示,写作“℃”,它同时也是温度的单位。大家在练习本上练习下它的写法。(板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单位:摄氏度——℃)跟老师一起来朗读一遍温度的概念。
不一样能321朗读
由问题引入,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亲历对物体冷热程度的感受,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建立对温度的概念。最大限度的活跃了课堂气氛,建立起自己是学习主人的主体意识。
引导观察,指导实验,教会方法。
引导观察,指导实验,教会方法。
引导观察,指导实验,教会方法。
引导观察,指导实验,教会方法。
认识温度计以及测量物体温度时温度计的变化,学会正确读写温度的方法。认识温度计以及测量物体温度时温度计的变化,学会正确读写温度的方法。认识温度计以及测量物体温度时温度计的变化,学会正确读写温度的方法。认识温度计以及测量物体温度时温度计的变化,学会正确读写温度的方法。
谈话: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很明确地感受到这三杯水的冷热程度不一样,也就是温度不一样,热水的温度要高一些,冷水的温度要低一些。那这杯热水究竟比这杯冷水高多少摄氏度,用手感知的方法,能准确知道吗?那要想准确地测定、比较物体的温度,需要用什么仪器测量?讲述:现在我们就来研究温度计。(板书:温度计)谈话:在我们用温度计来测量物体温度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下温度计。讲述:(出示温度计。)这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液体温度计,它是由玻璃构造的,所以在观察的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防止它破碎。如果,不小心打破了,要马上报告老师。我建议大家在观察完之后,把温度计放回温度计盒,防止滑落。在观察之前,我们先来朗读下观察要求。(P43)大屏幕出示:观察要求(1)仔细观察温度计的构造,以及上面的刻度、标记和数字。(2)做好观察记录,填写观察记录单。(3)互相交流观察中的发现,说说自己看明白了什么。提出观察中产生的问题。大家都清楚观察要求了吗?好,现在开始观察。一定注意温度计要轻拿轻放,以免它破碎对我们造成伤害。巡视、指导学生观察。谈话:请各小组汇报你们的观察结果。大屏幕上出示观察记录单。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引导。【预设对话(部分):温度计的刻度上每两个相邻的数字之间有10个小格,这每一个小格表示多少?出现了两个数字10,这两个10表示的温度一样吗?上面这个10在0以上,它表示零上10摄氏度,在读零度以上的温度时,通常省略“零上”两个字,比如直接读作“10摄氏度”,写作“10℃”。但是,为了区分,在读0度以下的温度时,就不能省略“零下”两字了,必须读出来,比如“零下10摄氏度”,写作“-10℃”。明白了吗?下面这个20表示?这个20下面还有没有刻度?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支温度计的最小刻度是-20,那这支温度计上的最大刻度是多少呢?说明这种常用液体温度计能测得的最高温度是100℃。大家在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前,一定要先看看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和最低温度,避免用温度计测量超出它量程的温度,导致温度计破裂,造成伤害。】讲述:现在我们来回答刚才提出的几个问题。通过仔细观察我们得出:(大屏幕出示)1.这是一支摄氏温度计,它的单位是摄氏度。2.温度计的构造包括带刻度的均匀毛细管(细玻璃管)和薄壁感温泡(玻璃泡)。3.温度计的刻度上标示出来的数字有10、20、0、10、20、30、40、50、60、70、80、90、100。每两个相邻的数字之间有10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一摄氏度,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100摄氏度,最低温度是零下20摄氏度。提问:看来大家都掌握得不错,那有没有人注意到温度计中与玻璃泡相连的红色液柱起的什么作用?出示模型:观察温度计表示不同温度时,它的不同体现在什么地方,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对液柱变化的观察上来。仔细观察,当老师将温度计玻璃泡插入热水时,液柱有什么变化?当玻璃泡所向插入冷水时,液柱又有什么变化?大家概括得很好,在使用过温度计后应该先把它擦拭干净,要爱护我们的实验器材。(放回温度计)当玻璃泡插入热水时,液柱会上升,这是为什么呢?那玻璃泡插入冷水时,液柱会下降又是因为什么呢?谈话:噢,原来是热水的热量传递给了温度计,所以温度计的液柱上升了,那么,我们的呼吸会不会影响温度计的测量结果呢?讲述:呼吸会影响温度的准确测量,所以,我们在用温度计测量的时候,要与温度计保持一定的距离,也不要让温度计碰到其他的物体,影响了温度计测量的准确性。记住了吗?谈话:老师之前遇到了三个小朋友,他们和你们一样,已经基本了解了温度计,开始用温度计观察,他们是这样观察的。(出示图片)他们观察温度计读数的方法正确吗?分析观察方法讲述:应该平视温度计的液柱,才能取得温度计准确的读数,现在大家会看温度计了吗?
不能温度计清楚了学生根据观察记录单上的问题观察温度计。一摄氏度不一样听明白了零下20摄氏度没有这支温度计能测量的最低温度是零下20摄氏度。100上升下降因为手捂住它,手是热的,它就会上升。因为现在空气的温度比手心低,所以它会下降。也会,因为我们呼出来的气体是热的。记住了分析讨论会了
谈话启发,巧妙过度,引出需要探究的问题。引出要准确测量物体温度需要用到测量工具——温度计,加深学生对“使用工具比感官更重要”的认识。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去交流,去探究,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参与到思维的训练中,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很顺利的实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培养了他们敢想、敢说、敢做的科学情致。使学生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引导学生通过对温度计模型的观察,发现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读写温度。
摄氏温度读、写练习
谈话:下面就到了检验大家对正确读写温度方法掌握程度的时候了,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天气预报,注意天气预报中是怎么写,怎么读的。模仿:谁能模仿气象员来读一下?(大屏幕出示数据,学生比赛看谁模仿得最好)练习:零下14摄氏度写作(
)10℃读作(
)73℃读作(
)-17℃读作(
)
观看视频学生模仿
利用游戏进行反馈,巩固温度的读写。通过对摄氏温度读写的反复练习,巩固学生对摄氏温度的识、读这一技能。
拓展知识,自我评价。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温度和温度计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里面蕴含的科学道理还很多,我们还有很多问题没研究到,比如哪些液体可以作为温度计的液柱?温度计打碎了应该怎么处理,不同的温度计处理方式有什么不同?电子温度计是怎样工作的?等等。希望大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己查阅资料,解决问题。作业:课后设计一个自制的温度计
布置课后任务,培养学生动手探究能力,体现了铃声止而思维不止,把课堂教学延伸到生活中去的思想。
板书设计
评价与反思
本课的教学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出发,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和思维能力来搭建知识的结构。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学生愉快的探究知识,既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符合了学生获取想知道,努力去探究,享受获得喜悦的心理活动规律。使他们感悟到科学的乐趣,达成了目标。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主动的探索,快乐的学习,能动的发展。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