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第2周基础训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
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2.列车甲和乙并排停在某站,当甲车启动后乙车还未启动,此时列车乙内的一乘客看到自己所乘的列车运动了,他选择的参考系是( )
A.列车甲 B.列车乙
C.站台 D.铁轨
3.下列物体中,不能看作质点的是 ( )
A.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途中,与上海距离时的火车
B.研究航天飞机相对地球的飞行周期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
C.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
D. 比较两辆行驶中的车的快慢
4.下列关于参考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
B.被研究的物体必须沿与参考系的连线运动
C.参考系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或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
D.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那个物体
5、关于质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就是指很小的物体
B.物体抽象为质点后,物体自身的大小和质量都可忽略
C.研究自行车车轮的转动,可以把车轮当做质点
D.把在很长的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它的运动时,可以把火车当做质点
6、皮球从5m高处落下, 被地板弹回, 在距地面2m高处被接住, 则皮球通过的位移和路程的大小分别是:
A. 7m、7m B. 5m、2m C. 3m、7m D. 3m、2m
7.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的大小和路程总是相等的,只不过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
B.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可以描述曲线运动
C.只要物体发生了一段位移,则它一定通过了一段路程
D.运动会上参加400 m比赛的同一组的8位同学,他们通过的路程和位移都是相同的
8.一个小孩从A点出发,沿半径分别为3 m和5 m的半圆到达B点,如图所示,他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
A.16 m,方向从A向B;16 m,方向从A向B
B.16 m;16 m
C.8π m,方向从A向B;8π m,方向从A向B
D.16 m,方向从A向B;8π m
9、如图所示为同一打点计时器在四条水平运动的纸带上打出的点,其中a , b间的平均速度最大的是哪一条
10.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般讲平均速度,必须讲清楚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
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物体的运动
D.瞬时速度是某时刻的速度,所以只有瞬时速度才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二、实验题
11.(1)如图所示的四条纸带,是某同学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纸带(纸带的右端后通过打点计时器).从点痕的分布情况可以断定:纸带__________是匀速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__________是越走越快的,纸带__________是开始越走越快,后来又越走越慢的.
(2)以下是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部分实验步骤,其中有错误的操作是__________.
A.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纸带穿过限位孔,把复写纸片套在定位轴上,并压在纸带下面
B.把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接上导线,与4~6 V低压交流电源相连
C.用手水平地牵动纸带,然后打开电源开关
D.取下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最后一个点与计时起点的距离s,用公式=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
1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工作电源频率是50Hz。让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点O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打点,点A、B、C、D……依次表示点O以后连续的各打点。
(1)纸带上每相邻两个打点的时间间隔T=____________S
(2)纸带上B、G两个打点之间的距离SBG=____________m
(3)纸带上B、G两个打点之间的平均速度大小BG=____________m/s
13.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每相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并且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使用的工作电源频率是50Hz。
(1)纸带上每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____________S
(2)纸带上D、F两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SDF=____________m
(3)纸带上D、F两个计数点之间的平均速度大小DF =____________m/s